云计算技术在高校信息化建设中的应用
2022-12-01张文娟
张文娟
(河北传媒学院,河北 石家庄 051430)
0 引 言
随着信息化建设水平的持续提升,数据信息量剧增,为更好地适应高校信息化建设的发展需要,需要不断加强信息化建设。基于这一发展特征,云计算技术逐渐成为现代社会发展中重点研究的内容,其可靠性、安全性以及计算能力等逐渐成为研究的核心。但是在该项技术的应用中,受到高校认识度不足的影响,会导致高校信息化建设受阻,其具体的效用得不到发挥体现,反而产生较为不利的影响。本文针对这一主题进行分析论述,以供参考。
1 云计算技术分析
作为信息化建设发展中的重要环节,云计算技术逐渐受到社会的重点关注,其社会影响重大。但是受到多种因素的影响,导致云计算技术的发展应用产生了较大的阻碍,为更好地发挥这一技术的应用优势,需要注重和加强高校管理人员了解与掌握这一技术具体内涵的实效。简单来说,云计算也被称为一些可以进行自我维护和管理的计算资源,常用的为一些大型服务器集群,其中包含计算服务器、存储服务器、宽带资源等。这一技术能够将所有的计算资源进行集中整合,在此过程中可以借助智能软件系统进行处理完善,基于这一发展优势,高校在利用这一技术时可以不用花费过多的精力去进行计算过程的处理,能够将更多的精力集中在自身的科研教研工作中,对提升教研水平和降低研究成本有着非常积极的作用。同时,在云计算平台中的服务器可以是物理服务器或者虚拟服务器,较为高级的云计算中会包含一些其他计算资源,如存储区域网络、网络设备、防火墙以及其他安全设备等[1]。另外,云计算技术有着较为显著的应用优势,如可靠性、安全性显著,将数据存储到其中能够保障教研数据的完整性与安全性,不用担心数据会丢失以及产生病毒入侵,而且对用户端设备的要求较低,使用便捷,能够在使用中实现不同设备间的数据和应用共享,对高校各项工作的开展能够起到非常积极的作用。
2 云计算技术的特征
2.1 虚拟性
相较于其他的信息化技术,云计算技术能够支持用户在任意位置进行操作,并且在使用时能够借助各种终端获得相应的服务。其虚拟性特征主要表现在云计算技术中,用户获得的资源来自于“云”,而不是固定的有形实体,因此其获得的数据更加广泛,对提升高校信息化建设水平有着非常积极的作用[2]。
2.2 可靠性
在上述观点的分析和论述中提到,云计算能够提供更加可靠、安全的数据存储中心,并且在此过程中使用了数据多副本容错、计算节点同构可互换等措施,显著提升了服务的可靠性。基于这一处理方式,能够借助云计算的应用优势显著提升数据的安全性与可靠性,其整体效能要比本地计算机更高。
2.3 兼容性
综合来说,云计算不针对特定的应用,在“云”的支持下能够建设出千变万化的应用,并且同一个“云”还能够同时支持不同的应用运行,其具备较为显著的兼容性特征。
2.4 可扩展
具体来说,“云”是一个虚拟平台,其规模可以进行动态伸缩,能够更好地满足不同用户的需要,而且随着用户数量以及规模的持续扩大,这一特征还能够满足市场的变化需要[3]。
2.5 按需购买
结合上述观点的分析能够了解到,“云”中的数据非常庞大,其中的资源非常丰富,用户可以依据自身的需要进行购买,购买的方式与充值自来水和电费相同,整体的应用较为便捷。
3 高校信息化建设中面临的困境
3.1 硬件投入不足
在信息化发展进程的持续深入下,高校的智慧模式逐渐建设完善,大部分学校都组建了校园网。但是受到多种因素的影响,导致云计算在其中的应用实效低下,无法发挥其应用优势,导致相关工作开展的实效降低。其中,硬件投入不足是较为显著的问题,这一问题的产生主要与投资渠道不同以及办学体制存在差异性有关。还有部分高校在信息化建设中过于注重信息化建设的深入,花费了较多的资金完善信息化的发展体系,但是在实际的应用中不关注教学资源的合理分配,导致信息化建设出现区域化特征[4]。
3.2 软件服务较为滞后
结合以上硬件设备的组建实效能够发现,在实际的信息化建设中不注重投资效益和总体规划,过分追求建设忽略应用效果的分析,导致软件服务方面也出现了较多的问题[5]。具体来说,部分高校在信息化建设中的认识较为浅显,仅是将信息化建设当作仪器设备的采购,即购买高性能PC以及相关的网络设备,忽略了相应软件建设的优化。在这样的建设背景下,很容易产生急于引进计算机技术的现象,再加上部分不负责任的IT技术企业过分宣传,部分高校盲目购进大量的计算机设备,缺乏相应软件的配合,不能很好地发挥其中的应用作用。硬件设备淘汰周期过快,软件系统不匹配会造成信息化建设不足,无法发挥云计算技术的应用价值[6]。
3.3 信息资源缺乏专业的管理规划
综合目前高校的信息化建设发展来看,在实际的建设中受到较多因素的影响,学校之间以及学校内部在信息资源的开发和利用中出现“各自为政”的现象,信息化建设出现不协调、不统一的现象,严重影响了信息化建设水平的提升。并且在信息化建设的背景中,由于采用的软件系统存在不一致、数据标准不统一的现象,导致信息资源库出现“孤岛”现象。
4 云计算技术在高校信息化建设中的应用分析
4.1 注重高校信息化硬件设备建设完善
综合实际的信息化建设能够发现,云计算技术有着较为显著的应用优势,能够极大降低教育信息系统的建设成本,对高校发展有着非常积极的作用[7]。但是结合实际的信息化建设能够发现,信息化建设中需要投入大量的硬件设备,才能够为信息化工作的开展提供助益,这就导致教育信息系统的快速成长与信息化发展间的差异性加大,对后续服务工作的开展产生不利影响。基于这一发展困境,将云计算技术应用到其中能够在一定程度上规避其中产生的问题,对提升信息化建设实效起到非常积极的作用。即可以在教育机构数据中心、网络中心的相关任务中应用云计算技术,通过这一技术提供的IT基础架构进行相关任务的处理,能够显著降低信息化建设成本,不需要在建设中购买其他昂贵的硬件设备,并且减少大量设备的应用投入,还能够借此规避计算机设备的后期维护与升级,减少高校信息化建设的成本支出[8]。基于这一发展特征,在高校信息化建设中应用云计算技术很有必要,并且此项技术也有着非常广阔的发展空间。
4.2 注重软件服务质量提升优化
结合目前高校信息化软件的应用发现,受到多种因素的影响,高校信息化建设中没有正确认识软件系统的重要性以及特征,导致软件系统的应用服务中出现了较多的问题,对整个高校信息化建设水平的提升产生较为不利的影响[9]。针对此现象,一方面需要注重高校管理人员软件系统的认识革新,使其能够更好地了解和掌握信息化建设中软件系统的重要性;另一方面需要注重云计算技术在其中的应用,规避以往建设中存在的诸多问题。具体来说,这一技术的应用能够显著提升高校信息化建设中软件系统的服务质量,即将云计算技术应用到高校信息化建设后不需要高校花费大量的资金购买商业软件授权,一些常见的软件云计算技术都能够提供,并且价格较低。在使用中仅需要应用本地电脑运行图形界面的操作系统和浏览器即可,不会因为软件系统版本过低而造成信息化工作无法正常开展的现象。
4.3 发挥信息化数据管理工作的具体效用
随着高校招生规模持续扩大,高校发展中会产生较多信息资源,若是高校的管理水平不足,就会产生非常不利的影响[10]。具体来说,在实际的工作中能够发现,受到高校工作特殊性的影响,运转的过程中会存在大量的数据,如学生的成绩、科研成果、学籍档案等,这些数据对学校的发展有着非常重要的作用。随着学校的发展和进步,高校中积累了非常多的教育信息资源,借助信息化管理能够实现高效的分类管理,相较于传统的管理工作有着较为显著的优势。但是受到病毒和黑客的冲击影响,其中信息数据的安全性、完善性会受到较大的影响,因此注重和加强学校信息数据的管理成为社会发展中重点关注的工作。针对这一需求,在信息化建设中充分应用云计算技术能够为高校数据资源提供可靠性、安全性的保障,即在这一技术的支持下,高校中的数据信息都会存储在云端,云计算服务提供商会提供专业、高效且安全的数据存储,高校无需担心信息存储的安全性和完整性,并且在此过程中高校也无需聘请或者培养专业的计算机管理人员,有助于降低高校的管理成本增加[11]。
4.4 实现教育信息资源共享发展目标
在信息化建设中,高校的资源都是在本地计算、应用以及存储中获取,而在云计算平台上能够将本地的教育资源转移至云计算平台中,将其转化为云服务,这就会使得资源的利用效果显著提升,能够降低高校成本。除此以外,由于云计算技术发展特征的影响,整个计算过程拥有更大的灵活性和可伸缩性,相应的云计算提供者能够轻松地扩展虚拟环境,使得计算资源得以高效拓展,由此实现教育信息资源共享的目标。并且在此过程中还能够有效地消除信息系统中的孤岛现象,促进了网格运算模式的发展和进步,云计算管理机制更加完善、先进,且在此基础上还能够实现自动化部署、高层次虚拟化等目标以及网络虚拟环境基础上的最大化资源共享和协同工作[12]。总的来说,在高校信息化建设的基础中运用云计算技术能够规避信息化建设中存在的多种弊端,对助推高校的发展和进步起到非常积极的作用,因此在实际的建设发展中,高校应当注重这一技术的应用,充分发掘其中的应用优势,实现教育教学资源的共享与协同目标,由此促进高校教育科研水平的提升进步。
5 结 论
作为一种新型技术,云计算能够优化信息化发展中产生的诸多问题,对助推信息化建设有着非常积极的作用。为此,高校应当充分认识到云计算技术是社会发展的趋势,也是高校信息化建设发展中重点研究和关注的内容,在实际的工作开展中应发掘这一技术的应用优势,由此促进高校更好的发展与进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