谈市场需求是促进陶瓷艺术创新的动力
2022-12-01许瑞峰
许瑞峰
福建德化与江西景德镇、湖南醴陵并称中国三大近代瓷都,是中国陶瓷文化的发祥地之一。
德化窑以白瓷著名,是中国古代南方著名的民窑之一,“其制造工艺和艺术成就在中国陶瓷发展史上占有显著的地位”。
德化白瓷,元时起依托“海上丝绸之路”畅销海外,不仅与丝绸、茶叶一样是“海上丝绸之路”的主流商品,而且得到了外国人士的极高评介:
马可·波罗(意大利旅行家)在《马可·波罗游记》中载:“刺桐(泉州)附近有一别城,名称迪云州(德化),制造碗及瓷器,既多且美。”
上田恭辅(日本学者)在《支那古陶瓷研究の手引》中载:“(德化白瓷)如果以客观而公平的态度给予评价的话,可以说是比玉更为华丽。以陶工的技巧来说,更可号称中国古今独一无二的优秀作品!……就是对陶瓷毫无欣赏水平的人,只要一见便可发出赞叹之声!”
德化白瓷,在法国人那儿被定认为“中国瓷器之上品”,在德国人那儿则被疯狂仿制。
为什么德化白瓷能得到世人如此珍爱呢?因为,德化白瓷不仅仅满足了人们的物资需求,更重要的是满足人们的精神追求和美学追求。
无论是物资需求,还是精神追求和美学追求,最后都可归结为市场需求。
下面我以德化瓷为切入点,谈谈“市场需求是促进陶瓷艺术创新的动力”这一问题。
一、德化瓷顺应时代潮流演进,在明代进入巅峰。
德化瓷业每个时代的主要产品体系不同(这里只列古代):“夏商时期原始青瓷,唐代青釉瓷,宋元青白瓷,明清白瓷,清代青花瓷”,都是顺应时代潮流变化的。不同时代的陶瓷艺人,为了满足所处时代人们的物资需求、精神追求和美学追求,紧跟时代步伐,不断探索制瓷技艺,改革瓷土、釉料的配方,创新烧成工艺,创造新的陶瓷产品。
德化古代的陶瓷产品可分两大类:一是日用瓷;一是雕塑艺术瓷。其制作方法有两种:一是模具注浆、拓印成型,一是塑造成型。
德化窑最初只生产日用瓷,为的是满足世人的日常生活所需。宋代,人们对宗教文化的崇拜,催生了德化雕塑艺术瓷。德化的陶瓷艺人,为了满足人们的精神追求,开始探索瓷塑道释人物。明代,德化出现了以何朝宗为代表的一大批陶瓷雕塑艺人,他们探索出了将宗教艺术的表现形式和泥塑、木雕、石刻造像艺术的表现手法引入瓷塑的工艺技法,将德化的雕塑艺术瓷推向了巅峰,并使之享誉世界。
约翰·盖尔(英国古陶瓷专家)在《中国白-瓷器中的神像》中说:“明朝何朝宗的瓷雕观音可与意大利米兰的断臂维纳斯相媲美。”法国人为德化白命名——“中国白”,在他们的心里,德化白瓷是“中国瓷器之上品”。
德化窑,从明代起唯有白瓷一种。突破白瓷一枝独秀之局面的是德化的当代陶瓷艺术工作者。
二、当代德化的陶瓷艺术工作者,为满足当代人的物资需求、精神追求和美学追求,努力创新,推动了德化瓷业发展,让德化陶瓷有了新面貌(以我个人的创新经历举证)。
1.解决“德化之白瓷……厚则绽裂,土性然也”之难题,创造德化白瓷之“实心瓷塑”,提高德化雕塑艺术白瓷的收藏价值和经济价值。
瓷塑在德化有一根主脉,即以“何派艺术”为主导的道释人物,从明代至今,都以何朝宗等一批明代的雕塑艺术大师创造的“何派艺术”为范本。我熟谙“何派艺术”的传统瓷塑技法和父辈传授的许氏家传技艺,以观音、仕女及历史人物的塑造见长,作品既继承了父辈求真务实之精神和崇尚真善美的美学内涵,又有自己全新的创作手法和创作形式。
对于德化瓷塑,我一直在探索解决“德化之白瓷……厚则绽裂,土性然也”的难题,工夫不负有心人,经过大量的试验,我获得了成功,创造了德化白瓷之“实心瓷塑”。
我创造的“实心瓷塑”,在任意水平高度上的横截面为若干独立实心面,其中最大的独立实心面辐射半径在5cm~12cm;上下高度为5cm~50cm,为电热一体烧制而成。工艺有两类:一是孤品实心瓷塑制备工艺,具体步骤包括原形堆塑→分步干燥→打磨抛光→入窑烧制;一是模印实心瓷塑制备工艺,具体步骤包括原形堆塑→模具制作→模具干燥→印制坯体→粘接与修坯→分步干燥→打磨抛光→入窑烧制。利用上述制备工艺烧制而得的实心瓷塑,表里干燥均匀,入窑高温烧制无裂纹,且成品力学性质较强,不易破碎,表面光滑亮洁,具有很高的收藏价值和经济价值。
2.突破德化陶瓷只有白釉装饰的局面,研制新釉,创“中华红”和“宝石釉”。
中国陶瓷的装饰形式有三大类:坯胎装饰、釉装饰、彩绘装饰。德化陶瓷的釉装饰自古以来一直以白釉独秀,为了让德化陶瓷的釉装饰有所突破,我开始潜心研制新釉,为德化陶瓷的釉装饰拓展新径。
1)创造与中华民族“红色情结”产生强烈共鸣的“中华红”(高温辣椒红釉)
中华民族对红色的崇尚源于对太阳神和大地神的崇拜。红色,“是中华文化的基本崇尚色”,在中华文化中被赋予了“驱邪招福”的意义,是喜庆和吉祥的象征,中华民族有“红色情结”。
我研制的“中华红”红釉,“暗藏纹裂、暗藏小气泡、红色饱和度达到99.9%、釉面光泽度与纯净度无可挑剔”。
我以“中华红”红釉装饰的陶瓷,一经面世便得到市场的追捧,因为它与中华民族之“红色情结”相吻合。
2)创造“入窑一色,出窑万彩”的“宝石釉”(窑变多彩结晶釉)
以窑变釉装饰的陶瓷,对美学追求者是最具诱惑力的,因为它具有“入窑一色,出窑万彩”的特性,每一件作品都会是独一无二的孤品。
对于窑变釉,其“釉料的成分靠‘人巧’,而烧成气氛则靠‘天工’,故有‘一为天工,二为人巧’”之说。经过探索研究,我找到了“天工”与“人巧”的工艺之窍。
我研制的“宝石釉”(窑变多彩结晶釉),在1350度高温熔融後,经缓慢冷却,釉中的结晶性物质处于过饱和状态,从而析出呈美丽花纹的晶体。
结晶釉有高温和低温两种,有单色和复色之分,晶花有细晶和粗晶两种。我研制的“宝石釉”(窑变多彩结晶釉)属于高温、粗晶、复色结晶釉。
“中华红”和“宝石釉”的研制成功,不仅为德化陶瓷的釉装饰开辟了新径,而且满足了人们对“红色文化”的精神追求和人们希望艺术有多样性的美学追求。以“中华红”和“宝石釉”装饰的瓷器,让德化陶瓷有了新模样,为德化陶瓷打开了更多的营销市场。
其实,我选择在继承传统的基础上创造白瓷之“实心瓷塑”,选择创造“中华红”、“宝石釉”釉装饰瓷,是因为我看到了市场的需求,是市场引领我选择了创新目标。其实,陶瓷艺术的创新,是当代人对物质需求、精神追求和美学追求的产物。
我一直认为:艺术的生命是创新,创新不能脱离市场,市场需求会是促进创新的动力。我还认为:艺术的创新首先是你热爱这项艺术,其次是你能发现市场(无论是物质市场,还是精神市场),并及时抓住市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