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城乡融合:日本乡村振兴实践的经验启示

2022-12-01李玉才

山西农经 2022年6期
关键词:城乡现代化融合

□李玉才

(淮阴师范学院马克思主义学院,江苏 淮安 223001)

在农村发展过程中,城乡关系问题是一个国家或地区现代化水平的重要标识。城乡差距是世界各国发展中普遍存在的基本问题。作为两种不同的区域形态,农村和城镇两者之间辩证统一于现代化进程之中,且日益趋于城乡融合发展之势。

现代日本是一个发达国家,但在其现代化发展过程中,也曾出现城乡差距扩大、农业人口外流、农民增收困难、农村生态破坏、农村治理混乱等系列问题。自20 世纪50 年代开始,为了解决日益严重的乡村凋敝现象,日本开始实施乡村振兴运动,通过建立健全乡村振兴的法律法规、政策制度和体制机制,在产业、人才、文化、生态和组织等各方面进行了系统性改革,探索出一条符合日本农业农村发展特点的乡村振兴之路,集中体现为以城乡融合发展推动现代化进程[1]。

1 城乡融合视域下乡村振兴的发展逻辑

1.1 城乡产业融合:乡村振兴的经济基础

农业是农村经济发展的支柱产业。乡村振兴重点在于振兴农业,并以此为基础构建城乡产业融合发展格局。一个国家或地区的现代化进程本质上是其生产力的发展,特别是现代产业的发展水平。现代化的产业绝非是单一产业结构,而是一二三产业的融合发展,从而形成一个完整的国民经济体系。相较于工业生产力而言,农业生产力水平和状况虽然低,但其地位和作用却是举足轻重,为人们的生活和生产提供必需资源。而工业以及服务业则为农业发展提供市场空间[2]。现代化并非意味着农业消失,而是向现代农业升级。所以,以工业为主导产业的城镇与以农业为主导产业的农村之间并非相互代替的排斥关系,而是相互补充的依存关系。乡村振兴的经济基础在于振兴农业,更进一步则是城乡之间的产业融合。

1.2 城乡人才融合:乡村振兴的主体力量

现代化的重要内涵之一就是传统农业社会向现代工业社会的转型,在人口数量上表现为农村人口减少、城镇人口增加,即城镇化率越来越高。现代化农业发展的重要标志就是农业生产效率的显著提高,这往往会造成农业从业人口急剧减少,大量青壮年劳动力转移到城镇就业并定居生活。因此,农业人口的降低是现代化发展的必然结果。即便农村人口的数量不会无限减少,但农村人口结构和质量的显著降低,成为世界各国在现代化发展中普遍存在农村凋敝现象的重要原因。包括人口数量、结构、质量在内的人口因素是现代化的基本条件。乡村振兴离不开人这一主体力量,最终还是依靠人才振兴。当然,乡村振兴并非要求大量劳动力,特别是人才从城镇返回农村,而是实现劳动力在城乡之间的自由流动,即城乡人口融合[3]。

1.3 城乡文化融合:乡村振兴的社会基因

文化是现代化社会的重要内容,为社会发展提供价值引领、力量凝聚和智力支持。传统文化是农村社会的内生基因和独特优势,构成乡村振兴的精神动力和精神面貌。传统文化来源于农业生产生活的实践以及实践的经验总结,并成为现代城市文化形成和发展的重要基石,以传统文化为代表的农村是现代社会发展的精神家园。

从溯源角度看,城乡间的文化是共生的。传统文化面临向现代文化转型的问题,主要是传承优秀传统文化,剔除腐朽落后文化,发展与现代化相适应的先进文化。乡村振兴的重要内容就是振兴农村传统特色文化,并在与城市文化融合中进一步推动现代化转型,滋养城市文化,激活乡村振兴的社会基因,推动传统农村文化与现代城市文化的融合发展。城乡文化的融合促进城乡社会的融合,为乡村振兴奠定社会基础[4]。

1.4 城乡生态融合:乡村振兴的绿色资源

地理环境是社会存在和发展的自然基础,也是一个国家或地区现代化发展的重要因素。西方发达国家的现代化发展模式,基本上是以对自然环境的破坏和掠夺为代价,造成了人与自然的紧张关系。这在城乡之间表现为城市的污染向农村大量转移。在传统发展理念影响下,一些国家和地区为追求工业经济增长,无视农村生态环境的承载力,严重破坏农村生态环境,造成重大的生态污染事件,对区域内人的身体健康、居住环境以及农业渔业等产业带来巨大威胁。随着科学发展理念被日益接受,越来越多的国家和地区重新思考人与自然的关系,确立了自然环境在现代化发展中的重要地位,也认识到城乡之间的生态共同体关系。生态环境是农村发展的优势所在。良好的农村生态环境,既是农村发展的绿色资源,也是城市发展的绿色屏障[5]。

1.5 城乡组织融合:乡村振兴的治理保障

在现代化进程中,农村人口开始向城市大量流动,农村人口的数量、结构和质量发生了很大变化,必然造成农村人口的稀疏和分化,对农村治理带来了重大挑战。农村治理的主体是人、载体是组织、目标是善治。将原子化的农村人口重新组织起来,从事农村生产和生活,是促进农业产业化、治理组织化的必然要求。城乡融合发展决定了在组织体系设置上要打破传统城乡之间的二元分离状态,特别是推动农村组织体系的现代化,保障乡村振兴[6]。当然,在农村治理组织体系的重构中,也要充分利用传统农村治理的内在机制,挖掘传统农村治理的组织元素。在传统社会生产力水平较低条件下,集体协作和基层组织体系建设是农业生产发展的重要保障。

2 日本乡村振兴实践的主要路径

2.1 开发农业农村特色资源,实施“一村一品”运动,促进城乡产业融合发展

首先,日本通过持续的财政投入和政策支持,加强农村地区的生产和生活设施建设,改善农村生活居住条件,补齐农业基础设施短板,为开发利用农业农村特色资源提供基础条件。

其次,自1979 年开始,日本根据农村各地特色和优势资源,实施“一村一品”运动,即挖掘和开发本地特色农业产品,给予科技、人才、教育、融资和销售等全方位扶持,将其培育成全国乃至世界一流产品。

再次,2010 年起,日本开始施行《六次产业化及地产地销法》,以法律形式推动农业6 次产业化(即第一产业×第二产业×第三产业),聚焦农业与第二、第三产业融合发展,通过延伸特色农业产业链、供应链和价值链,保障特色农业生产、销售和再投资的本地化,实现农业效益、农村经济和农民收入的倍增长[7]。

2.2 高度重视农村教育事业,引导支持农业技术人才,营造留住人才的良好氛围

首先,日本加大对农村基础教育和职业教育的扶持力度,提高农村劳动力素质。1958 年,日本施行《偏远地区教育振兴法》,立法保障政府财政对偏远地区基础教育的投入和扶持力度,改善农村学校的基础设施,在全国各县设立农业院校,加强对农业劳动力的技术培训和教育管理。

其次,日本制定颁布农村发展人才政策,资助奖励农业管理、科研和技术人才;专设下一代人力资源投资基金和农业经营基础强化基金等,对农业农村青年人才给予补贴;专项实施妇女和老人资助行动,开发适宜妇女和老人从事农业生产的技术、工具和产品。

再次,日本通过改善农村生活和生产环境,营造留住人才的良好氛围。比如,1970 年实施的《过疏法》等,依法保障加大改善农村基础设施的投入力度,支持引导社会组织参与农村建设。

2.3 保护农村传统特色文化,转变农村文化建设方式,提升农村文化经济效益

首先,日本对各地农村民俗文化进行统计认证,专设机构开展农业文化遗产申报和认证工作,特别是重点资助“绝技”“绝艺”的老艺人,并将传统技艺录制成电子作品,以便保存、传承传统技艺。

其次,日本立足岛国文化的特点,实施保护、宣传和开发农村“和食文化”的七大专项计划,向世界输出传播“和食文化”,将其打造成代表日本农业文化的特色品牌。

再次,1990 年后,日本实施“家乡一亿日元创生计划”,主要采取以资助本地居民根据自身特色建设农村文化基础设施的方法,在各村投资建设博物馆、工艺馆、民俗馆等农村文化基础设施。

最后,日本定期举办农村传统特色文化活动,既宣传推广农村文化特色产品,也推进农村文化产业发展,从而提升农村文化的经济效益[8]。

2.4 依法治理农村生态污染,发展环境保全型农业,实施田园环境整备计划

首先,自1950 年开始,日本政府针对严重的农村生态污染问题,先后实施《水质保护法》《工业排水规制法》《农药取缔法》《禽畜粪便处理法》等法律法规,依法治理农村生态污染问题,对农村生态环境的点源污染和面源污染进行系统性治理。

其次,20 世纪90 年代,日本专设环境保全型农业部门,负责施行《促进可持续农业生产方式法》,主要通过采取一系列政策制度和补贴优惠,建立健全严格的农产品检测指标体系,积极倡导农户发展有机农业、循环农业等环境保全型农业。

再次,21 世纪以来,日本先后修订颁布《土地改良法》《田园环境整备基本计划要领》等法律和规划,将人与自然和谐共生作为乡村振兴的基本原则,基于环境保护理念实施田园环境整备计划。

2.5 推行市町村合并运动,发挥农业协同组织作用,健全乡村振兴组织体系

首先,1950 年前后,日本政府颁布《地方自治法》《町村合并促进法》等法律,先后3 次推行大规模市町村合并运动,将其调整为规模适中的基层自治单元。

其次,为将原子化的农村人口组织化,日本利用农村传统的组织方式,建立健全由农民自愿加入的农协组织,为农民提供农业贷款、市场信息、代销产品以及社区治理等综合性服务,以组织化的方式参与农业生产、销售、物流等市场经济,同时也成为农村社会治理的重要组织单元,在乡村振兴中发挥重要作用。

再次,2001 年政府机构改革时,日本农林水产省整合成立乡村振兴局,下设农村政策部、总务课和整备部,并在地方设立乡村振兴科,建立乡村振兴联席会议机制,统筹规划协调各地乡村振兴工作。

3 日本乡村振兴实践的经验启示

3.1 坚持产业振兴,拓展农村产业多重功能

据日本农林水产省的数据统计,相较于2010 年,2018 年日本农业6 次产业的参与经营主体数量、年销售总额及户均销售额依次增长5.4%、41.3%、34.3%,具体到农产品加工、农产品直销店、农家民宿和农家餐馆数量依次增长4.3%、12.0%、52.6%、47.5%。这些数据的增加显然不是依靠农村居民的消费,而是主要来自城镇居民的消费,体现了城乡之间的经济融合[9]。乡村振兴,发展农村经济是基础,其中农村产业是支柱。通过拓展农村产业的多重功能,提升农村产业在城乡经济融合中的特色和优势,进而促进城乡区域经济协同发展。城乡产业融合有利于增强农村经济的内生动力,提升农村产业的经济效益,为实现乡村振兴奠定经济基础。

3.2 坚持人才振兴,改善农村人口结构质量

日本乡村振兴的实践在一定程度上推动了劳动力人口在城乡之间的流动,但并未从根本上逆转农业人口数量下降及老龄化严重的趋势。相关数据显示,2016 年日本农业人口占总就业人口4.0%,且农业人口平均年龄高达60.9 岁。与此同时,日本农业存在大量的土地由非农户持有,造成土地撂荒的严重问题。如2015 年日本荒芜农地占全国耕地面积的6.3%,弃耕农地占全国耕地面积的9.4%,这使农业耕地本就紧张的日本,农产品不得不大量依靠进口。

乡村振兴需要调节城乡之间劳动力特别是人才的自由流动方向,以改善农村人口的结构和质量。随着农村基础设施的完善,交通和通讯的发展,农村地区的居住环境对城市人口具有一定吸引力,有利于人口在城乡之间的流动。

3.3 坚持文化振兴,促进传统文化现代转化

日本乡村文化振兴着重于开发农村特色文化资源。农村传统特色文化是实现城乡文化融合,提升农村文化经济效益的前提条件。以农村特色文化资源开发为起点,拓展保护农村民俗文化、打造“和食文化”品牌、建设文化基础设施和文化特色产业等方面,既取得了文化传承效益,也产生了文化经济效益,有利于乡村文化振兴的可持续发展。开发农村特色文化资源,也是加强完善农村公共文化建设的过程。农村公共文化建设的主要内容,一方面是现代公共文化服务的基本内容;另一方面则是农村特色传统文化的重要内容,这有利于实现农村传统文化的现代转化。

3.4 坚持生态振兴,实现农村地区绿色发展

包括日本在内的西方发达国家基本走的是一条先污染再治理的老路。而生态环境显然不像城乡、行政等具有明确的区域划分,而是一个城乡区域共同体。城市污染物向农村排放,污染和破坏农村的生态环境,则会通过农产品、空气、河流等将污染返回城市。因此,城乡之间的依存关系在生态环境方面更为凸显。日本在治理和保护农村生态环境上通过完善的法律体系,依法治理污染、依法保护生态,并通过法律法规强化人与自然的和谐共生原则。绿色生态是乡村振兴的底色和优势。生态振兴是构建城乡绿色共同体的必然要求,也是农村现代化发展的基本路径。

3.5 坚持组织振兴,创新基层治理有效形式

传统农业国家或地区在现代化进程中,都会面临农村人口的组织化问题。传统农业生产生活基本是以家户为单元进行的,即便有一定范围内的劳动协作,也无法适应现代农业、市场竞争的组织需要。同时,现代化治理也要求对农村人口按照一定规模组织起来,从事公共管理和服务。日本在经过多轮的町村合并基础上,通过建立健全覆盖所有农户的农业协同组织,把分散的小农组织起来参与市场竞争,实现个体农户与现代农业的有效衔接。现代化治理的重要特征之一就是组织化的有序参与,这依赖于适度的治理规模和健全的组织体系。在此基础上,进一步创新基层社会治理形式,促进基层社会治理现代化。

经过70 余年的发展,日本乡村振兴运动取得显著成效,农业现代化处于世界先进水平,大米等关键性农产品保持高度自给,农业劳动力数量保持基本稳定,城乡居民收入差距逐渐缩小。中国在脱贫攻坚取得全面胜利后,全面实施乡村振兴战略,走出一条中国特色的乡村振兴之路。在此过程中,可以借鉴包括日本在内的发达国家在振兴乡村方面的经验和教训。

猜你喜欢

城乡现代化融合
构建新型工农城乡关系促进城乡融合
谱写“强富美高”新江苏的现代化新篇章
基本实现现代化需要补足哪些短板?
村企党建联建融合共赢
融合菜
发达国家审计发展及其对中国审计治理现代化的启示
从创新出发,与高考数列相遇、融合
在城乡互动融合中推进乡村振兴
《融合》
让城乡学子同享一片蓝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