血清25羟维生素D、TRACP-5b、PINP、β-CTX在绝经期骨质疏松病人中的检测意义
2022-11-30束婷婷
束婷婷
骨质疏松(osteoporosis,OP)可发生于不同性别,不同年龄人群,其中衰老是决定OP发生的重要危险因素。而 OP导致的骨折,极大降低了老年群体晚年的生活质量。相比于男性,女性经历怀孕、分娩及更年期等阶段,更易发生骨量损耗、下降的现象,老年女性OP发生率也高于老年男性[1]。25羟维生素D[25(OH)D]及骨代谢指标血清抗酒石酸酸性磷酸酶5b(tartrate-resistant acid phosphatase 5b, TRACP-5b)、Ⅰ型前胶原氨基端原肽(type Ⅰ procollagen amino-terminal propeptide, PINP)、β胶原降解产物(β-isomerized C-terminal telopeptides,β-CTX)是反映骨代谢转换(骨生成及骨吸收)的重要血清标志物[2],对绝经后女性骨代谢状态的监测、OP的预防均具有重要的临床意义。
1 对象与方法
1.1 研究对象 选取2019年3月至2021年7月在我院骨质疏松专病门诊进行诊疗的150例绝经后OP病人为研究对象,年龄55~70岁,平均(62.34±7.12)岁;绝经时间1~14年,平均(5.78±2.21)年;选取150例同时期健康体检骨量正常的绝经女性纳入对照组,年龄54~69岁,平均(61.58±7.79)岁;绝经时间1~14年,平均(5.62±2.34)年,2组一般资料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
1.2 纳入、排除标准 OP组纳入标准:(1)符合骨质疏松诊断标准,参考原发性骨质疏松症诊疗指南(2017)。以骨密度(BMD)检测结果T值(选择测量部位的最低T值)小于骨峰值的2.5个标准差以上(T≤-2.5SD),确诊OP[3]。(2)符合绝经诊断,根据《2018年中国绝经管理与绝经激素治疗指南》:女性年龄在40岁以上,生理性月经终止12个月以上,排除妊娠或进行过双侧卵巢切除术[4]。
排除标准:(1)继发性骨折病人、双侧髋部置换手术史者、恶性肿瘤、内分泌疾病(甲状腺、糖尿病)、心肝肾等重要器官功能障碍、严重感染等。(2)有卵巢切除术史者,或药物治疗造成的绝经。
1.3 方法 (1)BMD测定:采用美国GE公司型号DPX-NT双能X线吸收仪检测正位腰椎(L1~L4)、左侧股骨近端(股骨颈、大粗隆、全髋)BMD。(2)骨代谢相关指标检测:所有病人需要禁食8 h,抽取5 mL空腹静脉血,以3000 r/min,离心5 min分离血清,放置于-80 ℃低温冰箱中待测。骨代谢相关标志物采用ELISA法检测。25(OH)D检测试剂盒购自英国艾狄斯公司,产品编号AC-57SF1;TRACP-5b、PINP、β-CTX检测试剂盒购自广州菲康生物技术有限公司,产品编号(PC008、PC003、PC005)。所有操作均严格按照试剂盒说明书进行。
2 结果
2.1 2组血清25(OH)D、骨代谢标志物及BMD含量比较 OP组BMD及血清25(OH)D水平低于对照组,TRACP-5b、PINP、β-CTX水平高于对照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见表1。
表1 2组BMD、25(OH)D与骨代谢指标的比较
2.2 血清25(OH)D、骨代谢标志物与BMD的相关性 Pearson线性相关分析结果显示,OP组BMD含量与血清25(OH)D水平呈正相关(P=0.03),与TRACP-5b、PINP、β-CTX水平呈负相关(P均<0.05)。见表2。
表2 OP组血清25(OH)D及骨代谢指标与BMD的相关性
2.3 血清25(OH)D及骨代谢标志物水平与绝经后发生OP的Logistic回归分析 将绝经后发生OP作为因变量,将血清25(OH)D、 TRACP-5b、PINP、β-CTX水平作为自变量, 经 Logistic 回归分析,结 果显示,血清TRACP-5b、PINP、β-CTX 水平升高以及 25(OH)D水平降低可能是绝经后OP发生的影响因素(P<0.05)。 见表 3。
表3 绝经后发生OP的影响因素分析
2.4 血清25(OH)D、骨代谢标志物单独及联合用于诊断绝经后OP的效能分析 ROC曲线结果显示,血清25(OH)D、 TRACP-5b、PINP、β-CTX单独和联合诊断绝经后OP的 AUC 分别为0.82、0.87、0.82、0.70、0.90,均≥0.70,诊断效能较理想, 联合诊断的AUC 最高。 各指标对应的最佳截断值、灵敏度、特异度等指标见表4。
表4 25(OH)D及骨代谢指标诊断绝经后OP的效能分析
3 讨论
OP是一种慢性疾病,其特征为骨代谢产物增加、BMD下降、骨微结构破坏,随着人口的老龄化加剧及生活方式的改变,OP发生率越来越高[5]。绝经后女性合并了绝经和衰老两大危险因素,OP发生率显著增加,其机制为绝经期导致雌激素水平快速下降,进而影响骨吸收和破骨细胞形成,导致BMD降低[6]。本研究结果表明,血清25(OH)D及骨代谢指标水平与BMD含量有极高的相关性,是预测OP发生的重要参考指标。
血清25(OH)D浓度被认为是衡量维生素D最全面可靠的指标,用于评价人群是否出现维生素D缺乏。维生素D缺乏会导致骨矿化、佝偻、骨软化和肌肉疼痛等骨骼相关疾病,其可能的机制包括:抑制肠道对钙的吸收、升高血清甲状旁腺素,刺激破骨细胞成熟、溶骨活跃,导致骨量减少、OP发生[5]。目前,性别因素对25(OH)D与BMD相关性的影响,尚存在争论,但在老年人群中, 25(OH)D水平降低与BMD下降存在正性关联[7]。本研究结果与上述结论一致,且Logistic回归分析提示25(OH)D是OP发生的保护因素,可以辅助BMD预测OP发生,诊断效能AUC达到0.82。值得注意的是,25(OH)D是维持人体正常生理活动的重要小分子物质,其广泛的生物学作用与多种老年疾病相关(如糖尿病、心血管疾病等)[8],因此,血清25(OH)D水平易受机体其他疾病的干扰,评估OP发生的风险时,需要考虑其他因素对其表达水平的影响。
老年人BMD下降的机制为骨吸收的速度大于骨形成的速度。其中PINP及β-CTX是骨形成的特异性标志物;TRACP-5b是一种破骨细胞分泌的酶,与骨吸收活动有关[9-11]。正常生理状态下PINP、β-CTX及TRACP-5b含量很少,早期OP发生时成骨细胞大量合成PINP,其相应降解产物β-CTX表达量也随之增加。骨形成增加的同时骨吸收也在增加(TRACP-5b含量显著增加),且速度大于骨形成,最终演变成OP。本研究显示,OP组PINP、β-CTX、TRACP-5b水平高于对照组,且与BMD水平呈负相关,是OP发生的危险因素,在诊断效能上β-CTX的 AUC为0.70,特异性仅为40%。造成β-CTX特异性较低的原因为:β-CTX在绝经前后血清含量差异较大;此外,血清中β-CTX水平呈现昼夜节律,凌晨为高峰,下午为低谷;还受到禁食状态的影响,因此诊断效能低于其余两项指标[12]。四种血清指标联合对OP的诊断效能最高,AUC达到0.90。本研究结果显示,骨代谢标志物对OP的诊断准确率较高,对骨量的检测呈动态性及持续性,与BMD测定相比,具有快速、简便的优势。当人群中骨代谢指标出现异常且未达到OP诊断标准时,临床医生可通过指导病人调整饮食、生活习惯,如适当增加负重训练,减少高胆固醇、高糖食物的摄入,保持摄入足够的钙和维生素,同时增加对BMD及骨代谢标志物的随访监测,预防OP的发生[13]。而当OP发生时检测骨代谢标志物,可针对不同异常指标给予阻止骨丢失、促进骨合成的药物,指导临床治疗。
大多数OP骨折不会发生在骨密度T值在(-1SD~-2.5SD)的人群中,而在T值≤-2.5SD骨量减少的人群中,骨折发生率大大增加。骨代谢相关指标是对BMD测量的一个重要补充,可以作为辅助工具预测骨折风险。对绝经后的女性进行骨代谢指标的筛查可及早提示、及早干预OP的发生,提高绝经后老年人的生活质量。不可忽视的是,许多生理因素和疾病等混杂因素都会影响骨代谢检测结果,分析时需排除这些因素,结合BMD更加精准预警OP的发生,并及早进行预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