缺血性脑卒中进行多时相CTA结合脑CTP检查诊断的影像特征及效果分析
2022-11-30金静强
金静强,刘 燕
(昆山市第二人民医院放射科 江苏 苏州 215300)
缺血性脑卒中是一种严重性、高发性心脑血管疾病,常伴随失语、偏瘫或者感觉障碍等疾病,在临床上具有高复发性、高致残率以及高病死率的特点,受到临床广泛关注[1]。脑卒中患者的脑部循环多基于其生理、病理改变,稳定的血流量能够减小梗死的面积,减少对缺血性脑卒中患者的损伤,尤其在改善血管灌注损害,降低脑卒中复发率上效果较好,为此早期预防、筛检缺血性脑卒中具有指导预后的意义[2]。因此,选择一种安全、可靠、准确的早期诊断方案在改善患者预后、降低疾病风险上意义非凡。相关报道表明,缺血性脑卒中的影像学特征是结合多模式一体化方案,以CTA、CTP等影像学技术在脑卒中头部循环的应用价值较高,可显著评估影像学诊断价值,判定脑灌注状态,但相关文献报道并未形成一个系统性的研究依据[3]。为此,本文联合多时相CTA与CTP全脑灌溉对缺血性脑卒中头部循环影像学特征和效果展开分析,现报道如下。
1 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
选取昆山市第二人民医院2019年10月—2020年9月收治的60例缺血性脑卒中患者为本次调查的研究人群,其中男39例,女21例,年龄34~71岁,平均年龄(51.18±10.9)岁。纳入标准:①经MRI、CT诊断确诊为缺血性脑卒中者;②发病时间小于7 d者;③入院后进行全脑CTP检查,图像质量合格者;④完成治疗后,入院前、入院2周等均有影像学随访资料者;⑤本次研究患者均知情并自愿参加本项目研究,且签署知情同意书。排除标准:①严重心血管疾病患者;②肺功能不齐全者;③肝肾功能损害者;④头晕、脑出血或者有脑肿瘤者;⑤药物成瘾或者有过敏史者;⑥有严重精神障碍或者躁动者。
1.2 方法
1.2.1 多时相CTA扫描方案 选择GE64排Optima 660CT机,指导患者取仰卧位,在肉眼观察到动脉显影的情况下进行扫描,扫描范围从颅底到颅顶,以螺旋扫描为主,共分为三期,动脉期、静脉期以及延时期,调节扫描参数,电压设置为120 kV,电流为300 mA,层厚0.625 mm,为患者经肘正中静脉输注50 mL非离子型造影剂碘海醇(350 mgI/mL),注射速率为4 mL/s,取原始图像待处理。
1.2.2 CTP全脑灌注 选择GE64排Optima 660CT机,指导患者取仰卧位,预先常规扫描颅脑横断面,扫描范围≥4 cm,大脑扫描范围从上到下间隔4 cm,行轴位扫描与CT平扫的基线一致为患者经肘正中静脉输注50 mL非离子型造影剂碘海醇(350 mgI/mL)与20 mL无菌0.9%氯化钠溶液,注射速率为4 mL/s,电压80 kV,管电流150 mA,层厚5 mm,持续曝光时间50 s,共25次扫描,取原始图像待处理。
1.2.3 处理原始图像 ①多时相CTA图像的处理是通过计算最大密度投影图像(MIP)、探针技术、容积再现图像(VR)等评估患者并重建颈血管、斑块周围、冠状位与矢状位图像,对动脉期、静脉中晚期进行CTA图像观察,记录脑部循环情况,并有两名及以上经验丰富影像医师对相关指标进行记录,根据用Alberta早期CT评分[4](ASPECTS)评相关标准对脑部循环进行分级,得分范围为0~5分,<3分是循环不良组,4~5分是循环良好组。②CTP图像处理。本项图像处理是记录健侧大脑前及中动脉起始部、上矢状窦后部的时间-密度曲线(TDC),取得MTT、CBV、CBF相关彩色灌注图像,在血管成像下,对头颅DWI图像梗死面积、缺血半暗带区等进行观察,并绘制显著性差异最大的异常灌溉区,通过镜面技术测量梗死区域的MTT、CBV、TTp及CBF,并取得相对值rMTT、rCBV、rTTP与rCBF等。
1.3 评价标准及观察指标
使用美国国立卫生研究院卒中量表[5](National Institute of Health Stroke Scale)对缺血性脑卒中患者入院、入院2周以及随访3个月的病情进行评估,得分范围为0~42分,其中0分表示正常,1~4分为轻度脑卒中,5~15分为中度缺血性脑卒中,≥16分为重度缺血性脑卒中。
定量分析CTP图像,记录缺血半暗带区平均通过时间(MTT)、脑血容量(CBV)、达峰时间(TTP)、脑血流量(CBF),以“患侧/健侧”的方式计算得到rMTT、rCBV、rTTP及rCBF。记录循环良好组、循环不良组的相关血流灌溉参数,并对头循环在缺血性脑卒中患者预后的相关性进行分析。
1.4 统计学方法
采用SPSS 20.0统计软件进行数据分析。计量资料均数±标准差()表示,行t检验;计数资料以频数(n)、百分率(%)表示,行χ2检验。P<0.05则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2 结果
2.1 血流灌溉参数
经过对60例缺血性脑卒中患者进行多时相CTA相关MIP重建后,参照ASPECTS评分标准,其中39例患者循环良好,21例患者循环不良。结果显示,循环良好组的rCBV、rTTP均高于循环不良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rMTT、rCBF组间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缺血性半暗带rMTT、rCBV、rTTP、rCBF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见表1、表2。
表1 对比两组梗死核心灌溉参数()
表1 对比两组梗死核心灌溉参数()
rCBV(mL·100g-1)组别 rMTT/s rTTP/s rCBF(mL·100 g-2·min-2)循环良好组(n=39)2.60±1.45 1.56±0.42 1.14±0.12 0.49±0.33循环不良组(n=21)1.89±1.03 1.08±0.36 0.93±0.11 0.46±0.35 t 1.987 4.430 6.651 0.329 P >0.05 <0.05 <0.05 >0.05
表2 对比两组缺血半暗带灌注参数()
表2 对比两组缺血半暗带灌注参数()
rCBF(mL·100 g-2·min-2)组别 rMTT/s rCBV(mL·100 g-1)rTTP/s循环良好组(n=39)1.32±0.50 1.02±0.48 1.07±0.16 0.81±0.44循环不良组(n=21)1.41±0.63 0.99±0.37 1.12±0.09 0.60±0.24 t -0.606 0.249 1.321 2.026 P >0.05 >0.05 >0.05 >0.05
2.2 患者预后影响情况
循环良好组、循环不良组入院后患者的NIHSS评分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循环良好组入院2周后、随访3个月后NIHSS评分均显著低于循环不良组(P<0.05),见表3。
表3 两组患者NIHSS评分比较(,分)
表3 两组患者NIHSS评分比较(,分)
组别 NIHSS评分入院时 入院2周后 随访3个月后循环良好组(n=39)12.07±3.12 4.35±1.59 2.13±1.06循环不良组(n=21)13.14±2.86 11.98±2.38 10.15±2.23 t 1.303 14.838 18.926 P 0.198 <0.001 <0.001
3 讨论
近年来,随着人口老龄化趋势的发展,人们生活方式以及生活习惯的差异性改变,造成缺血性脑卒中的病发率逐年递增,对人们的生活、健康造成了极大的影响,给家庭带来了沉重的负担,寻求缺血性脑卒中的早期临床诊断成为现代医学的重点研究内容。在临床中颅内、颅外动脉狭窄与闭塞是缺血性脑卒中发病的主要原因之一,如颈动脉狭窄、闭塞等。由于近端狭窄、心脏功能不全患者的脑部循环有差异,因此在成像过程中对其脑部循环障碍的影像学特征上具有较大的差异性[6]。现阶段,对于缺血性脑卒中的成像策略但并无一个准确的标准。有报道指出,CTA作为无创影像学诊断方法之一,可将颅内血管进行三维立体的显现,医师判断血管狭窄上更为立体,可有效显示动脉粥样斑块以及组织的钙化程度,且在金属限制上效果较好,因此在临床上被广泛应用,但学术领域上对CTA技术在缺血性脑卒中的应用仍存在许多探讨空间[7]。多时相CTA是一种新型非侵入性扫描成像,在治疗过程中辐射小、方便、简单快捷,副作用小,可有效直观地观察缺血性脑卒中患者的脑组织,对其疾病诊断上具有一定可靠性以及一致性。CT的扫描、重建、判读等工作费时费力,在了临床脑卒中的影像学特征分析中,对大血管、脑侧支的诊断中可使用CTA进行评估,其成像策略不仅能为临床决策提供准确的参考,也能缩短成像时间,减少辐射剂量。
相关研究[8]表明,CTP能够对人体脑组织、脑血流以及脑血管进行成像,在注射造影加强剂后能够获取头颅平扫CT、增强CT、4D-CTA以及3D-CTP等图像,对全脑血管血流以及灌溉有一定评价作用。作为新型图像学诊断方案,CTP能够依据示踪剂原理,对脑血流灌溉参数进行计算,获取MTT、CBV、TTP及CBF等数据后,经由患侧/健侧的参数,对rMTT、rCBV、rTTP以及rCBF的值进行计算,能准确评估血流灌溉情况,其中CBB水平变化与脑部循环的供应有着直接关系。有报道指出,CTP能够准确反映临床脑部血液循环状态,并针对梗死核心区、缺血半暗带进行显示,进而有利于早期缺血性脑卒中患者预防恶性小脑水肿,且同时兼具成像快等优势,在急性脑梗死的急救中诊断效能良好,可为梗死病灶、梗死体积准确性提高奠定一定的基础,为后续治疗进行指导[9-10]。在本次研究中,循环良好组中梗死核心区rCBV、rTTP显著高于循环不良组,但rMTT、rCBF差异无统计学意义,在缺血半暗区rCBV、rCBF高于循环不良组。提示了联合多时相CTA、脑CTP后患者能够准确反映脑部梗死区,评估缺血性半暗带,对临床血管内治疗有以一定的指导作用。在本次研究的另一项结果中,循环良好组在入院前、入院2周以及随访3个月中的NIHSS评分均低于循环不良组,提示了联合诊断能够对全脑灌溉参数进行定量分析,准确反映全脑关注损伤的范围、程度以及病理状况,并为医生客观性地评估缺血区动脉情况提供参考,根据病因以及预后指标制定合理的治疗方案。因此,在本次研究中我们认为多时相CTA联合CTA具有以下优势:①CTA能够为缺血性脑卒中患者提供准确血管信息,在脑部血管状态以及循环中,病理、损伤等信息体现性好,医生能全面地掌握患者的病情变化;②联合诊断下成像、重建、判读相对简单,提高了诊断效率,对患者临床预后的提高具有一定的促进意义;③联合诊断减少了造影剂剂量的使用,有利于患者的身体健康,受患者头部运动、平台处理的影响较小,在缺血性脑卒中的结局预测中更为准确。
综上所述,多时相CTA联合CTP的全脑灌注能够有效评估缺血性脑卒中的疾病发展,影像学特征更为明显,能帮助医生迅速掌握脑部循环障碍病情发生发展,提高患者的临床预后,为良性干预缺血性脑卒中打好坚实的基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