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新文科背景下跨文化外语教学培养大学生文化自信路径探赜

2022-11-30

关键词:外语教学跨文化思政

王 欣

(哈尔滨工程大学 外国语学院,黑龙江 哈尔滨 150001)

“新文科”(New Liberal Arts)是指对传统文科进行学科重组、文理交叉,把新技术融入哲学、文学、语言等诸如此类的课程中,为学生提供综合性的跨学科知识学习。[1]在80年代由美国 Sloan基金会资助在文理学院推出。2017年前后Hiram College(希拉姆学院)又以不同的理念和视角出台了“新文科”教改。2019年是中国“新文科”建设启动年,2020 年11月教育部发布“新文科建设宣言”,高教司吴岩司长指出,“要加快建设社会主义文化强国,增强文化软实力,提高国际话语权,提出能够体现中国立场、中国智慧、中国价值的理念、主张和方案,特别是要让中华文化走出去,外语教育要在这其中发挥重要作用”。[2]结合外语学科专业特点,“一是外国语言与文化的输入,即将国外的语言与文化引进到中国的语境中;二是在中外文化间担当桥梁,即主要通过翻译或者说是语言服务的方式来达成两者间的沟通与交流”。[3]跨文化外语教学的实施着力强化价值引领,并不断汲取中华民族传统文化的潜在力量,主要目标就是培养当代的大学生对母语文化的归属感和自豪感,提升大学生的文化自信。“文化自信既有对优秀传统文化的尊重,也有对建设和振兴中华民族过程中所传承并创新的文化的肯定”。[4]如何引导当代大学生在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建设中发挥主力军的作用,并从中华优秀传统文化中汲取营养,树立民族文化自信而成为向世界展示具有丰厚底蕴的中国文化的传承者、传播者,已成为高校教师和教育学者们的重要研究内容。有鉴于此,笔者从文化学角度解读新时代大学生思想特征入手,阐释新文科建设中突显文化自信的必要性,并依托跨文化外语教学探索培养大学生文化自信的路径,重视意识形态,强化课程体系,挖掘思政要素,为“新文科、大外语”[2]的广泛实施和深化改革,为培养新时代文科人才提供一种新的方向和新的思路。

一、文化自信是新文科建设的重要意蕴

(一) 新时代大学生思想特征的文化学解读

新时代的大学生思想特征从文化学角度呈现出整体性、跨越性、典型性和通约性,这里的“文化”是学生在成长或发展过程中发现或积累与自身学习、生活紧密相关的知识、技能和经验等。大学生在接触不同的种族、不同的民族的文化过程中,他们的思想逐渐显示出价值观念多元化、批判思维活跃化、认知意识自我化的态势。

1.价值观念多元化

价值观是时代特征的具体体现,在全球化发展和信息网络迅猛发展的态势下,新时代大学生的价值观取向呈现多元化,尤其是生存环境、生活方式和文化传统的影响,也会产生个性化、多元化的文化价值观。在多元文化价值观形成过程中,难免会出现意识偏移的现象,诸如喜欢过洋节、看美剧等,这些新奇的文化元素充满吸引力,学生往往对中国传统的节日如重阳节、七夕节等却有陌生感,对民族文化缺乏学习的热情,更谈不上树立文化自信,甚至有些大学生对多元化价值观给予错误的判别,信仰不坚定、是非曲直不明、知行不合一,不能在主观上自觉地接收和思考,以至于无法用自己的文化感知力演绎对多元文化的理解。

2.批判思维活跃化

批判性思维强调“谨慎判断的态度与创新精神,如勇于质疑、独立思考、充满自信、不迷信权威、头脑开放、理性分析等”。[5]新时代的大学生主动接受和学习文化知识的能力越来越强,具有独立的思考意识,对待不同问题能多角度、深刻分析并进行主动的、有价值的大胆探索,提出独到的看法和见解,不难发现,新时代的大学生可塑性强,批判性思维活跃,这恰恰是顺应信息时代发展的需要。然而,面对信息化时代的挑战,大学生越来越关注时事、关注社会问题,面对良莠不齐的信息传播,有些大学生的信息识别水平不够,法律意识浅薄,在外来文化思潮冲击下,不能批判性地看待问题,只是简单地拿来主义,没有高度的文化自信。

3.认知意识自我化

互联网+的时代,大学生对西方文化的接触和认知无处不在,西方国家的流行文化、社会文化、风俗习惯,乃至多元化的文化价值观念等无时不刻不冲击着新时代大学生对中国传统文化的认知,愿意接受新鲜事物的大学生的认知意识日渐自我化,学习目标也随之功利化,不情愿把时间浪费在做“无用之事”上,更谈不上文化传承,好奇心和新鲜感驱动着大学生疏离母语文化,缺乏对民族文化的认同感。在跨文化交流的实践中,学生即便是沉浸在语言文化的交流语境,一方面对民族文化的认知匮乏,抑或是对自身文化的理解缺乏深度和广度,产生文化自卑感,而无法准确输出中国文化所蕴含的内在价值观;另一方面,虽然对中国文化有一些了解,但受外语水平的限制,苦于无法使用恰当的词汇和表达技能来传播中华优秀传统文化。

(二)新文科建设中凸显文化自信的必要性

通过树立文化自信,促进传统教育理念的改变和良好校园文化环境的营造,既可以抵挡外来文化的侵蚀,也可以在实践中帮助学生认同中华文化,引导学生在传播中华文化中发声,增强民族自信心和自豪感。

1.促进教育理念更新,树立正确价值观

新文科教育的提出,关系到我国教育发展的新方向和国际地位,外语教学教育理念也需更新,帮助学生在跨文化学习中树立文化自信和正确的价值观将成为外语教育工作者的重要课题。一方面,充分利用现代化技术手段,加大中国文化在教育教学中的占比,为学生提供充满正能量的积极文化,有机融入更多、更丰富的中国文化元素和内容,特别是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精髓的渗透,逐步形成全方位、多视角、立体化的中国文化自信的培养模式;另一方面,从视觉和听觉感知入手,润物细无声地将中华文化的精髓融于心智,让学生潜移默化地、发自内心地体会到民族文化的魅力,拥有母语文化自信,为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为促进跨文化交流、为弘扬和传播中国文化,培养知中国、爱中国、堪当民主复兴大任的新时代文科人才。

2.促进和谐氛围营造,注重校园文化熏陶

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是民族精神的脊髓,这一丰厚的文化软实力为“文化自信”奠定了牢固的基石。一直接受中华传统文化教育的大学生,随着进入高等教育阶段,需要掌握不同的文化知识和理解,如果缺乏正确的文化取向的引领,缺失良好的文化环境和文化氛围,就会盲目地崇拜和信仰西方文化。反之,通过开设文化教育相关课程,学生在中西文化冲击后,明确立场,坚定信念,学会欣赏本民族的文化,体会中华文化的博大精深,对外来文化则秉承去其糟粕、取其精华的信念;通过开展丰富多彩的校园文化,用语言和文字感受中华文化的曼妙,在实践中继承和发扬传统文化,传播民族文化,树立正确的文化眼界,促进对本民族的文化熏陶和文化自信培养。

二、跨文化外语教学培养大学生文化自信路径分析

语言与文化是密不可分的,在语言学习的过程中必然会感触到语言所代表的国家的传统文化和社会文化,跨文化外语教学就是“以跨文化交际能力培养为教学目标的外语教学。旨在融合外语教学和文化教学,促进学生语言能力和跨文化能力的融合发展”。[6]外语课堂不再是对文化知识的直接供给,而是在学生的文化学习中扮演“协调者”的角色,激发学生的兴趣,引导学生投入到对传统文化的自主学习中,由衷地喜爱本土文化,提高文化素养,自觉弘扬中国优秀文化传统,让学生具备家国情怀,秉承文化自信,在文化交流中发挥效用。

(一)重视意识形态——跨文化外语教学中培养大学生文化自信的立足点

跨文化外语教学不仅是语言教学,也是文化教学,肩负着重要的文化使命,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建设不可或缺的中坚力量,既要发扬和继承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推动民族文化的输出和国际化,也要借鉴其他优秀的不同的民族文化,更要格外关注语言的意识形态,抵制外来文化殖民倾向,强调文化平等,提升中国文化自信。

1.坚定理想信念,培养文化自信的基石

青年一代的理想信念是国家发展的重要力量,是核心要素,要教育并引导大学生拥有正确的理想信念是我们的“主战场”——课堂教学中的重中之重。中西文化知识学习中,有些学生不经意间就会流露出对西方社会的顶礼膜拜,甚至会选择留学后继续在国外工作,殊不知中国的就业市场更广阔,尤其给予海外学子更多利好,我们可以以“I Have a Dream”为题进行引领,通过学生畅所欲言,了解学生理想信念现状,鼓励学生树立正确的理想信念观并为实现自己的理想而努力;选取内容扎根中国,彰显正能量的语篇,引导学生了解中国力量、中国发展态势对世界的巨大影响以及中国声音在国际社会中的掷地有声,深入启发学生积极思考,以“My Dream, Chinese Dream”为主题展开讨论,引导学生将个人的理想融入到国家和社会的需要中,树立为国家、为社会奉献的坚定理想,为培养学生的文化自信打下夯实的基础。

2.推进文化认同,提升文化自信的高度

文化自信的前提是认同母语文化。在教学目标的确定、教学活动的设计以及教学资源的提供等环节都要认识并充分理解自己的文化,弘扬母语文化的历史和传统。在讲授 “美国文化象征”时,通过设计“What are the symbols of Chinese culture?”讨论题,让学生进行头脑风暴(Brainstorming)和口头展示(Presentation)充分了解中国文化的象征——琴棋书画、四大发明、中国功夫、中医、中国龙等等,学生们畅所欲言,讨论热烈,尤其提到孔子,不仅是中国古代文化的象征,而且其思想影响久远,乃至世界许多地方都开设“孔子学院”,推广汉语的学习,传播儒家文化,让世界人民了解儒家文化的精髓,中国的软实力不可小觑。通过中西文化的对比,一方面让学生充分掌握中国文化,加深对中国文化的理解和认同;另一方面,学生对母语文化认同的自豪感会客观对待、理解和评价西方文化。通过中西文化对比,为学生营造多元文化的语境和氛围,明晰在多元文化中如何确立本民族文化的位置,认同本土文化,提升文化自豪感。学生,作为跨文化教学的受益者,不仅学习语言知识、综合技能,也要在西方文化的不断冲击下,保持理性的分析和正确的价值取向,树立高度的文化自信,真正认同中国文化的价值观念,实现文化自信的升华。理解中西方文化差异,进一步推进了学生对母语文化的认同,兼具培养学生思辨能力和用英语传播中国文化的能力,进而提升双向的跨文化交际能力。

3.浸润家国情怀,营造文化自信的氛围

家国情怀既是对爱国主义、民族精神等传统文化的连接纽带,也是对优秀传统文化的超越。家国情怀包含两个层面,一是爱家、爱亲人;二是关心国家和社会。在跨文化外语教学中,家国情怀也可以理解为:在中西文化碰撞中了解中国国情,认同中华文化,家国情怀推崇家国同构、心怀天下,是儒家传统的传承。新冠疫情席卷世界之时,中国人民众志成城,团结一心,许许多多感染至深的抗疫故事,甘于奉献的抗疫英雄都可以成为融入家国情怀教育的鲜活素材,引导学生关注时政并用英语讲述中国故事、传播中国声音、传递正能量;通过学生的讲述和感同身受,提升学生的家国认同感,当身居异国他乡的留学生们收到一件件防疫包时,每个人的心中都会充满拥有伟大祖国的自豪感,以此增强学生的中华民族归属感。通过浸润家国情怀,营造中国文化自信的氛围,鼓励学生强化自己的文化自信的行为。

(二)强化课程体系——跨文化外语教学中培养大学生文化自信的着力点

新的课程体系成功搭建起桥梁,承载着培养大学生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的作用,在跨文化交际中,培养大学生对母语文化的归属感,凸显民族文化认同,以促进大学生坚守文化自信、提高中国文化自信,更好地传播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弘扬中国文化价值。从教学目标、教学内容、教学方法和教学评价上寻求突破,将中华民族优秀的文化知识和文化传统自然而然地融入西方文化的阐释中,让学生在领悟中西方文化差异的同时,领略中华优秀文化传统的博大精深,引导学生树立文化自信。

1.确定教学目标,语言目标和文化目标合力并行

传统的外语教学以引入西方文化为主,重视语言能力的提高,而基于“文化自信”的跨文化外语教学中,在提高学生的英语水平、综合运用能力以及跨文化沟通、交际能力的同时培养大学生母语文化自觉和文化自信能力,即实现“语言+文化(包括文化知识、文化能力和文化素养)”目标。“文化知识目标”紧紧围绕社会主义价值观和中国传统文化价值观;“文化能力目标”要培养学生具备批判性思维能力和正确认识中西差异、阐述中国立场的能力;“文化素养目标”更着力于提升学生的文化自信,在跨文化话语实践中,凸显母语文化的补充,认同中国文化价值,激发大学生学习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兴趣,提升学生对中国文化的理解力以及用英语阐释中国元素,培养学生使用地道英语表达中国文化的能力。

2.丰富教学内容,文化知识与文化素养相互补充

在跨文化外语教学中不仅要丰富学生的母语文化知识和外国文化知识,也要在英文文化课中更多地融入中国文化知识,增加中国文化的输入,中国文化内容涵盖中国的传统节日、民俗、饮食、名胜古迹、艺术(如剪纸、京剧、舞龙等)、儒家和道家思想等方面,汲取文化精髓,从中国文化的不同维度进行渗透。《中国文化概况》主题丰富多元,涵盖国家概况、民俗风情等各方面信息,内容深入浅出由表及里,探讨文化内涵,培养文化意识、培养思辨能力和传播中国文化的能力;《英译畅谈中国文化》涵盖中国文化特色内容,探索文化现象背后的中国魂,精选经典名篇和行业专家的权威之作,品味中国文化魅力,提升人文素养;《漫读中华》多维度展示中华灿烂文化,彰显中国人的心灵世界和文化性格,通过漫读中国故事、思辨讨论,提升思维能力,中西链接,培养文化意识;《跨文化交际》从衣、食、住、行、娱等贴近生活的角度出发,深入浅出介绍中西文化,融入中西文化对比和真实跨文化交际场景,注重文化对比,培养思辨和跨文化交际能力,实现语言与文化输出。基于“文化自信”的跨文化外语教学兼具时政特色与文化底蕴,聚焦时代发展、国际形势,提供中国视角、讲述中国故事,帮助学生深刻理解新时期使命格局,厚植爱国情怀,引导学生树立正确价值观和文化自信心,培养国际视野、创新意识、未来精神,并通过跨文化对比剖析培养思辨能力,批判性讨论能力、增强文化自信。

3.创新教学方法,语言教学与铸魂育人有机融合

在跨文化外语教学中改变灌输式为主的传统教学方法,整合课堂,更注重以“讨辩”(Discussion&Debate)互动的方式组织课堂教学。文化知识的讲授融入课堂教学既可以让学生了解西方社会和英美等国家的一些基本情况,也可以通过对世界多元文化的学习深层次地认识到中西文化的差异性;同时,引导学生更加关注母语文化特色,通过小组讨论、辩论,对比中西文化差异,提高交流技巧并用英语表述中国文化的能力,树立对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内涵的认可和自信。一方面,在培养学生语言应用能力和思辨能力的同时,以“讨辩”透视外来文化,帮助学生理解不同文化之间的差异性,润物无声地开拓学生辩证思维;另一方面,跨文化学习和对比中更加深入了解中国文化,提升母语文化认同感,领悟中西文化差异,成功完成跨文化交际。

4.优化教学评价, 师生互评与生生互评有机结合

在跨文化外语教学中的课程评价不仅仅是对学生语言表达能力和跨文化交际能力的考量,更要关注学生对民族文化的价值认同和用英语阐释中华文化元素的能力,重视学生对中国文化的关注和文化自信的培养。课堂上,依托教学内容,布置教学任务和学习任务,学生通过展示(Individual & Group Presentation),比如中西方文化对比:情人节&七夕节、克勤克俭&及时行乐等,深入了解中西文化差异,教师依据学生个人表现和小组合作学习情况,进行有针对性的点评和反馈;学生通过相互打分、线上投票等手段进行实时互评和学习交流,通过师生互评、生生互评,引导学生认同民族文化;课后,鼓励学生对课堂任务的完成进行反思,细化、归纳和总结文化对比中的知识要点,完成学习档案的建立,从而实现跨文化外语教学形成性评价的多元化、立体化。

(三)挖掘思政要素——跨文化外语教学中培养大学生文化自信的关注点

跨文化外语教学本身蕴含着对不同文化的人文习俗、社会心理、意识形态和价值观念等的讲授,要将中华优秀文化融入外语教学,挖掘思政要素,延展学生文化自信的关注点,正确引导学生认知母语的文化特色、深厚的文化底蕴,帮助学生形成批判性思维,辩证看待西方文化,在汲取中华文化精髓的基础上,兼收并蓄,润物细无声地感染学生,加强学生对中国文化尤其是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认知和了解力度,扩充知识储备,提升自身对中国文化的敏感度和文化自信。

1.强化思政引领,把握价值导向性

在跨文化外语教学中,牢牢把握新文科教育的价值导向性,坚持立德树人,以“思政”奠基本民族文化自信,树立中华文化情怀,提升文化自信,使学生在中西跨文化交流的语境中展现不妄自菲薄、不盲目崇外的文化自觉及文化修养,尽可能挖掘教材及所选素材与思政元素的结合点。深入挖掘教学内容中关于中国文化内涵、中国思想自信等方面的思政元素,实现语言知识、文化领悟与思维视野协同发展,全面落实思政育人。以现实问题为导向,积极补充语言教学素材,注重学生文化素养的培育和价值观的塑造;同时,兼具情境和趣味性,不要为了思政而思政,要被学生真正接受和认可,思政教学才会具有意想不到的效果,从而不断开拓学生的国际视野。

2.丰富形式载体,提升教育效果性

跨文化外语教学中“课程思政”的价值实现主要依托慕课,实现立体教学,教材与慕课内容有机结合,实现线上、线下立体化育人教学。在线上完成学生QQ群、微信群的搭建,依托“U校园”自主学习平台,为学生提供既具备跨文化又有意义的教学资源、鲜活的素材,确定思政点,利用中国日报英文版、学习强国、人民网等权威官网的双语音频和视频,《十九大报告》《中国文化自信解读》《习近平谈治国理政》等英文版时政书籍以及中国文化方面的双语教材等作为课程思政教学补充资源,采用线上+线下混合式教学,课前完成线上慕课以及思政材料的观看或者阅读,课上慕课翻转、完成线下相应的小组讨论、口头展示等语言活动,课后线上提交语言输出任务,将语言与育人融入授课所有环节,在润物细无声中实现知识传授与价值引领的有机统一。

总之,新文科背景下的外语教育要承担起文化输出之责,而跨文化外语教学作为外语教育教学重要的组成部分,更要承担起向世界传播中国文化的重任。通过跨文化对比,引导学生理解中国文化中的人文精神和道德观念,掌握中国民族文化的精髓,增加中国优秀传统文化知识解读,尤其是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核心价值观即仁爱、和谐思想、孔孟之道和中庸之道,从而提高大学生的人文文化素养,树立文化自信;引导大学生树立文化自信,培养思辨能力、增强文化领悟,潜移默化地帮助学生认同民族文化,培养学生的家国情怀和国际视野。

猜你喜欢

外语教学跨文化思政
思政课只不过是一门“副课”?
跨文化的儿童服饰课程初探
关于国企党建与思政宣传有效结合的探讨
思政课“需求侧”
思政课“进化”——西安交大:思政课是门艺术
The Book Review of Methods of Critical Discourse Analysis
Washback Studies Used in Practice Teaching
石黑一雄:跨文化的写作
The Connection Between “Wolf Child” Story and “Poverty of Stimulus” Argument
The Significance of Achieving Effective Cross—cultureCommunication in Foreign Trade Busines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