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讲好中国故事的三个关键原则
2022-11-30焦曼曼
聂 蕾,焦曼曼
(马鞍山学院 马克思主义学院,安徽 马鞍山 243100)
讲好中国故事这一命题,最早是由习近平总书记针对意识形态领域出现的挑战,为提升宣传思想工作实效性和主流意识形态话语权而提出的。党的十九大报告在论述阐释推动社会主义文化繁荣兴盛战略任务时再次强调:“讲好中国故事,展现真实、立体、全面的中国,提高国家文化软实力。”[1]讲好中国故事这一重要命题,从提出到不断强调、拓展,其意指不再仅仅局限于宣传思想工作领域,有着更加普遍的指导意义。新时代高校思政课,是落实立德树人根本任务的关键课程,改革课程教学方法,创新教学语言体系,讲好中国故事,对于增强思政课铸魂育人实效性具有重要作用,也是新时代高校思政课教学内容优化的有机组成部分。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学有其自身规律,讲好中国故事必须坚持政治引领、情理交融和主体交互等基本原则,讲透、讲好、讲实、讲活中国故事,进而提升思政课教学的吸引力、说服力和感染力,实现思政课铸魂育人的根本目标。
一、突出政治引领原则,精选故事素材
中华文明历史悠久,中国故事繁多、内容丰富、题材浩如烟海。思政课是落实立德树人根本任务的关键课程,课程要始终坚守正确导向,坚持政治引领的原则。讲好中国故事,改革思政课程教学方法,需在这一原则指导下,精选故事素材,找准课程与故事内容二者实质性契合点,恰当嵌入故事内容。
首先,坚持政治引领,选取真实可信的故事素材。思政课教学内容源于生动的社会实践,是对社会实践活动及其规律的理论化展现。大学生缺乏社会实践经验的积累,对于抽象科学理论的学习、掌握、领会和运用会有一定困难。依据思政教育基本要求,精选具体、生动、真实可信的中国故事,有助于大学生通过故事增进对理论的认知,透过故事的感召力,促使学生受到其所蕴含的思想价值的熏陶,增进对抽象理论中政治观念的认知,并外化于行。所谓真实可信的故事素材,是指授课教师所选取的中国故事,尽管形式上经过了故事化的加工处理,但内容必须是真实存在,符合客观实际和生活逻辑,且对于思政教学内容具有内在的关联意义。不能为了加强故事的吸引力,增强授课的效果,去杜撰、虚构、夸大历史和现实。思政课堂讲好中国故事,必须严格保持故事价值导向鲜明、故事情节真实可信、故事内容合理精当;同时,考虑故事融入教学内容的基本要求,尽可能原汁原味地讲清楚故事原委和真相,有理有据地揭示出故事背后的深层意义。由此,在思政课堂上,以具体生动的中国故事为载体,来传授抽象的理论知识,不断提升教学效果。
在精选故事素材过程中,坚持正确导向,强化对素材甄别、取舍。当今社会自媒体已广泛普及,一些自媒体人为了赚钱,故意模糊或者放大一些社会发展进程中的偶然事件,或者歪曲事实而编造一些骇人听闻的虚假情节,以此方式来引起网民围观赚取高点击率。此类素材往往具有误导的作用,这就要求思政课教师在选取故事素材时,认真甄别、精心筛选、去伪存真,确保所讲授的中国故事真实可靠,且有着正确导向的意义。在教学过程中,要始终坚持马克思主义唯物史观,坚决杜绝历史虚无主义,合理优化中国故事的起承转合,将故事深植于百年中国社会发展变迁史背景之中,深度阐释中国历史和人民所作出的重大抉择的内在逻辑,从而有效增强中国故事对大学生进行政治引领的特定作用。
其次,突出政治引领,辩证地讲好中国故事。故事源于社会实践,社会发展过程中既有高歌猛进、催人奋发的英雄故事,也有迂回曲折、积蓄力量、总结失败教训而赋有磨难意义的故事,这些故事分别具有激励与警示的价值。对于前者应加强正向讲述、宣传,传播、弘扬正能量,突出主旋律;而对于后者,则应因势利导,通过剖析问题和分析矛盾,培养学生对社会实践发展复杂曲折性的认识,学会正确面对挫折,发扬永不言弃的奋斗精神。所谓辩证地讲好中国故事,则是既要正面讲述和宣传,通过讲述那些辉煌的感人故事,分享成功与成就的喜悦,突出政治引领的理直气壮;又要通过讲述那些婉转曲折的悲壮故事,剖析原因把握趋势,挖掘曲折中的信仰力量,拓展学生认识事物的宽度与深度,塑造坚毅的奋斗精神。对于新时代的大学生而言,生理和心理均处于成长发展期,尽管初步形成了一定的独立判断能力,但对一些故事的鉴别能力仍然有待进一步提高。因此,对于一些具有重要影响的社会问题,既不能回避,也不能不加引导。如果一味讳疾忌医,只讲成绩与长处,回避失误和教训,尽是塑造一些完美无缺的故事形象,会让学生觉得不够真实,也不尽可信。一旦出现类似感觉,学生对教师和思政课的信任度将会大打折扣。此外,讲好中国故事本身也是文化自信的一种表现。根据马克思主义关于社会矛盾的理论分析,现实生活是具体、多样和充满矛盾的,任何国家、社会在发展过程中都是成绩和问题并行呈现。我们不应回避那些一时失败的故事,而是需要正确面对,认真反思,不断总结经验与教训,从中汲取继续前进的动力。
因此,思政课讲好中国故事,一方面要讲我国近些年来飞速发展所取得的辉煌成就。我国经历了从满足人们物质文化需求到满足人们对美好生活的追求,从不断推进工业化、城镇化建设到实现城乡融合发展、全面实施乡村振兴战略,从上世纪80年代末“被开除球籍的危险”边缘境地到21世纪走向世界舞台的中央等等。通过对这些生动故事讲述,使学生全方位地了解中国和平崛起的历史进程。另一方面,也需正视现实中的矛盾和问题,使学生正确认识前进道路上面临的挑战,增强他们的责任担当意识。只有真实、辩证地讲好中国故事,才能帮助学生对教学中的理论内容由正确认知到坚定信仰,并在中国故事感召下,将时代责任和历史使命化为行动的自觉。
总之,思政课辩证地讲好中国故事,需坚持政治引领原则,传导正能量并使课堂活起来。大学生正处于“拔节孕穗期”,最需要加强正面教育、引导。习近平总书记强调:“团结稳定鼓劲、正面宣传为主,是党的新闻舆论工作必须遵循的基本方针。”[2]213当前中国社会发展所取得的成就是主要的方面,问题和困难是前进与发展过程中的自然现象,需要冷静、客观地看待。但是,如果我们片面追求“真实可信”,甚至不加分析地过于凸显、夸大前进过程中出现的问题和困难,可能会使学生负面情绪增加,故事越是生动则愈发使学生对所要掌握的理论精髓如坠烟雾。因此,对于思政课而言,假如选材取舍不当,将会导致差之毫厘谬以千里的结果,不可不慎。
二、坚持情理交融原则,激发学生情感
当前高校思想政治教育所要解决的根本问题不仅是学生的“知与懂”“会与不会”的问题,更重要的是解决“信与行”的问题。情感作为人类特有的一种心理体验,具有强化认知、改变态度、塑造心理、激发行为等重要作用。“信与不信”问题的解决需要情感作导向性支撑,“行与不行”问题的解决需要发挥情感的激发力量。思想政治理论课要讲好中国故事,需要教师找准所遴选的故事与青年学生之间的“情感支点”。如,对生命的敬畏、对国家的忠诚、对家庭的责任、对爱人的珍视等。运用比喻、类比、倒叙或插叙等修辞手法以及音乐、画面等多种方式烘托氛围,增强情感的渲染,营造出更具代入感的情境,进而引发学生的情绪情感体验。建立教师、故事内容和学生三者间的共鸣,潜移默化地使学生对故事中所蕴含的政治品格和价值导向深层体悟,使学生不仅理解而且相信,不仅感动而且践行。“中国故事能不能讲好,中国声音能不能传播好,关键要看受众是否愿意听、听得懂,能否与我们形成良性互动,产生更多共鸣。”[3]没有情感的渗透、感染,理性认知很难深入受教育者的心理,并内化为个人的政治思想素质,更谈不上将这些理论外化为实际行动。在思政课堂上讲好“中国故事”,可以将抽象的话语体系转换为形象的生活话语体系,将深邃的价值导向和政治意蕴演绎为现实图景,使思政课变得“好听”。但故事的“好听”只是思政课抓住学生的治标之策,思政课的根本在于以理服人。“理论只要说服人,就能掌握群众;而理论只要彻底,就能说服人。所谓彻底,就是抓住事物的根本。”[4]讲故事是为了讲道理,思政课讲好中国故事是为了传递故事背后的哲思和道理。故事作为一种思想和叙事的结合体,其叙事是载体,思想才是根本。载体可以多种多样,思想灵魂必须笃定不移。习近平总书记指出:“话语的背后是思想的‘道’,不要为了讲故事而讲故事,要把‘道’贯穿于故事之中。”[2]44如果一味追求热热闹闹、轰轰烈烈的课堂氛围,失去了“道”和“灵魂”,将课堂变为“故事会”,思政课将会偏离其根本目标。
因此,思政课想要讲好中国故事,还必须在“动之以情”的基础上“晓之以理”,深挖故事价值,“情理交融”才能既打动人、感染人,又说服人、教育人。正如有的学者所分析的那样,“若马克思主义意识形态受导者直接或间接的社会经历所产生的社会认知或情感体验与马克思主义意识形态要求相一致便容易产生价值认同。否则,便会产生意义障碍或情感障碍。”[5]也就是说在讲述中国故事的教学实践中,思政课教师必须选取与课程主旨一致,与教学内容相关,能够启迪哲思、传递价值、具有积极政治思想营养的中国故事。通过课前的精心设计、课堂精彩讲述和讲后的分析讨论,讲清道理、展现原理、饱含情理、阐释事理,使中国故事从表象上升到理论层面的高度。
以“毛泽东思想和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概论”课第十章“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五位一体总布局”为例,教师可以采取专题式教学,选取中国战“疫”为故事主题,以贴近学生的师生战“疫”故事为案例,让学生从有泪点又有爆点的抗疫故事中感受到“舍生忘死”的抗疫精神,“家国天下”的爱国情怀,进而坚定爱国主义信念;以火神山、雷神山两所医院短期建成为故事素材,让学生对中国基建速度有所钦佩的同时,激发学生对中国速度背后的秘密的兴趣,进而引导学生对战“疫”中凸显的党的领导能力、国家的制度优势的感性认识上升为理性认识,从而坚定制度自信;“从一只蝙蝠说起”,引导学生探讨人与自然和谐共生关系,了解建设美丽中国是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强国的重要维度,坚定道路自信;从当下全球抗疫实践中理解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的重要性,坚定理论自信。
当今世界急剧变革,导致各种思想文化交流交融交锋更加频繁。与此同时,各类新媒体、自媒体的崛起,使得各种思潮观念迅速涌现在网民面前,良莠难辨,其中也不免夹杂着一些别有用心之人所编造的唱衰中国、抹黑中国、混淆视听的负面信息。新时代的大学生是伴随着互联网成长起来的,号称互联网原住民的“00后”,他们是网络海洋的弄潮儿,也是党和国家、民族未来的希望。面对着可能被一些非主流意识形态渗透、蛊惑的风险,高校思政课承载着铸魂育人的神圣使命,责无旁贷地担负着抵制错误思潮,强化思想引领,巩固马克思主义在高校意识形态领域地位的重要责任。因而新时代思政课讲好中国故事,讲出理论性,最根本的是要坚持马克思主义根本立场和方法,深入浅出地阐明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丰富内涵,演绎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全方位的发展、展现中国共产党不屈不挠的奋斗历程,发掘呈现中国道路内在的逻辑性,将青年学生的思想观念引导到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上来,凝聚实现中华民族复兴的磅礴之力。
三、遵循师生交互原则,强化知、信、行统一
思想政治教育是以育人育心为目标,以入脑入心为要求,以立德树人为使命的教育实践活动,也是知、情、意、信、行相互联系,相互影响的实践过程。在这一实践过程中,尽管教师作为施教的一方是教育工作的承担者和发动者,教学效果的评估者和考核者,但在教学过程中,需要正确处理好教与学的关系,遵循教师主导与学生主体地位的辩证统一关系,调动学生学习的主动性和积极性,建立在讲好中国故事过程中的交流互动关系。从理论上看,“学习是通过学生的主动行为而发生的,学生的学习取决于他自己做了什么。”[6]在思想政治教育的过程中,教师和学生均分别扮演着课堂的重要角色,教师是“讲”的课堂主导的扮演者,学生是“听”的课堂主体的参与者,只有双向互动,才会形成舞台的轰动效果。而讲故事本身也包含着一种讲述者与受众之间围绕故事情节的交互关系,是讲述与接受、碰撞和共鸣的交互过程。讲好中国故事不单纯是输出文本信息,更重要的是通过故事融化学生的情感,熏陶其思想,通过点评达到释疑解惑、醍醐灌顶的功效,进而实现对学生进行政治引领的目标。交流互动既是教学应该遵循的基本原则,也符合青年学生的成长意愿。新时代的大学生独立思维和主体意识越来越强,追求自我个体价值的实现,乐于参与表达自己的思想意志和情感诉求,需要他人给予理解、尊重和信任。因此,主体交互原则是思政课讲好中国故事必须遵循的重要原则。
然而,部分思政课教师在讲述中国故事的过程中,存在新瓶装旧酒的状况,依然“以我为主,我讲你听”的思维定势,仅采用宏观叙事角度,不利于使思政课堂提高温度和深度。中国故事有没有讲好,能不能解决学生的思想困惑,引导学生的实际行动,关键就在于其能不能满足学生强烈的求证和求知的需要,能不能契合学生的心理特点和情感需要。必须尊重学生的主体地位,通过故事激发学生情感,引导其进入角色。教师要想学生之所想、急学生之所急,向其讲述想要听、愿意听、听得懂的中国故事,把故事讲到学生的心坎里,讲到学生的关心处。如果不考虑学生的需求和感受,仅凭教师自说自话,而没有与学生建立起交互关系,这样的故事讲得再动听也只是单向的激动,难以实现台上与台下的共鸣,更不能实现课堂轰动的熏染、感化效应。因此,思政课教学要“加大对学生的认识规律和接受特点的研究,充分发挥学生的主体性作用”[7]。这就要求教师主动进入学生“朋友圈”,了解他们的认知现状、价值取向、兴趣爱好、思维方式以及内在需求,熟悉受众对象,精准地抓住学生的特点和需求,找准讲好中国故事的切入点。
在寻找故事素材时,要有一双善于发现故事的眼睛,从宏观层面投向个体微观生活。不仅讲伟大英雄人物的故事,还要讲普通老百姓和身边人的故事;不仅要选择展现国家整体发展面貌的故事,还要选择那些有益于大学生走出认知困惑和思想迷茫的故事。要使故事的主角具体化,故事的内容生活化,有效地使学生意识到思维的疑难困境和产生背景,并能启示知识在学习中的重要意义。在语言表达上,教师要采用符合学生的思维习惯,平实、有亲和力的语言,避免过分使用形而上的大话、套话。要善于使用学生习知的时代语言,如新媒体语言、网络化语言,展现青春叙事的特点,营造一种可以直接与学生对话的语言环境,使课堂语言最大限度与学生的心理与话语体系融为一体。
在教学方法上,可以综合运用专题式教学、参与式教学、体验式教学、互动式教学和分享式教学等,设计“现场问答与点评”、“小组讨论”、“今天我主讲”等多种教学活动。例如,开展“小组学习探讨,班级学习交流”的参与式教学,教师提前将行政班级分组,根据授课重点,通过“学习通”APP发布任务,让学生为下节课“翻转课堂”去讲述自己经历的故事、自己家乡的故事、能触动自己灵魂的故事,提前做好准备。具体地,如在讲解“打赢脱贫攻坚战”的内容时,可以邀请学生讲述党和政府是如何实施精准扶贫政策帮助自己家乡脱贫致富的故事,进而坚定学生在中国共产党的领导下走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的理想信念。这种灵活多样的教学方式,可以充分突出学生在学习中的“主体”地位,发挥教师在教学中的“主导”作用,形成“学生讲教师导”、“教师讲学生论”的课堂氛围,构建“同学、同研、同讲”的育人模式。
在教学途径上,一是采用“请进来”和“走出去”两种方式,做到“校内”和“校外”有机衔接。“请进来”即邀请道德模范、劳动模范和工匠大师走进校园与学生现场分享其故事经历和心路历程,引导学生敬业乐业、努力学习、刻苦钻研、勇于超越,不断提高思想道德水平。“走出去”则是通过组织学生开展社会实践、现场教学、文化调研等活动,进行感知性教学实践活动,促进思政课小课堂同社会大课堂有机结合。二是“线上”与“线下”无缝链接。教师可以通过在学习通网络教学平台建设网络课程,将“中国故事”的视频资源、教学案例等上传至资料库,引导学生利用课余时间,随时随地在线学习马克思主义理论知识。这种“线上”与“线下”的无缝链接,突破了“教”与“学”的隔阂,延伸了“教”与“学”的时空,提高了学生学习的灵活性、积极性,增强了教学效果。通过讲好中国故事,让思政课教学从以单向度灌输为主而转化为双向互动的同频共振,使思政课讲好中国故事收到实效。
四、结语
思政课赋有铸魂育人的神圣职责,是对新时代大学生加强政治引领的前沿阵地,需要根据现实发展要求,不断更新教学理念,持续进行教学探索与改革。当今形势下,深刻领悟讲好中国故事这一重要命题的丰富内涵,结合高校思政课教学创新探索,有诸多现实具体课题有待深入研究。“我们有本事做好中国的事情,还没有本事讲好中国的故事?我们应该有这个信心。”[8]不仅宣传思想工作战线的工作者要坚定这样的信心,高校思想政治教育战线上的教师同样需要不懈努力,持续探索,坚持政治引领、情理交融和师生交互原则,通过讲好中国故事使思政课堂活起来,不断强化思政课的育人功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