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中医药治疗甲状腺功能亢进症的临床研究进展*

2022-11-30赵进东李艳方朝晖

天津中医药大学学报 2022年3期
关键词:甲亢有效率临床

赵进东,李艳,方朝晖

(安徽中医药大学第一附属医院,合肥 230031)

甲状腺功能亢进症(简称甲亢)是内分泌科临床诊疗中较为常见、多发、易反复的疾病之一,属于一种自身免疫性甲状腺疾病。其中临床以毒性弥漫性甲状腺肿(GD)最为常见。临床目前多采用抗甲状腺药物(常用药有甲巯咪唑、丙硫氧嘧啶等)治疗,治疗过程中常伴有粒细胞缺乏、皮疹、肝功能异常等药物不良反应且复发率高。除此之外,也会根据病情选择放射碘治疗或手术治疗,这两种方法均为甲状腺的破坏性治疗,往往会发生难以避免的甲状腺功能减退、诱发甲状腺危象、导致喉返神经损伤等,很多患者不愿接受[1]。中医药在甲亢临床治疗中有一定的特色及优势,发挥了改善患者临床症状、协同改善甲状腺激素水平等作用,现就近年来中医药在甲亢临床治疗中发挥的作用综述如下。

1 经典名方加减治疗

经典名方在甲亢的诊治中得到了普遍认可且应用广泛。景录先临床治疗甲亢采用分期辨证,针对早、中、晚期甲亢灵活选用柴胡疏肝散、黄连温胆汤、生脉饮、消瘰丸、血府逐瘀汤、当归六黄汤等方剂加减化裁,可提高临床治疗效果[2]。

1.1 调和肝脾 张晓军[3]采用柴胡疏肝散加味联合甲巯咪唑片治疗甲亢患者56 例,治疗8 周后总有效率为89.3%,优于对照组的73.2%。促甲状腺激素(TSH)、游离甲状腺素(FT4)、游离三碘甲状腺原氨酸(FT3)水平改善程度明显优于对照组,且能明显改善患者胸胁胀闷、大便溏薄、怕热多汗、心悸失眠等临床症状,总不良反应发生率和甲亢的复发率均降低,治疗效果显著。雷雯等[4]采用柴胡疏肝散联合甲巯咪唑片治疗肝郁气滞型甲亢的研究结果也显示,治疗组在总有效率、中医症状评分、甲状腺功能指标及研究期间总不良反应方面均优于对照组,中医药在病证结合的干预模式中也取得了治疗甲亢的显著效果。

施丽娟等[5]应用甲巯咪唑联合丹栀逍遥散随症加减治疗甲亢,总有效率为97.78%,甲状腺功能指标不仅得到改善,血清降钙素、骨钙素、甲状旁腺激素水平亦有所改善,骨代谢指标的变化情况进一步证明了甲状腺功能得到了明显改善。同时健康测量量表(SF-36)中的生理功能、精神健康等8 个方面评分均高于对照组,提高了甲亢患者的生存质量。王保银[6]在西医常规疗法治疗甲亢基础上,加用逍遥散合六君子汤治疗甲亢患者47 例,治疗6个月后结果显示,总有效率为93.62%,优于对照组的78.72%,FT3降低、TSH 上调情况优于对照组。这两种经典名方联合应用,协同发挥了疏肝健脾功效,增强了临床疗效。

1.2 滋阴清热 尹海燕等[7]选用阿胶鸡子黄汤联合甲巯咪唑片治疗48 例阴虚阳亢型甲亢患者,治疗12 周后研究结果显示总有效率为93.75%,优于对照组的77.08%,降低FT3、FT4与上调TSH 程度相较对照组更加明显,并且粒细胞减少、肝功能异常的出现比例也低于对照组,这是因为具有滋阴养血、柔肝息风功效的阿胶鸡子黄汤治疗甲亢符合甲亢阴虚风动、水不涵木的病机,体现了中医审因论治的治疗原则。周慧萍等[8]选用加味当归六黄汤联合丙硫氧嘧啶片治疗30 例甲亢阴虚火旺证患者,治疗2 个月后研究结果提示治疗组的中医症状积分为(14.02±4.68)分,优于对照组的(18.31±5.46)分。总甲状腺素(TT4)、FT4、总三碘甲状腺原氨酸(TT3)、FT3降低与TSH 升高程度优于对照组,可促进恢复甲状腺激素水平,治疗期间不良反应发生率为6.66%,低于对照组的23.33%,具有一定安全性。

梁品珍[9]选用酸枣仁汤加减治疗46 例甲亢伴有失眠患者,结果显示观察组治疗有效率为95.65%,优于对照组的76.09%。观察组的匹茨堡睡眠质量指数量表评分及SPIEGEL 评分较对照组降低,充分说明了酸枣仁汤加减可使上扰心神所致不寐的病理状态得到改善,从而实现一定程度的促眠作用,提高睡眠质量与临床疗效。黎海冰等[10]采用酸枣仁汤合小柴胡汤治疗甲亢,能显著提高临床效果,促进甲状腺功能恢复,这可能与酸枣仁汤具有抗焦虑、催眠作用及小柴胡汤能够抗惊厥、抗炎有关,从而缓解了甲亢患者所表现出的一系列高代谢症状。

2 经验方治疗

随着时代变迁,疾病谱也发生了一定改变,当今医者往往基于多年临床实践经验形成验方,显著提高了甲亢的临床治疗效果。

2.1 清热泻火 赵一璟等[11]观察泻火消瘿方(龙胆草10 g,夏枯草30 g,炒黄芩10 g,知母15 g,生地黄15 g 等)治疗心肝火旺证GD 3 个月,结果显示治疗组患者的心率及中医症状积分低于对照组,这可能与泻火消瘿方发挥了清肝泻火、滋阴宁心的功效有关。治疗组甲巯咪唑片用量低于对照组,可能会带来较少的肝脏损伤、白细胞减少等不良反应,中医药减毒增效优势得到彰显。赵美云等[12]对30 例甲亢患者应用养阴清热消瘿方(熟地黄10 g,山茱萸10 g,山药15 g,麦冬10 g,白芍10 g,五味子6 g,夏枯草15 g,白蒺藜10 g,枸杞子12 g,牡丹皮12 g,甘草6 g 等)治疗3 个月后,治疗组总有效率为93.33%,优于对照组的73.33%,治疗组患者的颈前肿大、烦躁易怒、心悸少寐、倦怠乏力、眼胀多泪等症状及甲状腺功能改善优于对照组,疗效显著,且治疗组的不良反应发生率(6.67%)低于对照组(16.67%),安全性较好。刘剑文等[13]采用具有清肝泻火功效的薏苡贝母柴胡汤(炙甘草10 g,黄芩15 g,柴胡15 g,太子参10 g,法半夏15 g,大枣10 g,浙贝母15 g,薏苡仁15 g)联合甲巯咪唑治疗甲亢27 例,治疗后患者体质量增加、心率减慢,虽然对病症有一定的缓解作用,但与对照组比较无差异,可能与本研究纳入的样本量少有关,尚需进一步验证。而临床治疗有效率、FT3与FT4改善情况、中医症状积分降低情况均优于对照组,提高了临床治疗效果。

余艳等[14]在对照组治疗基础上加中药协定方银甲散(金银花、夏枯草、浙贝母、茯苓、山慈菇、连翘、薏苡仁、天花粉、雷公藤、猪苓、泽泻、黄连等)治疗甲亢性肝脏损伤患者60 例,治疗12 周后观察组总有效率为90.00%,优于对照组的68.33%,观察组甲状腺功能及肝功能的改善情况优于对照组,避免了因为较严重的肝脏损伤而停止服用抗甲状腺药物或被迫选择手术、放射碘治疗。此外,患者的临床症状如多食、烦躁、心悸、多汗、震颤等明显改善,患者生存质量得到提高。

2.2 消痰化瘀 温小凤等[15]对50 例痰浊瘀毒型甲亢患者在对照组治疗基础上加用降浊解毒汤(法半夏10 g,草果10 g,石菖蒲6 g,重楼10 g,白花蛇舌草15 g,马鞭草15 g,桃仁10 g,甘草5 g)干预3 个月,治疗组有效率为90%,优于对照组的86%。治疗组患者的甲状腺球蛋白抗体、甲状腺过氧化物酶抗体的水平改善情况与对照组比较有统计学差异,对抗体的调节能够缓解自身免疫损伤。邢仪霞等[16]在甲亢常规治疗基础上,对观察组给予自拟化痰活血理气汤(黄芪20 g,白马骨15 g,生地黄10 g,法半夏10 g,鳖甲10 g,远志10 g,延胡索10 g,郁金10 g,浙贝母10 g,麦冬10 g,青皮10 g,赤芍10 g,玄参10 g)干预3 个月,研究结果显示观察组的总有效率及治疗后的甲状腺功能均较对照组改善明显。

2.3 疏肝理气 张华军等[17]通过具有疏肝理气作用的海藻牡蛎消瘿汤(海藻30 g,牡蛎30 g,浙贝母30 g,柴胡12 g,延胡索12 g,川楝子10 g,莪术20 g,乳香10 g,太子参20 g,地骨皮12 g,麦冬12 g等)联合常规治疗,治疗后治疗组临床总有效率优于对照组,且随访1 年期间,治疗组复发率为15.52%,对照组为62.79%。姜鹏等[18]采用自拟甲亢方(夏枯草20 g,黄连5 g,黄芩10 g,白芍15 g,丹参15 g,天冬15 g,牡蛎20 g,茯苓10 g,珍珠母10 g,麦冬12 g,白蒺藜12 g)联合丙基硫氧嘧啶干预甲亢术后患者,结果提示患者甲状腺功能指标得到改善,血清骨碱性磷酸酶、钙、骨钙素等含量改善明显,调节了骨代谢,对于骨质疏松症可能起到预防作用。潘竞霞等[19]应用自拟疏肝益气养营汤(黄芪30 g,白术20 g,当归20 g,党参15 g,柴胡15 g,茯苓15 g,白芍15 g,牡丹皮15 g,栀子15 g,五味子15 g,炙甘草6 g)治疗48 例甲亢性心脏病患者3 个月,结果提示观察组总有效率为89.58%,优于对照组的75.00%,观察组患者在左心室射血分数、收缩末期内径、舒张末期内径方面的改善程度优于对照组,且患者的心房纤颤、室性早搏、房性早搏治疗有效率较对照组明显升高,患者的心功能得到改善,心律失常得到纠正,提示中西医结合治疗甲亢性心脏病效果显著。

3 中成药治疗

中成药在疾病的防治过程中具有疗效确切、服用方便等优势,大大提升了患者长期治疗的依从性,进而对需要长期服药、病情容易反复的患者起到很好的治疗作用。

3.1 平肝潜阳 黄日新等[20]在甲亢常规治疗的基础上加用甲亢灵片(墨旱莲、山药、丹参、煅龙骨、夏枯草、煅牡蛎)治疗甲亢患者3 个月后,观察组血清TT3、TSH 改善程度与对照组比较差异显著,显示观察组的临床疗效优于对照组,对手术或抗甲状腺药物产生的不良反应具有缓解作用。曹维[21]选择甲亢灵胶囊(墨旱莲、山药、丹参、煅龙骨、夏枯草、煅牡蛎)联合甲巯咪唑片治疗30 例甲亢患者6 周,结果显示治疗组的总有效率为96.67%,优于单用甲巯咪唑片治疗的80.00%。治疗组患者FT3、FT4下降及TSH 升高程度优于对照组,较好地改善了患者的甲状腺功能。随访半年内治疗组的甲亢复发例数少于对照组,但无统计学意义,这可能与随访时间较短及观察样本量较小有关,因此还需长期随访,观察远期预后是否有差别。

3.2 滋阴养血 刘汉毅等[22]在采用丙硫氧嘧啶治疗甲亢的基础上,加用天王补心丹(丹参、当归、石菖蒲、党参、茯苓、五味子、麦冬、天冬、生地黄、玄参、制远志、炒酸枣仁、柏子仁、桔梗、甘草、朱砂)治疗30 d 后,联合治疗组可显著降低患者情志不畅、胸胁苦满等中医症状积分,缩短症状控制时间及TSH 恢复正常时间,尽快使病情得到控制,提高总体治疗效果。肖开虎等[23]对甲亢源性房颤患者在对照组的治疗基础上加用养心定悸胶囊(生地黄、麦冬、红参、大枣、阿胶、黑芝麻、桂枝、生姜、炙甘草)治疗,治疗组中医证候疗效、甲状腺激素水平改善情况优于对照组,治疗后治疗组左心房有效不应期较治疗前延长,可降低房颤的发生率。

3.3 疏肝解郁 田艳娟等[24]在口服丙硫氧嘧啶片基础上口服抑亢丸(羚羊角、白芍、天竺黄、桑椹、延胡索、青皮、香附、玄参、石决明、黄精、黄药子、天冬、女贞子、生地黄)治疗甲亢患者2 个月,治疗组总有效率超过90%,FT3、FT4、TT3、TT4显著降低,治疗期间患者不良反应发生率为16.28%,有效性及安全性均优于对照组。黄培基等[25]采用舒肝解郁胶囊(贯叶金丝桃、刺五加)治疗47 例肝郁气滞型甲亢合并抑郁症患者,治疗8 周后观察组中医证候疗效及抗抑郁综合疗效分别为87.2%、80.9%,优于对照组的68.1%、63.9%,汉密尔顿抑郁量表的评分改善程度优于对照组,患者抑郁状态得到改善,抑郁、焦虑等情绪障碍的改善可能会对甲亢起到积极的治疗作用,进而改善患者预后。

4 其他疗法

针灸、耳穴贴压及穴位贴敷等中医适宜技术具有简便廉验的优势,选择1 种或多种技术应用,可能会进一步提升临床治疗效果,同时减少不良反应。

4.1 针灸 李洁等[26]采用温针(关元、足三里、气海、膈俞、肾俞穴)治疗甲亢合并白细胞减少患者30 例,连续治疗14 d 后温针组临床总有效率为93.33%,对照组为76.67%,温针组在治疗的第5、7、14 天的白细胞计数高于对照组,改善了甲亢伴发的白细胞减少的并发症,优势明显,且能够维持温针治疗的疗效。谭双[27]采用颤针围刺法(主穴取“气瘿”穴,即水突穴;配穴为百会、神门、风池、内关、三阴交、太冲、足三里穴)治疗甲亢3 个月,研究组甲亢患者多食、消瘦、多汗、烦躁易怒、疲倦乏力、心悸、颈部肿大、手颤等典型症状得到缓解,并在改善甲状腺激素水平及降低心率等方面也具有明显作用。祁勇等[28]采用中药配合艾灸(肝俞、脾俞、足三里、天枢、上巨虚穴)治疗23 例肝郁脾虚型甲亢性腹泻患者,研究结果显示治疗组患者腹泻改善的总有效率为91.3%,优于对照组的68.2%,通过内外同治及肝脾同调而发挥协同作用,起到健脾和肝之效,从而改善腹泻。

4.2 耳穴贴压和耳尖放血 储玲玲等[29]选择耳穴贴压(神门、交感、脑、皮质下、甲状腺、内分泌、心、肝、肾)结合耳尖放血联合丙硫氧嘧啶治疗50 例甲亢患者,结果显示临床总有效率达到88.0%,优于对照组的68.0%,TT3、TT4、FT3、FT4、促甲状腺素受体抗体、TSH 较对照组改善更为明显。同时患者入睡时间、睡眠时长、日间功能障碍、睡眠效率等的改善情况亦明显优于对照组,促进了甲亢患者相关症状的改善。

4.3 穴位贴敷 曾艳丽等[30]对50 例患者在对照组治疗基础上于足三里、神门、三阴交、内关、太冲等穴位进行贴敷,2 个月后观察组总有效率为98.0%,优于对照组的78.0%。观察组甲状腺功能改善优于对照组,说明本方法治疗甲亢有效。治疗过程中观察组虽出现贴敷处皮肤瘙痒、微热等不良反应,但未经特殊干预即于短期消除。

5 问题与展望

中医药治疗甲亢优势显著,既疗效确切,又安全性好。在文献检索过程中发现,中医药治疗甲亢的研究多为个人或单中心应用经典名方加减、经验方等进行干预治疗,可以改善甲亢患者的病症,提高其生存质量。但尚缺少大样本、多中心的高质量、高级别、高推荐强度的临床随机对照试验,目前存在中医药治疗甲亢循证证据较低的现状,今后要进一步加强循证研究,在循证的基础上,优化中医药治疗甲亢的诊疗规范、循证指南。同时,治疗甲亢的上市中成药很少,这也提示需要进一步加强现有相关研究成果的转化,更好地服务于临床。

甲亢患者的病情易复发,停药后应定期复查甲状腺功能及甲状腺超声,及早发现,及早中药参与不同阶段的治疗,提升治疗效果。同时,对于甲亢患者是否应用含碘中药、如何辨证应用也值得通过多种途径进行经验交流,尤其是应用含碘中药后所导致的病情加重的个案分享。甲亢患者往往伴有焦虑、抑郁等情志改变,中医情志护理手段中的移情易性、清静养神等参与甲亢的调护,可以改善焦虑、抑郁相关评分,非药物疗法需在甲亢的调护中加强推广,提升在本病中的防治作用[31]。

甲亢的中医药治疗方法较为丰富,可能与对甲亢病因病机的认识以及中医证型的分类缺少较为统一的规范或专家共识有关。今后可进行大样本的队列研究,早期识别甲亢的暴露因素及中医证候演变规律,从而为临床的治疗提供理论支撑。

猜你喜欢

甲亢有效率临床
X线与CT引导下骨病变穿刺活检的临床应用
舒肝宁心汤治疗心悸的临床观察
老年重症心力衰竭急诊内科治疗有效率及死亡率分析
放射性核素碘131治疗甲亢的效果观察
复合妊娠32例手术治疗的临床观察
很有效率
My Father
甲亢妇女能怀孕吗
临床一得
老年人的“甲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