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MATLAB与机电系统仿真》课程教学改革与实践
2022-11-28高红亮
张 琪,艾 青,周 武,高红亮
(湖北师范大学 电气工程与自动化学院,湖北 黄石 435002)
0 引言
国家重大战略和需求是工程教育改革创新的起点。现代人才培养过程中,以学生为中心,注重学生的动手能力和实践能力的培养。为激发学生的学习热情和创新意识,注重多学科融合、理论联系实际,帮助将所学知识融汇贯通[1]。
《MATLAB 与机电系统仿真》是电气类专业的一门有特色的选修课,面向本科大三学生。课程目标要求学生学习运用MATLAB软件对机电系统进行仿真,实现所学课程专业知识的交叉融合与综合运用,为后续课程的学习、工程设计和科学研究打下基础,提高学生解决复杂工程问题的能力[2]。
1 教学中存在的问题
MATLAB与机电系统仿真课程的教学班级人数为70至120人。在《MATLAB 与机电系统仿真》教学过程中,学生普遍反映,“上课能听懂,自己动手编程却没有思路”“学的会,考的高,不会解决实际工程问题”等。这现象不符合新工科、卓越工程师或工程教育认证等对应用人才的要求[3]。为此,课题组调查研究,与学生沟通,分析过往学生作业、课堂表现和成绩等,认为课程教学主要存在以下问题:
1)理论与实验教学模式过于单一,难以激发学生学习兴趣。
课程的理论部分和实验部分分开进行。理论课上,老师在讲台上授课,演示编程过程,难以顾及学生个体的差异性;而学生不断地记笔记或一味地模仿操作,往往会忽视老师讲的知识点。实验课上,学生回忆理论课上所学知识,再去尝试编程,浪费时间,效果不好。
2)教学内容与实际应用缺少关联,难以培养学生解决问题的能力。
传统课本重编程语法讲解,轻工程实践,示例无法反映实际工程的应用,教材内容枯燥、更新迭代慢,难以引导学生利用所学知识解决实际应用问题,更难以实现新工科立德树人的目标。
3)考核形式不完善,难以培养学生的自主学习能力、想象能力和创造能力。
2 教学改革方案
在工程教育专业认证背景下,其他院校课程教学与改革采用了多种有效措施。结合本校和本院学生实际学习情况,优化了教学内容,整合了教学资源,改善了课程考核评价体系,设计并实施了基于“学习通自建课程+翻转课堂”的线上线下混合式教学模式,提高了学生的参与度,促进了学生自主学习和协作式学习,以及提升了创新能力和动手能力[4,5]。
2.1 优化教学内容,重构教学体系
保留课程必要的知识讲授环节,增加基础实验和创新项目环节,结合MATLAB软件对知识和实际工程应用的要求,将课程内容分为“3个模块,9个章节,6次实验,3次项目”,如图1所示。
图1 MATLAB与机电系统仿真课程优化的教学内容
“3个模块”分别是MATLAB基础、系统建模与仿真和Simulink应用,分别从基础、模型和应用3方面,共9个章节,分阶段、分层次进行教学。
“6次基础性实验”,在主要章节学习完后进行,帮助学生巩固所学知识,实验内容由教师提供,学生独立完成[6]。
“3次创新型项目”,在每个模块学习完后进行,内容与行业人才需求接轨,培养学生工程意识和解决工程实际问题的能力。项目的内容是多学科交融的,可以由教师提供,也可以学生自己拟定。这个过程是团队合作的,集趣味、能力和素质为一体,促进学生之间的相互交流,培养团队分工协作精神,提高学生的学习效率。同时有助于缓解传统教学模式中,教师精力有限,无法兼顾每个学生的难题[7]。
同时,在课中增加思政元素,以问题为导向,融合学科前沿与思政元素,有效引入课堂中,潜移默化教育学生,起到立德树人的效果[8]。
2.2 改革教学模式,改进教学方法
课前,学生学习线上资源;课中,教师有导向性的重难点知识讲解,或是学生开展讨论与实践,或是以学生汇报等方式,实施“以学生为中心”的翻转课堂;课后,学生情况反馈以及教师教学反思。这个过程形成了闭环的混合式教学模式[7]。教师不再只是站在讲台上讲授,而是走进学生中间,了解学生学习情况,不断优化教学内容和学习资源,使学生的学习更加个性化。图2是混合式翻转教学模式中教师和学生主要的角色职责。
1)课前准备环节
教师根据授课内容,在学习通上建立教学资源库,发布学习资源,并布置学生预习的任务。同时配套有小测试,检测学生预习情况,教师可及时调整线下课堂重难点讲授的知识。学生通过学习通app,学习课前资料,完成课前任务。
2)课堂及实验教学环节
学生通过课前预习,对于知识点已有一定的掌握。在课堂中,学生主要通过与教师交流,实践操作,使知识得到内化,提高学习的质量。教师也可通过课上的互动、随堂练习等活动,了解学生课前学习情况,及时调整讲解内容及重难点。
3)课后反馈环节
课后学生小组自主学习与讨论,并提交学习成果以及学习中问题。教师根据学生实验完成情况和问题反馈等,利用线上交流平台和线下指导,与小组学生进行答疑和解惑,同时进一步优化教学内容。
图2 混合式翻转教学模式
2.3 更新考核方式,跟踪教学效果
为了促进学生的学习,从考核形式、考核内容和学业评价方式3个方面,设计教学环节,提高理论和实验教学的质量,逐步完善学业成绩评价方法。图3展示了《MATLAB 与机电系统仿真》课程的考核方式。
图3 MATLAB与机电系统仿真课程更新的考核方式
1)考核形式
改变“一纸定终身”考核模式,采用“平时表现+实验完成+项目实现”的过程评价组合,综合评价学生的知识掌握程度。通过各种教学手段,以提高学生分析和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为目标,督促学生课前预习,促进课堂参与度,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
2)考核内容
细化考核内容,加强过程管理,鼓励学生参与课程各环节,以激发学生创新能力和动手能力为目的。“平时”考核学生课前预习程度,课中教学环节的参与度,以及课后课程的反馈情况。“实验”是基础性实验的训练,主要帮助学生巩固所学的重难点知识,培养程序设计思路和动手能力。“综合性项目”,以解决实际工程问题为导向,综合考核小组项目完成情况,主要针对项目资料的收集是否完成、总结方案是否可行、程序调试是否成功、实现方法是否单一、项目完成是否及时、回答问题是否正确等方面进行考核。
3)学业评价方式
平时成绩,主要通过学习通平台记录,教师课前设置,课程结束后系统自动核算。实验成绩,由学生现场实操情况和实验报告质量两部分组成。综合性项目设计部分,从选题创新性、功能完成度、团队合作情况、项目汇报等综合考核,通过教师主评、组间互评、小组成员自评等多角度综合评价[9]。
新的考核形式,能详细跟踪学生学习情况,有针对性地引导学生主动学习和探索、积极交流和协作,确保每位学生“主动学、勤练习、有收获”。
3 教学效果分析
根据本校电气工程及其自动化专业三年级学生选修《MATLAB与机电系统仿真》课程的学习数据,2017级以前主要实施传统线下课堂授课模式。从2018级学生开始,建立线上课程资源。对2018级学生提供线上学习资源,但不作强制要求,线上学习情况不计入期末总成绩;对2019级学生提供线上学习资源,但跟踪学生的学习情况,并计入期末总成绩。根据学习通线上课程管理数据可以得到2018级、2019级线上视频观看情况,如表1所示。可以看出,2018级学生有大部分同学参与线上学习,2019级94%学生积极参与,参与度大大增加。
表1 学习通视频完成度
同时,汇总2017级、2018级和2019级学生期末考试成绩,如表2所示。相比2017级学生成绩,2018级和2019级学生期末成绩低分率逐年降低,中高分率逐年升高。
表2 2017级-2019级选课学生期末成绩
根据三届学生的学习反馈,2017级学生主要反映上课速度快,课后学习资料少;2018级学生主要反映,线上课程帮助查漏补缺,但是部分内容与课上重复,浪费时间;2019级学生,主要反映,课前的预习和视频观看比较耗时,但课上教师的重难点知识讲解更有针对性,吸收更好,并通过多次的实验和有挑战性的项目,巩固了所学的知识,提高了学习的兴趣和动手实践能力,能初步解决简单的工程问题。
4 结语
《MATLAB与机电系统仿真》 课程教学,结合本校课程目标和学生情况,优化了教学内容,改革了教学方法,更新了考核模式,实施了基于“学习通自建课程+翻转课堂”的教学模式。学生主动学习,积极参与课堂互动,理论成绩和解决工程问题的能力也明显提高。实践结果表明,这一系列措施能够有效提高学生的学习兴趣和实践创新能力。
Discussion on teaching reform based on the course “MATLAB and mechatronic systems simulation”
ZHANG Qi,AI Qing,ZHOU Wu,GAO Hong-liang