以革新创造价值 助力城市建设
2022-11-28张以
张以
近年来济南的变化是显著的。
从“山东第一高”以428米刷新济南天际线到上天入地的济南轨道交通1号线和2号线的开通,在沿黄两岸从济南北园高架路西延到济南新旧动能起步区黄河大道的建设,从济南国际医学科学中心医疗硅谷的开建到国家超级计算济南中心落成……随处可见中建八局第二建设有限公司(以下简称“中建八局二公司”)的身影。
不仅如此,在京津冀、长三角、大湾区、大西北、大西南等区域市场,以及埃及、泰国、阿拉曼等海外市场,中建八局二公司坚持躬耕不辍,为各地的城市建设提供了专业、全面、优质、快捷的服务。
“成就最具价值创造力的城市建设综合服务商”是中建八局二公司的发展宗旨,如今,他们在这条路上走得深,走得实。
从前身西北野战军二兵团4军10师28团开始,中建八局二公司公司至今一直坚守“令行禁止,使命必达”的铁军作风,“我们从‘总理工程’——经十一路安置房改造开始,就不断在创造城市建设新速度。”中建八局二公司山东公司党总支书记、总经理曲少华说。
在经十东路有“最强大脑”之称的国家超级计算济南中心挺立在此,圆形的主楼是超算中心的核心,当初中建八局二公司仅用105天完成了主楼主体结构、外立面装饰及一层楼厅精装,刷新全国单体钢结构的安装速度。
与此同时,在济南的西边——槐荫区青岛路6699号山东第一医科大学济南主校区(一期)工程建设项目的工地上,大年初一老远就能听到机器的轰鸣与钢管的敲打声,1000多人的施工队伍正在紧锣密鼓的抢抓工期。“当我接到要求提前完工交付的指令时,我们用一周的时间干完了两个月的活儿。每天有近一万人在工地,那一周我们种了一万棵树,铺了16公里的路,抢工期还要保质量,做到了几乎没有返修。”曲少华到现在还记忆犹新。
在济南中央商务区(以下简称“CBD”)核心区域,高达428米的绿地山东国际金融中心(IFC)项目是济南乃至山东第一个超400米的超高层建筑,总建筑面积达40.9万平方米。这个“山东第一高”的超高层大楼底板的建造速度和技术含量代表了中建八局二公司的实力。“整座大楼总重量可达54万吨,相当于5个北京鸟巢的总重量。这样的承载负荷就注定其成为省内最厚底板,最大厚度可达12.1米,而一般的建筑厚度就是1米。”有着丰富的超高层施工技术管理经验的郭强是该项目的项目经理,他也是在实践中创新的首批“八二工匠”。“浇筑这个大楼的超大超厚底板不仅要质量好还要快,避免产生冷缝还要保证承载受力均匀,我们采用了‘溜槽+混凝土传输机+汽车泵’的方式一次性浇筑,调配了4家搅拌站和110多辆混凝土车同时工作,保证2.1万方超大超厚底板仅用56小时完成。”这项高温环境下超厚筏板混凝土一次性浇筑施工技术获得了省级工法1项,发明专利3项,经专家评价达到国际先进水平。
同样以铁军速度创造奇迹的还有CBD的“南大门”18#地块318米超高层的地下室工程。“我们充分发挥总承包管理优势,克服各种困难,仅用20天完成主塔楼范围1000吨钢筋绑扎以及7300方混凝土浇筑施工,35天完成地下室四层结构施工。”中建八局二公司山东公司的项目经理王健勇介绍,“318米超高层目前是经十路沿线最高的标志性建筑”。
从CBD的“南大门”沿着经十路往东不远处就到了中建八局二公司承建的济南奥体东16#地块,90后的郭志远是该地块215米、190米两栋超高层项目的项目经理。第一次当项目经理就遇到了难啃的“骨头”,复杂的地质结构让塔楼地下结构施工成了令他难忘的经历,“由于地下有大量的杂填土以及岩层,土质疏松使土层就像是一个‘无底洞’,一个钻孔20吨水泥都注不起来,无法固定锚索。”在工期不能耽误、环境又较复杂的条件下,项目专门成立了超深复杂土岩双元地质深基坑施工专项小组,“最终我们通过灌注高强度速凝砂浆,解决了项目基坑支护锚索固定问题,当主体结构正式冲出地表之时,只用了42天,比合同工期提前14天。”所有人对这个速度挺满意。
在每一场与时间赛跑的项目中,中建八局二公司都能保质保量提前完成任务。这除了铁军作风以外,不断追求技术革新也是速度与品质提升的关键。
今年6月9日“山东第一高”进行核心筒封顶,代表济南高度的城市名片随之被刷新。中建八局二公司以智慧建设为出发点,在建设过程中全面运用智能科技。
楼层越高,建設难度越大。“和300米左右超高层多使用爬模防护不同,400米的超高层施工为了保证施工安全,需要用到智能造楼机。”郭强介绍,“空中智能造楼机是采用智能液压顶升模架系统,实现一键操作整体同步顶升及自动调平,可负载1000多吨物料,外圈有防护系统。同时它能覆盖4层楼同步作业,一层吊焊钢构件、一层绑扎钢筋、一层安拆模板、一层养护混凝土,大大提高了施工效率。”事实上“山东第一高”大楼的核心筒剪力墙的墙厚也随楼层再变化,从最初厚度约1.6米到顶层时已变为约0.4米,厚度已减少了四分之三。施工团队通过“智能造楼机”进行超前一体化设计,每顶升一层楼,仅需1.5小时,创造了房屋建筑领域新速度,还达标安全环保。这项智能顶升平台技术获得授权专利2项,省级工法1项。
工欲善其事,必先利其器。
如何将物料轻松起吊到400米高空?自爬式外挂动臂塔吊成为建造“山东第一高”的建造利器,最大吊重可达80吨,相当于同时吊起60多辆小汽车,属于山东房屋建筑领域最大吊重动臂塔吊。
与传统塔吊不同,“山东第一高”动臂塔吊创新采用外挂附着方式,随核心筒结构升高自动爬升,减小了对外装饰等施工工序的影响。动臂塔吊本身自重300吨,成功附着在最薄处仅0.4米厚的外墙,这在省内属于首次。“施工前项目就建立预埋件三维BIM模型,在塔吊及支架的整体计算模型中,对墙梁、柱构件、预埋件等进行有限元模拟分析,通过采取提高墙体局部配筋率及增设斜拉杆等加固措施,实现精准加强,万无一失。”郭强堪称是优秀的精算工程师。该技术的成功应用,使得建设团队获得《侧挂式新型支承架、新型全自动爬升系统及其爬升方法》《内置式新型支承架、新型全自动爬升系统及其爬升方法》两项发明专利。此外,中建八局二公司创新研发的动臂塔吊支撑系统的安拆与倒运装置,加快了安拆速度,施工效率提升了30%。
无论是428米的“山東第一高”,还是318米的CBD的“南大门”,都面临着如何将混凝土直接泵上超高层的难题。
“破解这项挑战的关键是掌握好混凝土泵送性能,提高混凝土的泵送性能,从而减少泵送过程中的阻力,让混凝土迅速登顶。”郭强说到,“不仅如此,为了防止泵堵影响正常施工,还要选好高压输送设备,合理布置好高压泵管,每一项工作都得科学策划好,才能砼输送时万无一失。”基于该技术的成功运用,中建八局二公司主编了山东省地标《超高程泵送混凝土应用技术规程》。
中建八局二公司在实践中不断探索、研发的新技术、新工艺还有很多。比如,在复杂环境超深基坑施工技术、复杂幕墙施工技术、大跨度预应力索结构施工技术、大断面暗挖隧道施工技术、超低能耗建筑施工技术、智慧建造技术等,科技创新带来的不仅是城市天际线的高度,也是一座城市高质量发展的新高度。
建筑企业的发展已经不再是单一的施工单位。中建八局二公司发力结合政策导向研究前端市场,强调以价值创造能力、科技创新能力引领企业高质量发展。
住建部在《“十四五”工程勘察设计行业发展规划》中提出工程组织模式要向工程总承包、全过程咨询和建筑师负责制转型的要求,中建八局二公司针对EPC工程总承包(以下简称“EPC”)提出了设计管理、计划管控、采购管理、专业管理和资源整合的五大能力革新,设计成为领头之选。
“以设计引领,实现价值创造,这是我们提出的口号。”中建八局二公司设计研究院(以下简称“设计研究院”)党总支书记、总结构师梁汝鸣说到。“设计引领贯穿前期工程咨询——方案创作——施工过程保障——后期运维服务的全套流程。而设计不仅是画图还包括策划,采购也不是指一般的建筑设备材料更多的是专业设备和材料,施工又包括了安装、测试与技术培训。而EPC的核心就是设计与施工、采购有机融合起来。”
显而易见,EPC模式下的设计、采购、施工三方可以在统一框架下展开整体运作。它带来的好处是更有效明确建设工程责任主体,更有利于控制工程投资与建设工期。
山东第一医科大学济南主校区项目是中建八局二公司首个标准的EPC项目,在这个项目中设计研究院通过提供“全过程、全专业、全流程”的设计技术服务,完成了总面积达90.5万平方米,包括单体建筑、园区道路、园区绿化以及附属设施的综合性建设工程。“从项目开始的规划方案招标,到建筑方案设计、施工图设计、专项深化设计、设计人员驻场技术服务,我们完全实现设计引领。设计人员创新施工反演思维,前置计划采购,充分发挥设计与施工、采购融合的优势,达到了省投资、省人力、省工期、降风险的目标。” 梁汝鸣对这个项目有足够自豪的理由,因为它荣获了中国建筑优秀勘察设计奖优秀(公共)建筑设计奖,以及省、市颁发的多个相关奖项。
近期,全国首个非联合体类EPC建筑师负责制试点项目也落户济南。设计研究院建筑师团队通过对济南国际医学科学中心医疗硅谷项目提供全过程管理服务,依托专业优势和技术主导作用,深度参与项目的规划设计、策划咨询、工程设计、采购计划、施工管理及后续运维,达到全过程提升工程建设品质和价值的目的。
此外,工程建设数字化转型与新型建筑工业化成为以高质量发展服务城市建设的技术推手。
如何提高BIM整体服务能力是数字化转型的基础,设计研究院通过“山东第一高”项目中对BIM (Building Information Modeling)建模技术的应用,正着手“城市更新研究与应用——建筑工程BIM正向设计研究与应用”的课题。“BIM的运用最终是通过打造一个协同平台实现上下纵横同时共享数字模型的目标,遗憾的是迄今很多建设项目还没有完全实现BIM从设计端到应用端的贯穿,我们要解决的是从标准化设计、工程量统计、管线优化、基础验证等设计阶段到预制构件库、施工模拟等深化设计再到模具设计、生产计划管理、质控等构件生产,以及现场施工最后直至运维管理,都能实现BIM技术一模多用。”梁汝鸣说。BIM标准做好将会极大地提高工程建设的精细化、生产效率和工程质量。
在新型建筑工业化领域,中建八局二公司通过整合全产业链、提高创新技术、构件标准化等措施实现住宅标准化与模块化,有效降低成本,在济南高新区遥墙街道多村整合改造项目A区,济南新旧动能转换先行区引爆区安置西区一期工程装配式钢结构住宅得到广泛应用。
革新永无止境。中建八局二公司采用EPC模式倒逼行业技术向前发展,以期更好服务城市更新。
把全过程咨询运用在EPC模式中,“城市更新”的项目则显得更迫切需要。
以济南市槐荫区市立五院和儿童医院片区的城市更新为例,“这里的现状是房屋老旧、医院人流量大,如何以两个医院为核心更新改造周边环境,制定什么样的产业规划和产业植入,甚至是投融资方案,才能赋予片区新的活力,这是设计师要研究探索的。然而,远不止于此,虽然是一个片区的策划,却还要与整个城市的大规划融合,要考虑城市如何生长,又要兼顾15分钟生活圈的便民需求。”梁汝鸣介绍。
城市更新是存量时代之后的城市发展必由之路,中建八局二公司數年前就开始积极布局,但城市更新不同于新区开发,它更主要的目的是改善居住、提升环境以及振兴经济。通过小规模再开发、城市土地再利用,整治改善及保护达到完善城市功能,使之重新发展和繁荣。因此“城市更新”业务是不能依靠建设获取利润的项目,这就凸显企业担当的作用,同时对于承建企业的策划运营管理水平提出了较高的要求。“在城市更新方面,我们总体是不盈利或者极其薄利运作。”那么,中建八局二公司是如何平衡责任与利益之间的关系,让其能持续呢?
“我们现在已经不是一个单一的建筑公司,而是一个载体。建设虽然是核心,但只是一个部分,我们更多的是做资源整合。根据商业性质引入产业,通过持有优质资产,解决利润问题,丰富业务结构,提升居住品质,优化空间结构。”曲少华表示。
“投资建造运营”一体化,这是中建八局二公司提出的“两个一体化”的创新探索模式之一。
“现在很多‘城市更新’项目立项都卡在资金问题上。”曲少华正在着手几个城市更新的项目,“我们现在采取‘投资人+EPC’模式,帮助客户解决融资问题。”除了在城市更新领域,在城市基础设施建设尤其是新能源建设方面,中建八局二公司也在不断推进、升级其商业模式,加大新业态市场培育。
“两个一体化”的另一端是“全专业”一体化融合。
“目前中建八局二公司的EPC项目是做的最多的。因为我们有很多专业化公司,比如装饰公司、安装公司、智能公司等,我们正在通过EPC模式融合设计与主专业联动施工,能最大限度保证质量做好。”曲少华介绍。“在山东第一医科大学济南主校区项目和树兰(济南)国际医院等项目中,针对手术室和实验室的设计及内部装修,以前都属于特殊行业而现在我们自己的洁净展陈事业部就能很好地完成。”
通过“全专业”一体化的模式整合资源、打通EPC项目上下产业链,工期快、质量好,一站式服务,交钥匙工程,已经成为中建八局二公司的强大优势。
在中建八局二公司内,管理与创新两大体系不断完善,有力推动了企业内生发展动力。
“我们现在的项目管理已经从以前的‘打乱仗’发展到有体系、有组织地推进。每个项目经理只要按照流程体系都能如期完成工程。”曲少华说。
在CBD18#地块318米超高层的施工中,Q420b型号这种材质特殊的钢构件,是整个结构的主要受力构件,“这种构件,目前国内市场用量较少,如按照正常流程购买,生产、制作至少需要60天。经过公司建设团队提前布局,最终挑选到一家有Q420b型钢材储备材料的供应商,将加工构件的时间从原来的60天缩短到15天,从根本上解决了原材料供应问题。”王健勇介绍。
今年4月济南出现疫情,中建八局二公司同时开建24个方舱依然能按时保质保量完工,确保济南疫情防控正常化。郭志远回忆了他的一段方舱建设经历:“我们和上千名工友一起干活,刚开始没有通水就两周不洗澡,后来有了床也让工友先用,几乎每个人都哑了嗓子,腿上长了泡。”可以看到,项目管理体系已经日趋完善,即使面对灾害事件发生其应对能力有条不紊,当然这也是设计研究院聚焦韧性城市与绿建发展的结果。
由中建八局二公司施工的山东省城建职业学院是首个被德国能源署和住建部验收合格的被动式建筑。比这个更好的被动式建筑,当属中建八局在济南商河投资建设的中建八局建筑科技(山东)有限公司产业基地,目前其设计节能率已达到84.97%,与现行国家节能设计标准相比,供暖和制冷能耗降低达75%以上。不仅如此,设计研究院正在探索“近零能耗”的绿建体系。
而另一面,在曲少华管理的各个项目工地上,建设团队正通过“爬架的铝模替代木模”“无工补偿装置降低用电损耗”“循环使用箱式板房”等一系列创新措施,以及在工艺上、材料上的改进革新来降低能耗、节能减排,从而实现绿色施工。“仅山东公司每年的专利发明就有几十项,在提高效率、提升质量、绿色低碳方面为建筑行业做出了巨大的贡献。”曲少华表示。
中建八局二公司山东公司就是中建八局二公司的一个缩影,以提升价值创造力为导向,以打造城市建设综合服务商为目标,专注品质、主动革新、和谐共赢、果敢担当。
守正出新,精业笃行,中建八局二公司正全力以赴向更高、更好、更快冲刺。
It is remarkable to see the changes that have been taking place in Jinan.
The Second Construction Limited Company of China Construction Eighth Engineering Division (hereinafter referred to as “the company”) has finished large scale construction projects, such as “the tallest building in Shandong Province” with a height of 428 meters, the opening of Line 1 and Line 2 of Jinan Rail Transit, the westward extension of Beiyuan Overpass, the construction of the Yellow River Avenue of Jinan Start-up Area of Growth and Drivers Transformation, the building of the medical Silicon Valley in Jinan Medical Center, and the completion of National Supercomputing Center.
The company, has added brand new city cards to regions at home and abroad with its quality professional services, including the Beijing-Tianjin-Hebei Region, Yangtze River Delta, Guangdong-Hong Kong-Macao Greater Bay Area, the northwest and southwest parts of China, and Egypt, Thailand and El Alamein.
Stick to “become the most high-value-added and creative urban construction service provider”, the company has gained a solid foothold in the field of engineering constructio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