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中医毒邪研究及相关问题探讨*

2022-11-28张惜燕邢玉瑞胡勇

陕西中医药大学学报 2022年1期
关键词:邪气病机脏腑

张惜燕 邢玉瑞 胡勇

(陕西中医药大学,陕西 咸阳 712046)

毒邪理论是现代中医病机理论创新研究的热点,亦是重点。以“中医”“毒”为关键词,截至2020年7月在中国知网共检索文献2146篇,2000年后文献占86.3%,研究范围涉及毒邪概念研究、分类研究、证候研究、分子生物基础研究、临床应用研究等多个方面。临床实践证明诸多疾病从“解毒”“攻毒”“排毒”论治确有疗效,但历版《中医基础理论》教材中均无关于“毒邪”的系统论述,这样中医毒邪病机理论的及时建立与完善具有必要性和紧迫性。

1 毒邪的含义和分类

毒在中医学文献中具有丰富的内涵,明确其含义和分类有助于毒邪理论的建立。

1.1含义 《说文解字》曰:“毒,厚也。害人之草,往往而生。”厚者,味厚、浓厚,集中、聚集之意;害者,破坏、伤害也,故“毒”之本义乃气味壮烈且具强烈害人之性的药物。中医学“毒”理论溯源于《内经》,其认识大致有二。一指毒药或药物之毒。《素问·五常政大论》将药物分为大毒、常毒、小毒、无毒四类,并明确提出“大毒治病,十去其六”;《素问·移精变气论篇》语:“今世治病,毒药治其内,针石治其外。”《素问·藏气法时论》提出以“毒药攻邪”。可见,此“毒”既指药物之毒,也含有干预或治疗方面的含义,来指药力峻猛、治疗作用明显的药物[1]。《神农本草经》亦将药性分为有毒、无毒,划分依据包括药物毒性和药物偏性,即药性的强弱、刚柔、急缓。二指致病因素。《素问·生气通天论》提出“大风苛毒”,《素问·刺法论》强调“避其毒气”,均用“毒”形容自然界中作用剧烈的致病邪气。《温热经纬》载:“今感疫气者,乃天地之毒气也。”此“毒气”特指疫毒。另外还见于丹毒、虫毒、疔毒等病名中,或湿毒热盛、毒损络脉等证候、病机中。由此可见,基于中医学对事物本质的把握和事物之间本质联系的推演,毒的含义从最初的毒草、毒药演化到药物偏性、药物的毒副作用,从病因、病名引申到疾病证候、病机,其概念逐渐泛化。

从致病因素的属性出发,“毒”常称为“毒邪”,其含义主要有四种:一泛指一切致病邪气;二是特指具有强烈传染性并可引起广泛流行的疫毒;三指有毒的致病物质,如蛇毒、食物中毒等;四指过于亢盛并能使人体产生危、急、重证候的各种邪气[2]。现代中医多取第四种,认为毒邪是一类致病猛烈,能引起机体功能严重失调,而产生剧烈反应和特殊症状的致病因素[3]。常富业[4]将毒分为广、狭义,狭义者是引起机体形质败坏和(或)功能丧失,导致病情骤然剧烈、沉疴难愈的一类特殊致病因素;广义则强调在病因作用下,机体功能破坏、形质受损,疾病骤然发生发展的病理变化,具病因和病机的双重属性。

1.2分类 毒邪涵盖范围广泛,种类繁杂。一般来说,毒邪的形成有两个方面,邪之甚(邪来盛极)而成毒;或邪之结(邪蕴不解)而成毒。从毒邪来源一般将毒邪分为外毒、内毒。

1.2.1外毒 自外而来,侵袭人体,如六淫之邪过盛或六淫之气久恋蕴结,皆可成为六淫毒邪,如风毒、湿毒、寒毒、火(热)毒、暑毒、燥毒;具有强烈传染性的疫毒也是外感毒邪的一类。此外,有学者针对环境污染引起健康损害提出的“环境毒”亦属外毒范畴,郑洪新[5]界定环境毒邪包括水污染、海洋污染、噪声污染、大气污染、生物污染、辐射污染等,其中大气污染毒与现代(雾)霾毒应是对应关系。

1.2.2内毒 由内而生,多是正衰积损,脏腑功能紊乱,病理产物蕴积日久而成,如火毒、热毒、湿毒、瘀毒、痰毒等[6]。可见,湿毒、热毒、火毒既可自外而来,又可由内而生。此外,在现代医学的影响下提出的“浊毒”“糖毒”“脂毒”“尿毒”“浊毒”“艾毒”等亦属内毒范畴。浊毒是指具有秽浊、黏滞、胶着特性的毒邪,其外延可包括糖毒、溺毒、脂毒、尿酸毒、蛋白毒、微量元素毒等[7]。水谷精微不能为机体所利用,剩余堆积而成的糖浊蕴结不解而成糖毒[8];水谷精微代谢失常,津液黏稠成膏脂,日久蕴结而成脂毒,即中医“膏脂之毒”[9];脾肾衰败,气化失常,二便失司,湿浊毒邪不得由尿液排出,滞留于体内而生溺毒[10]。癌毒是导致发生肿瘤的一种特异性致病因子[11];艾毒是一种性质兼有湿、热、毒、疠等的疫病之邪[12]。

2 毒邪的性质

毒邪作为一类致病因素的总称,种类繁杂,因此关于毒邪的特性所论众多,总结来看大致有30余种[13-15],将其归纳分类可概括为以下6点。

2.1急重性 包括暴(骤)发性、剧(酷)烈性、危重性、复杂性、广泛性、顽固性、难治性等在内,以表明毒邪发病急骤、致病广泛、病情危重、迅速恶化、胶着不解,迁延时久,缠绵难愈。

2.2相兼性 包括相兼性、兼夹性、多发性、非孤立性等。湿热毒邪、痰湿毒邪等往往相互兼夹为患。多发性是说一种毒邪致病可累及不同部位、不同脏腑、不同经络,从而导致多种疾病的发生。相兼性说明毒邪袭人可以是邪气的相兼,也可以是病位的相兼。

2.3趋本性 包括依附性[1]、趋本性[16]、选择性[17]。大多毒邪由原致病因素蕴积日久而成,依附性指毒邪的形成常依附于原有病邪,必须基于原有病邪的持久存在;毒邪常留有原病邪的某些特点,称为趋本性;选择性指毒邪因原有邪气的来源、性质不同,其伤人的部位和程度亦各有别。如火毒、热毒等多侵犯人体上部,寒毒、湿毒等多侵犯人体下部,痰毒善滞经络,亦可蒙敝清窍。保留了原有邪气某些特点的毒邪本质已与原有邪气完全不同,它比原有邪气剧烈、深重,并有可能出现中毒症状。以趋本性概括说明毒邪与原有邪气密切相关,并保留了原有邪气的部分性质和致病特点。

2.4善变性 包括从化性[18]、流窜性、传染性等。从化性即毒邪为病所产生的证候类型易受体质因素的影响,从体质化,如毒邪从化于机体的阳虚寒盛而成“寒毒”。毒邪可流窜致病,部分是随气血津液的运行流窜于脏腑经络、肌肉筋骨,播散流行;部分毒邪可在不同个体之间流窜,即传染性。以善变性统括,说明毒邪入侵人体,病变无常,变化多端。

2.5正损性 包括正(内)损性、趋内性。毒邪致病,气血逆乱、阴阳失调、伤经损络、败坏形体、直中脏腑,导致恶性证候的发生,表现为正(内)损性。趋内性指毒邪暴烈,常入内毒害脏腑,导致疾病迅速恶化。说明毒邪易伤人体脏腑气血阴阳,耗损正气。

2.6特异性 大多毒邪性属火热,且邪蕴为毒,多从火化,故部分毒邪具有火热性。毒邪性烈,腐败形体,以生痈肿疮疡,破溃流脓,秽浊难闻,胶着缠绵,日久难愈,故毒性秽浊、毒性腐败,常常并论。毒邪常起于他邪,由他邪渐积酿化,因于渐变,成于质变,败坏形体,常不自知,故发病具有隐匿性、潜伏性。大部分毒邪无明显的季节性,但大范围广泛流行的疫毒则具有明显的季节、地域特征。此条概括为毒邪的特异性,体现在火热性、腐败性、秽浊性[19]、隐匿性、潜伏性[20]、地方性、季节性等。

3 毒邪的致病特点

毒邪致病,其临床表现常根据所侵袭的脏腑、经络、组织部位的不同而不同,但具有共性特点。

3.1毒易损正 毒邪具有正损性,易伤人体脏腑气血阴阳,耗损正气。一般认为毒性火热,大多毒邪具有明显的阳热属性,最易伤阴、或气阴两伤。随着毒邪理论的不断完善与发展,毒邪阴阳属性受人体体质及内在环境的影响,呈现复杂的、动态的表现,有属阳毒、阴毒、阴中之阳,阳中之阴的区别[21],故毒邪伤人,脏腑阴阳气血均可受损,正气亏耗,从而表现为毒邪发病急骤、致病广泛、病情危重、迅速恶化、胶着不解,迁延时久,缠绵难愈。

3.2毒易伤血 毒邪暴烈,以伤气血阴阳,耗血损气伤津,出现毒盛兼见诸虚证,虚实夹杂,正不托毒,病势缠绵;毒邪火热,最易动血,毒热入血,血败肉腐,以生痈肿疮疡,破溃流脓,秽浊难闻,胶着缠绵,日久难愈;毒邪蕴结,入络伤血,血滞成瘀,毒瘀互结,病情更重。故毒邪致病与血证关系最为密切,临床病多在心脏,多见色红赤,易出斑疹[22]。

3.3毒易损络 张允岭[19]提出毒邪具有损络性。络脉是经脉细小的分支,具有运行气血精微、温煦濡养、排除废物的作用。毒邪形成后,善窜络脉,滞气浊血,损伤络脉功能与结构而成毒损络脉之证,进而败坏脏腑,病情恶化,难治难愈[23]。自王永炎提出中风病“毒损脑络”的病因病机后,毒损脏腑络,如“毒损心络”“毒损肺络”“毒损肝络”“毒损肾络”等,及各毒损络,如“瘀毒损络”“浊毒损络”“糖毒损络”等等病机研究相继出现,最终形成了“毒损络脉”的中医病机理论体系,大大拓展了毒邪的临床应用。

4 毒邪的治疗方法

现代中医对毒邪没有提出明确的有针对性的治法,多从解除邪气的聚集状态入手,大致有以下三种。

4.1常规解毒法 一般来说,针对不同类型的毒邪,解除原本邪气的偏盛以解毒,即祛邪解毒法;若是针对邪之所凑、其气必虚或毒邪伤正,则用扶正解毒法或托里透毒法[24],此皆为解毒常法。尤可等[25]总结中风以解毒法为主线的9种治疗方法:清热解毒法、息风解毒法、化痰解毒法、开窍解毒法、调气解毒法、通腑解毒法、通络解毒法、活血解毒法、调理脏腑解毒法。此外,钟霞等提出临床常用解毒法还包括温阳解毒法、益气养阴解毒法[26]。由于毒邪实质并不明确,故所谓的常规解毒法与清热、活血、化痰、祛湿等法的本质区别不大。

4.2排毒解毒法 “排毒”法由姜良铎等[27]首次提出,认为通过调畅脏腑功能、协调经络气血运行等具体方法,以打通管道,排出毒素。王玉玺等[28]明确提出排毒法指给毒邪以出路,具体包括汗法(开泄腠理)、吐法(宣通气血)、利尿法(疏利小便)、下法(通导大便)等,顺应病势向表、向外或顺应脏腑气机升降,因势利导,促使毒邪经由皮肤汗腺、口鼻、大肠、尿路等通道向外排泄,同时强调本法适用于实证毒邪。此法“给邪以出路”思路正确,但给何种邪以出路则值得商榷,依据汗、吐、下等法,多是水湿、痰湿、湿热之邪之出路,不能等同于毒邪。

4.3特定解毒法 对于特殊毒邪,如“酒毒”“虫毒”“药毒”“食毒”等,治疗需选用相应的特殊解毒药,如葛花、枳椇子解酒毒;紫苏叶、生姜解鱼蟹之毒;甘草、生姜、蜂蜜、黑豆解附子毒等。程海波等[29]认为临床常用抗肿瘤(癌毒)中药干预肿瘤微环境的作用机制包括清热解毒、活血化瘀、化痰除湿、以毒攻毒、扶正培本。现代药理研究表明,具有清热解毒、消肿散结功效的蒲公英,能抑制肿瘤细胞增殖、改善肿瘤细胞微环境以及减轻肿瘤药物副反应[30];黄芪中生物活性成分黄芪多糖(APS)具有一定的抗肿瘤,即抗癌毒作用[31]。将中药的解癌毒作用与抗肿瘤作用对应,是解毒法最有明确针对性的一种,是将现代医学研究成果与中医药结合的优秀典范。然而由于中医对癌毒的认识无外乎脏腑气血津液的失常,因此解癌毒作用从中医理论层面仍无法说清。

5 小结

毒邪理论是促进中医临床发展的一个活跃生长点,具有广阔前景。现代中医毒邪理论在传统毒邪的认识上有了很大发展,毒邪研究范围遍及基础理论到临床应用,以毒邪探讨疾病的发生、发展、变化以及辨证论治已延伸至临床各科。然而毒邪病机理论研究仍存在诸多问题。①就目前研究进展来看,大多数由邪气蕴结久积而成的毒邪,如瘀毒、痰毒、热毒、湿毒等,临床多以瘀、痰、热、湿等原有邪气的致病特性为诊断标准,化毒后仅表现为程度轻重的差异,导致毒与邪(痰、瘀、热、湿等)鉴定困难,从而解毒法与清热、活血、化痰、祛湿等法的本质区别不大。②与现代疾病相关毒邪,如糖毒、尿毒、脂毒、蛋白毒等,多是将中西医学相关概念的直接混用。中医学将其归属于体内过盛的、不被利用的精微物质,概括为“浊”,其实质不清,故各毒邪的性质、致病特点、诊断标准亦不明确,进一步导致解毒法无明确指向,多以祛“浊”、化“浊”、利“湿浊”等为法。基于上述两点,毒邪理论的研究重点应在于毒邪实质的鉴别和明晰,从而总结其致病机理,归纳其特异性临床表征,挖掘其生物学指标,形成确有所指的解毒之法,以促进毒邪理论的临床应用与发展,推动毒邪病机理论体系的建立与完善。由于各个毒邪实质不清,毒邪病机理论体系的建立并不能如常规理论一般,自下而上,归纳概括。而从诸毒邪共性的致病特性着手,推演络绎,有可能是探析诸毒邪特点的有效途径之一。

猜你喜欢

邪气病机脏腑
《神农本草经》对“邪气”的认识
幸福来自感动
以病机为主导的中医临床个体化评价方法初探
别轻易拔罐刮痧
糖尿病周围神经病变的中医研究进展
倾听“脏腑”之言 安度多事之秋
燥邪致泻说
糖尿病从脾论治探讨
对病机十九条中“心”与“火”的质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