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化工工艺学”课程思政的探索与实践
2022-11-28钱慧娟李丽敏鲁聪颖石祥瑞王超罗忠贵
钱慧娟,李丽敏,鲁聪颖,石祥瑞,王超,罗忠贵
(大庆师范学院 化学工程学院,黑龙江 大庆 163712)
习近平总书记在全国高校思想政治工作会议重要讲话中强调“高校思想政治工作关系高校培养什么样的人、如何培养人以及为谁培养人这个根本问题。要坚持把立德树人作为中心环节,把思想政治工作贯穿教育教学全过程,实现全程育人、全方位育人,努力开创我国高等教育事业发展新局面”[1]。全国高校纷纷开展了课程思政的探讨与实践。立德树人是高校的根本任务。而高校的人才培养目标是培养良好人文、科学素质和社会责任感,学科基础扎实,具有自我学习能力、创新精神和创新能力的人才。因此,专业课教学过程中不仅要体现专业基础理论知识和专业技能的传授,还要注重对学生的工匠精神、责任意识、服务意识、爱国情怀等方面的培养[2]。
“化工工艺学”是化学工程与工艺专业的一门专业必修课,是理论指导生产实践性很强的学科。通过本课程的学习,学生能够在化工工艺过程的理论与实践方面建立较为系统的基础,能较好地应用物理、化学、化工基础知识来分析和解决实际问题。学生能够获得基本的化学工艺知识和解决化工工程实践问题的能力,为其将来从事化工过程开发、设计、建设和科学管理打下坚实的专业基础。如何在“化工工艺学”的教学过程中融入思政元素,并与课程教学内容紧密结合,突出专业课程的育人导向,是课程团队近年来一直探索的问题。本文以“化工工艺学”课程为例,从不同方面挖掘课程思政元素并融合到课程教学过程中,并进行了有益探索和实践。
1 “化工工艺学”课程思政教学目标
以往,“化工工艺学”教学大纲中的教学目标仅仅体现了知识传授和能力的培养,而对学生思想政治教育方面的理念则很少。因此,结合本课程的特点,课程团队秉承立德树人的教学理念,将专业知识和课程思政有机统一。在专业课讲授中,潜移默化地融入课程思政要素,激发学生的担当意识和爱国情怀,对树立正确的人生观和价值观起到了引领作用。
1.1 知识目标
通过基础理论知识的学习,能够运用无机化学、有机化学、物理化学和化工原理的知识,了解化学工业的特点及发展趋势;掌握化工生产中化学矿物、煤、石油和天然气等原料的性质、特点、处理原理和加工(合成)方法。掌握化工产品生产过程中工艺条件的选择依据、工艺流程的设计原理、工艺设备的选择等内容。通过课程的学习,引导学生善于思考、勇于创新,培养学生运用工程思维解决生产中的具体问题。
1.2 能力目标
引导学生能够运用反应工程的思维方法,针对化学反应过程的特性选择合适的反应类型,确定化工产品的合成途径。能够综合运用物理化学、化工热力学和化学反应工程的知识,依据热力学和动力学对反应过程的影响因素进行分析,寻找最佳工艺条件并科学地确定系统操作条件。能够为新化工产品的生产或工艺流程优化等提出并设计合理工艺路线和设备选型等。培养学生立足行业、放眼未来,能够用所学的专业知识解决化工生产中遇到的问题,具有责任意识和工匠精神。
1.3 素质目标
能够综合运用数学、物理化学、化工原理和化工分离知识,通过对工艺条件、流程的安全性、经济性及能量合理利用等问题进行综合分析评价,筛选确定最优工艺流程。能够与团队成员进行有效沟通,能够组织和协调各成员高效开展工作,具有大局意识、协作意识和服务意识,为将来从事化工相关工作打下牢固的化工工艺基础。
1.4 思政目标
充分了解化工行业及化工产品的国内外发展状况,做到既能认识到我国化工产业取得的显著成绩,具有爱国情怀和民族自豪感,又能充分认识到部分行业或化工产品与国外存在的差距,愿意投身到化工行业中并贡献自己的力量,具有实事求是、脚踏实地的工作作风,树立甘于奉献、艰苦奋斗的人生观。
2 “化工工艺学”课程思政内容的挖掘
理工科专业课程实施“课程思政”并不是机械生硬地在授课中对学生进行思想政治教育,而是要根据具体课程内容,适当并恰当地融入思政元素,从不同角度提升学生的科学观、价值观及责任意识等。
2.1 导论内容学习
人们的生活中衣食住行均离不开化学工业,激发学生热爱化工专业的热情。讲解中国古代化学工业发展史的过程中,引出我们应该为古代青铜器的冶炼、火药的使用和湿法炼铜技术感到自豪;讲解中国近代化学工业发展史的过程中,引出我们学习近代化学工业先驱者艰苦创业的精神;讲解中国现代化学工业的进步时,培养学生应该有精益求精的精神。
2.2 化工原料及其初步加工内容学习
讲解工艺过程中让学生思考还有没有更好的工艺过程,培养学生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精益求精的工匠精神;讲解原料的初步加工中,告诉同学要有吃苦耐劳的品质;在讲授我国石油工业的发展中,结合地域,讲述石油工人为我国石油工业发展顽强拼搏的“铁人”精神和大庆精神,激发学生的爱岗敬业和爱国情怀。
2.3 无机化工单元工艺内容学习
讲解合成氨工艺时,通过弗里茨·哈伯对合成氨的贡献,引导学生热爱化工行业,要具有勇于探索的精神;结合我国合成氨的发展,告诉同学们我国合成氨工艺已经领先世界,激发爱国情怀;对于制碱工业,通过对比分析不同制碱工艺,引导学生进行逻辑思维训练,以“侯氏制碱法”的创始人侯德榜为学习榜样,增强学生的民族自豪感,培养使命感,激发爱国情怀;讲解工艺过程中温度、压力等对反应的影响时,告诉同学们应该有爱岗敬业的职业品格。
2.4 石油化工单元工艺内容学习
烃类裂解的主要产物乙烯代表着一个国家的石化工业水平,可带动医药、树脂和塑料等下游产品链。在大庆,有一个地名就是以“乙烯”命名的。目前,大庆石化乙烯的日产量可达3 800吨。2020年,大庆石化乙烯产量累计达131.1 万吨,在行业竞争中一直保持相对优势。激发学生热爱化工专业,立志科技报国,谱写化工华章。在讲授烃类裂解过程中,通过工艺流程的布置、工艺参数的选择,充分体现了化学工作者的智慧结晶;在工艺操作中,充分说明温度、压力、原料配比等工艺条件对整个操作的影响,否则将造成严重的安全事故。
2.5 煤化工单元工艺内容学习
在古代,煤的利用仅仅是作为燃料取暖。随着煤化工的发展,可由煤获得苯、甲苯、二甲苯、蒽、萘等芳香化合物。通过煤的液化,可以将煤转化为液体燃料。增强学生对煤化工的认同感,提升职业自豪感。讲解煤化工新技术,结合汽油新国标、PM 2.5等,激发同学们的创新精神、探索精神。
3 教学实施
在具体教学过程中,利用课前5~10 分钟播放与“化工工艺学”课程内容相关的“诺贝尔化学奖获得者”“科学家轶事”“化工相关新闻”等思政素材和案例,对学生进行显性教育。课上采用分组讨论,通过小组成员间的配合、协作,共同完成课堂问题讨论,培养学生的团队协作精神[3]。课后通过布置任务,要求学生查阅相关文献,结合化学工业的发展,完成1 篇关于化工产品发展历程的小论文,培养学生热爱化工专业、主动学习的能力。
4 结束语
理工科专业课教学过程中融入思政元素是新形势下思政课程的有效外延。在“化工工艺学”课程中融入思政教学内容,不但可以增强学生对化工专业的热爱,还可以培养学生重化工、爱化工、亲化工和务化工的精神。在课程教学中通过多层次、多角度、多途径联想和思考的方法将课程思政内容进行有机的融合,如此既可以提高学生的逻辑思维能力和辩证思维能力,培养其责任意识和家国情怀,又可以活跃课堂氛围,使得枯燥的理工科课程和思政教育相辅相成,同向同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