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论中国共产党生态文明建设思想的整体性逻辑*

2022-11-27杨小军丁馨妍

关键词:文明生态建设

杨小军,丁馨妍

(湘潭大学 马克思主义学院,湖南 湘潭 411105)

马克思认为:“世界表现为一个统一的体系,即一个有联系的整体,这是显而易见的”[1]346,“被抽象地理解的、自为的、被确定为与人分割开来的自然界,对人来说也是无。”[2]220在马克思看来,世界是一个相互联系、相互作用的有机整体。人类社会中的各个要素在整体中获得其存在的意义,人类社会的“独特的特征”就在于人类社会的“整体性”,整体性是人类社会的基本特征。在长期的生态文明建设探索与实践中,中国共产党始终立足自然界和人类社会的整体性存在状况,从人与自然相互依赖、相互制约的整体性关系中揭示出社会运行规律,不断推动生态文明理论、生态文明建设方法、生态治理实践的整体性建构,具有鲜明的整体性特质。深刻把握中国共产党生态文明建设思想的整体性逻辑,不仅有助于我们深入揭示中国共产党生态文明建设思想的内在一致性,而且有助于我们完整理解习近平生态文明建设思想的精神实质、核心要义,对于启迪生态文明建设的实践智慧、增强生态文明建设的本领、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中国梦都具有非常重要的意义。

一、深化拓展生态系统内涵的认知,体现了生态文明理论传承发展的整体性

整体性逻辑是整体性思维系统凝结而成的,整体性思维是人的主观世界对客观世界整体性的现实反映,属于一种理性的、高级的认识活动。中国共产党生态文明建设思想,以生态系统的复杂性、联系性和规律性为整体性研究对象,以马克思主义辩证自然观和社会历史观为理论依据,在具体历史实践中不断深化拓展生态系统内涵的认知,彰显了中国共产党生态文明理论的整体性逻辑。

首先,从理论来源来看,中国共产党生态文明建设思想来源于马克思主义辩证的自然观。恩格斯认为:“只要有人存在,自然史和人类史就彼此相互制约”。[2]516一方面,人依赖于自然界,自然界是人类生存和发展的前提和基础,即使人是有主观能动性的高级动物,也必须受自然规律的支配,也无法摆脱对自然环境的依赖。“人作为自然的、肉体的、感性的、对象性的存在物,同动植物一样,是受动的”。[2]209人作为一种自然存在物,人是自然界的一部分,人必须依赖于自然而存在,受自然规律支配,因此,在生态文明建设中必须坚持遵循自然规律、尊重自然、顺应自然和保护自然。另一方面,人是具有主观能动性的高级动物,不仅具有自然力,而且还具有生命力,是具有能动性的自然存在物。自然规律虽不以人的意志为转移,但人可以通过主观能动性的发挥认识、掌握自然规律,并创造、改变自然规律起作用的前提条件,实现人与自然的良性互动,推动人与自然的和谐发展,进而满足人自由全面发展的需要。可见,马克思主义辩证地看待人与自然的关系,强调人与自然是相互影响、相互制约的有机整体,两者互为存在,蕴含着既对立又统一的辩证关系,这种辩证关系凸显着马克思主义生态理论的整体性。

中国共产党人坚持运用辩证思维来审视人与自然的关系,不断深化对马克思主义辩证自然观的整体性认知。中国共产党的伟大缔造者毛泽东指出:“自然界有抵抗力,这是一条科学。你不承认,它就要把你整死”[3]448,强调人与自然的对立统一,蕴含着“不对抗自然”的辩证思想,这是我们党运用马克思主义辩证自然观认知我国生态问题的开端。改革开放后,面对贫困落后的中国,邓小平将经济发展作为最核心的关切,指出经济社会的发展不能是不惜一切代价的粗放式发展,提出对资源和遗产的保护,实现资源的永续利用,等等。在党的十四届五中全会上江泽民指出:“坚持实施可持续发展战略,正确处理经济发展同人口、资源、环境的关系,改善生态环境和美化生活环境,改善公共设施和社会福利设施。努力开创生产发展、生活富裕和生态良好的文明发展道路。”[4]295胡锦涛则主张生态文明建设要“以资源环境承载力为基础、以自然规律为准则、以可持续发展为目标”[5]12,走一条人与自然和谐发展的新路子。党的十八大以来,以习近平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提出“人因自然而生,人与自然是一种共生关系,对自然的伤害最终会伤及人类自身”[6]11的重要论断,从“共生”的角度深化了生态系统内涵的认识,更为明确地强调要以整体维度探索人与自然的和谐共生,推动人同自然的和解,进而实现自然和人类社会的协同发展。由此我们可以清楚地看到,我们党的生态文明建设思想有着深厚的理论渊源,一脉相承延续深化马克思主义辩证自然观,在长期的历史实践中逐步孕育、不断丰富发展生态系统内涵的整体性认知。

其次,从理论特质来看,中国共产党生态文明建设思想呈现着生态整体主义的理论特质。马克思恩格斯将自然、社会、人看成一个生态系统整体,它们之间有着共生共存的利益关系,强调以一种整体的视角观察、分析、解决生态问题,决不能以牺牲整个生态为代价孤立的发展某一方面,尤其指出人类实践活动应该在遵循自然规律的前提下创造出满足人类社会文明发展所必须的生存环境和生活资料,在推进人类社会文明发展过程中推动自然生态系统的永续发展,形成人的发展、社会发展和自然发展相统一的局面。以人类利益为中心的现代化发展产生了一系列生态问题,促使生态整体主义的兴起。生态整体主义坚持以人、自然、社会所构成的生态系统的整体性利益作为出发点,将生态系统的整体利益作为最高评判标准,将人类的物质追求、对自然的改造限制在生态系统可承受、可恢复范围之内,超越了仅仅关注和谋求人类自身利益的人类中心主义,追求一种生态系统的整体性发展。

中国共产党人在生态文明建设中始终立足自然界和人类社会的整体性存在状况,坚持以生态系统的整体利益为中心,促进整个生态系统的稳定、和谐、平衡,不断深化人与自然、自然与经济社会、环境与生产力关系的系统性认知,揭示着生态系统的整体性关系,这是对马克思主义生态思想的原创性贡献,实现了对西方人本主义生态观、自由主义生态观的批判性超越,成为当代中国科学统筹人、自然、社会关系的理论指引,彰显了生态整体主义的理论特质。主要表现在:一是基于人与自然的整体性关系,提出“生命共同体”的科学理念。中国共产党人将人与自然看成一个相互依存、相互联系的系统整体,并在不断的历史实践中逐步完善这一认知,最终提出“生命共同体”的科学理念。习近平指出:“人的命脉在田,田的命脉在水,水的命脉在山,山的命脉在土,土的命脉在林和草,这个生命共同体是人类生存发展的物质基础”[7]363。“生命共同体”的科学理念以一种寻根溯源的方式系统阐述了人与自然之间的整体性关系,要求以实现人与自然和谐共生为目标,坚持整体施策、生态优先、绿色发展,对环境进行整体性保护和系统性修复,将山水林田湖一体化融入生态文明建设的理论和实践之中,构筑尊崇自然、绿色发展的生态体系,推动自然的可持续发展和人的自由全面发展的和谐统一。二是基于经济发展与自然环境的辩证关系,提出了“两山论”的科学观点。自然环境与经济发展是相互影响的统一整体,自然环境是社会经济发展的约束条件,为其提供空间支持;经济社会是自然环境可持续发展的有力保障,为其提供物质和资金支持。我们党逐渐认识到只有不断促进自然环境与经济社会发展步调统一、和谐一致,才能实现一种良性循环,从而促进整个社会经济发展的可持续性、和谐性、全面性。习近平指出:“既要绿水青山,也要金山银山。宁要绿水青山,不要金山银山,而且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8]230。“两山论”以系统思维洞察自然与经济发展的关系问题,以更宽广视野探究经济规律与自然规律的统一、经济发展质和量的统一。三是基于生态环境与生产力的相互关系,提出了“保护生态环境就是保护生产力、改善生态环境就是发展生产力”的科学论断。中国共产党人在实践中不断认识到生态环境与生产力是相互联系、相互作用的整体,把生态要素引入生产力范畴,纠正了以往把保护生态与发展生产力对立起来的线性思维,抓住生态环境这一核心要素,通过生态环境的保护来发展生产力,从而探索出了一条经济社会发展与生态环境保护共赢的新道路。

总之,中国共产党生态文明建设思想不断推动马克思主义生态思想的中国化发展,是一脉相承基础上的继承与创新关系。我们党不断将马克思主义生态文明理论同中国不同历史时期的具体发展实际情况相结合,不断开创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生态思想的新境界,形成了具有中国特色、民族特色、时代特色、实践特色的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生态文明理论成果,成为马克思主义生态思想不可分割的一部分,是坚定继承和创新发展的有机统一,彰显着马克思主义生态理论的整体性特质。

二、坚持以统筹兼顾的方法推进生态文明建设,凸显了生态文明建设方法的整体性

马克思在《资本论》中指出:“现在的社会不是坚实的结晶体,而是一个能够变化并且经常处于变化过程中的有机体。”[9]10-13马克思以“社会生活本质上是实践的”为出发点,把人类社会比喻为有机体,旨在说明人类社会是在实践基础上生成,由人与人之间的经济关系、政治关系、思想关系、道德关系等社会关系构成的整体。马克思的社会有机体理论阐明了各种社会要素之间相互依存、相互适应和相互作用的协调关系,为我们认识和把握人类社会的整体性奠定了方法论基础。社会发展的整体性要求必须坚持发展的全面性,在发展经济的同时,将经济发展与环境保护、社会进步、人的发展各方面有机结合起来,并将这种协调发展纳入到社会、经济、资源与环境的整体中去认识并实践,从总体上去全面推进社会的发展和进步。在长期的生态文明探索与实践中,中国共产党坚持以统筹兼顾的方法探索自然与社会的整体协调发展,形成了生态文明建设的统筹兼顾方法论。统筹兼顾注重从整体角度思考问题,突出全局、整体观念;从关系角度思考问题,注重经济、社会、自然的综合平衡,协调发展;从动态角度思考问题,注重当前与未来的长远发展。坚持以统筹兼顾方法来推进生态文明建设,这既是对社会全面发展的科学回答,也是生态文明建设方法论整体性的重要体现。

新中国成立后,一穷二白、百业待兴,社会全面发展的诉求不言而喻。毛泽东把生态文明建设纳入社会全面发展之中,作为社会主义全面建设的重要组成要素,强调要求统筹兼顾经济建设与其它各方面的关系,并提出了“综合平衡”的方法。毛泽东指出:“搞社会主义建设,很重要的一个问题是综合平衡”[10]73,1956年毛泽东在《论十大关系》中系统阐述了农轻重产业之间的平衡问题,提出要讲究比例科学、综合平衡,坚持“两条腿走路”。他指出:“在发展农业的同时,必须发展林业、牧业、副业、渔业,做到五业并举,全面发展。”[11]71-72在《关于正确处理人民内部矛盾的问题》中,毛泽东进一步把经济领域的综合平衡整合提升为统筹兼顾的方法。毛泽东指出:“我们的方针是统筹兼顾、适当安排。无论粮食问题,灾荒问题,就业问题,教育问题,知识分子问题,各种爱国力量的统一战线问题,少数民族问题,以及其他各项问题,都要从对全体人民的统筹兼顾这个观点出发,就当时当地的实际可能条件,同各方面的人协商,做出各种适当的安排。”“又发展又困难, 这就是矛盾。任何矛盾不但应当解决, 也是完全可以解决的。我们的方针是统筹兼顾、适当安排。”[3]228从毛泽东的这些论述中可以看出,“统筹兼顾”不只是局限于经济建设的指导方针,而是一种解决社会主义社会矛盾的重要观点和基本方法,这种重要方法对于处理人与自然的关系同样具有哲学方法论的指导意义。

改革开放以后,邓小平继承了毛泽东统筹兼顾方法,坚持从辩证的角度来看待经济发展和生态治理、环境保护之间的关系,提出要因地制宜,综合利用,统筹兼顾。邓小平指出:“现代化建设的任务是多方面的,各个方面需要综合平衡,不能单打一”[12]250。江泽民提出要在可持续发展观的指导下, 统筹兼顾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的一系列重大的利益关系,走一条科技含量高、经济效益好的可持续发展道路。新世纪新阶段,胡锦涛创造性地提出了科学发展观,并将统筹兼顾作为科学发展观的根本方法,把“五个统筹”作为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的根本要求,强调要把“统筹兼顾”拓展到经济、政治、文化、社会、生态建设的方方面面,把“统筹兼顾”拓展到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建设全过程。显然,统筹兼顾已经成为治国理政的方法论,也表明我党运用统筹兼顾方法指导生态文明建设的认识达到了新的高度。

党的十八大以来,以习近平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全面汲取以往的统筹智慧,提出了社会发展要“坚持系统观念”的科学方法,并就坚持系统观念作出一系列重要论述,为推进经济社会发展提供了根本性、基础性的方法论指导,为我们向第二个百年奋斗目标迈进提供了思想指引和行动遵循。坚持系统观念是我们党的基础性思想方法和工作方法,是对统筹兼顾方法的运用与创新性发展。

把“坚持系统观念”作为实现经济社会科学发展的方法论,是对社会全面发展整体性的回应,实现了生态文明建设统筹兼顾方法的整合与提升。具体而言:一是将生态文明建设与一系列关乎全局发展的根本性、全局性的战略工作紧密联系在一起,强调生态文明建设要战略谋划、整体推进。生态文明建设必须按照生态系统的整体性、系统性及其内在规律,处理好部分与整体、个体与群体、当前与长远的关系。新时代,我们党立足社会发展全局,将生态文明建设纳入“五位一体”社会发展总布局之中,将生态文明建设明确为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重要内容,将人与自然和谐共生作为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发展的基本方略之一,将绿色发展作为国家产业结构调整的重大举措,将打赢污染防治攻坚战与防范化解重大风险攻坚战、精准脱贫攻坚战紧密结合起来,推动我国经济转入高质量发展,为加快建设美丽中国,助力实现社会主义现代化强国的宏伟目标奠定了基础。二是强调生态文明建设要坚持问题导向,抓关键。绿色是永续发展的必要条件和人民对美好生活追求的重要方面,绿色发展注重的是解决人与自然和谐共生问题,必须实现经济社会发展和生态环境保护协同共进,为人民群众创造良好生产生活环境。生态兴、则文明兴;生态衰,则文明衰。新时代不平衡不充分发展已成为影响社会发展的重要问题,“生态文明建设就是突出短板”[13]831,成为制约社会整体发展的关键因素。因此,生态文明建设要以生态问题为导向,加强生态建设的系统集成、精准施策,补短板、固根本、扬优势、求全面,从而促进社会发展系统各要素均衡、协调发展,为建设美丽中国的伟大目标和梦想提供方法指引。三是强调生态文明建设要协调配合,辩证实施。习近平指出:“要坚持标本兼治和专项整治并重、常态治理和应急减排协调、本地治污和区域协作相互促进原则,多策并举,多地联动,全社会共同行动”。[6]87这些部署充分体现了习近平关于生态文明建设统筹全局、协调配合、辩证实施的辩证思维。由此我们可以看出,“系统整体观念”是我们党在长期的生态文明建设实践中对统筹兼顾方法的凝练升华,明确了社会系统整体与生态文明建设地位、作用、运行状况之间的差异性,厘清了分散独立的生态文明建设要素与社会系统整体之间的内在关联性,反对系统或要素发展的至上化、绝对化,确保在促进生态文明建设发展的基础上推动社会系统整体发展,实现了对线性发展的扬弃和超越,推动了生态文明建设逐步走向一种非线性的协同联动、多维共进发展,凸显着生态文明建设方法的整体性逻辑。

三、着力构建生态治理系统格局,彰显了生态文明建设实践的整体性

生态治理是一项繁重而又错综复杂的系统工程,牵扯到社会实践的方方面面,需要不同主体、不同领域、不同国家之间统筹协调、通力合作、长远考量、形成合力,需要建构一种系统性的生态治理实践模式。当前生态治理实践中出现的种种问题,究其根源,主要在于生态实践中践行着狭隘化、片面化、短视化和碎片化的生态治理模式,缺乏生态治理的系统性构建。在生态文明建设上,中国共产党立足生态治理实践的系统性要求,矫正以往传统生态治理模式的偏颇,建构一种各司其职与协同合作相统一、当前利益与长远利益相统一、生态文明体系专门性与完整性相统一、中国场域与世界场域相统一的现代生态治理格局,持续推进生态环境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

一是着力建构各司其职与协同合作相统一的生态文明建设主体,化解碎片化,展现生态治理实践的主体协同性需求。人民群众是物质财富和精神财富的创造者,是社会变革的决定力量,要促进生态环境治理现代化,必须形成多元主体共同参与的治理格局[14]9-10。我们党从生态治理整体性着眼,强调生态文明建设是一项人民共参共建共享的事业,着力建构主体责任明确、共同协作的生态文明建设格局,革除条块化、孤立化、碎片化的非整体化思维,树立协同实践的生态主体意识和主体自觉。一方面,生态文明建设的每个主体、每个层级要各司其职,发挥各自生态职能,成为生态文明建设链条中不可缺少的一环。我们党强调各生态文明建设主体要主动参与、各司其职、践行责任,从各级党委、各级政府、企业、社会组织到个人,每个层级每个人都是生态文明建设的推广者和实践者,生成多元主体共同参与的生态文明建设格局,强化生态治理实践的主体自觉。另一方面,我们党从生态治理实践的整体性出发,要求各生态文明建设主体,要着眼全局,多方协作、上下联动、协同推进、共同发力,从根本上解决生态文明建设主体各管一摊、相互掣肘、互不通融的碎片化实践局面,彻底贯彻共建共治共享的生态文明建设原则,凝聚生态文明建设的强大力量。我们党着力构建多元化的生态文明建设主体,让每个人每个层级都是生态文明建设的剧中人、参与者,发挥不同主体在生态文明建设中的独特作用,并强调统一思想、协调行动、密切配合,化解碎片化的主体实践,全方位、全过程、全地域的推进生态文明建设,展现生态治理实践的主体协同性需求。

二是着力建构当前利益与长远利益相统一生态文明建设目标,克服短视化,展现生态治理实践的整体性利益要求。生态文明建设是我们党基于生态治理整体利益所作明智选择,克服了生态文明建设的短视化。从当前利益来看,新时代我国社会的主要矛盾转化为人民日益增长的美好生活需求同不平衡不充分发展的矛盾,生态环境质量的提高成为人民最热切的期待。天蓝、地绿、水净、物美成为人民群众美好生活的必备要素[15]5-14。我们党将人民对美好生活的向往作为奋斗目标,解决好人民最关心最直接最现实的生态问题,大力推进生态文明建设是对人民现实利益需求的积极回应。从长远利益来看,我们党清醒认识到生态文明建设是关乎人民福祉,关系民族未来的大事,是关乎中华民族永续发展的大计,是功在当代、立在千秋的事业。生态文明建设要以对人民永续发展、对子孙后代高度负责的态度,算好长远账、整体账、综合账,坚持节约优先、保护优先、自然恢复优先的方针,切实将生态污染治理好、将生态破坏修复好、将生态环境建设好,努力建设一个美丽中国,实现中华民族的永续发展。我们党将生态文明建设的当前利益和长远利益相结合,改变以往头疼医头、脚疼医脚的短视化实践,建构一种全面性利益考量的生态文明建设目标,科学回应生态治理实践的整体性利益要求。

三是着力建构专门性与完整性相统一的生态文明体系,克服片面化,展现生态治理实践的全面性要求。生态文明体系构建是一项系统工程,不仅涉及生态文明的显性内容,而且还与生态文化、生态习惯等众多隐性内容紧密联系在一起。基于此,我们党从社会整体文明出发,建构专门性和完整性相统一的生态文明体系,克服生态治理的片面化实践,有效提升生态治理的整体性效能。一方面,提出推动生产生活方式的全面绿色转型。生态文明涉及社会生产和人民生活的全过程,是一种整体性和系统性的文明。我们党立足整体性视野系统思考生态文明建设,将绿色发展理念贯彻于协调发展、创新发展、开放发展、共享发展之中,推动生产方式、生活方式的全面绿色转型,努力实现经济社会发展和生态环境保护协同共进,为人民群众创造良好生产生活环境,不断开创了人类文明新形态,也展现着人同自然和解、人同自身和解的整体性思索。具体而言,在社会生产各领域,着力建构生态经济体系,全面贯彻绿色发展理念,以生态科技创新推动绿色发展、引领社会高质量发展,全面推动产业结构的绿色转型;在人民生活领域,积极构建生态文化体系,全面培育社会全体的生态文明素养,促进人们生产生活方式向低碳、绿色、环保的行为转变;建立健全管全局、管根本、管长远的生态制度体系,尤其是党的十八大以来,习近平多次强调生态文明建设重在建章立制,“只有实行最严格的制度、最严密的法治,才能为生态文明建设提供可靠保障”[16]210,推动制度和法律相互补充、相互协调、齐头并进、协调统一,让刚性制度成为生态文明建设实践的真正保障;建构主体明确、权责清晰、严格问责的生态目标责任体系,纠正不作为或胡作为现象、启动问责程序、加强绩效考核,切实改善生态质量,实现生态文明建设的目标。另一方面,我们党不仅全面搭建生态文明体系的“四梁八柱”,而且全方位筹划、多维度思考,努力建构和完善以生态文化体系、生态经济体系、生态目标责任体系、生态文明制度体系、生态安全体系为主要内容的完整生态文明体系,加强生态文明建设与社会各方面发展的协同性、关联性,推进生态治理实践的整体性发展,展现着生态治理实践的全面性要求。

四是着力构建中国场域与世界场域相统一的生态文明建设路径,超越国别化,展现生态治理实践的国际化要求。生态问题是典型的涉及全球性发展的问题。生态文明建设是关乎人类命运共同的事业,生态治理实践需要国内与国际协同作战。一直以来,传统的工业文明以牺牲生态环境为代价换取经济的增长,引发全球变暖、臭氧层破坏、土地荒漠、淡水资源短缺等一系列跨越国界的生态问题。基于此,中国共产党既批判资本主义发展方式所引发的世界性生态危机,又不断探索符合人类共同发展的生态治理道路,提出中国场域与世界场域相统一的人类生态命运共同体,切实推进生态治理实践的国际化发展。习近平在庆祝中国共产党成立100周年大会上的讲话中指出:“我们所做的一切都是为人民谋幸福,为民族谋复兴,为世界谋大同”[17]。这三个“谋”有机统一于人类所共有的自然生态环境这一人类发展的前提和基础。习近平站在全人类共同发展的高度,以全球化的整体视野,统筹国内国际生态发展,提出构建人类生态命运共同体。习近平整体性的生态文明实践还体现在强调国内和国际携手共建美好地球。[18]5-12就国内而言,中国共产党立足自身,重视国内生态文明建设,不断满足中国人民对美好生态的期待,回应人民所急所盼所需的生态问题,坚持生态为民、生态利民和生态惠民的生态治理实践活动,不断改善生态环境质量,促进生态公平,让美好生态成为最普惠的民生福祉,不断提升人民的整体幸福感、满足感、获得感,打造符合中国场域的生态文明建设实践道路,建设美丽中国。就国际而言,中国作为负责任的大国,本着对全人类高度负责的态度,提出构建跨越国界、超越制度的人类生态命运共同体。我们党不遗余力推动中国成为世界生态文明建设的重要参与者、贡献者和引领者,为世界各国生态治理实践贡献中国智慧和中国方案,积极推动人类生态命运共同体构建,以宏观整体视野不断打造生态文明建设的世界场域,推动生态文明建设的世界性合作、平等性对话、协同性发展,共对生态危机、共解生态难题、共画生态同心圆,形成共治共赢共享的全球化生态文明建设发展道路,建设清洁美丽世界。人类生态命运共同体将生态文明建设中国场域和世界场域统一起来,从宏观和微观相结合的维度回应着生态治理实践的国际化要求。

总而言之,中国共产党从整体性逻辑出发,多元协同的主体为生态治理保驾护航,注重长远化的利益为生态治理明确目标,建立健全的体系为生态治理提供全方位保障,超越国别的场域构建为生态治理确立实现路径,四方面相互依赖、相互联系,共同作用于生态文明建设之中,克服碎片化、短视化、片面化和国别化的弊病,破解传统非整体性的生态治理实践困局,从根源上解决生态治理的失灵、失效,铸就生态治理实践整体发展的新模式,不断推进新时代生态文明建设新发展。

猜你喜欢

文明生态建设
请文明演绎
秦药新生态之二 药好才是真的好
长抓政治生态
漫说文明
住进呆萌生态房
《营利》的生态批评解读
党的政治建设怎么抓
《人大建设》伴我成长
保障房建设更快了
《人大建设》建设人大的故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