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全育人”背景下大学生理想信念教育研究*
2022-11-27谭建平王继荣
谭建平,王继荣
(湖南科技大学 教育学院,湖南 湘潭 411201)
高校培养的大学生是能肩负起时代使命的社会主义建设者和接班人。人的行为活动受思想意识的指导,理想信念作为一个思想认识问题和实践问题是个人思想意识的集中体现,为大学生追求崇高目标和实现人生价值提供了内在驱动力。理想信念是以理想和信念这两个层面为基础形成的更高层次的精神追求,是人对于未来生活发展的展望和畅想,体现了人对人生奋斗目标和政治立场的高度自觉。[1]习近平在全国教育大会上提出了“三全育人”理念,在《关于加强和改进新形势下高校思想政治工作的意见》中也论述了“三全育人”理念对高校有效开展思想政治教育工作的重要性,认为高校思想政治教育应当以“三全育人”理念的要求为标准。[2]“三全育人”是全员育人、全方位育人和全过程育人。全员育人是指高校育人工作的实施主体是全体教职工,全过程育人强调高校育人工作应当贯穿学生在校学习成长的全过程,全方位育人侧重于高校应当整合校内外、课内外、线上线下的教育资源从而实现育人工作的协同联动。[3]这三个部分不是割裂分离的,而是相互联系的统一整体,全员育人是全过程育人的基础,全过程育人是全方位育人的前提,全方位育人需要全员育人,最终使高校育人工作做到人人育人、时时育人、处处育人。
一、“三全育人”和大学生理想信念教育的内在关系
理想信念教育对于大学生个人和整个社会都有极其重大的意义。大学生形成正确的理想信念既有助于大学生自身成长和未来发展,也有利于高校育人工作的有效开展,还为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奠定了坚实的精神基础。“三全育人”理念是高校开展思想政治教育工作的指导性思想,而理想信念教育是高校思想政治教育工作的重中之重,梳理“三全育人”理念和大学生理想信念教育之间的关系,明确两者之间的内在逻辑关联有助于高校更好地开展大学生理想信念教育工作。
(一)大学生理想信念教育与“三全育人”核心统一
“三全育人”理念的核心在于“人”,在于将当代大学生培养成为德智体美劳全面发展的时代新人。[4]由于社会背景和生活水平的差异,新时代大学生显现出与以往大学生不同的特性,他们对于精神世界的诉求也与其他时期的大学生有所区别。“三全育人”理念正是基于此,强调大学生自身的特性是高校实施育人工作的核心,明确当代大学生的精神诉求从而进行有针对性的思想教育。在《中共中央国务院关于进一步加强和改进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的意见》中,将大学生理想信念教育的最终目的定位为使大学生形成崇高的理想信念,使大学生能够将促进社会发展、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追求共产主义作为自己的人生目标。[5]引导大学生形成崇高的精神追求和价值取向是理想信念教育的最终目的,但这并不意味着理想信念教育只需关注这一部分,大学生理想信念教育也要涉及职业理想和个人理想的规划,如果没有这些低层次理想的形成基础,是无法建立起高层次的精神追求的。如何引导大学生将个人理想信念与社会理想相结合、将实现个人价值和建设社会主义相统一是当前高校在开展理想信念教育工作时需要考虑的问题,也是“三全育人”的核心要求。
(二)大学生理想信念教育与“三全育人”的中心一致
“三全育人”这一理念经过初始阶段、成长阶段、发展转型阶段和升级完善阶段,已经形成了一个较为完整的育人体系,[6]其中心体现为“育”。相较于以往有关教育教学改革的理念,“三全育人”理念针对的是高校思想政治教育工作而并非一般性的教育工作,强调在教育教学活动中要贯彻“育”这一要素,主要体现为以下几点:一是在教育教学活动中教师要注重培养大学生对有关知识形成情感上的认同以及将相关知识运用于实践的能力而不是纯粹的知识传授和讲解;二是强调教育教学活动应当遵循教育规律,要将“育”的思想渗透到教育教学活动的每一个环节和组成部分;三是引导高校思想政治教育工作由“教”转向“育”,推动高校积极构建教育教学新模式。大学生理想信念教育是对大学生的思想和意识形态展开的教育,这种有关精神世界的教育是不可能仅仅停留在接受和了解理论知识的层面,而是着眼于如何使大学生对理论知识形成情感上的共鸣和思想上的认同。要达到这一目标,高校在进行大学生理想信念教育时就应当更看重其育人功能的体现,强调教育内容应当与实际相联系,使大学生可以用理论知识解决实际问题,从而达到真正理解和掌握理论知识的水平并形成坚定的理想信念。大学生理想信念教育的这一特性与“三全育人”理念对于“育”的强调不谋而合。
(三)大学生理想信念教育与“三全育人”重心的契合性
“三全育人”理念作为一种改善高校育人工作的理念,其目的在于通过对高校思想政治教育工作的模式和途径进行创新使每一位学生都可以受到精神上的陶冶。“三全育人”理念强调教师要积极探索新的教育方法和形式,高校则要积极探索新的教育资源和模式,使教育资源和教育形式更加多样化、全面化。“三全育人”理念的重心表现为“全”,即高校思想政治教育应当是一个面向全体大学生的精神教育,是高校在整合尽可能全面的教育资源并积极探索尽可能多的教育教学方法和模式的基础上展开的思想意识教育。理想信念作为一种意识形态是以耗散结构方式生成和存在的,根据耗散结构理论可知,大学生理想信念不可能以线性的方式简单的延伸或累积而生成,在其形成和发展的过程中有无数物质利益和精神利益的参与。[7]这就意味着大学生的思想意识形态处于不断变化的状态,并且由于大学生大多刚刚成年,心理上还处于要求自我独立和依赖他人并存的阶段,所以他们较容易受到他人言论和观念的影响,做出一些不正确的选择和判断。这就要求高校在开展理想信念教育时应当贯彻“三全育人”理念中“全”的思想,从而更好地应对大学生思想观念的变化态势以及对大学生理想信念形成造成冲击的外界影响因素。
二、“三全育人”背景下大学生理想信念教育的现实困境
在各大高校积极开展理想信念教育的背景下,大学生理想信念整体上呈现积极向上的态势。但是部分大学生的理想信念依旧存在一些不良现象:有部分大学生以功利主义作为理想信念的价值取向;有部分大学生对理想信念感到迷茫和无措;还有部分大学生的理想信念出现困惑或偏差。出现以上这些状况足以说明大学生理想信念教育的成效不尽如人意,以“三全育人”理念为指导思想进行审视,发现当前大学生理想信念教育还存在一些亟需解决的问题。
(一)教育目标中“员”的缺失和“人”的不足
大学生重视自我意识的突显,注重自我观点和自我诉求的表达。但是受现实情况所限,辅导员和专职思政课教师难以做到关注并满足每一位大学生的需求,这就使得当一些大学生的理想信念出现了错误的倾向或发生了偏差时较难得到及时的修正,所以形成全员育人的教育模式对于大学生理想信念的形成尤为重要。教育部印发的《新时代高等学校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师队伍建设规定》中也要求高校的育人工作要体现全员育人,明确指出高等学校应当积极调动广大教职工参与思想政治理论教育的积极性、主动性,动员各方面力量支持、配合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师开展各项育人教育工作,提升思想政治理论课的教学效果。但是现实情况却是部分高校对全员育人重要性的认识还不够深刻,还存在着思想政治教育是辅导员、专职思政课教师的任务这种错误的观念,[8]在进行目标总体规划时对“三全育人”中人人育人的思想的贯彻还不够彻底,出现了“员”的缺位。
大学生理想信念教育目标的设置未能较好地体现“三全育人”中“人”的理念。当前部分高校对大学生理想信念教育目标的设定偏重集体利益,鼓励个体为了维护集体利益牺牲自身利益。这种集体利益远高于个人利益和个人价值追求的目标与物质水平相对低下、市场经济还没有得到充分发展的计划经济时代是相呼应的。[9]然而改革开放以后,社会步入社会主义市场经济时代,人民的物质生活水平不断提高,大学生对于集体利益的关注度较低。网络上“内卷”“躺平”等热点词汇也说明在竞争越发激烈的社会背景下,大学生更加关注个人利益的诉求和满足,并且根据有关调查显示有35.1%的大学生更关注个人理想的实现。[10]但是高校对于大学生理想信念教育的目标设定尚未充分考虑当代大学生的需求,反而一味地追求崇高的思想境界,未能很好地协调和平衡社会理想和个人理想之间的关系,使得社会价值需求与个人价值需求之间的冲突相较于以往更加尖锐。同时,大学生理想信念的形成遵循着充盈个体性世界的优先逻辑原则,满足个体精神世界的需求是大学生形成崇高理想信念的基础和前提,只有从个体入手发展其精神世界、满足其最根本的诉求,才能让大学生自主地构建更高层次的精神世界[11]。
(二)教育内容中“过程”的割裂和“育”的缺少
部分大学生缺乏道路自信、理论自信、制度自信和文化自信,对于马克思主义精神实质和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本质的理解还较为浅显,对社会主义产生的历史必然性、现实重要性和未来发展趋势还存在一定的疑惑,[12]导致这种现象的原因之一就是高校在进行理想信念教育工作时出现“过程”的割裂。如何做到教育内容衔接性和针对性的协调统一是部分高校在进行内容选择和安排上较少考虑的问题。教育部印发的《新时代学校思想政治理论课改革创新实施方案》中明确规定要健全教材的一体化机制,高校要根据学校的培养需求增强教学内容的针对性和实效性。然而当前部分高校对于理想信念教育内容的系统性和连续性的关注度较低,大学生虽然每个学期都接受了有关理想信念的教育,但存在着以割裂形式进行专题教育的问题,高校的理想信念教育有的只是做到了形式上的全过程,尚未做到实质性的全过程育人。
大学生理想信念教育在内容选择上,对“育”这一要素的落实度还不够高。大学生理想信念的形成遵循着由感性认同上升到理性认同的规律,过于抽象化和复杂化的教育内容加大了使大学生产生感性认同的难度,也就增加了“懂得”与“相信”“认识”和“认同”之间的阻碍。[13]2019年“港独”事件中,中国年轻一代仿佛一夜之间形成了崇高的理想信念,出现了中国留学生掀起“爱中国反港独”运动、“饭圈女孩”为维护国家主权领土完整集体在海外社交平台上发言等事件。这种现象之所以产生是因为人们内心情感被彻底激发出来,只有当人的内在情感被唤醒时,人所形成的理想信念才是无坚不摧的。但是当前大学生理想信念教育却偏重知识的传授而忽视了对于学生情感的唤醒。当前部分高校理想信念教育内容与大学生的实际生活相脱离,根据有关调查研究显示24%的学生认为当前的理想信念教育与现实不符,[14]这种现实和理论的割裂感会让学生无所适从,也在一定程度上造成了大学生理想信念教育大多停留在表层认知而难以转化为实际行动。上述种种现状说明当前大学生理想信念教育的内容与“育”的结合度较低,还是停留在教授理论知识的层面,使得那些理论知识只是知识,对大学生思想意识层面造成的影响还有待提高。
(三)教育方法中“方位”的偏离和“全”的匮乏
新时代是网络化的时代,人们的自我诉求意识更强,这就使每个人都可以在网络上自由地发表言论和观点,而其中一些偏激的或者错误的观念会侵蚀大学生的思想,对大学生理想信念的形成造成一定的冲击。在这样的时代背景下,高校本应该对网络信息加强管理,过滤掉不符合事实的思想言论,并积极探索网络所蕴含的巨大的教育资源,善于利用这些网络教育资源对学生进行多样化、全方位的理想信念教育。令人遗憾的是部分高校应对网络冲击的能力较弱,而有的高校就算利用网络教育资源进行大学生理想信念教育,这种教育方法大多也只是流于形式而较少发挥网络真正的教育价值。通过调查大学生理想信念教育中高校对校外教育资源的利用情况发现,只有11.8%的学生认为高校做到了定期组织学校和家庭的交流和沟通活动,[15]这说明部分高校与家庭和社会的联系度和合作度还有待提高,课内外、校内外、线上和线下之间的壁垒依旧存在。全方位育人是要构建各个方位协同合作的育人格局,而不是局限于学校这一方面,学校尚未较好地利用家庭资源和社会资源,在一定程度上导致了大学生理想信念教育的“方位”发生偏离。
随着经济全球化和科技的迅猛发展,西方思想和文化价值观不断冲击着大学生的理想信念。这些思想意识大多通过影视、游戏等较为新颖的方式呈现,而大学生又处于对于新奇事物充满好奇的心理阶段,这种新颖的形式往往可以调动大学生的兴趣,从而对大学生的思想进行渗透。这就要求思想政治教育教师要深化教学改革创新,做到主导性和主体性相统一、灌输性和启发性相统一,但是当前部分教师尚未达到这一要求。正是因为高校教师大多采用传统的照本宣科和类似于“满堂言”这种带有强迫性质的传统教学方式,才会使这些较为新颖的教学方法受到人们的广泛关注。高校教师利用新媒介进行教学的创新意识还有待加强,对探索新方法和新形式的热情较低,使得有关理想信念教育的理论知识只能做到进教材、进课堂却难以进入学生的头脑,高校在探索方法“全”、模式“全”的理想信念教育模式上还存在有待加强和提高的地方。
三、“三全育人”背景下大学生理想信念教育的路径探寻
高校如何有效开展理想信念教育是一个有待解决的问题,而“三全育人”理念为解决这个问题提出了新视角和新思路。高校应当以“三全育人”理念为指导思想,推进大学生理想信念教育的路径改革,主要从以下几个方面着手:
(一)以“人”为基点体现目标设置的全员性
目标设置遵循的方向和理念直接关系到大学生理想信念教育对谁开展、由谁开展、怎样开展等一系列问题,设置一个合理的教育目标对高效地开展大学生理想信念教育工作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
第一,高校在进行目标设定的过程中要坚持贯彻“三全育人”理念的核心,将“人”作为目标设定的立足点。大学生理想信念教育是针对具有自我意识的人开展的精神陶冶和价值建构,而不是针对一个没有感知力的物进行的。只有当大学生理想信念教育目标的设定符合学生身心发展规律时,这个目标才是有价值的、有意义的。大学生理想信念教育的目标要关注教育教学活动的供给侧平衡,即不仅要关注教育主体能提供什么,还要关注大学生需要什么。[16]高校在目标设置的过程中应当考虑到大学生的现实需求和自我诉求,考虑到当代大学生的特性。
第二,高校应该在大学生理想信念教育目标上对教育者进行规定,突出全员育人的思想。高校不能将进行大学生理想信念教育的教育主体局限于专职人员,应当扩大教育主体的范围,积极贯彻全员育人的理念。高校的目标设定在关于怎样开展大学生理想信念这个方面也要体现全员育人的思想,高校应该改善教育教学评价标准,把理想信念教育的成效作为对高校教师进行评估的因素之一,促进其他高校教师积极主动地在课程上进行理想信念教育的渗透,从而促使高校其他教师能够有意识地与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师进行合作形成合力,实现“思政课程”与“课程思政”协同育人。
(二)以“育”为基点强调内容选择的全过程性
大学生理想信念教育内容的质量和水平直接影响着高校育人效果,只有不断充实和丰富理想信念教育的内容,加强素材与实际生活的联系或者将现实时事作为素材,才能更好地帮助大学生理解相关理论知识。
第一,高校在进行教育内容的选择和安排上要体现出“三全育人”的中心,将“育”作为教育内容的出发点。教育不是机器生产,不可能用一种模式和方法对待所有的学生,也不可能培养出一模一样的人。“育”就是体现为教育应当尊重个体的独特性,使每个学生都能成为真正的自己。教育有其自身的规律,强调由浅入深,由低层次向高层次发展,大学生理想信念教育作为高校教育工作的重要组成部分,自然也遵循着这一规律。所以大学生理想信念教育内容应当从基本的、低层次的要求入手,以与现实联系较为紧密的内容为基础引导学生理解较为抽象的理论知识并逐步达到高层次的要求。同时,大学生理想信念教育内容选择应当是以这些内容是否能够与学生形成情感上的共鸣以及学生是否能够真正实践这些内容为标准,而不是以其他因素作为选择依据。
第二,高校理想信念教育的内容应当注重针对性和衔接性的统一,要做到因材施教和整体推进的协调统一。每个年级的大学生有关理想信念的诉求是不同的,高校应当意识到诉求的多样化和差异性来调整理想信念教育内容。高校在开展理想信念教育工作时既要做到以马克思主义理论和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等思想意识教育为主线和主导方向,也要做到针对各个年级大学生的特点进行有侧重点的教育。在此基础上,高校还应当注意这些分段进行的理想信念教育内容应是具有内在联系和统一性的,而不是割裂的知识专题,要使各个年级的理想信念教育内容形成连贯的纵向脉络,从而做到真正的全过程育人。
(三)以“全”为基点重视方法运用的全方位性
影响大学生理想信念教育效果的因素之一就是方法,只有教学方法符合教育规律和个人身心发展规律,高校才能更好地开展理想信念教育工作。
第一,教师要以“全”为目标改进自身的教学方法,形成更加全面和多样化的教育教学方法。同时,教师在教育教学活动中要做到因材施教,要能够针对各个年级的学生采用不同的教学方法,争取做到教育效果的最大化。与此同时,高校也要积极探索各类教学活动模式和教学组织形式。
第二,高校应当将全方位育人的思想融入教学方式和方法的改革上。首先,高校要做好课内和课外的一体化。要积极创设具有教育价值的校园制度、校园环境和校园文化,使得对大学生进行理想信念教育不止停留在课堂内,也延伸到课外,做到课内外结合。同时,高校也要做到“以学养人”,即高校的理想信念教育工作要充分挖掘高校的学术氛围中所蕴含的教育资源,使学生在日常的学习生活中得到思想上的陶冶和升华。[17]其次,高校要积极与家庭和社会进行沟通和交流。任何教育的成效不可能只受学校的影响,还有家庭和社会的作用,而大学生理想信念教育作为意识形态教育则更是如此,高校必须做好和家庭、社会的横向衔接工作才能更好地开展大学生理想信念教育。如辅导员可以在平常生活中与学生家长多沟通或者在学生实习期间与实习单位进行有效的交流,从而时时掌握大学生理想信念的状况。最后,高校要做好线上线下的协同机制。虽然网络对大学生理想信念的形成造成了冲击,但同样也蕴含着丰富的教育资源。高校要善于合理地利用网络这个新媒介进行大学生理想信念教育,可以通过开设相关公众号和网站,或者开发关于理想信念教育的线上课程,使线上和线下的资源得到统筹规划,从而形成全方位育人的格局。
综上所述,当前大学生理想信念教育还有许多需要改进的地方,而“三全育人”则提供了一个全新的视角。高校要想在大学生理想信念教育工作中贯彻落实“三全育人”理念,就必须做好横向层面和纵向层面的教育协调工作,从而培养出能肩负历史重任的时代新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