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大学生志愿服务实践育人的三维向度*

2022-11-27张丽娟

赣南师范大学学报 2022年4期
关键词:志愿育人大学生

张丽娟,安 敏

(赣南师范大学 马克思主义学院,江西 赣州 341000)

一、引 言

志愿服务是社会文明程度的现实表达,也是践履社会道德、弘扬文明新风的重要抓手。习近平总书记在多个场合讲话中阐释了志愿服务、志愿者、志愿精神的内涵与要义,对志愿服务事业倾情关心关切。从党的十六届四中全会提及“积极深化青年志愿者活动、‘希望工程’等活动”到党的十八大倡导“大力弘扬志愿服务精神”,再到党的十九大提出志愿服务制度化等,发展志愿服务已然成为国家战略布局。2019年10月,中共中央国务院印发的《新时代公民道德建设实施纲要》强调弘扬雷锋精神和奉献、友爱、互助、进步的志愿精神。2020年7月,教育部印发的《大中小学劳动教育指导纲要(试行)》提到,“服务性劳动是劳动教育的重要方面,服务性劳动教育要注重让学生利用所学知识技能,服务他人和社会,强化社会责任感。”[1]可见,志愿服务被注入了青春活力,充分反映了公共理性与个体修养的统一、大学生精神涵育与行为养成的统一。新时代志愿服务成为高校树人、育人、砺人功能的承载主体,志愿服务与实践育人是统一的,符合思想政治教育“坚持主流意识形态的主导与灌输”[2]的本质,是落实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工作理论性与实践性相统一的重要抓手。提升大学生志愿服务工作质量,要坚持中国特色志愿服务发展要求,弘扬志愿文化及其价值,瞄定大学生志愿服务目标与功能,加强服务社会行动支撑,优化赋权增能保障路径,在满足社会日益多样化的服务需求中,增强大学生志愿服务的实效性。

二、理论维度:大学生志愿服务实践育人的理论支撑

(一)志愿服务的理论根基——马克思主义实践观

行为上的笃定源自“理论上的清醒”。[3]马克思主义实践观既是大学生志愿服务的指导思想,也是大学生志愿服务育人价值的判断准则。马克思主义实践观是对人们开展实践活动时坚定目标导向、确立价值原则、作出路径选择等基本行为要素的高度总结和概括,强调实践是物质活动,是主观见于客观的活动。大学生志愿服务是思想政治教育的重要表现形式,遵循了马克思主义实践观的主客体关系,亦是遵循实践育人的“施加”,“施加”基础上的“转化”,“转化”过程的“塑造”。[4]大学生响应时代需要,遵循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价值引领和实践导向,崇德积善、乐施于人,深刻诠释了马克思主义实践观与中国社会发展相结合的产物——志愿服务。中国特色志愿服务始终坚持马克思主义实践观的指导,与历史同向、与时代同振、与群众同行,引导当代大学生在回应社会服务与热点话题中拓展问题视域,在纾解矛盾、向上向善践履中锤炼自身道德品质。

马克思在《关于费尔巴哈的提纲》中指出,“全部社会活动从本质上看都是实践的,从事实践是所有社会生活的重要基础,社会历史则是大众实践活动的产物,”[5]人的社会活动及自我发展、全面发展离不开实践。实践是人的现实的感性活动,是人的有意识有目的的活动,是社会历史的过程,[6]据此界定了“实践”的概念,也扩大了“实践”的外延,丰富了“实践”的时代内涵。不言而喻,大学生志愿服务是探索“实践理性”规律的过程,是“促进人格的自我陶冶、自我教育和自我完善的过程”。[7]大学生在志愿服务实践过程中更加清醒地认知自我,遵循美的规律构造自我人格,涵育正确的人生观与价值观。大学生志愿服务实践的本质是大学生开展自我完善的创造性活动,满足合乎人之本性的行动需要。因此,注重大学教育知行合一,提高大学生服务社会、服务他人的能力,实现高校育人“施加”“转化”“塑造”的一体化,方能跑出志愿服务育人的加速度。在志愿服务过程中,除了锻炼大学生服务能力、深化其身体与心灵的融合,实现大学生自我价值外,也激发了大学生志愿服务实践育人的辐射效应。相对于“动物只是按照它所属的那个种的尺度和需要来建造,人懂得按照任何一个种的尺度来进行生产,并且懂得处处都把内在的尺度运用于对象,按照美的规律来构造。”[8]大学生作为构造主体,以服务性劳动的方式改造客观世界,对社会环境开展合乎目的性的活动,以向上向善品行传递社会关爱、感化他人的助人善心,触动他人的自愿认知,催生他人的服务意志,升华他人的精神境界,促成良好社会风尚。

(二)志愿服务的历史底蕴——中国优秀传统文化

用文明标注进步,提高文化软实力成为综合国力较量的重要战略抉择。志愿文化作为社会主义先进文化的重要组成,也是中国优秀传统文化的时代体现。在“社会治理现代化”和“文化发展全球化”两大促动因素影响下,锻造文化发展的时空格局,逐步上升为文化强国战略的重要环节。志愿精神集中体现了“奉献、友爱、互助、进步”志愿要义,其内核是奉献社会、服务他人,彰显自愿、利他、无偿等志愿特点,亦然与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同镜同框,与中国传统文化同根同源。发扬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协同培育志愿精神,成为志愿服务常态化发展的重要举措。志愿精神、志愿服务是历史性产物,源自中国优秀传统文化,尤其是作为传统文化的主体儒家、墨家、道教、佛教等,其内在意蕴都阐发出对慈善、志愿服务的关注。其中,“仁”是儒家哲学思想的核心,“仁者爱人,有礼者敬人”“君子仁爱为先,不求所报”等都深刻阐释了志愿精神的内涵与精髓,“仁爱”亦成为志愿精神的价值之源。“及其闻一善言,见一善行,若决江河,沛然莫之能御也”(1)出自《孟子·尽心上》。昭示从善如流、方不虚生,“达则兼济天下”(2)出自《孟子·尽心上》。“乐以天下,忧以天下”(3)出自《孟子》的《梁惠王章句下》。的自我牺牲精神,怀“舍生取义”“恻隐之心”“守望相助”处于世,以“止于至善”纯净“明德”等,皆生成了志愿精神的心理动因,为志愿服务提供了伦理基础。此外,墨家文化的无差别“兼爱”“博爱”,道教文化的“利物济人”“上善若水”,佛教文化“无缘大慈”“同体大悲”[9]“普度众生”的利他主义思想等,无不倡导广行善事、常存善心,才能增长德行。

中华优秀传统文化蕴藏的仁爱、行善、互助、奉献等推动了志愿文化的形成与发展。志愿服务将不相识的人聚在一起,传承志愿文化、弘扬志愿精神,共同吟唱“奉献、友爱、互助、进步”之歌,成为传颂道德模范、培育时代新人的价值旨归。中国志愿者开启了2008北京奥运会志愿新纪年,2022年继续接棒北京冬奥会,身体力行向世界诠释“中国精神”和“世界情怀”,擦亮了北京城市名片,持续涵养和丰富志愿文化的时代意蕴。中国优秀传统文化推动了志愿服务的发展与进步,志愿文化在时空交替演进中逐步成为影响大学生认知、价值、信念、道德和审美情操的重要精神力量,引导大学生掌握志愿服务、志愿精神的历史脉络,增强大学生的志愿意识,在“微生活”中养成志愿思维和形成志愿自觉。当然,大学生不负众望,因时而动、顺势而为、大有可为,数不胜数的“奉献、友爱、互助、进步”的雷锋活动缩影随处可见,形式多样的志愿服务也成为学雷锋活动最主要的形式之一。[10]

三、价值维度:大学生志愿服务实践育人的目标导向

(一)个人价值:同镜同框的省思体悟

个人价值的评价尺度是看一个人为满足个人需要而作出的发现、创造等实践活动是否有利于个人的心智和身体发展,能否得到社会的认同和认可。《2018年世界志愿服务状况报告》指出,“志愿服务与公民参与一样,既是发展的手段,又是发展的目的。”[11]大学生践行志愿服务是实现个人价值的需要,服务他人与锻造自我并行,将志愿服务思维、理念不断内化,促使大学生从“社会要我这样做”变为“我要这样做”。大学生志愿者遍及社会各个领域、各个角落,与不同群体和个人、在不同地域采取不同的方式开展服务。本质而言,志愿服务是服务与学习同镜、内省与实践同框,是服务中学习、内省中完善、实践中锻造、适应中养成的过程。大学生把握时代机遇和锻炼机会,力争投身志愿服务,努力汲取创造出彩人生的养分和能量,实现个人价值。例如,大学生投身于贫困落后地区帮扶、支农、支教服务,不仅历练了自己的身体、意志和心智,而且在服务中了解和学习当地的文化、习俗与民情,不断培养心灵智慧。不难看出,大学生志愿者心怀良善、崇贤尚善,接触到不同的事和人,必然处处可为、处处可学,开阔视野并增长阅历,镌刻自身的成长格律,最大限度地使个人受益。当然,大学生投身于志愿服务、实现个人价值的路上,难免遭遇挫折与困难。为此,大学生以志愿服务践行崇德向善,需要更加坚定、科学的理想信念和人生追求。受多元社会思潮的干扰,部分大学生面临信念枯竭、价值观偏离、个人利益至上等问题,如何采取有效举措避免此类风险给大学生乃至社会带来的危害?离不开坚定、科学的理想信念作为重要保障。大学生只有坚定理想信念、树立良好的道德风尚,在“服务中学习”、在“学习中服务”,才能为改善社会、促进社会进步而躬行于服务社会、奉献个人力量。同镜同框的省思体悟需要引导大学生感知并宣传社会发展与新时代的伟大成就,更加坚定社会主义的“四个自信”。譬如,面对后疫情时代新冠疫情此起彼伏,大学生志愿者不计较个人得失无偿提供自愿服务,勇敢地加入防控阵营,经受时代的考验,传递爱与暖,在集体与个人利益权衡中破除个人主义和实用主义,切实体悟到社会主义制度的优越性和社会主义先进文化的激励性。

(二)社会价值:同心同行的价值共赢

志愿服务不是试图说服大学生个体牺牲自我利益,而是促成个人与社会共同发展的价值共赢。大学生“不是单子式存在”[12],其成长成才、社会价值的实现离不开知识传授的“小课堂”,也离不开深入社会“毛细血管”的“大课堂”,志愿服务正好为大学生实现社会价值注入了实践基因。参与志愿服务的大学生在能力范围内奉献个人的时间和精力,自愿向社会提供服务,被认为具有奉献精神、韧性、合作、乐观等心理品质。[13]与此同时,通过自愿性、利他性行为和实践活动,激发大学生潜在服务功能,落实道德践履,促使高校思想政治实践教育与大学生志愿服务社会价值同心同行。随着大学生志愿者队伍不断壮大,作为一种生活化、社会化的实践活动,志愿服务优势和影响力不断凸显,创造了巨大的社会经济效益。近年来,大学生志愿者的身影出现在一系列国内大型活动以及重大事件中,大学生勇担防汛重任、奋战抗疫一线、支援北京冬奥会等,用志愿服务取代有价服务,节约了各类活动的运行成本,借此完善政府资助手段,有序推进政府购买社会服务的发展;大学生志愿者响应国家西部计划号召,投身于西部建设,夯实西部发展的人才基础,为西部发展奉献无悔青春,为西部的迈步、赶超、飞跃作出了重要贡献。大学生多路径参与志愿服务彰显了高校思想政治教育的“智库”作用,反映了高校思想政治教育转化为现实生产力的过程以及高校思想政治教育对社会服务、“资政”职能的贡献力。

除此之外,大学生志愿服务推动了社会主义精神文明建设。社会精神文明建设是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建设的组成部分,也是和谐社区建设的助力器。大学生青年群体参与志愿服务活动,是社会主义精神文明建设的重要途径,昭示了树德、形善、强体、育美的综合育人职能,群众在哪里,文明实践就在哪里生根开花,群众需要什么,志愿服务就提供什么。大学生志愿服务用真诚、真心奉献社会,带来的结果便是困难群众摆脱困境,唤起广大社会民众内心那一份对国家、民族、社会强烈的责任感和归属感。大学生志愿服务能力“直接决定社会主义建设者和接班人的劳动精神面貌、劳动价值取向和劳动技能水平”。[14]大学生躬体力行地向社会传播劳动观念、弘扬劳动精神,营造全社会互帮互助、乐于助人的社会氛围,提升整个社会的文化层次和精神品味,有助于丰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内涵,实现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具体化与生活化,增进居民对志愿服务的价值认同。

四、行动维度:大学生志愿服务实践育人的实现路径

(一)行动旨归:协同治理

大学生志愿服务实践育人的行动目标是实现教育协同治理和社会协同治理。从育人层面来看,大学生志愿服务属于大学生服务性劳动教育,旨在突破大学教育在观念、制度、文化方面的阻碍因素,完善社区协同育人机制,实现大学教育的知行合一;从志愿服务本身来看,大学生志愿服务是社区治理主体之一,发挥大学生的服务机理和服务自主性,助力于社区组建一个兼具组织力、团结力、保障力、内生力和服务力的协同治理网络。大学生自愿服务于社会,服务于人民,本身是一种深刻的思想境界,只有明确个人的价值追求和神圣使命,才能把自己锻造成为德智体美劳全面发展的时代新人。社区作为社会治理的基本单元、群众生活的共同体,社区服务水平决定了居民满意指数和幸福指数。党的十九大报告指出:“必须坚持以人民为中心的发展思想,不断促进人的全面发展、全体人民共同富裕……”[15]大学生投身于志愿服务,积极配合基层党委政府和群众自治组织,深入社会“毛细血管”“与便民利民服务、社区服务相衔接”,推进社区领域中敬老扶幼、法律援助、文体活动、医疗卫生、环境保护等方面的协同化治理。大学生志愿力量以人民群众为本、服务为先,紧密围绕如何更好地服务于新时代社会主要矛盾的解决,有效地弥补了社区志愿服务专业化和便捷化的不足,促使志愿服务成为基层社会治理的重要模式。除此之外,利用大学生志愿服务推进教育的知行合一,也是教育协同治理的现实诉求。教育协同治理即教育主体协同、教育客体协同及教育载体协同,以志愿服务的实践行动架构起教育主体之间、客体之间及载体之间的链接桥梁,推进彼此的互动与融合,实现教育协同治理能力的提升。“知行合一”诠释教育协同治理,具体而言,即大学阶段的综合实践活动课和社会实践课成为常态,坚持教育教学与服务性劳动、社会文明实践相结合,坚持基础性作业与实践性、综合性作业协同与并重。以志愿服务为抓手,优化、设计大学生志愿服务项目,落实大学生劳动教育,推进社会实践课程的规范化与常态化以及基础性作业与实践性作业的“零障碍”互通,进而增强大学生志愿服务育人的实践性、特色化和多样性。所以,从“实践”“育人”两个核心要义不难看出,协同治理的出发点在于为谁服务、怎样服务,服务的态度和能力成为大学生志愿服务实践育人的目标指向,也是提高大学生志愿觉悟和涵育志愿情怀最需关切的问题。

(二)行动策略:品牌建设

高校志愿服务品牌主要包括了志愿服务的名称、标志及其组合,是用以区别大学生群体与其他志愿组织、大学生服务项目与其他服务项目的一种标识。优秀的服务品牌具有独特性和表象性,能够诠释出志愿服务、志愿组织的形象和影响力,也能将志愿服务的价值内涵和文化精神以可感可知的方式传递给社会,与群众同频共振,强化社会的爱心善念、责任担当,使基层群众归属感油然而生。大学生志愿服务组织及个人是社会服务的重要力量,大学生志愿者发挥感召优势,全面动员社区群众,以大学校园文化驱动志愿者价值的思想认同,以大学生志愿服务品牌促成高校、社区与社会的联动,推动志愿服务成为人才培养的价值指向和大学生的生活自觉。大学生志愿服务作为一项公益性事业,其品牌项目培育的终极目标是创造公共价值。打造高校志愿服务品牌项目需要综合考量基层实际需求、志愿组织动员能力、项目实施条件和社会认同度等因素。一般来看,需求性、创新型、持续性的品牌项目形象识别系统主要包括三个意蕴:一是品牌项目目标的理念识别,服务项目具备可被识别的价值理念和目标理想;二是品牌项目操作的行为识别,旨在通过服务宣传、培训、评价、反馈机制来展现大学生志愿服务特色;三是品牌项目标识的视觉识别,利用高校志愿服务的标识图案、宣传理念、服装等外在要素予以呈现活动进展。[16]为此,培育大学生志愿服务品牌项目,宽领域、多手段打造大学生志愿服务形象识别系统,明确品牌项目服务品质建设,发挥高校专业优势,突出凝聚力强、素质高的特点,推动大学生品牌志愿服务朝着纵深、专业化方向延伸。具体而言,一是优化高校志愿服务理念,深入开展高校志愿服务宣传、推广,以高校志愿服务的感召力和影响力引导大学生及社会群体参与社会化志愿服务,扩大志愿服务组织和志愿服务事项的覆盖面。二是以高校专业化优势链接社区常态化事务,以专业为划分标准将志愿者归属于不同的网格化服务需求模块,打造网格化的志愿服务特色和标识,增强大学生志愿服务的社会识别度。三是完善和优化大学生志愿服务的工作机制和组织机制,以项目化手段推动大学生志愿服务融入社会,增强大学生志愿服务的规范性和可靠性。以社会涵育、高校培育、家庭教育推动大学生志愿服务在基层社区的网络布局,拓展受众群体、拓宽受众渠道,增强社会认可度和支持度,确保大学生志愿服务在志愿任务全过程链条中的平衡。

(三)行动保障:赋权增能

大学生志愿服务实践育人离不开知行合一教育理念落实的保障权力,离不开知行合一教育能力感的增加。赋权增能即赋予权力和增强能力,对大学生志愿者群体而言,“赋权”和“增能”有新的含义:“赋权”需要建立健全志愿服务的相关法律法规政策以推进大学生志愿服务运行机制的完善,创设志愿服务活动环境赋予大学生参与服务的条件和权利。保障大学生志愿者基本权利前提下,志愿服务行动执行的“增能”要素才能得以落实。“增能”将大学生视为具有开发潜能的个体或群体,激发大学生的主动性和主体性,引导其接受志愿教育和开展志愿实践,不断强化大学生的公共参与意识和社会认同感,并使其最终付诸于志愿服务行动。大学生参与志愿服务是一种公益服务性质的教育过程,服务学习的本质特征是坚持服务者与服务对象的双向互惠,自然离不开高校、政府及社会的高度重视与积极参与。[10]教育部印发《大中小学劳动教育指导纲要(试行)》中提到“在公益劳动、志愿服务中强化社会责任感”,这使得大学生参与志愿服务有了顶层设计,继之应建立和完善志愿服务的资源、环境和社会心理等外部支持系统,保障志愿服务“赋权”的真正实现。最初,我国大学生志愿服务是由共青团倡导、自上而下的运作模式,以体制内行政化活动为主,强调志愿行动义务特性,并在实践中与国家、社会重大事件相嵌合,直接为大学生志愿服务搭建活动平台,给予资金、物质、专业人员等资源支持。除了明确大学生志愿服务的参与权、明确大学生志愿服务的政治合法性与身份合理性之外,合理地设置自上而下的安全监护机制、畅通的司法与申诉机制等,保障大学生参与者的安全,维护其合法权益不受损害。

发挥大学生的主体性与能动性,提高大学生心理控制能力和实际控制能力,才能达到大学生个体“增能”目的。大学生志愿服务的“赋权”既体现在正向的给予,也包含了负向的减少。为此,秉持开放思维,跳出志愿服务的地理、时空边界,着眼于党建、居委会、高校的融合与协作,减少对志愿服务实践的干预,增强大学生的自主性、能动性,发挥大学生的青春活力优势,努力创造更高水平、更具有价值的志愿服务事业。实现自我发展是大学生的基本权利,更是大学生人格养成现实需求,如何将大学生自身的专业知识与志愿服务有机融合,坚定志愿服务效率信念,探寻志愿服务的增益点,是大学生获取“增能”的必然选择。当然,不可忽视的还有大学生的心理增能,心理要素是大学生志愿服务的必要条件。譬如,科学设定志愿服务效果的心理预期,包括对志愿服务个体满足和集体肯定,将心理预期视为志愿服务效果的考核依据,以此实现心理增能。另外,大学生的增能路径也需要加强志愿服务的专业化建设。社会枢纽型志愿组织、志愿服务专业组织、优秀志愿者等融入大学生志愿服务,向大学生志愿者传授志愿服务理念、知识、技能等,包括组织大学生志愿者参加专业医学知识、心理学专业知识、应急志愿救助、志愿服务智能化等方面的培训,帮助、孵化大学生志愿服务团队和组织,协力激活大学生志愿服务的内生动力,激发大学生从“要我志愿”向“我要志愿”的转变,推进大学生志愿服务实践育人的纵深、持久发展。

猜你喜欢

志愿育人大学生
文化育人的多维审视
以志愿,致青春
育人铸魂守初心 赓续前行谱新篇
家校社协同育人 共赢美好未来
大学生付费实习“天坑”必须提防
拥有《鹿鸣》书与卡,填报志愿成行家
“我们都是CEO”育人模式简介
“被志愿”
大学生缴存公积金,这个可以有
六旬老妇“养出”了个大学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