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关于天祝县美丽乡村建设的思考

2022-11-27罗红梅

现代农机 2022年3期
关键词:美丽生态建设

罗红梅

(中共天祝县委党校,733299,甘肃武威)

天祝县境内60%以上的面积在祁连山国家自然保护区内,森林覆盖率达到34%,水资源总量12.78 亿m3,在整个西北地区具有重要的生态战略地位。区位优势明显,生态修复能力较强。近年来,天祝县深入贯彻习近平总书记生态文明思想和习近平总书记在甘肃的重要讲话精神,坚定不移走生产发展、生活富裕、生态良好的文明发展道路,全面贯彻落实中央和省、市关于实施乡村振兴战略的决策部署,坚持“规划一支笔、建设一张图、管理一盘棋”的原则,压紧压实责任,强化检查督导机制。按照“生态、洁净、整齐、美丽”的目标,不断提升乡村面貌,助力“共建、共治、共享”美丽乡村建设。同时,对美丽乡村建设开展以来形成的好经验、好做法进行总结,形成规章制度,搭建起农村环境管护的长效机制,不断提高常态化管理能力,精准施策、精准发力,持续提升农村人居环境质量和农民生活水平。

1 天祝县美丽乡村建设的成效

天祝县经过近几年的真抓实干,美丽乡村建设工作取得了显著成效,全县美丽乡村如一幅幅宜居、宜业、宜人的画卷。

1.1 全民推进规划引领,吹响美丽乡村建设的集结号

天祝县结合各乡镇实际,科学合理进行乡镇、村(组)发展定位,统筹谋划美丽乡村发展新蓝图。一是规划引领助推发展。天祝县在召开全县乡村规划推进会议时强调,要全面贯彻落实全省乡村规划推进会议精神,做好全县“多规合一”实用性村庄规划工作,加快天祝县美丽乡村规划和建设的步伐,进一步推动实施乡村振兴战略,努力把天祝建设成为生态美、产业优、百姓富的和谐美好家园。美丽乡村建设需要规划引领,对此天祝县出台了美丽天祝建设规划方案,统筹配置山水林田、湖草沙冰等各类资源,合理布局住宅、产业、耕地、道路、教育、医疗等各类用地,加快补齐基础设施和公共服务短板,提升村容村貌,改善人居环境。各乡镇根据本乡镇的实际情况,制定符合本乡镇实际的能用、管用、实用的计划方案,从而使美丽乡村建设结合当地乡村文化特点,充分利用村庄原有建筑和自然风光,保留不同于城市的自然性、原生态、错落美,不能因建设失去了“土气”、丢掉了“乡味”。二是全民参与齐推进。天祝县各级各部门深刻把握习近平总书记生态文明思想,深入贯彻新发展理念,具有高度的生态环境保护的责任感和使命感,坚决摒弃以牺牲生态环境的发展模式来换取一时一地经济发展增长的做法。保护生态环境,每个人都负有不可推卸的责任,天祝县坚持群众在环境综合整治中的主体地位,充分激发群众的“主人翁”意识,将环保理念深深播种在每个党员干部和农牧民群众的内心深处。天祝县在美丽乡村建设中动员机关干部、农牧民群众、寺院僧人、新时代文明志愿者、巾帼志愿者积极参与美丽乡村环境整治,掀起环境卫生整治的热潮,鼓励广大机关干部和群众在房前屋后、河道沟渠、村道巷道、边沟草场、旅游景点开展环境卫生整治,形成了党政联动、干群齐心、全民参与的良好局面。同时以县城为中心辐射带动方圆百里乡镇实现全域无垃圾,在村(组)推进农村房前屋后、主干道路、公共空间绿化美化行动,进一步提升了美丽乡村的颜值。三是因村施策统筹绘制美丽乡村蓝图。天祝县有19 个乡镇,规划和发展中因地制宜,结合当地文化特色针对乡村差异和规划趋势特征,形成“一村一景、一村一韵、一村一品”的美丽格局,统筹农村生态保护修复及乡村产业发展基础等要素,科学布局生产生活生态空间,统筹绘制美丽乡村建设蓝图,对村庄实施分类管理和精细化治理,从“清洁、保护、整改、美丽”四个方面精准发力,不断改善农村人居环境。其中天祝县抓喜秀龙镇按照“一通二离三拆”的工作思路,立足村情、村貌、村需,做到规划先行、有的放矢、有序建设,高标准、高水平打造炭窑沟村省级美丽乡村示范村。天祝县炭山岭镇基于当地原生态的屏障,抓原生态建设,大力提升绿色发展水平;抓拆乱建新,切实提升镇村宜居风貌;抓项目建设,不断提高镇管理水平,保存当地文化历史、民族特点。

1.2 多措并举攻难点,吹响铲除痼弊顽疾的“冲锋号”

一是全力修建卫生厕所。在农村改厕工作中,天祝县首先选择群众积极性高、基础条件好的村组进行试点,动员村组党员干部700 余人积极做农户改厕的带头人,先行先试,全县共培育示范乡镇5 个、示范村38 个、示范户326 户。积极探索改厕模式,不搞“一刀切”“齐步走”。具备改建水厕条件的农户,尽可能选择干净卫生的水厕;整村推进、地理环境相同和农户条件相近的村庄,尽量选择同一种改厕模式。针对海拔高、封冻期长、施工期短、施工难度大等实际情况,全县干部群众集思广益,采取集中管网式、潜水泵水冲式、加热防冻式等改造模式,全力推进农村改厕任务落实。位于马牙雪山下的抓喜秀龙镇炭窑沟村,采用分户安装小锅炉取暖模式,解决冬季水厕防冻问题。以改厕为抓手,彻底整治院落和巷道“脏乱差”,实现了美化、绿化和亮化。炭山岭镇、天堂镇、大红沟镇红沟寺村、祁连镇岔山村还采用在冻土层以下深埋储水桶、加装潜水泵的模式解决冬季防冻问题,确保四季能够正常用厕。二是全域垃圾分类治理。天祝县不断剖析和整改全县各类生态环境问题,切实部署对天祝县高原原生态环境的保护与治理工作。按照农户分类、村(组)收集、乡(镇)转运、县域处置的主体模式扎实开展农村生活垃圾整治行动,垃圾分类设施由随处乱放到规范化设置并由专人负责。按照联级联动垃圾治理模式,建立环卫清扫保洁、垃圾运转、运营维护和收运处置体系,全力推动天祝县生态环境保护工作和美丽乡村建设更上一个新台阶。天祝县天堂镇全镇党员干部落实责任,细化分解工作职责和目标任务,建立问题清单,突出整治重点,列出治理时限,务求实效,向脏乱差“亮剑”;对合冶路沿线、主干道、村道巷道、房前屋后乱堆乱放、乱搭乱建等卫生盲区、死角进行了地毯式排查整治,对垃圾实施分类收集和无害化处理,切实提升了乡村内在免疫力。

1.3 党员干部带头干,吹响主动担当作为的“先锋号”

一是强化党员干部的执行力。乡镇党委领导全镇、村(组)党员干部带头推进,充分发挥基层党组织的模范带头作用,强化党员干部的执行力、战斗力和号召力,激励党员干部冲锋在前,发扬不怕苦不怕累的精神,带头干、抢先干,打造原生态绿色乡村,全面深入推进美丽乡村建设。二是通过现场观摩推进。天祝县每年都组织召开高质量发展观摩推进会,组织县党政一把手、主管领导、主管部门管理人员逐一深入哈溪镇、祁连镇、安远镇、松山镇等乡镇、村(组)观摩,将“美”“丑”全部展现出来,使“压力”“动力”相互转换,激发起各级领导干部和主管主推部门抓好农村人居环境整治工作的责任感。例如,近年来,随着国家对祁连山生态的综合治理,通过填埋覆土、封山育林、禁牧围栏、生态修复等措施,双龙沟生态环境逐渐治理恢复,曾经满目疮痍的天祝县双龙沟开采现场又披上了让人心旷神怡的青山绿,双龙沟又再一次回归了往日的寂静,“黄金谷”也逐渐被世人遗忘,实现从索取到守护的转变,使巍巍祁连山再现勃勃生机,这一切离不开天祝县采取整体保护、系统修复、综合治理等一系列政策法规“组合拳”的出击,同时也为进一步加强祁连山自然保护区开发利用和监管提供了有效依据和制度保障。

2 美丽乡村建设中存在的问题

乡村本身有多种形态,美丽乡村建设工作不能千篇一律,要根据自身的特征定位,立足于现实基础,依据定位制定发展策略,做到百花齐放、百家争鸣。与经济发达、地理位置优越的南方地区相比,地处西北的天祝县存在很大的差距,天祝县在美丽乡村建设中还存在一些问题。

2.1 对美丽乡村建设认识不到位

一些乡镇摊大求洋、风格单一,建设城市化公园,缺乏农村特色和风貌。如在农村建大型广场,把原来的菜园地改为绿化草坪,到处是水泥地面、钢筋混凝土建筑、人为添加的亭榭长廊等,失去了原有的田园风光。部分干部和村民对美丽乡村建设内涵认知较少,认识上停留于拆违、环境卫生、美化外表。建设工作的内涵还不够深入,只重表面美观气派,忽视软文化建设。

2.2 美丽乡村规划有所滞后

不少地方乡镇、村(组)建设规划滞后,村庄建设随意性大,多为兵营式村庄,完全抛弃了本土民房建筑特色,与乡村自然、历史脱节,更是忽略了村村之间关系、村镇之间关系等,破坏了农村原有的肌理和面貌。美丽乡村建设要遵循乡村自身发展规律,不能忽视民族民俗风情,发展中应充分体现农村特点,将好的、美的传统留下来,对不好的、不文明的进行改造。

2.3 美丽乡村环境整治机制的广度和深度不够

天祝县在美丽乡村建设中,部分乡镇、村(组)干部群众对美丽乡村建设缺乏全面认识,只重视硬件方面的建设,忽略了文化方面的建设。在美丽乡村建设实施过程中,农牧民群众参与度不够、积极性不高,群众未能充分发挥主体作用,美丽乡村建设缺乏群众基础,乡村环境污染问题得不到改善。传统能源有限,但部分乡镇、村(组)没有重视加快构建新型能源体系。乡村环境整治机制缺乏创新,没有采取适宜的策略推进农业投入品减量化、生产清洁化、废弃物资源化、产业模式生态化,来提升农业生态环境。

3 推动天祝县美丽乡村建设的几点思考

美丽乡村建设说到底就是“农业、农村、农民”的三农工作,夯实农民增收致富的产业基础,是促进乡村振兴的重要支撑。近年来,天祝县突出产业增收的主线。

3.1 持续推进特色产业提质增效

紧盯主攻方向打造主导产业,大力实施品牌兴农战略,用足用好“天祝原生”区域公共品牌和“一都四乡”金字招牌,延伸特色产业发展链条,培育壮大农业经营主体,加强农业科技创新和服务,加快农业转型升级和提质增效,尤其做大做强天祝藜麦、食用菌、白牦牛肉制品、中药材等产业。

3.2 大力发展美丽经济促进乡村振兴

大力发展以乡村旅游业为主的美丽经济,实现生态与经济的转化。“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天祝县有丰富的自然资源,境内草原、森林、雪山、特异地貌等自然形态众多,以底线思维和发展的思路,在做好生态保护的同时,做大生态经济,做强绿色经济,充分发挥特色优势,打造全域旅游、乡镇特色旅游,并结合乡村治理、生态保护和乡村文化建设大力发展美丽经济,促进乡村振兴。善于做群众工作,坚持分户指导、分步推进,做到家家美丽、户户出彩,既注重保留乡村原貌,又突出现代风貌,积极打造文化内涵丰富、人文景观突出、乡村气息浓厚的美丽乡村。

3.3 实现文化传承推动乡村文明

要从农村是中国优秀传统文化的发源地和乡愁记忆最丰富区域的实际出发,把传承和弘扬优秀的农牧文化、民俗文化和民族文化作为乡村振兴的重要内容,讲好乡村故事,将自然生态与人文生态相融合,充分挖掘民族精神、民族文化,讲好民族史。天祝县历史文化悠久,民族宗教人士、名人志士辈出,境内有天堂寺等藏传佛教著名寺院,有格萨尔王传唱非遗文化,民族历史丰富,民族文化璀璨,要充分挖掘历史文化,将自然美景与人文相结合,打造“有看头、有听头、有吃头、有玩头、有念想”的旅游产业,实现产业优化升级。

3.4 加大人才队伍建设提供有力保障

推动美丽乡村建设进程,人才培育是关键。天祝县与发达地区相比较,人才缺乏、思想观念落后是制约发展的一个重要因素。有思想、有思路、懂管理、会经营的人才队伍是实现乡村振兴的有力保障。乡村振兴的主战场在农村,受文化程度、思想认识等多方面因素影响,天祝县目前特别是村两委干部队伍能力素质难以适应美丽乡村建设发展的需要。一要加大干部培训,通过走出去、带回来的方式,组织乡村干部到经济发达区、具有先进典型经验的市县常态化开展培训提升,拓宽乡村干部的思路,提高其振兴乡村的能力与水平。二要任人唯贤,引进人才。以美丽乡村建设为纽带引进有意愿建设天祝的农牧业科技人才,引进在外打工有志青年返乡,引进优秀的高学历人才来乡。对于引进人才的工作,天祝县一定要加大力度,以人为本,优化本土环境,厚植发展土壤,完善服务体系,为美丽乡村建设提供强大的人才支撑。

猜你喜欢

美丽生态建设
秦药新生态之二 药好才是真的好
长抓政治生态
住进呆萌生态房
《营利》的生态批评解读
党的政治建设怎么抓
《人大建设》伴我成长
保障房建设更快了
《人大建设》建设人大的故事
我们创造美丽
平凡又美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