秦州区花椒产业的发展及对策研究
2022-11-27靳盼
靳 盼
(天水市秦州区林业和草原局,741000,甘肃天水)
花椒原产我国,古代称为椒、椒聊、秦椒、丹椒、凤椒等。属芸香科落叶灌木或小乔木,为喜阳性树种,适应性很强。花椒的果实中不仅含有大量的挥发油分,而且含有丰富的营养物质,如每100 g 花椒含有蛋白质25.7 g,脂肪7.1 g,碳水化合物35.6 g,钙536 mg,磷292 mg,铁4.3 mg。
1 秦州区花椒产业现状
近年以来,甘肃省天水市秦州区掀起了花椒园建设热潮。截至2020 年底,全区花椒总面积为5 297 hm2,栽培面积在333.3 hm2以上的镇有皂郊、关子、牡丹、华岐、天水、汪川、大门、齐寿等8 镇。重点优势产业带有藉河北岸片区优势花椒产业带、藉河南山片区优势花椒产业带、西坡梁花椒优势产业带、古集梁片区花椒优势产业带、海池沟花椒优势产业带、秦州区杨何花椒优势产业带、秀金山现代农业示范区等7 个产业带。据秦州区林业和草原局调查,目前全区花椒园长势良好,拥有生产潜力的面积有1 785 hm2,符合提质增效要求的面积有267 hm2。
1.1 栽植环境
秦州区地处黄河支流渭河水系的藉河流域,年平均气温10.72 ℃,无霜期平均为170 d,年平均降水量530 mm,土层深厚,光、热、水、土、气等自然条件匹配合理,冬干夏湿,有效积温高,所以适宜栽植花椒的区域非常广泛,适宜于秦安1 号、大红袍、豆椒等多种优良花椒品种的栽培。秦州区也是联系西北与中原西南的交通枢纽、陇东南最大的商贸集散地,拥有便利的市场优势。据《齐民要术》记载,“蜀椒出武都,秦椒出天水”,可见花椒在秦州区栽培已有多年的历史。在这样独特适宜的自然条件下,生产的花椒色泽鲜艳,香味浓厚,出油点多,穗大粒多皮厚肉丰,深受广大客商的青睐。
1.2 秦州区花椒主要栽培品种及优良新品种
花椒在我国种植分布很广泛,其中太行山区、沂蒙山区、秦巴山区、甘肃中南部、川西高原东部及云贵高原为我国花椒主要产区。泰州区花椒栽植品种以大红袍、秦安1 号为主,近两年,也引进了一些优良的新品种,如无刺椒、白沙椒及豆椒等品种。
大红袍也叫大红椒、狮子头、疙瘩椒。它的果实颗粒比普通的花椒要大,果柄短,果穗紧密,皮厚肉丰,色泽鲜艳,麻香味浓郁,油点多,晒干后果皮呈浓红色,品质上乘;秦安1 号也叫大狮子头,是甘肃省秦安县林业局在本县郭嘉镇槐庙村发现的大红袍变异类型;无刺椒是2005 年由陕西省林业技术推广总站与韩城市花椒研究所从大红袍种群中选育成功的优良品种,该品种干制比为4∶1,物候期与大红袍一致,较大红袍增产约25%,品质优,可达国家特级花椒标准。
1.3 栽植技术
在长期的生产实践中,秦州区在品种选育、繁殖方法、栽培技术、贮藏加工及病虫害防治等方面都创造和积累了丰富的经验。首先,在花椒栽植前,一般提前半年或者一年进行整地,应选择背风向阳、土层深厚、排水良好的平坦地。要在伏天全面耕翻,深度要达到30~40 cm,在深翻的过程中667 m2地施入土粪2 500~5 000 kg,最好是在雨季之前把地整好,既可以蓄水保墒,又能使施入坑内的农家肥或者秸秆的茎叶腐烂,尽快地提高土壤肥力。其次,良种是培育壮苗的基础和关键,花椒品种直接关系到所建的花椒园的优劣。播种后,间苗也是很关键的一步,按照“早间苗、迟定苗”的原则,在苗木生长初期分两三次完成。再次,花椒生长期间,要进行中耕除草、定期施肥灌水、修剪和防治病虫害等管理。
2 存在的问题
2.1 品种老化,后期市场保障不完善
首先,秦州区在经济林建设经营管理环节中对花椒新技术的研究、引进、示范、推广都十分落后,这就严重制约了花椒产业的优质高效的发展。如品种的老化,区内部分农户的花椒树品种是当地的一些老品种,老品种的花椒树产出的花椒产量低,果实品质低,导致市场售价较低。其次,花椒的采摘较为困难,人工费用很大,一般采摘1 kg 新鲜花椒的人工费用就在8~10元,而5~6 kg 鲜花椒才能晾晒出1 kg 干花椒,所以1 kg 干花椒的采摘成本就达到了40~60元,采摘成本价很高,导致农民的收入较低。再次,秦州区在花椒产业发展中,花椒苗木的培育主要依靠农户自己进行,在验收苗木时只简单地考虑苗木的粗度、高度和根系,这使得栽植后苗木的生长势、成活率、品质和产量等都无保障。
2.2 自然灾害较多
近几年气候变化较大,“倒春寒”现象频频发生,遇到这种天气情况时,群众在自然灾害发生后对于花椒树的管理应对措施滞后,致使花椒大幅减产,甚至绝收。另外,在花椒林的培植经营中,群众重植轻管,导致病虫危害严重,花椒林长势差,产量低。
遇到干旱时不少地方的花椒树发芽、开花、抽梢时间比正常年推迟20~30 d,无法人工浇灌,花椒树枯萎甚至死亡现象突出。
近两年,受疫情影响,部分食品加工企业停产,一些餐馆没有正常营业,花椒销量减少;受天气因素影响,霜冻出现频繁,采摘期雨水过多,花椒采收率降低;目前全区一部分花椒园为近年来新栽幼树园,挂果面积小,产量较低,生产效益还没有充分显现出来,一些椒农由于期望值太高,心里落差大,出现了焦虑和消极应对的情况。
2.3 资金投入少,整体推进缓慢
由于秦州区为全省扶贫“插花型”县区,省上在项目下达、资金补助等方面标准较低,加之秦州区财政困难,花椒园建设资金缺口较大。由于没有相关的经费支持,秦州区花椒产业在开展新型品种的培育、优良品种的引进及先进科技的运用等工作时受到不同程度的制约。后期苗木管理费用严重不足,造成苗木的成活率、保存率较低,秦州区花椒产业不足以形成优势,农民的增收效应得不到充分的发挥,限制和阻碍了优势特色产业的健康有效的发展。
3 建设任务
3.1 运用科技带动发展
针对近年来秦州区频繁发生的花椒园干旱、低温霜冻、冰雹、病虫害等自然灾害,需加强花椒园基础设施建设。建设防灾减灾集中连片示范区,强化示范带动效果,降低自然灾害对花椒产业的危害。在花椒园自然灾害易发生的花椒重点生产区域,积极进行农业装备的改造和更新,完善科技服务体系,广泛推广和应用测土配方施肥、优良苗木嫁接、垄间覆草、病虫害防治、黑膜覆草、花椒园覆膜等标准化生产技术,运用花椒精细化管理、低温霜冻预防、抗旱栽培新型技术,安装太阳能杀虫灯、粘虫板、防霜机,应用开沟施肥机、农药喷雾机、自动化旋耕机等现代化农业机械。对传统的产业模式进行优化升级,通过新技术的试验运用,极大地提高机械使用率,推动花椒园生产机械化发展进程。
3.2 建设优质苗木繁育基地、改造示范基地
扶持花椒繁育基地建设,建立引种驯化中试基地、良种采穗圃和苗木繁育基地。依托天水师范学院、天水市果树研究所等科研院所及龙头企业、农民合作社、示范基地等经营主体,加快新优品种的推广。针对品种老化、品质低劣的花椒园,通过间伐、改形、换优等综合管理措施提升改造。对密闭老劣花椒园,通过改善通风透光条件、优化花椒园生产环境、应用适用生产技术等措施,提高花椒的产量、品质和花椒园整体效益,创建一批老花椒园改造示范园。
3.3 多方面加强交流,建立完整的产业链
通过天水在线、天水日报、天水电视台等新闻媒体,全方位、多角度深入宣传推介秦州区花椒,以“请进来、走出去” 的方式积极与资金雄厚的大企业进行对接,并邀请区级或镇级主要领导、知名人士为花椒代言,在丰收季采取直播带货、线下线上相结合的销售模式,促进花椒产业的发展。在每年举办的天水伏羲文化旅游节、环烟铺山地自行车骑行、花椒宣传推介暨招商引资签约活动等宣传推介会上大力宣传,从不同的层面促进花椒产业的发展。延长花椒产业链条,以构建“种植-加工-销售”完整的产业链条为目标,推动花椒加工产业成熟发展。围绕花椒产业发展需求,建立区、镇两级技术服务队伍,以项目为载体,增进与国内外、省内外有关科研院所、行业协会的合作,进行实用技术和关键技术的研究,支持建设花椒先进生产技术实验基地。
3.4 加强农民培训,造就新型现代人才队伍
农民是现代农业建设的主力军,他们的整体素质决定着现代农业未来的发展走向。秦州区要将培养一批踏实肯干、敢于创新、善于管理的农民企业家和有文化、懂技术、会经营的职业农民作为首要任务,通过邀请林业专家和专业技术人员讲解、视频播放、技术人才现场交流、实地观摩、田间实践指导等方式对农民进行深入培训,增强他们的科技意识,实现科技的真正落地生根,让农民科学种植花椒,确保农业增效、农民增收,为秦州区花椒产业的发展提供技术支撑和人才保障。
4 结语
从宏观层面来看,秦州区花椒产业的进一步发展,不仅需要相关林业技术人员传播优良的栽培技术,还需要提高花椒种植地区农民的技术素质和科学栽培管理水平,并做好后期市场运行,多措并举真正实现花椒产业的提质增效,使全区花椒产业大幅度增产增收,成为主产区农民增收致富的有力支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