推动农业机械化与信息化融合发展的策略分析
2022-11-27张淑华
张淑华
(东港市椅圈镇人民政府,118306,辽宁丹东)
现代农业的发展进步必须依赖先进的农机设备,为促进现代农机设备的发展升级,必须合理运用信息化技术对现有的农业生产模式进行改造,推动农机设备的智能化发展,在提高农机设备生产能力的同时,提升农机设备控制效果,发挥智能化生产模式所具备的高效率、低消耗的优势。
1 促进农业机械化与信息化融合发展的现实意义
1.1 提升农业生产效率
农业机械化与信息化的融合发展可概括为在推动常用农机设备转型升级的同时,引进信息化技术,使二者互相渗透,形成相互依存、高度融合的全新格局,促进农业机械技术与农业信息化管理模式的共同发展。基层农户与农业专家可在实践中把握信息技术的正确应用路径,并借助信息化技术改造传统农业生产模式中的农产品加工、原材料处理、物业流通等不同阶段基本工作的处理模式,让信息化建设带动农业机械化发展。农业管理部门应当根据实际情况制定发展规划,引导基层农户与农产品生产企业以农业机械化为基础,将信息化作为新时代农业生产技术进步和模式优化的技术载体,借助信息化推动和促进我国现代智能化农业经营模式的发展,使信息化真正成为推进效益农机发展的基本路径,引导广大农户参与到区域农产品市场的竞争之中,提升农业生产效率[1]。让农户在农业生产活动中使用大功率、支持智能化远程遥控的农业机械设备,促进农机产业的快速发展,实现农业生产从播种到收获的全智能化操作。
1.2 提高农业管理水平
通过在现有农业机械化生产模式中融入信息化技术,推广普及先进的复合型农业生产模式,可妥善落实农业增产、增收计划,根据农业生产需求灵活调整经营策略,按照不同阶段农业生产活动的人力资源需求调配技术人员,突出复合型生产经营模式的管理优势。基层农户可在信息化、数字化平台上获取农产品市场的最新需求信息,把握农机技术的未来发展趋势并及时采购重要的生产工具,做好农业气象预测、农机技术引进、良种选购等重要工作[2]。随着信息化技术的普及与农机设备的不断发展,农业生产活动的管理水平不断提升,基层农户可通过正确操控信息化控制设备,远程遥控农田中的农业机械或农业机器人完成果蔬采摘、稻麦收割、田间管理等基本工作,实现对人力资源、财力资源、技术设备的精细化管理,促进我国现代农业的可持续发展,提升农业资源利用效率,可缩小我国农业发展水平和发达国家之间的差距。
1.3 促进现代农业产业的转型升级
通过逐步推进现代农业信息化建设,提升农业生产的信息化水平,可达到节约农业生产资源、促进农机技术升级的基本目标,促使我国基层农户淘汰传统的人工生产方式,控制农田中农药和其他类型化学药剂的用量,解决环境污染问题。例如我国基层农户可引进先进的自动化田间管理系统,让安装在田地内不同地点的传感器探测农田土壤的温度、含氧量、营养成分,为不同时期农业生产活动的开展提供信息支持,让农户根据未来环境变化趋势修改生产作业流程,分析农田不同部分的土壤成分,绘制出三维立体模型,描绘不同类型农作物的长势与营养需求,对农药和化肥的播撒模式进行调整,构建精准用药施肥机制,在提升农业生产经济效益的同时,控制田间管理活动对环境的污染。
2 农业机械化与信息化融合发展的潜在问题
2.1 可用人才不足,先进技术普及速度较慢
我国各地区农业生产中缺乏具备较高专业素质、掌握先进信息技术的人才,负责指导基层农户进行农业生产的行业专家掌握的知识较为落后,无法教会农户熟练使用最新的数字化农机设备与远程控制系统,导致先进信息技术无法融入当今农业生产。推进农业机械化、信息化融合发展所必需的专业技术人才数量较少,无法满足开展先进信息技术普及下乡活动对人才的需求。指导现代农业生产的技术人才应当熟练掌握常用农机设备的维修、使用、保养技巧,并为信息化建设工作提供指导,做好新技术的研发、调试、评估与农业科技成果的研究、宣传工作,促进农业生产模式向信息化发展,间接促进农机设备的更新换代,面向农业机械设备的供应商提出具体的功能改进要求。
2.2 未能建立完善的信息搜集与利用机制
在现代农业生产活动中会不断产生大量有价值、体现生产活动基本属性的信息,此类信息可被用于预测未来农业产业的发展情况、评析常用农机设备的性能。然而多数基层农户不重视搜集此类信息,未能将此类信息及时传递给农业技术专家与农机设备供应商,导致地方农业管理部门和供应商所获得的农业生产信息较为分散,缺乏完整性与全面性。参与一线农业生产活动的技术人员和指导农业生产的技术专家之间缺乏深度沟通,农业信息出现重复率上升、渠道混杂等问题。
3 促进农业机械化与信息化深度融合发展的措施
3.1 做好农业人才培育工作
为发挥各类先进信息技术的固有应用优势,必须做好技术整合、人才培育等各项基本工作,推动数据分析、云存储、卫星遥感等先进技术的普及应用。在发展先进农机设备、普及生产活动信息化控制方式时,培育一批了解并掌握最新信息科技、能够指导一线农业生产活动的优秀人才,使之在各地农业生产中发挥引导作用。组织多种类型的培训活动,让负责操控农机设备的技术人员或个体农户掌握农机技术与信息化知识。各地农业管理部门必须制定人才培育计划,集中组织资源培育农业技术骨干,解决基层农户技术知识缺乏、信息化建设滞后的问题,为需要帮助的农户提供免费的信息查询、技术资料转让、专业技能培训等无偿服务[3]。基于农民合作社等组织开展宣传教育活动,让农村地区多数农户认识到使用信息化设备进行农业生产的重要性,进一步完善信息化建设计划。
3.2 构建信息化服务平台,做好信息采集工作
农业管理部门、村镇干部、农业生产基地负责人必须提升对信息采集与加工等活动的重视程度,建立完善的闭环信息传播网络,推出高质量的便捷化信息查询服务,推动农业生产的智能化发展,保证基层农户能够在开展农业生产之前及时获得更多有用的产业信息与技术资料。有关部门应当汇聚技术资源搭建大型数字化农业信息分享平台,进一步完善信息采集与共享机制,推动农业生产信息的快速传播与高效利用。农业管理部门还可与社会宣传机构进行合作,在农村居民常用的新媒体平台或高收视率的传媒节目中投放农机广告或宣传片,让农户了解到最新的农机设备发展态势[4]。为促进我国农业机械化与信息化的高度融合,农机部门应当集中力量建设信息化服务平台,面向基层农户推广最新的农机设备、信息化控制技术、复合型农业生产模式,让广大农户了解到农业信息化发展的益处,推出容易被农户了解的技术标准、环保标准、服务标准,做好农业生产安全标准体系的建设与宣传普及工作。
3.3 鼓励多方协同合作,推动技术创新
为推动我国农机技术的发展,促进农业生产模式的转变,政府应当鼓励农业市场主体进行跨行业协作,建立农机技术发展联盟,让负责农机技术研发的供应商、生产商获得最新的农业信息,使之把握农业技术的发展方向,重点研发远程控制技术、自动化调节技术、精准作业技术等先进技术,降低先进农机技术的使用难度[5]。例如农机设备开发商可简化设备操作程序,推出智能化调节和操控技术,让基层农户通过调整各个数据处理系统的各项参数,实现农机设备的智能化人工操作,借助各类传感器将各种信息以数据的形式展现在后台控制系统中,确保农机驾驶人员和地方农业管理机构、技术开发商能够及时获取农业机械设备的相关使用数据。
4 结语
步入新时代以来,我国农业对智能化农机设备的需求逐步增加,为促进现代农业发展,必须做好区域技术人才培育工作,组建专业化的农业生产指导团队,做好顶层设计与基层组织建设工作,整合信息技术资源,建立远程信息共享机制,加快农业机械化与信息化融合发展,为我国农业现代化发展提供充足的动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