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技术+智库”赋能黑龙江全面振兴全方位振兴
2022-11-27黑龙江省科学院党组
■ 黑龙江省科学院党组
党的十八大以来,党中央高度重视数字经济发展,党的十八届五中全会、十九大、十九届五中全会对发展数字经济都作出了战略部署。顺应时代发展要求,黑龙江省制定出台了省“十四五”数字经济发展规划,明确提出了黑龙江数字经济发展的五个定位和八方面重点任务,对数字经济核心产业发展方向进行了前瞻布局。黑龙江省第十三次党代会又提出要“打造数字经济新蓝海”。黑龙江省科学院(以下简称省科学院)依托数字技术优势,超前谋划,深耕多年,运用人工智能、大数据、区块链和工业互联网等新技术,研制填补国内空白的智能装备,编制了《黑龙江省大数据产业发展规划(2021—2025年)》,提升数字技术自主创新能力,为政府提供决策智库,帮助企业搭上“数字快车”。
一、统筹超前谋划 聚焦数字经济
省科学院智能制造研究所是数字技术研究领域融科学研究、技术开发、咨询服务于一体的综合性研发机构,现拥有10 个国家及省级创新中心及服务平台,包括省3D 测量技术重点实验室、省智能制造系统工程技术研究中心、省两化融合示范平台等,拥有计算机决策支持系统、控制科学与技术2 个省级领军人才梯队,是省智能制造产业技术创新战略联盟秘书长单位,也是国家级技术转移示范机构。
近年来,省科学院党组统筹谋划,组织研究所科研力量瞄准数字经济聚焦发力,围绕智能制造产业发展需求,重点开展了工业互联网、工业过程控制、计算机决策、智能装备、人工智能、区块链等技术领域的研究和应用,完成国家科技支撑计划、黑龙江省应用技术研发计划重大项目等重要科研项目50 余项,获得国家、省部级奖励30 余项,取得科研成果、专利等200 余项。在工业过程控制、3D 技术、数据分析、辅助决策等领域达到省内领先水平。省科学院数字技术领域的优势和积淀,为服务支撑全省数字经济发展奠定了坚实基础。
二、多领域深耕细作 全方位开花结果
省科学院在数字技术领域取得的成果,源于在该领域持续多年的积淀。2017 年12 月,中共中央政治局就实施国家大数据战略进行第二次集体学习,提出构建以数据为关键要素的数字经济。省科学院党组抢抓数字经济发展机遇,组织全院干部职工和科技人员进行深入学习,布局关键核心技术攻关,支持项目研究,培育数字技术人才。2019 年,运用区块链技术进行党建管理工作创新,围绕区块链技术应用开展智库报告研究,搭建起区块链技术应用底层平台,创新“链上党建”品牌应用。2020年,省科学院先后赴济南、厦门等地考察数字经济产业发展情况,深入数字化企业开展调研,了解人工智能、云计算、区块链、大数据等数字技术在智能制造、智慧交通、智慧医疗等典型行业的实际应用,吸收借鉴发达地区数字经济发展的经验模式,为促进科技合作、招商引资等奠定了基础,利用数字经济为黑龙江经济社会实现高质量发展提出更多更好的方案。
在工业领域,省科学院主持制定了黑龙江省数字化(智能)示范车间认定标准。依据标准,省工信厅累计认定数字化(智能)示范车间175家,通过数字化车间建设,企业在提升生产效率、提高产品质量、缩短产品研发周期、降低产品能耗等方面取得了明显效果,有效推动了制造业企业提升数字化、网络化和智能化水平,为全省产业数字化提供了路径和模式。省科学院还主持制定了黑龙江省智能工厂建设标准,以此满足全省重点行业和工业企业解决数字化、智能化关键共性技术需求,加速传统产业新旧动能转换。
在农业领域,省科学院智能制造研究所利用数字技术,对农业大田、农业设施、水库、水流域等进行数据采集、分析、处理和控制管理,实现节约水资源、辅助大田作物种植、水资源综合调度管控等功能,完成磨盘山水库水文监测、安达农田节水灌溉、七台河桃山水库监测、齐齐哈尔尼尔基水库水闸远程管控、省农业地下水情监测等农业数字化项目。研发的“小流域水文自动测报系统”获得国家科技进步奖,“水文自动测报及防洪兴利调度系统”获得省科技进步奖。
在文旅领域,省科学院承担了国家文化和旅游科技创新工程项目“黑龙江冰雪文化体验系统应用示范”,完成的哈尔滨冰雪文化数字体验场馆建设与示范项目,实现日均接待游客1000人次以上。同时,在大庆、牡丹江、鹤岗推广落地3家冰雪文化体验中心。开发的红色展馆数字化技术,已服务于东北烈士纪念馆、铁人王进喜纪念馆等10 余家红色展馆、博物馆,受到线上参观者的广泛好评。
在医疗领域,计算机决策支持系统团队开发的经颅磁系统、人体骨骼辅助诊疗系统、胎动蓝牙监测系统、三导联脑电系统等已经投入临床试验,将实现系统化解决疾病预测、辅助诊疗、辅助康复等问题。
三、打造数字经济智库 提供有力智力支撑
在数字领域拥有众多“实力名签”和实践积累的省科学院,积极发挥智库作用,围绕黑龙江省数字产业发展,为省委、省政府和相关部门科学决策提供智力支持。省科学院参与了黑龙江省人工智能、增材制造等行动计划、工业和信息化技术创新“十四五”规划、黑龙江省工业振兴实施意见等起草论证工作,承担了《哈尔滨市促进数字经济发展对策研究》《新常态下中国制造2025龙江发展对策研究》等软科学研究项目,先后完成《区块链产业技术分析报告》《黑龙江省数字经济产业调研报告》《黑龙江省工业互联网产业发展调研报告》《哈尔滨市促进数字经济发展的对策研究》等智库成果,得到省委、省政府和哈尔滨市政府的高度重视。
2022年年初,省科学院发布了受省工信厅委托编制的《黑龙江省大数据产业发展规划(2021—2025 年)》,面向未来数字经济发展需要,该规划提出以释放数据要素价值为主线,加强数据基础设施建设,培育数据要素市场,提升大数据创新能力,丰富大数据技术产品,深化大数据融合应用,建立大数据产业生态体系,强化大数据安全保障,将有力推动黑龙江数字经济发展。
四、服务产业数字化 助力企业搭上“数字快车”
省科学院以技术服务市场主体,通过深化制造业数字化、网络化、智能化改造,为黑龙江制造业企业数字化转型提供关键技术。在国内最大的冰雪装备制造企业齐齐哈尔黑龙国际冰雪装备有限公司,数字化冰刀生产车间采用的“HAPK-1 智造企业管理系统”就是由省科学院智能制造研究所项目团队开发设计的,经该系统升级后,企业数字化冰刀生产线每年可生产冰刀300 万副。这套系统的投入运行实现了从订单管理到生产排产再到物流运输的自动化,以及人、机、料、法、环五大生产要素的高效配置。以往每班需要100 名员工完成的冰刀生产仅需8名员工即可完成,而且不合格产品由过去的25%~30%减少到1%。该系统为企业提升生产效率和管理水平、减少人员和降低成本发挥了重要作用,被认定为黑龙江省重点领域首台(套)创新产品。
不仅服务龙江企业数字化改造,省科学院智能制造研究所还为企业研发智能装备。该所基于“可移动式飞机燃油系统试验装置及其控制方法”发明成果创制的数字化智能测试装备,打破国外技术封锁,填补了国内飞机燃油系统测试领域的空白,在飞机试飞、提高飞机飞行安全性方面具有重要意义。该成果已应用于中航工业哈飞、中航工业通飞等,并随机出口国外。相关数字技术成果服务贯穿于设计、研发、生产、管控、服务等各个环节,与益海嘉里、东轻公司、建龙集团、雀巢等大型重点企业深入合作,在粮食深加工、新材料、装备制造、钢铁、食品等行业的智能制造升级方面拥有丰富的成功案例。
此外,省科学院与省建投集团、哈尔滨工程大学共建大数据与智能应用联合实验室,聚焦行业和产业需求,开展应用基础研究,现代工程技术和关键核心技术研究,培养优秀创新人才和团队,引领行业技术进步,牵头参与制定国家行业标准,引领和带动全省科技进步,为提升黑龙江省在大数据产业核心竞争力、推动大数据与工业互联网行业科技进步提供有力支撑。
省科学院充分发挥重点实验室、工程中心、联盟等平台牵动作用,梳理形成行业数字化解决方案。在齐齐哈尔、佳木斯、七台河、黑河等地市区域创新服务中心基础上,持续增加服务覆盖范围和行业领域,提供产业数字化升级的专家指导服务。聚焦数字车间物料感知、机械制造仿真建模、智能生产过程建模、制造企业智能管控平台构建等产业关键核心技术开展技术攻关,重点助力省内装备制造、粮食深加工、钢铁等行业制造业数字化转型和试点示范,累计提供技术培训、专家诊断、技术攻关、咨询服务等服务企业500 余家次。通过创新驱动靶向助力产业数字化和数字产业化,以核心技术支撑黑龙江数字产业高质量发展。
数字经济是引领未来的新经济形态,是经济提质增效的新变量,也是推动黑龙江振兴发展的新要素。省委、省政府高度重视数字经济发展,将数字经济确定为产业和经济结构战略性调整的重要方向和黑龙江未来发展的重中之重。省科学院积极回应省委、省政府关切,不断围绕推动“数字龙江”建设、加快数字经济高质量发展的战略部署,统筹全院技术、成果、人才资源,科学设计系统解决方案,将在数字经济领域科技创新、支撑服务产业行业和企业等方面充分发挥科技和智力优势,优化资源配置,实施系列行动计划,深度推进数字技术科技创新、数字经济与实体经济深度融合,赋能传统产业转型升级,推动新兴产业技术应用,以实际行动助力全省数字经济高质量发展和黑龙江全面振兴全方位振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