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主 体 的 重 构
——《看电影的人》的他者伦理解读*

2022-11-27凌乐祥

赣南师范大学学报 2022年4期
关键词:比克维纳斯艾米丽

王 玲,凌乐祥

(1.赣南科技学院 人文科学系,江西 赣州 341000;2.赣南师范大学 外国语学院,江西 赣州 341000;3.中国社会科学院大学 研究生院,北京 102488)

一、引言

沃克·珀西(Walker Percy,1916-1990),美国当代哲理性作家,著有长篇小说《看电影的人》(TheMoviegoer, 1961)、《最后的绅士》(TheLastGentleman,1966)和《废墟下的爱情》(LoveintheRuins,1971)以及散文作品《瓶中信》(TheMessageintheBottle,1975)和《迷失宇宙》(LostintheCosmos,1985)。珀西博学多识,对医学、神学、语言学和人类学等领域都有所涉猎,尤其对存在主义哲学兴趣浓厚。他的作品往往充满思辨色彩,大多关注当代人的生存意义及其反思。作为珀西哲理性小说的代表作,《看电影的人》曾荣获1962年美国国家图书奖,受到评论界的广泛好评。该小说以主人公比克·保林和他姑妈艾米丽的几次谈话以及他与其他女性的交往为线索,展现了比克在婚姻、信仰和职业选择等方面对自我的探索与反思。目前国外有关《看电影的人》的评论主要集中在现代人的心理疾病、小说写作技巧和宗教伦理等方面。心理评论方面的研究大都聚焦于现代人的疏离焦虑。例如,约翰·F·德斯蒙德剖析了比克的表妹凯特的精神症状和比克形而上学的反叛,认为两者均为焦虑心理的反映。[1]在写作技巧方面,拉里·E·芬克分析了杰拉尔德·曼利·霍普金斯对珀西在建构小说意象、塑造人物性格以及措辞上的影响。[2]在宗教伦理方面,伊桑·M·辛梅里尔认为珀西用神学补充存在主义的意义治疗法,以此来解决当代人的精神危机。[3]大卫·克罗重点分析了比克由绝望到皈依上帝再到最后的伦理觉醒过程。他认为小说巧妙地反映了克尔凯郭尔的存在主义伦理观,并指出比克个人的宗教信仰是他最终找到真实自我的关键。[4]国内的研究主要从克尔凯郭尔存在主义[5]和消费主义[6]的视角来解读比克对自我的探索。由上可知,学界对小说的伦理解读主要聚焦于存在主义伦理观、现代人的存在意义和存在价值,而从他者与主体建构之间的关系来探讨小说伦理思想的研究却鲜见。

在西方哲学史上,他者作为同者和主体的对立面,一直处于被消化和被控制的状态,这样势必会导致他者的隐退和伦理的衰亡。伊曼努尔·列维纳斯(又译艾玛纽埃尔·勒维纳斯)认为,真正的伦理必须有他者的在场。[7]列维纳斯指出,形而上学的欲望他者趋向完全不同的事物,趋向绝对的他者。[8]33在列维纳斯看来,他者在作为“我所不是”具有他异性、超越性和无限性。而“我”对他者负有帮助和拯救的责任,且并不要求、期待获得同样的回报。在同者与他者的关系中,一方面“我”拯救了他者,另一方面在承担对他者伦理责任的同时,“我”确定了“我”的尊严和主体性,因而被他者拯救。列维纳斯认为,只有在这种关系中,才能显现出真正的伦理情怀:“我”与他者之间存在一种非对称性伦理关系,“我”始终为他者服务,而不求任何回报。作为一位深谙哲学的作家,珀西对主体和他者的关系甚为关注。他指出,“我—你或人际关系不仅仅是一种理想的状态,而且还是一种以人类的方式存在、了解和感受的状态。这种人际关系是所有符号交易中的一个主要变量,它的表现形式是从‘我—他’到‘我—你—他们’再到‘我—你的全部’”。[9]与列维纳斯一样,珀西认为他者和“我”的关系应该是平等的,一个人如果没有和他人的关系,就不可能称为真正意义上的人。《看电影的人》中的比克在绝望中探索自己的存在意义:他先是足不出户,通过阅读基础书目来理解和把握世界,而后他走出家门,去融入周围,倾听和观察他人,这一从纵向自省到横向自省的转变透露出珀西意欲从主体和他者关系中解决自我存在的困境。正缘于此,本文试图通过阐释主人公比克的“为他”主体的建构历程,探讨《看电影中的人》中所蕴含的他者伦理,以此来揭示人类走出绝望之境所需要的谦卑姿态和奉献精神。

二、斯多亚式的主体:越战前的比克

斯多亚式主体,亦称斯多亚主义者,是指持有并践行源自古希腊斯多亚学派哲学观的人。斯多亚主义者关注人的本性、自由和幸福等问题,认为人要达到幸福,一方面要遵从自然和理性,另一方面又要不断完善自己的德性。斯多亚学派是古希腊流行时间最长的哲学流派之一,其自然神论、乡绅统治和理性主义等伦理学思想对后世,尤其是美国南方产生了深远的影响。早在1638年,斯多亚思想就开始成为美国南方贵族思想传统的重要部分。在18世纪,美国南方哲学的中心——威廉-玛丽学院及当时很多有影响力的富人和文人的私人图书馆都收藏有古罗马皇帝奥古斯都的哲学著作《沉思录》。曾就读于威廉-玛丽学院的托马斯·杰斐逊认为,斯多葛学派的著作为人们提供了一套指导原则,每个受过教育的人都应该拥有。不仅如此,美国其他开国元勋也深受斯多亚学派思想的启发,并由此衍生出美国南方斯多亚思想:高尚的品格,自我牺牲的理想,信仰上帝和他神圣的天意,强调美德是最高的善。[10]

珀西的叔叔威廉·亚历山大·珀西是美国南方斯多亚主义的代表。在他的《堤上的灯笼》(LanternsontheLevee)一书中,威廉叔叔说他想教给下一代的思想概括起来就是,“无论有多失败,我们每个人都将拥有坚不可摧的奥古斯都王国,有人更委婉地称其为天国。”[11]珀西在小说中塑造了一个和其叔叔类似的斯多亚主义者的形象——艾米丽姑妈,并展现了艾米丽对其侄儿比克的影响。在姑妈艾米丽的影响下,年幼的比克表现出斯多亚式的自我。

比克斯多亚式的自我,首先表现在他从小对姑妈艾米丽的亲近和崇拜上。艾米丽姑妈是一个坚定的斯多亚主义者,在身份和思想上都和威廉叔叔很相似。她热爱伟大的道德导师,蔑视和嘲笑即将到来的社会腐败和混乱。在比克的父亲去世后,艾米丽把比克抚养成人,并试图将斯多亚思想传给比克。她教导比克,要将奥古斯都作为人生的最高向导:“随时都要像罗马人和男人一样慎重思考,要以完全而纯粹的自信,要带着热爱、自由和公正的情感去完成手头之事。”[12]75比克敬爱姑妈,和姑妈无话不谈。他常常陪着姑妈散步,与她一起弹钢琴和谈论哲学。“你还记得我们过去的那些谈话吗?——在冬季那些漫长的午后,朱尔斯已经上床睡觉,凯特去了舞会跳舞,我们聊得多开心啊!把太阳也聊累了,沉沉地坠入西天。”[12]51不仅如此,比克还很崇拜姑妈,认为她非常伟大,是一位有着“英勇外表和卓越见解”的女性。[12]24当比克的哥哥斯科特死于肺炎的时候,正如姑妈告诉他的那样,他做到了像军人一样面对死亡。

比克斯多亚式的自我还表现在他的南方绅士风度上。南方绅士,风度翩翩,温文尔雅,被认为是个人尊严和家族荣誉的捍卫者,顽强勇敢的战士,南方淑女的庇护者。南方绅士风度与斯多亚主义者倡导的德性不谋而合。比克的参战经历以及他对待女士和弱者的照顾都诠释了他的绅士风度。比克出生在英勇的军人世家:他的叔叔在一战中阵亡,他的父亲于1940年阵亡,比克自己参加了越南战争,成为了姑妈眼中的军人。在战争初期,比克惊叹战争,感到光荣,觉得一切都令人期待。[12]85他对待身边的女士和体弱者非常温柔体贴。他的表妹凯特对生活非常绝望,曾几次试图自杀,比克随时都准备着开导和帮助凯特,他对自己同父异母的弟弟罗尼异乎寻常地关心。14岁的洛尼身患重病,免疫力低下,只能盘曲在轮椅里,看上去比10岁的孩子还要瘦小。比克非常爱罗尼,经常去陪他,每次和他见面都非常开心,并尽量满足他的愿望。

三、迷茫的主体:自省的比克

斯多亚主义倡导的人的理性在冷战时期遭到了质疑。修养、美德、诚实和追求真理等德性在消费主义时代变得不合时宜,随之而来的是人们存在尊严的丧失和主体性的消亡。虽然南方早期的斯多亚主义对人类的德性抱有非常乐观的态度,但二战之后的南方斯多亚主义者却极其悲观。珀西在《南方的斯多亚主义》一文中指出,斯多亚主义者的信念和形象如同寒冷的自我城堡,他们的捍卫行为带有一种悲观色彩,注定会失败。[13]珀西在小说中也展现了比克斯多亚自我的迷失。在成年之前的比克对姑妈教导的斯多亚精神坚信不移,但是参战经历让他开始质疑斯多亚式自我。在越南战争中的一次撤退任务中,比克本应将撤退路线的更改通知突击部队,但他在等待的时候睡着了,导致突击部队遭到了阻击。当他苏醒之后,突然觉得“一切都颠倒了,本来最美好的时刻当时却变成了我最糟糕的时刻,而最糟糕的又成了最美好的。”[12]9战争的荒谬和残酷动摇了比克深植于心的价值观。原本可以给他带来荣誉的战争变得令人作呕,一切都变得毫无意义,于是他陷入了深深的迷茫。 比克称这种迷茫为“不快”:“不快就是失落的痛苦”“你遗失了这个世界——世界和世人,只剩下了你自己。”[12]120传统价值观遭到了冲击,但世界依然存在。在这种情况下,人活着就如同行尸走肉。这种迷茫表现在他持续不断的自省行为和他对电影角色的幻想之中。

自省是指比克对自己人生的冷静思考和反省。他反省的目的是找到真实的自我,不被平淡无奇的生活所淹没。首先,比克进行了纵向自省,“那些年中,我站在宇宙之外,并试图理解这个宇宙。我把自己当作任意处所的任意某个人,一直驻留室内阅读基础书目。”[12]68所谓纵向自省,就是通过阅读书籍和思考问题来了解宇宙运转的秘密并增加对世界万物的认知。但这种对世界的理性把握并没有让比克更了解自己,反而让他忘记自己身处何处,面临失去身份和失去存在的危险。继纵向自省之后,比克开始了横向自省:走出屋子去附近散步,看看周围发生的事情,也即感性地去体验周围的世界。比克的自省一直持续到小说的结尾,整部小说笼罩在比克绝望和痛苦的迷茫情绪之中。

在自省的同时,比克酷爱去电影院看电影。他把看电影当作一种自我存在的确证方式。他认为,一个人居住在某个地方,对那个人而言,那个地方是没有得到证实的。“他极有可能会满心悲哀地住在那里,直到内心的空虚让整个临近地区变成真空。但是,只要在电影里面看到了自己居住的地区,继续住在那里就成为可能,至少可以住上一段时间,只在此处而非别处。”[12]59此外,比克还认为,电影演员的存在辉煌灿烂、异常真实,相比之下普通人的存在却虚幻不定。只有普通人和电影明星打交道,他才会有存在感。所以,在和女性的交往中,比克总是将自己想象成电影里的主角,以此来获得一种虚幻的存在感。在与秘书莎拉交往之初,他故意和莎拉保持距离以吸引她。比克把自己想象成电影人物克拉克·盖博,学他“一言不发,双手插进后兜的样子,假装忙于工作,身边的女人抛在脑后”。[12]92在火车上与凯特在一起的时候,比克想象自己是罗里,一个在电影里面经常扮演迷茫角色的演员。

四、新型伦理主体:“为他”的比克

列维纳斯认为,他者通常是一位弱者或穷人,是“我”应救助的对象,“我”应对他者负有完全的责任。在“我”拯救他者的同时,他者也帮助了“我”,将“我”从存在的黑暗深渊中解救出来。可以说,他者对“我”的拯救才是更彻底的,因为在此过程中“我”找到了新的自我——“为他”的主体性。在列维纳斯看来,这种“为他”向度的主体性是比存在、自由更原始更根本的自我,是主体的归宿,因为“为他者”实现了主体超越存在走向无限的转变。这时,“主体性”表现为一种原初的、无可选择的服从和对他人的责任。[14]小说中,比克的表妹凯特深陷沉沦的漩涡,找不到存在的意义。她几次试图自杀,是一位召唤着比克帮助的他者。面对凯特的求救,比克决定和凯特结婚。小说开始时比克就在考虑自己的职业选择,故事最后他选择了医生这一职业。比克的两个决定都是为了他人,但是在为他人的同时,比克也获得了新的自我。下面从“他者之脸”召唤下的婚姻和为他的职业选择这两个方面来揭示他者与“为他”的主体之间的联系。

“他者之脸”是列维纳斯他者伦理中一个至关重要的概念。在《总体与无限》中,列维纳斯首次提出“他者之脸”的定义: “他者超越我对其想象而呈现自身的方式,我们称之为脸孔。”[8]50他指出,“他者之脸”有别于额、眼和鼻等经验形象,即看不见也摸不着。换句话说,它具有神秘性,但是它却是他者出场的方式,因为它也有召唤性。当“我”和他者相遇时,经由脸呈现的他者“他已经在依赖于我,已经置身于我的责任心之下:我已经需要回答他。”[15]8面对他者的召唤,我必须肩负起为他的责任,倾听他者诉求,成为他者的救助者。凯特一方面有一种耐人寻味的神秘气质,另一方面又呈现出脆弱和需要帮助的面目。凯特家境殷实,受过良好的教育,但她却偷偷地用一种注射型安乐死药物,这让姑妈担心不已。姑妈让比克去接近凯特并了解其原因。几次交谈下来,比克了解到凯特和他一样陷入了绝望的深渊中,找不到生活的意义。迷茫和无助的凯特唤起了比克的责任感,比克两次提出要与凯特结婚并以此来帮助她。第一次是在凯特彻夜不归,很兴奋地来找比克的时候,比克怕她承受不了希望后的失落,于是提出和凯特结婚。他告诉凯特,“我们可以住在夏克斯内德夫人这里,非常舒适。我甚至可以自己经营加油站。晚上你可以过来和我待在一起,如果你喜欢……” “你这个讨人欢心的比克!你是在请我嫁给你吗?”“当然。”[12]113第二次是在凯特和比克去芝加哥的火车上。凯特本来期望能单独和比克相处并愉快地交谈。但是格劳斯夫妇的出现打破了她的期望,她的情绪开始变得异常。“有好一阵子,她就那样坐着,双手放在腿上,手指蜷曲,微微颤抖。”[12]186为了稳定凯特的情绪,比克再次向凯特求婚。比克的两次结婚请求都是在脆弱的凯特的召唤下做出的,为的是让凯特不彻底绝望。他在帮助凯特的同时,自己也得到了凯特的解救。当比克在遭到姑妈的训斥后,凯特就像一位拯救者一样出现在比克的身边,帮助他找到了自我。“她就是我自己,眼睛迷蒙,不知身在何处。”[12]227这个自我有着一个走向他者的向度,列维纳斯认为,“当我是我的时候,我就是你。”[15]231

“为他者”是列维纳斯伦理学的根本所在。即将30岁的比克对自己将来的职业很迷茫。他从事的股票经理人职业很适合他,因为他有赚钱的头脑,能力也得到了姑父的肯定。然而,股票经理人这一职业虽然能够让比克富有,但不能惠及他人。他最终放弃了股票经理人的职业,选择了当医生。当医生一方面能让比克为同胞效劳,另一方面能让他发挥自己的才智,度过有意义的一生。“我只能做一件事:听别人说话,看他们如何在世上生存,当他们陷入黑暗的时候伸手帮上一把,也让别人来帮我一把,不管是出于善心还是自私。”[12]229从医的选择能让比克肩负起“为他”的责任,帮助他人,也能帮助自己,让自己走出人生的黑暗。

五、结语

自幼受到美国南方斯多亚思想的影响,《看电影的人》的主人公比克崇拜并跟随姑妈艾米丽走上斯多亚式的人生。他的斯多亚式主体性很大程度上是一种自我建构,他者在自我的建构过程中扮演着陪衬的角色。比克对斯多亚式自我的坚守显示了斯多亚主义者对他者缺位的伦理思想的乐观态度。然而,在冷战和消费主义的双重冲击下,斯多亚主义者的自我城堡变得摇摇欲坠,最后分崩离析。比克意识到斯多亚主义倡导的德性变得不合时宜,并感到自我存在的尊严和主体性逐渐消逝。自我如影子般虚假,迷茫的痛苦和绝望挥之不尽。比克只有通过不停地自省来寻求自我,抑或想象自己是电影主角来获得一种虚幻的存在感。面对表妹凯特的求救,比克决定和凯特结婚并弃商从医,承担起“为他者”的责任。与此同时,比克在“为他者”的责任中找到了一个全新的自我,摆脱了人生的困顿与迷茫。《看电影的人》向我们揭示,人类想要走出绝望之境,需要把自己暴露在“他者”的目光之下,并回应“他者之脸”。只有这样,后现代的主体才能剥去其自决性的外衣,获得一种新型且开放的“为他”的主体性。

猜你喜欢

比克维纳斯艾米丽
你穿得真好看
《艾米丽在巴黎》宣布续订
千姿百态维纳斯
论《维纳斯》中的黑人女性身体与19世纪西方医学话语
今夕何夕
星空下的向日葵
当代维纳斯的诞生
长信科技挑战借壳底线
Astrong—willed Father 一位坚强的爸爸
著名雕像背后的故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