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草莓病毒病及脱毒技术研究现状

2022-11-27徐洪国德青曲珍钱立娟祁宏英

烟台果树 2022年1期
关键词:匍匐茎侵染草莓

陈 晗 徐洪国,2 白 婧 德青曲珍 钱立娟 祁宏英,2*

(1齐齐哈尔大学生命科学与农林学院,黑龙江齐齐哈尔 161006;2黑龙江省抗性基因工程与寒地生物多样性保护重点实验室,齐齐哈尔 161006)

草莓,属蔷薇科草莓属,多年生草本植物,在园艺学上属于浆果的一种[1]。在我国,广东地区称其为“士多啤梨”;山东部分地区称其为“婆门头”;在法国,草莓因其果实外形似一颗红心,颜色艳丽,有“相思果”的美称[2]。

草莓富含生物活性因子,有明目、滋补、减肥、降血脂、助消化等功能,被称为“水果皇后”,是世界七大水果之一[3]。草莓的起源地为东亚地区,20世纪传入我国[4-5]。因其外形美观、柔嫩多汁,深受人们喜爱而被广泛种植。草莓加工品如草莓蜜饯、草莓酒、草莓罐头、草莓果酱在国际市场上十分畅销,草莓果酱是高档果酱之一[6]。我国是草莓最大的生产国,1994年至今一直位居首位[7],但草莓采用无性繁殖技术,多年连作使草莓苗感染病毒病导致大量减产、经济效益降低,需通过脱毒实现高产。

1 草莓病毒病的发现及危害

草莓的无性繁殖主要是匍匐茎繁殖、老株分株繁殖,连续多年的无性繁殖导致植株不断累积病害,其种性退化严重[8]。主要表现为植株萎蔫、叶片卷曲斑驳、果实畸形、产量降低[9]。20世纪30年代,许多外国学者研究草莓病害,并对草莓病害发生原因、传播方式、病害类型、病毒病检测以及病毒病防治等问题进行了深入探讨。

目前,世界各地仍广泛存在草莓病毒,已知侵染草莓的病毒有300多种[10]。在我国各地均有草莓病毒病害的发生,这是导致草莓发育衰退、经济效益降低的主要原因,其中危害严重的有草莓斑驳病毒 (SMoV)、草莓轻型黄边病毒(SMYEV)、草莓镶脉病毒(SVBV)和草莓皱缩病毒(SCV)4种主要病毒。主要通过花粉或草莓钉毛蚜、花毛管蚜、蓟马等载体传播[11],侵染覆盖率高达80%以上。

草莓斑驳病毒是感染全球草莓的最重要病毒之一,严重影响草莓的产量和质量[12]。该病毒侵染植株后,导致植株生长缓慢、矮小,叶片出现不同程度褪绿斑驳,叶脉呈透明状,果实变小等症状,可减产20%~30%[13]。与其它病毒混合侵染植株时,不仅导致减产,也可导致植株大量死亡。该病毒主要通过蚜虫传播,也可通过嫁接等栽培技术传播[14]。草莓轻型黄边病毒是世界上草莓中最常见的病毒之一,单独侵染并不会严重影响果实外观与植株外形[15],但与其它病毒混合感染草莓时,植株会丧失活力,并出现矮化、斑驳、叶片变形、果实皱缩等症状。草莓镶脉病毒又称为草莓静脉带状病毒,在北美野生草莓中首次发现,是一种双链DNA(dsDNA)病毒,主要通过嫁接或蚜虫传播[16]。与SMYEV一样,当草莓混合感染SVBV与SMoV、SMYEV、SCV时表现出匍匐茎减少、生长发育迟缓、叶脉与叶缘黄化或氯化、果实变小、产量降低[17]。草莓皱缩病毒于1932年在美国首次发现,具有负链RNA基因组的病毒,常与其它病毒混合感染草莓[18]。弱株系为无症侵染,强株系侵染后表现为叶子变形皱缩,叶脉出现不规则绿斑[19]。

2 脱毒技术

2.1 草莓组织培养脱毒

2.1.1 草莓茎尖组培脱毒 以匍匐茎尖端为外植体,在无菌环境下将茎尖接种于初代培养基上进行离体培养,从而获得无菌苗的一种有效的脱毒方法。最好采用4月中旬与10月中旬的草莓匍匐茎[20]。茎尖的大小与脱毒效果有密切关系,通常茎尖越小脱毒效果越显著[21],但成活率越低。茎尖培养虽然是获得无毒苗的有效方法,但耗时长、效率低。

2.1.2 草莓花药组培脱毒 20世纪70年代大江泽胜首次利用花药进行草莓脱毒苗的培育[22]。通过镜检观察花粉发育至单核中期,将花药接种到诱导和分化培养基中,经愈伤组织分化出不定芽形成无毒苗[23]。花药培养操作简单、易繁殖、易消毒,并且可以省去病毒鉴定的过程,但接种花粉发育时期对愈伤组织的形成有很大影响[24],进行低温预处理可以提高花药培养再生效果[25]。

2.2 超低温脱毒

将草莓茎尖经脱水后放入液氮中,利用草莓茎尖分生组织与分化组织在细胞结构上的不同进行脱毒,并将不含病毒的分生组织进行组织培养获得无毒苗[26-27]。这是一种新型脱毒技术,具有脱毒效率高、对植株无要求等特点[10]。超低温脱毒技术已经应用于许多植物,并获得成功。但超低温脱毒处理过程复杂,耗时较长,不利于快速获得无菌苗和生产。

2.3 热处理钝化脱毒

热处理是目前获得草莓无菌苗最简单有效的方法[28],又称为温热疗法,即采用不同的温度处理,使病毒蛋白质变性失活,但工作效率较低。后期经试验研究,先进行茎尖脱毒后再进行热处理钝化,可大大提高脱毒率与成活率。热处理时间越长,成活率越低,但处理效果越显著[29]。甚至可以将低温处理与热处理结合,既保证了脱毒效果,又降低了对茎尖大小的限制[30]。

3 小结

我国是草莓最大的生产国,但由于草莓病毒病导致草莓产量不断下降,采用有效的脱毒方法可以改善草莓生长状况,并且大大提高草莓种植经济效益。在选择脱毒方式上,可以不断创新,选择效果好、耗时短、易操作的方式。

猜你喜欢

匍匐茎侵染草莓
揭示水霉菌繁殖和侵染过程
草莓
芸薹根肿菌侵染过程及影响因子研究
甘蓝根肿病菌休眠孢子的生物学特性及侵染寄主的显微观察
草莓不同节位匍匐茎子苗的光合特性
空腹吃草莓
海滨沙地单叶蔓荆匍匐茎对沙埋适应的生长对策
海岸单叶蔓荆沙埋胁迫下碳水化合物变化与其耐沙埋的关系
采草莓
烟草靶斑病(Thanatephorus cucumeris)侵染特性研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