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中小学思政课一体化建设”背景下地方历史文化资源的应用
2022-11-27陈兆红
陈兆红
(天津农学院 马克思主义学院,天津 300392)
“思政课是落实立德树人根本任务的关键课程,发挥着不可替代的作用”[1]。习近平明确指出,“要把统筹推进大中小学思政课一体化建设作为一项重要工程,推动思政课建设内涵式发展”[2]。历史教育是大中小学思想政治教育的重要组成部分。历史的复杂性决定了历史研究方法和角度的多元性。宏观历史模式和微观历史模式是常用的两种方式,前者从历史的广度和整体意义上呈现历史发展过程及其规律,后者从某一微小方面呈现历史的局部或细节,为前者提供补充与说明,是进行宏观历史研究的基础。在大中小学历史教育中,每个阶段的教学目标及层次均有所区别,但基本以宏观历史叙事方式和严谨的逻辑展现中国历史的发展过程和规律。这种宏观历史解释的方法仅局限于宏观历史的建构,因此需要在教学过程中适当嵌入微观历史资料,构建结构合理、内容充实的中国历史大厦。“家乡是看得见的祖国,祖国是扩大了的家乡”。地方历史文化资源是微观历史的组成部分,用得好,则能成为讲好大中小学思政课的一把利剑。
1 地方历史文化资源在“大中小学思政课一体化建设”中的价值
1.1 拉近距离,增强亲和力
由于思想政治理论课的教学内容在时间和空间上距离学生的现实生活比较远,又比较宏观,缺少有血有肉的详细史料的支撑,容易使讲课沦为说教,学生在学习过程中容易感到枯燥、乏味。地方历史文化资源有助于拉近学生与教学内容的距离,在教学中适当引入地方历史文化资源,能让学生感到格外亲切,增强了亲和力,在学生心目中,历史不再是遥远的,而是触手可及的、活生生的、有血有肉的。
1.2 摆脱枯燥,激发兴趣
由于思想政治理论课的教学内容比较宏大,着重于宏观历史的构建和历史发展规律的阐释,内容比较枯燥,再加上部分内容在大中小学三个阶段都有重复,因此学生对课程内容缺乏新鲜感,若教师再照本宣科,必然使学生感到枯燥乏味。而地方历史文化资源贴近实际、贴近生活、贴近学生[3],具体且直观,教学中若能引入学生熟知的地方历史文化资源,必能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
1.3 史论结合,增强说服力
思想政治理论课中关于历史教育的相关内容主要是从宏观角度演绎中国历史的发展进程,总结历史经验和规律[4],因此,历史史实相对缺乏。由于受反唯物主义历史观、西方媒体思想渗透、历史虚无主义思潮等错误思想的影响,造成了学生对课程内容的信任危机。若在教学中科学地使用一些相关的地方历史文化资源,就能达到史论结合、深入浅出的目的,增强教学的说服力,解决信任危机[4]。
1.4 巧用史料,强化功能
思想政治理论课的教学目标在于培养学生正确的世界观、人生观和价值观,加强爱国主义教育是应有之义。在中国近代以来风云变幻、翻天覆地的变化过程中,各地都涌现出了无数仁人志士,发生了无数可歌可泣的故事,他们为民族复兴作出了卓越的贡献,成为家乡的骄傲。在课堂上把学生家乡的人物、事例引入教学,引导学生对历史文化资源进行实地考察参观,激发他们的乡土情感与爱乡情操,使爱国主义这个抽象的概念转化为具体的、可感知的事件,实现思想政治教育功能。
2 当前运用地方历史文化资源的现状及其原因探析
2.1 现状分析
20世纪中叶后,地方历史教育风靡世界,在这一大潮下,我国也进行了基础教育改革。2001年教育部颁布的《全日制义务教育历史课程标准》指出,要“充分开发利用乡土教材和社区课程资源。乡土教材和社区课程资源对学生的历史学习和历史感悟大有裨益”[5]。但由于受高考指挥棒及人力、财力、物力的影响,各地落实情况雷声大雨点小。虽然有些地方编制了相关教材,但并没有实际进入到教学过程中,而是作为课外读物使用。这种状况造成了中小学乡土教学短腿,学生对于地方历史文化资源的基础较差,在一定程度上影响了大学思想政治理论课程中地方历史文化资源的应用。
高校《中国近现代史纲要》(以下称《纲要》)教学中运用地方历史文化资源状况也不理想。主要表现为:第一,政策落实不到位。1994年和2004年,中共中央宣传部和国务院分别颁布了相关政策,对地方历史文化资源应用于《纲要》教学给予了政策和经济支持。而实际上,在教学过程中是否使用、使用哪些、如何使用,全由任课老师自己决定,导致政策没有得到有效贯彻。第二,研究成果应用不理想。关于地方历史文化资源应用于《纲要》教学的研究从2006年就开始了,发表的论文可以用汗牛充栋来形容,但能被运用到教学中的成果少之又少。
2.2 原因探析
地方历史文化资源在大中小学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学中的运用并不理想,没有达到应有的效果,是由多方面原因造成的。
2.2.1 教学课时紧张
受高考指挥棒的影响,在中小学阶段,乡土教材被搁置一边。大学阶段的《纲要》课程则涵盖了19世纪中期以来中国社会发展变革的全部历史进程,时间跨度大、内容庞杂,涉及到中国近现代史中政治、经济、文化、外交等多方面内容,课程逻辑性、理论性很强,加大了教学难度。教师除了要讲述历史知识,还要阐述历史发展规律,阐明“四个选择”。而教学计划只有短短的54个学时,要完成以上任务已经捉襟见肘,这种情况下,再引入地方历史文化资源,必然更加激化内容多、课时少的矛盾,导致很多教师在教学过程中仅能零星地使用地方史料,难以起到应有的教学效果。
2.2.2 教学方法欠缺
恰当的教学方法是完成教学任务、实现教学目标的重要手段,教学方法关系着教学成败。在课时紧张的情况下教师在完成教学基本任务的同时,还要引入地方历史文化资源,必然要求掌握科学的教学方法。但目前既能大量引入地方历史文化资源,又能克服学时限制,还能起到应有作用的教学方法,需要教师们扎实研究和反复实践。
2.2.3 教师知识储备不足
教师是课程资源的开发者和使用者,是教学过程的主导者,教师的业务水平和综合素质决定了教学效果的好坏。目前各学校的历史教师大部分是科班出身,接受的是大学历史通识教育,在研究生学习阶段则局限于某个微观的专业方向。笔者所在学校《纲要》课教师的研究方向就有先秦史、美国史、中共党史等,大部分教师在学生时代接触地方史料的机会很少,对其进行系统学习研究的机会更少。在缺乏系统研究的情况下,地方历史文化资源在大中小学思想政治理论课中的应用必然大打折扣。
2.2.4 政策措施不力
地方历史文化资源应用于大中小学历史教学,尽管价值明显,但它毕竟是思想政治理论教育领域里很微小的一个方面。虽然中共中央国务院对此有政策支持,但各地相应的配套政策、措施并没有跟上。而缺少了地方教育部门和学校的大力支持,仅靠教师之力很难系统有效地开展此项工作并取得良好效果。
3 在“大中小学思政课一体化建设”中有效发挥地方历史文化资源作用的途径
3.1 选取和运用地方历史文化资源的原则
地方历史文化资源浩如烟海,因此,在选取具有思想政治教育作用的地方历史文化资源并运用该资源,必须坚持一定的原则。
3.1.1 实事求是原则
实事求是是毛泽东思想的灵魂,是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师在教学过程中必须坚持的原则。但某些地方为渲染本地的重要性和贡献,对历史文化资料进行了加工。如夸大某个历史事件的影响、拔高某个历史人物的功绩,而对其局限性却一带而过,甚至带有杜撰、演义、戏说的成分。这些历史文化资源不符合实事求是的原则,不利于学生形成正确的历史观。因此,教师必须坚持历史唯物主义和辩证唯物主义的观点,在使用地方历史文化资源之前要认真辨别,确保资料的真实性,在使用时尊重历史事实,不可随意解读,向学生传递错误信息。
3.1.2 按需择优原则
地方历史文化资源是海量的,教师在教学过程中必须进行有效选择。首先,按需选择。在教学中引入地方历史文化资料的目的是为了更好地达成教学目标,所以,要根据教学目标和教学内容来选择资料。其次,择优选择。在丰富的地方历史文化资料中,要选取那些既有地方特色又有全国影响的素材,做到有的放矢,择优选用,便于引起共鸣,起到良好的教学效果。
3.1.3 适度原则
首先,把地方历史文化资源引入教学是为了补充和丰富思想政治理论课的教学内容,解决教学中一直存在的理论与现实疏离、学生学习兴趣低等问题,所以引入行为只是一种手段,不应把手段异化为目标,乃至于喧宾夺主。其次,思想政治理论课本就内容多课时少,如果引用地方历史文化资源过度,必将加剧这一矛盾。所以在地方历史文化资源的选择上要坚持适度原则,掌握分寸,分清主次。
3.1.4 整体性原则
整体性原则是指将地方历史文化资源引入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学时,要有全局意识,整体观念,不能就事论事,一叶障目,不见泰山。要将发生于一时一地的具有地域特征的文化史料放到整个中国历史发展的进程中、整个中国的视野下来分析,见微知著,启发学生从宏观上认识中国社会的发展进程和规律。如果把重点放在地方历史文化资源的讲解上,则改变了思想政治理论课程的性质、功能和教育目标。
3.2 大中小学统筹规划
研究表明,在不同的成长阶段,人的心理和思维发展程度大不相同,这就要求“在大中小学循序渐进、螺旋上升地开设思政课”[6]。地方历史文化资源融入“大中小学思政课一体化建设”,必须遵循心理和思维发展规律,统筹规划。
小学阶段的学生已经具备具体运算能力,即为了某种目的而变换信息的一种特殊的智力程序。但这个时期儿童的运算还不能离开具体事物或形象的帮助,仍处于具象思维阶段。因此,小学历史教育在内容上应注重故事性,选取地方历史文化资源中有思想政治教育价值的故事,通过故事传递思想、价值。在方式方法上也要从小学生具象思维的认知特点出发,运用图片、视频、实物等调动学生感官,把故事讲好。通过这些正面的地方历史文化资源,达到陶冶情操、启蒙道德情感之目的,引导学生爱党、爱国、爱社会主义,树立做社会主义建设者和接班人的美好愿望。
初中生已具备形式运算能力,抽象思维开始发展,思维超出了所感知的事实或事物的具体内容,但仍有赖于具体形象。针对初中生的认知特点和学业情况,可以编写专门的地方历史文化教材,内容上要比小学阶段更丰富、成体系,体现出古代、近代、现代的发展历程,彰显地方历史文化的厚重感、自豪感,增强学生的历史意识。在方式方法上可以加大文字表述,选取丰富的历史图像,直观形象地再现历史,增强教材的可读性。通过地方历史文化资源的讲授,增强学生的国家意识和国情观念,强化做社会主义建设者和接班人的思想意识。
高中生形式运算思维已占优势,抽象逻辑思维能力进一步加强,辩证思维基本形成,已经形成了完整的认知结构系统。在此阶段的教学过程中,应有意识地将正确价值判断建立在区域文化资源的知识维度之上。换言之,就是借助地方历史文化资源更好地了解国情,树立正确的历史观、民族观、国家观。为达到更好的教学效果,可以综合运用导入法、插入法和体验法等教学方法,打牢学生的思想基础,强化做社会主义建设者和接班人的思想意识。
大学阶段的历史教育主要依托于《中国近现代史纲要》进行,除此之外还要进行“四史”教育,目的在于使学生了解国史、国情,懂得“四个选择”。与前面各阶段相比,应更重视理论的阐述和规律的总结。在这一阶段运用地方历史文化资源,应重视其理论性,注重展示区域历史文化资源发展的规律性,满足学生理性思维和抽象思维的要求。选择教学方法时,应更重视研究性教学法,由个别到一般,使学生更深刻地认识世情、国情、党情,增强学生的使命担当,争做社会主义合格的建设者和可靠的接班人。
3.3 大中小学共建共享
在“大中小学思政课一体化建设”背景下,大中小学各阶段对地方历史文化资源的利用应共建共享,由不同学段的教师组成统一的教学科研团队,发挥各自的特长,围绕地方历史文化资源开展系统研究。“定期开展大中小学思政课一体化教学研究活动。鼓励高校马克思主义学院与中小学开展结对活动,定期开展教学研讨、课程研究、教师实践教育等活动”[7]。中小学教师对地方历史文化资源了解较多,教学经验比较丰富,而大学教师的理论水平和研究能力更胜一筹。因此,组成统一的教学科研团队可以解决素材选取的问题,统筹安排适合各学段学生心理和思维特点的教学资料,明确各学段要达到的教学效果。
但由于大中小学条块分割管理的现状,导致不同学段的教师沟通起来会存在一些困难,因此亟需发挥地方教育部门的主导作用。地方教育部门的重视,是推进此项工作的条件和保证。一是要给予态度上的支持。各地教育部门应号召并支持教师将地方历史文化资源用于大中小学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学。二是要给予行动上的支持。政府部门可以组织一些相关活动,比如推介、培训等活动,大力宣传本地区的历史文化资源,增加学生、教师的知识储备。联合其他相关部门发布当地可用于课堂教学的历史文化资源,并分类整理,节省教师搜集、甄别、筛选的时间,把更多的时间用在思考如何利用这些资源上。各地教育部门之间还可以交换资源,教师可以轻松掌握全国各地的历史文化资源。三是由地方教育部门搭建平台,组建区域大中小学思政课一体化教学团队联盟,打破各学段思政课教师各自为战、思政课堂学段隔阂的局面,组织大中小学各学段教师集体备课,进行经验交流,实现资源共享[8]。
3.4 运用科学的教学方法
地方历史文化资源作为大中小学历史课程的重要补充,运用时还需采取恰当的方法。笔者根据不同阶段学生的特点和教学实践总结了以下几种方法。
3.4.1 导入教学法
好的开始是成功的一半,所以导入环节非常关键。选取一些典型的人或事以巧妙的构思导入新课,激发学生的兴趣,吸引学生的注意力,引发学生的思考[9]。但将地方历史文化资源用于导入环节不能强求,必须把握好教材内容体系,找到地方历史文化资源与教材内容的契合点。
3.4.2 穿插教学法
穿插法是将地方历史文化资源引入教学的最通用的方法。在教学过程中,教师根据历史的内在联系,适度地插入地方历史文化资源的相关内容,提醒学生“历史就在身边,只要伸出手就能触碰到历史”,揭开历史的砖瓦,探究历史发展的脉络、规律[10]。为达到更好的教学效果,教师在课前要根据学生的生源地准备资料,或者让学生利用与讲课内容相关的自己家乡的历史文化资料,加深对问题的理解。这样既可以弥补教材内容过于抽象的不足,又可以拉近学生与历史的距离,起到事半功倍的教学效果。
3.4.3 课堂讨论法
讨论式教学法注重发挥教师的主导作用和学生的主体作用。首先教师根据教学任务选取相关的能激发学生认知兴趣的地方历史文化资源,设计问题并引导学生进行讨论,也可以让学生从自己家乡资源中选出可以说明这一问题的史料进行交流,加深对问题的认识。通过积极地参与讨论,使学生了解和掌握更多的地方历史文化资源,培养学生史论结合、论从史出的意识。
3.4.4 研究性教学法
研究性教学法就是对与教学内容相关的地方历史文化资源中的重大历史事件和历史现象进行调查研究。在教学过程中,教师可以给学生布置选题,或者学生自主选择题目,目的是对课堂教学进行补充和延伸。学生通过查找资料、实地考察,来撰写研究报告,并由教师综合点评。教学实践证明,研究性教学法有利于激发学生的兴趣,调动学生的积极性[11]。这种从小到大、由浅入深的学习方式有助于学生认知中国历史发展的历程和规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