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匠心永恒

2022-11-26马继红

作文周刊·八年级版 2022年43期
关键词:林巧稚邀请函开国大典

马继红

劳模制造 必是精品

艾爱国是第一位从湘钢走出来的焊接大师。从世界最长跨海大桥——港珠澳大桥,到亚洲最大深水油气平台——南海荔湾综合处理平台,这些国际、国内超级工程中,都活跃着他的身影;从助力中国船舶制造业提升国际竞争力,到突破国外企业“卡脖子”技术,填补国内技术空白,都离不开他的焊接绝活。

1984年,我国组织实施贯流式新型高炉紫铜风口的研制,由于高纯度紫铜导热极快,熔化的焊料会迅速凝结,全国各地的电焊高手都无法熔合焊件。艾爱国创新采用当时十分罕见的氩弧焊工艺,让加热铸件和焊接同时进行。600度,700度,800度,当加热到850度时,铜铸件终于被“驯服”。但这种焊接操作一旦开始就不能中断,高温炙烤中,每一秒都是一种煎熬,每一秒都是对人体的极限挑战。紫铜封口焊接成功,艾爱国获得了国家科技进步二等奖。然而,科技的飞速发展和各种材料的更新迭代,带来的是一次又一次前所未有的全新挑战,艾爱国意识到他所面对的注定是一条永无止境的创新、突围之路。

为了紧跟时代发展,配合国家所需,艾爱国开始从电脑打字学起,花甲之年自学电脑制图,将毕生的研究总结编写成论文,为年轻焊工们解疑指导、传授经验。

一生择一事,一事成一生。从北京大兴机场、港珠澳大桥、石岛湾核电站,从上海中心大厦、京沪高铁,再到超级LNG船。一个个大国工程、大国重器的背后,都有艾爱国参与攻关研制的焊接工艺的影子。

●素材解读

五十余载耕耘路,艾爱国在用执着、坚守与创新攀登技术高峰的同时,也将自己铸成了“大国重器”。缕缕艾草香,悠悠爱国心。他通过不懈努力,终于实现了自己最初写下的“攀登技术高峰”的目标,他是真正的“大国工匠”。

择一事 终一生

在莫高窟,有这样一位老人,年逾八旬,仍然背着工具箱,步履坚定地穿梭于各个洞窟之间,专注地修复着壁画和塑像。经过他的妙手“医治”,一幅幅黯淡失色、表面破损的壁画,一个个缺胳膊少腿、东倒西歪的塑像,奇迹般地褪却病容,重焕千年前的光彩。他,就是被誉为我国“文物修复界泰斗”的李云鹤。

自从1956年参加工作,1957年投入到文物修复保护事业,时至今日,李云鹤已经坚守在文物修复保护第一线一个多甲子。时光飞逝,莫高窟的满山神佛看着他从青春少年变成白发老人,沉默不语,而与神佛的永恒微笑一样从未改变的,是他眼中的坚定。

1962年,作为敦煌文物保护经验最丰富的人之一,李云鹤承担了修复161窟的重任。两年后,161窟的修复效果惊艳世人,这座濒临毁灭的唐代洞窟重获新生,这也是敦煌研究院历史上自主修复的第一座洞窟,是敦煌壁画修复保护的起点。

除了拥有高超的壁画修复技术之外,李云鹤还是国内石窟整体异地搬迁复原成功的第一人,更是国内原位整体揭取复原大面积壁画获得成功的第一人。他曾经成功地将西千佛洞的两个石窟分解搬迁,复原到五十多公里之外的莫高窟,他也曾将青海塔尔寺大殿中140多平方米的壁画整体剥离,进行修复。在外人眼中,李云鹤就像一位神通广大的魔术师,艺高胆大,令人佩服不已。

●素材解读

择一事,终一生。已年逾八旬的李云鹤老人本能安享天伦之乐,却依然坚定不移地守在自己的工作岗位上,在文物修复事业中发光发热。他对文物修复极其负责的态度,让我们每一个人都心生敬佩、充满感激。

“那天我出诊”

林巧稚平易近人,淡泊名利,在她心中,病人永远占据第一位。

1949年开国大典前夕,正在北京协和医院妇产科忙碌的林巧稚收到有关方面寄来的“开国大典邀请函”。能收到这个邀请函是一件非常荣耀的事,也是对她本人能力和价值的肯定。医院里的同事得知这个消息后,纷纷跑来向林巧稚表示祝贺。林巧稚说:“能收到这个邀请函,我非常开心,感谢组织上对我的信任。”就在大家都以为林巧稚准备出席开国大典时,林巧稚却悄悄地给相关部门回了一封信,信的内容非常简单,只有五个字:“那天我出诊。”她平静地将信投到了医院门前的邮筒里。

开国大典当天,医院的同事们都以为林巧稚已经前往天安门广场,没想到,她竟然一大早就来到医院开始工作。同事们赶紧提醒她,林巧稚却若无其事地说:“我已经给相关部门回了信,不打算出席开国大典了。”同事们听后都惊讶不已,急忙问她为什么不去,林巧稚答道:“其实事情很简单,我的病人更需要我。”

●素材解读

收到“开国大典邀请函”,这是何等的荣耀和令人开心的事啊!然而,林巧稚却没有按时参加开国大典,而是选择坚守工作岗位。“那天我出诊”這五个字极为普通,却彰显出医者的高尚品德。林巧稚以实际行动诠释了医生的职责与使命,将自己的毕生精力都献给了我国的妇产事业,这正是“匠心”的体现。

追求卓越 精益求精

“全村头一个大学生,没走出大山,还钻进了更深的山里!”刚参加工作时,不少人说孙红梅“亏了”,但她不以为然。20多年来,这个执拗的姑娘心无旁骛地干着一件事——紧握焊枪,为战鹰修“心脏”。

2013年,一批某型军用飞机发动机机匣损坏,国内没有成功修复先例,孙红梅主动请缨。打开机匣一检查,内部构造就像俄罗斯套娃,一层又一层,难题个个刁钻,环环相扣。那段时间,孙红梅不管走路还是睡觉,满脑子都是机匣构造,体重也不知不觉掉了10斤。

终于,她设计出一个精巧的“手术方案”,操作平面只有180平方毫米,相当于半个手掌;整个过程中,她严格控制参数,修复后的变形量仅有0.003毫米——一根头发丝的1/25!

“她从不做90分,争的都是100分、更高分。”这是同事们对她的评价。参加工作以来,她先后破解近百项修理难题,形成12项核心修理技术,创造经济效益近2亿元。自己也从一名普通技术员,成长为工厂一级技术专家、空军装备修理系统焊接专业首席专家。

这些年,新进厂的大学生越来越多。她想:高素质航修人才如此紧缺,应该把多年积累的经验贡献出来。于是她手把手带着年轻人往前走,言传身教中,她已带出10名徒弟,其中4名成为技术专家。

20多年来,她将全身心都扑在了工作上。一只黑色手提包拎了好多年,手柄“磨秃噜皮”也毫不在意。不远处的湿地公园,建成几年了,从未去过。多家企业开出几倍年薪“挖”她,她不为所动;多次有人鼓励她去竞聘干部,她一再拒绝……

“我就是个搞技术的,管理不是长处。耐得住寂寞,才守得住初心。”孙红梅说,她最喜欢的,是一个人坐在办公室或厂房里,没有外界干扰,慢慢地思考、研究、验证。有时候忙到深夜,她就一路奔跑着回家,渐渐地,竟然练出长跑的本领。

●素材解读

“追求卓越,精益求精”是工匠精神的核心,孙红梅则将这种精神发挥到了极致。作为检修战鹰“心脏”的技术人员,孙红梅深知工作中容不得半点差错,一旦发动机出了毛病,就可能机毁人亡。因此,她从不做90分,总是力争100分甚至更高分。正是这种追求卓越、精益求精的工匠精神,使得孙红梅破解了近百项修理难题,形成了12项核心修理技术,为祖国战鹰随时升空提供了强有力的技术保障。

猜你喜欢

林巧稚邀请函开国大典
科学家公益宣传
——林巧稚
神秘的邀请函(上)
会议邀请函
那天我出诊
林巧稚“走”上越剧舞台
难忘庆祝开国大典隆重演出
邀请函
1949,开国大典阅兵
保卫开国大典
林巧稚看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