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延续性护理在白内障术后患者中应用的研究进展

2022-11-26周芳芳

今日健康 2022年2期
关键词:延续性负性病患

周芳芳

(南宁市邕宁区人民医院,广西 南宁,530200)

白内障属于全球首位致盲性疾病,在全世界范围内,由于白内障致盲者约有46%。并且在各种白内障疾病类型中,最为常见的是老年性白内障[1]。当前临床对白内障尚未研制出特效药物,手术是主要治疗方式。白内障手术后护理质量同手术治疗效果和疾病预后存在密切关系,同样是保障病患获得最佳视觉效果的关键[2]。对于白内障手术病患而言,手术后住院时间较短,通常需要居家开展长期康复治疗,并且在手术后数周仍有并发症发生风险,使其视力恶化风险提升。故而,对居家康复治疗病患开展全面、连续性护理干预尤为重要。延续性护理是目前临床开展较为广泛的一种院外指导干预模式,能够为疾病康复提供保障。本文在参阅临床大量文献的基础上,对白内障手术后病患实施延续性护理内容进行分析,现就研究相关内容综述如下。

1.白内障手术后出院病患存在的问题

1.1 负性情绪严重 对于单侧眼开展手术治疗的病患而言,其在手术后仍然会有视力问题存在,并且视力问题一般在对侧眼手术后得到一定改善。由于手术后病患仍有残余黄斑囊样水肿、晶状体囊膜混浊以及眼屈光不正等情况存在,病患手术后因缺少对疾病的正确认识以及应激障碍,认为当前存在的视力障碍以及视力恢复情况还未能达到心理预期,在康复治疗期间,极易对手术治疗效果以及疾病预后产生怀疑,丧失治疗信心,出现焦虑、抑郁等负性情绪。当病患出现负性情绪时,存在与医护人员沟通需求,但是由于出院无法及时获得回应,则会显著加重其不良情绪。在刘慧芳等[3]人的研究中,其对老年白内障病患手术前负性情绪进行分析,结果发现手术前病患普遍存在焦虑情绪,而开展情志护理后,其焦虑得分有明显下降。因此其认为白内障病患有明显的负性情绪存在。

1.2 缺乏有关知识 白内障病患多为老年人,其存在偏激以及固执等性格特点,并且认知水平、自我护理能力以及记忆力相对较差,对新知识的接受程度不足,进而阻碍其主动学习疾病有关内容。白内障发病缓慢,在手术后能够显著提升视力水平,因此病患容易认为疾病得到有效治疗,不愿主动学习疾病知识。部分病患会通过其他方式了解疾病知识,自认为对手术后恢复和手术风险有充分掌握,对于医护人员所提供的知识表示否认以及怀疑,使得其对疾病无法形成正确认知,进而影响手术后视力水平和生活质量[4]。

1.3 用药依从性较差 为改善病患手术后术侧眼炎症情况,避免发生感染,通常在病患出院后仍需指导其局部使用抗生素滴眼液,一般治疗时间需延长至手术后一个月。大部分出院病患在居家康复期间,由于缺少医护人员的指导,导致局部用药依从性下降。若在手术后未能及时、规范使用药物,极易引起眼内炎、视力下降以及感染等并发症,未遵医嘱应用抗生素滴眼液则会导致局部不良反应,使其术眼眼表异常,有角膜溃疡以及干眼症等并发症出现,对病患视力水平恢复造成不利影响[5]。

2.延续性护理措施

2.1 缓解负性情绪 对于出现负性情绪的病患,护理人员需主动与其沟通,及时掌握病患心理状态,同时开展针对性、个性化心理指导,协助其树立治疗信心。针对存在恐惧以及怀疑心理的病患,需要进行沟通以及安抚,对于其错误认知需及时进行纠正,确保其对疾病形成正确认知。在利娇等[6]人的研究中,其对老年白内障病患开展心理干预,结果发现干预后病患焦虑、抑郁情绪得到有效改善,同时睡眠质量也有明显提高。故而其认为开展心理干预能够缓解病患负性情绪,提升睡眠质量。指导家属关注病患情绪,并多予以陪伴和鼓励。可通过建立微信群等方式引导病友间相互交流治疗心得,改善其焦虑感以及孤独感。

2.2 提高对手术后护理的关注度 白内障病患在手术后住院时间较短,并且在手术后视力水平能够得到显著提升,加之无特殊不适症状,部分病患自认为已经达到治愈水平,仅需在眼部出现不适症状时才需使用滴眼液进行治疗。护理人员需要对病患进行手术后危险因素以及并发症等相关知识介绍,提高其对疾病的认知程度,进而增强药物治疗依从性。在实施健康宣教时,可通过实地操作、互动、视频以及图片等形式告知病患相关知识,并开展行为指导,可使用具有强烈视觉冲击的图片为病患和家属介绍手术后并发症危害,增强其对手术后护理措施重要性的关注度,纠正其错误认知,积极、主动配合医护人员进行疾病治疗以及护理[7]。

2.3 纠正术后不良行为习惯 (1)在饮食方面,嘱病患选择清淡、低脂食物,注意营养均衡,尽可能食用易消化食物。维持大便通畅,防止因便秘过度用力而增加眼压。(2)在用眼卫生方面,嘱病患注意个人清洁卫生,术眼不可与水、灰尘接触,避免过度用眼以及揉眼,不可在光线昏暗或有强光刺激下看电视、看书。(3)在运动方面,尽可能减少剧烈打喷嚏或是咳嗽,若无法避免,可将舌尖抵住上颚,避免眼压过度升高。休息时尽可能选择仰卧位或半卧位,不可呈头低足高位或是俯卧位状态。在坐起以及翻身时,动作尽可能缓慢,避免剧烈运动、提取重物以及开展重体力劳动,避免晶体出现位置移动。指导病患开展适量运动,注意劳逸结合。(4)在家属指导方面,病患手术后获得良好的家庭支持,对改善心理状态以及促进术后康复方面具有积极意义,故而需要指导家属参与其康复护理中。护理人员可指导家属增加对病患的照顾以及看护,防止其由于视力问题发生跌倒或磕碰等不良事件。告知家属家庭情感支持对促进病患康复的重要性,指导其多进行陪伴和鼓励,增强病患治疗信心。

2.4 提升手术后用药依从性 通过开展健康宣教能够一定程度上提升病患手术后用药依从性,可分阶段开展用药指导,单次宣教时间不宜过长、内容不宜过度,避免增加病患接受难度。首先需对病患用药行为实施判断,教授其他人辅助或自行滴药的方式、注意事项。告知其遵医嘱规范用药的必要性,介绍药物使用间隔以及次数等,对于老年病患,由于其记忆力下降,可将相关知识制作成宣传材料,分发给病患,以便其查阅。针对文化程度较低或是视力模糊的病患,不仅需要进行文字描述,还可利用图片等方式,帮助其理解和记忆,协助其更好的遵医嘱用药,防止发生药物滥用情况。在张英平等[8]人的研究中,其对白内障病患开展结构化指导,干预后病患治疗依从性得到显著提升,视力水平有明显改善。因此其认为进行健康宣教能够提升手术后用药依从性。

3.延续性护理方式

3.1 健康宣教 该种方式属于语言交流形式,护理人员不仅需要在口头上反复强调手术后护理要点,还需将手术后护理注意事项搭配图片以及文字等书面信息制成宣传材料,有利于病患和家属理解。可通过现场演示形式教授病患正确滴眼方式,确保其熟练掌握。当病患出院后,医院可同社区进行对接,通过主管医师、护理人员及社区医师三方合作,增强延续护理水平。

3.2 电话随访 开展电话随访能够为偏远以及交通不便等病患提供较大便利,在病患出院前分发简易视力表,之后通过眼科医师电话随访对其视力恢复情况进行监测,单次电话随访时间需控制在7 分钟左右,护理人员不仅需要主动了解病患病情恢复情况,还需引导病患讲述自身疑惑以及问题,做到双向交流,提升回访率。在陆慧[9]的研究中,其通过电话随访形式对白内障病患开展延续性护理,干预后病患焦虑、抑郁情绪得到有效改善,自我效能以及自我管理水平均得到显著提升。因此其认为白内障手术后病患在出院后康复期间,容易出现部分错误,可通过电话随访形式对其开展监督,缓解负性情绪,提升其自我管理能力。

3.3 网络平台 伴随计算机和通讯技术的进步,其在医疗领域也得到广泛使用,网络平台存在信息传播快、不受时间和地区限制、获取信息方便以及能够双向交流等特点,已经成为临床开展延续性护理的重要方式。在出院前通过为病患建立档案,全面记录病患信息,在出院后指导病患利用网络平台将手术后恢复情况及时上报,有利于护理人员掌握其康复情况,进而制定针对性康复方案。利用微信平台每天定时推送健康宣教内容,结合视频、语音、图片以及文字等多种方式,病患可反复观看,增强记忆。利用微信公众号推送多层次教育内容,指导病患依据自身情况挑选阅读内容,进而不断提高自我护理水平。在何青冬等[10]人的研究中,其对白内障病患开展微信平台延续性护理,结果发现病患护理满意度得到显著提升。因此其认为利用微信平台能够更好的进行随访以及指导,有利于提升病患出院后护理水平。

4.小结

白内障一方面会对病患视力水平造成不利影响,另一方面还会影响其心理健康以及社会关系,导致其生活质量水平降低。当前,手术是临床治疗白内障的重要方式,而延续性护理是保障手术治疗效果的重要措施。开展延续性护理,能够将地域、空间以及时间限制消除,将病患在医院接受的护理措施延伸至康复治疗阶段,通过开展健康宣教、电话随访以及网络平台等形式,为病患提供针对性、全面性指导,促使病患能够主动参与至疾病管理中来,提升用药依从性以及对自身的管理能力。在科学技术水平进步的同时,相信延续性护理形式会逐渐多样化以及便利,更加有效的发挥延续性护理作用。

猜你喜欢

延续性负性病患
老年冠心病无痛性心肌缺血患者的临床护理效果观察
氨磺必利与喹硫平对老年精神分裂症的诊疗效果比较
延续性动词和非延续性动词的用法解读
非负性在中考中的巧用
分析严重创伤患者并发精神障碍的心理疏导及护理体会
延续性护理管理在回访中心的应用
个性化护理干预对子宫全切患者负性情绪的影响
制度变迁与明代官员病患叙事的演变
大学生孤独感、负性情绪与手机成瘾的关系
含2,3,5,6-四氟亚苯基负性液晶合成及液晶性研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