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老年心力衰竭患者的护理进展

2022-11-26刘莉

今日健康 2022年2期
关键词:用药护理人员症状

刘莉

(灌阳县人民医院,广西 桂林,541600)

心力衰竭是心脏收缩能力与舒张能力出现异常情况,无法泵出静脉回心血量,从而导致静脉系统被血液堵塞,动脉系统发生血液循环不足,并出现一系列心脏循环障碍症状,主要包含肺部与腔静脉淤血。心力衰竭疾病不是突然间发病,通常是因为心脏疾病长期发展形成,已处于终末阶段,随着我国人口老龄化社会的到来,也导致老年心力衰竭疾病的整体发病几率不断攀升。受到多方面因素的影响,老年心力衰竭患者的生活质量也受到极大的影响,不断下降,同时也阻碍了治疗与康复。临床治疗过程中,根据患者的实际情况,实施护理干预至关重要,能够有效提升临床疗效,当前针对老年心力衰竭患者采取怎样的护理措施是临床研究与发展重点问题。文章对老年心力衰竭患者的护理方式及进展进行综述,现报道如下。

1.常规护理

首先,应当为老年心力衰竭患者提供安静、舒适整洁的病房环境,并保障正常通风及阳光充足,室内温度应控制在22 摄氏度,湿度为50%左右。每天定时进行消毒,采用含氯消毒剂对部分物品擦拭清洁,疾病发作期患者应当进行隔离,避免造成呼吸道传染,从而引起疾病再次发作。护理人员还应当嘱咐患者注意卧床休息,这样有助于降低心肌耗氧量,避免出现呼吸困难症状。常规护理作为基础护理内容,应当引起高度重视[1]。

2.用药护理

临床上对于老年心力衰竭疾病患者,多采用利尿剂、硝酸酯类、醛固酮拮抗剂等给予治疗,以上药物在临床治疗过程中,虽然具有一定效果,但是由于老年群体年纪较大,身体各项功能慢慢退化,其次,可能存在药物不良反应症状,如果使用不当,很可能会严重损伤患者身体健康,同时也会影响临床疗效[2-3]。所以,护理人员应当给予正确用药指导,保障患者合理用药,从而减轻对身体造成的损害。如患者如果使用正性肌力药物洋地黄制剂治疗过程中,因患者肾小球滤过率明显降低,这样会造成机体清除药物减少,很容易引起药物中毒情况。临床研究显示,不合理使用洋地黄制剂导致中毒的老年患者人数不断增加,其致死率可达23%,如果未及时停止用药,很可能会引起室性心动过速,死亡率高达93%。所以,使用药物过程中,护理人员应当密切观察患者是否存在恶性、呕吐、心动过缓等不良反应症状,实时监测患者的心率变化情况[4-5]。硝酸酯类药物在使用过程中,首先给予患者小剂量,之后在针对患者的病情适当增加药量,停药前应缓慢减量,不能突然停止用药,避免出现不良反应。输液过程中,应合理控制速度,如果滴注速度过快,可能会导致心动过速,导致患者病情加重。同时,还需加强用药指导,护理人员应当告知患者药物的种类、剂量以及可能存在的不良反应症状,从而避免如果出现不良反应症状时,患者产生恐惧、紧张的心理情绪,或者不信任医护人员[6-7]。还需要注意的是老年患者由于年纪较大,记忆力逐渐衰退,因此,在日常生活当中,也容易出现忘记、或者误服药物的情况,护理人员应当嘱咐患者按时服用药物,可告知患者家属用药相关注意事项,督促患者定时、定量用药,并密切观察患者是否存在不良反应症状,当出现严重异常情况时,应当立即通知医护人员,并及时采取相应的措施予以处理[8-9]。

3.心理干预

老年患者因自身各方面能力有限,对于疾病相关认知也比较低,其次,一旦发病,会对患者造成严重身心痛苦,因此,患者很容易会出现紧张、焦虑等负面不良情绪,这样会对患者的治疗依从性造成影响,不利于治疗工作的开展。患者在入院时,护理人员应当主动热情对待,加强与患者之间的沟通焦虑,鼓励患者讲述其出现焦虑情绪的原因,并帮助患者寻找恰当的解决办法[10-11]。护理人员可向患者耐心讲解疾病治疗方式及相关注意事项,同时叮嘱患者负面不良情绪会对疾病的治疗及康复造成极大的阻碍和影响,家人的重视程度在很大程度上也会对患者病情的康复产生间接影响,家属应当帮助患者增强自信心,患者得到家人的支持,心态也会更加积极,并配合治疗工作,从而缓解患者的负面情绪。患者对于健康宣教知识的掌握与了解程度,对提升自身护理能力有着重要的影响,有利于避免疾病的反复发作。李晓敏对老年心力衰竭患者采用心理护理干预效果进行了研究,研究结果表明,患者的焦虑抑郁情绪显著改善,则说明老年心力衰竭患者采用心理护理进行干预,可有效缓解焦虑、抑郁等不良情绪,改善患者的心功能,有利于促进患者的康复[12-13]。

4.饮食护理

当老年患者处于疾病发作期,此时应指导患者以流质饮食为主,根据患者的病情恢复情况,逐渐过渡到普食,并适量摄入蛋白质、维生素比较丰富的食物,从而改善患者低蛋白血症情况,避免出现水肿症状[14-15]。如果患者长期使用利尿剂,这样容易造成身体内钾的大量流失,因此,可结合患者实际情况,适量摄入钾含量比较丰富的食物,如香蕉、玉米、猕猴桃等食物,同时这些食物也具有改善便秘的作用,可减轻患者在用力排便时导致心肌耗氧量增加,导致患者临床病症加重。杨晓芸对老年心力衰竭患者采用整体护理进行干预,同时在饮食干预过程中以低脂、低盐、低糖食物为主,研究结果显示,患者在实施整体护理干预后,并发症情况得到明显改善,且患者的生活质量也明显提升[16-17]。

5.呼吸道护理

老年心力衰竭患者疾病的主要诱发因素为呼吸道感染,护理人员应当针对患者的实际情况,开展健康宣教,叮嘱患者在气候变化时,多注意保暖,同时吸烟者还应当戒烟。如果患者出现呼吸道感染,可通过雾化吸入的方式,帮助患者排痰,保障患者呼吸道畅通,如果患者出现发热症状,护理人员应当密切观察患者的心率及体温情况,患者心率出现异常时,应每隔一小时监测一次。可采取物理降温方式进行降温处理,如果效果不显著,可采取药物进行降温,用药后还应当密切观察患者的体温状况,患者退热时,要帮助其擦干汗液,避免受凉感冒,导致病情加重[18-19]。

6.体位指导

大多数心力衰竭患者因呼吸困难,导致不能平卧,护理人员在开展护理工作中,可结合患者呼吸困难严重程度,适当调整卧位,遵循舒适原则。患者需长期卧床,所以很容易会出现压疮等不良情绪,护理人员应嘱咐患者适当更换卧位姿势,由家属帮助患者适当按摩,这样有利于促进血液循环。疾病恢复期患者,可针对病情状况,适度开展康复功能训练,循序渐进,运动量不能过大,避免导致患者呼吸困难加重。护理人员可指导患者进行打太极、腹式呼吸等训练,程立等人对老年心力衰竭患者实施综合护理,患者的压疮情况明显改善,且焦虑抑郁症状有效缓解,护理满意度也比较高,表明综合护理干预可有效降低压疮发生率,提升患者生活质量[20-21]。

7.总结

随着人口老龄化社会的进程不断加快,我国老年心力衰竭疾病患病人数也在不断增加,在临床治疗过程中实施有效的护理措施干预,从饮食、用药、健康教育、心理指导等多个方面开展综合全面护理,能够有效提升患者对疾病的认知与了解,使其掌握正确的自我护理方法,患者的重视程度也明显提高,积极配合医护人员开展治疗护理工作,有效改善患者的不良情绪,避免疾病再次发作,临床效果显著,有助于患者及早康复。

猜你喜欢

用药护理人员症状
Don’t Be Addicted To The Internet
有症状立即治疗,别“梗”了再抢救
高血压用药小知识
浅谈护理人员的压力来源及管理策略
用药不当 反受其害
可改善咳嗽症状的两款药膳
Seepage simulation of high concrete-faced rockfill dams based on generalized equivalent continuum model
治病·致病·致命——用药需慎重
用药不如用乐——三择音乐养生法
夏季猪高热病的症状与防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