限价俄油,恐搬起石头砸自己的脚
2022-11-26亓声
亓声
近日有报道称,美国主导的七国集团和澳大利亚同意在11月底敲定俄罗斯石油上限价格,并将于12月5日公布具体操作规则,使争论旷日持久的俄油“限价令”落地生效。美国此举既想保持俄石油流入国际市场,又想以俄低价油带动全球油价下行并减少俄财政收入,实现对俄制裁和降低通胀的一石二鸟。这种“既要又要”的如意算盘打得叮当响,实则过于片面和理想化,堪称美式双标的自作聪明。
美国一直鼓吹遵守“基于规则的国际秩序”,一贯标榜自己是市场经济规则捍卫者,不时给其他国家贴上“非市场经济”的标签,扣上“非市场导向”的帽子。但所谓“市场经济”早已沦为美国谋取霸权私利的幌子。有经济学常识的人都应知道,市场经济的主要特征在于让市场在资源配置中发挥决定性作用,强调竞争的有效性和公平性。就基本的经济学原理而言,供求关系决定商品价格。而以美国为首的七国集团公然为俄石油设定上限价格,这是典型的非市场行为。联想起美近年来发动贸易战、出台“芯片法案”、强化电动淹车补贴、制定出口管制新规等一系列违反市场规则的举措,就不难看清其充满霸道、霸权、霸凌的双标做派和行径。
美国忽悠盟友冲锋,自己却赚得盆满钵满。欧洲在美国的怂恿下对俄发起多轮制裁,将俄油气作为重点打击目标,却不得不在凛冬将至之际为能源四处奔走。与此同时,美能源企业却获利颇丰。数据显示,今年第二、第三季度在美国运营的上市石油和天然气公司净利润高达2002.4亿美元。
美国还不忘在“限价令”生效后保护自己。11月10日,美财政部发表声明,将与多家俄罗斯银行进行能源相关交易的许可期限再次延长,而此前的截止日期恰好就是“限价令”生效的12月5日。美一通操作确保自己稳坐钓鱼台,可怜其盟友在凄风冷雨中飘摇凌乱。真是应了基辛格那句话,“做美国的敌人是危险的,而做美国的盟友则是致命的。”
就政策效果而言,“限价令”大概率前景堪忧。一是俄罗斯不会束手就擒。面对美西方发起的制裁,俄此次必然不会善罢甘休。俄目前已火力全开,强烈回应并决定停止向实施限价的国家出口石油。在全球经济艰难复苏背景下,石油交易仍是典型卖方市场。俄能源出口量减价增的收入远超俄乌冲突的支出,不排除俄减产强推全球油价上涨。此外,俄还可能发动“差异化作战”,利用手中另一能源武器——天然气作为筹码反戈一击。二是限价联盟难以形成。自3月以来,印度、土耳其大幅增加对俄石油购买力度,预计俄全年能源收入增长38%。只要土耳其、印度、中国及东盟、巴西、阿根廷等不参与限价联盟,七国集团就难以实现限价目标。三是美西方内部各怀心思。美牵头对俄能源制裁,但也担心禁运推高油价加剧国内通胀。德、法面临“断气危机”,都表示要继续与普京谈判,以保障能源供应。日本严重依赖能源进口,已提出将俄萨哈林-2项目石油排除在价格上限措施之外。
美强推“限价令”缓解全球石油价格压力是假,夺取定价权和挤占市场是真。美以往都是通过让中东产油国增产或减产来调整油价,而此次选择直接给石油确定一个固定价格,要求其他国家购买。相关国家如予以配合,美尝到甜头后,可能对其他商品采取限价措施作为制裁手段。在全球化的今天,谁都可能成为下一个受害者。正如印尼财长表示,沙特和欧佩克做出如此反应(减产石油),是为了阻止美国“将大宗商品价格作为地缘政治目标”,一旦开创此先例,将加剧全球经济焦虑,没人知道美国的下一个目标会是谁。
12月5日“限价令”生效日期将近,或许有感于可能的不顺甚至是失败,美财长耶伦近来一反常态地表示中国购买俄石油完全符合西方国家的预期,设置石油价格上限有利于中印等俄石油买家。耶伦摆出一副让中国沾了光的样子,完全是在偷换概念。美国的目的并非鼓励中国购买俄罗斯石油,而是试图营造出一种中国配合美国限价措施的错觉,同时还想挑唆中国拿限价措施去跟俄罗斯砍价,离间中俄关系。
“弱小和无知从来都不是生存的障碍,傲慢才是。”石油作为全球大宗商品,不是也不应成,为政治工具、政治武器,正确之道应是各国为维护全球能源供应安全发挥建设性作用,而不是处心积虑满足一己之私。费尽心机玩弄双标、自作聪明,最终只会搬起石头砸自己的脚。▲(作者是国际问题观察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