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探析林业种苗管理措施及生产技术

2022-11-26张涛

园艺与种苗 2022年7期
关键词:种苗树苗幼苗

张涛

(山西省林业生态实验基地,山西 太原 030024)

伴随市场经济发展,人们生存环境受到了一定的影响和破坏。林业要进一步加强保护工作,以改善生态环境。林业种苗生产技术直接决定着林业种苗质量及经济效益,对林业健康发展具有极佳的推动效果。当前阶段,林业种苗生产技术与其管理中存在许多问题,对林业建设质量有所影响。为确保林业建设质量,提升植树造林成活率,降低人为因素影响下的种苗死亡率,需加强林业种苗管理、保护工作。笔者对林业种苗管理中存在的问题进行分析,并提出相应解决对策,为相关工作者提供借鉴。

1 林业种苗管理的重要性

经济飞跃发展下,生态环境所表现出的种种问题愈发引起广泛关注,重视环境,践行人与自然和谐共处的理念刻不容缓。但围绕人们生产及生活为核心的各项活动,加剧了资源开发节奏,使生态环境的平衡性受到破坏,增加了自然灾害的发生几率。故对文明生态、生存环境予以构建和保护,是当前首要任务。林业种苗应遵循其生长规律加以合理管理,充分利用高效生产技术,以提升种苗存活率,营造繁茂的林业环境,提供给人们宜居和健康的生活环境[1]。林业管理人员在实践工作中,需结合当地环境因素展开综合分析,科学制定管理策略,解决实际工作中所遇问题,以提高生产技术,并推动工作效率与质量的提升,更好地发展林业建设事业,为之带来更佳的经济与社会效益。

2 问题分析

2.1 专业管理人员欠缺

当前阶段下,对于林业种苗培育、管理的重要性,部分管理人员并未有充分且正确的认知,没有高度重视相关工作的开展,管理水平存在缺陷和不足,能力有待提高。复合型人才的引入为当前各行业人才需求总趋势,林业管理亦如是。作为综合性、技术性从业特点尤为突出的工作类型,林业种苗种植、培育及后续的系列管理工作,需管理人员在专业技术方面非常突出,且拥有丰富经验,从而更好地应对实际管理中林业种苗的质量问题,避免影响种苗存活率,阻碍其旺盛生长,使林业生产成本在负面影响下逐步增加,威胁林业健康有序发展。

2.2 专业生产技术人员不足

不同树苗在生长中需求各有不同,这就需要专业生产技术人员秉承自我综合素养采取针对性操作,若缺乏专业技术,在树苗品种及生长信息方面未展开深入研究,种植时机选择错误,种植方法存在偏差,就会引起存活率的降低。通常而言,理论是指导行为的重要引领,若理论知识缺乏,那相应的实际操作就会有问题出现,栽培养护等工作也会出现偏差。

2.3 管理模式不完善

林业发展在近年来呈现出十分迅猛的态势,若管理人员受限于传统理念,而未与时俱进,结合新时代发展,对林业建设实际需求展开相应总结与分析,未积极创新和改革自身管理模式,就无法更好地顺应趋势。实践操作中,未围绕树苗生长特征及生产技术为核心展开深入研究,管理模式方面完善性不足,缺失了后续的生长养护工作,就会使林业建设效果大打折扣[2]。

2.4 市场调研不充分

林业单位在展开市场调研的过程中深度、广度不足,各部门间在工作的沟通性方面存在不足,影响树苗生产,使之难以达到标准。目前树苗种植户较多,市场秩序处于紊乱的状态,相关人员市场观念并未正确树立,供应关系处于失调的状态,种植过多或是过少的情况时有发生。而且,部分单位过于重视经济利益,不遵守行业规矩,以次充好的不规范情况经常发生,严重损害了林业发展进程。

2.5 资金缺乏

林业种苗管理与生产周期较长,并有一定风险存在,较难于短时间内收获较高经济收益。这样的情况下,林业种苗就会缺乏必要的资金支持,缺乏足够的运转资金,不能对先进的技术水平进行引用,也不能引入高技术人才。管理人员若不重视已有资金的管理工作,缺乏正确方法,利用率因此降低,资金浪费比率较高[3]。

3 林业种苗管理策略、生产技术解决策略

3.1 进一步强化质量管理举措

质量管控在林业种植中作用突出,管理人员需对此加强重视力度,以实际需要为核心展开更深一步的仔细探究,结合应用先进技术,对既往传统管理理念予以全面转变,改进、创新各项管理举措,加强树木种植、栽培及后续的系列养护工作。在此基础上,制定更趋完善的管理举措,始终秉承可持续发展理念,积极吸取、充分借鉴国内外更为先进的技术与经验,逐步形成数字化管理模式[4]。如甘肃省林业种苗管理局高度重视林业种苗建设发展,成立了全国首个林业种苗管理局,为全国最早出台林业种苗管理条例的省份,对行政执法责任制进行了有效构建,围绕省市县三级林业管理机构的层级构建,促成高素养管理人才队伍创建,更好地推动了林业发展。

3.2 整体提升技术人员生产水平

林业种苗技术人员面对瞬息万变的信息时代,需重视自身技术水平提升,日常需要借助多元途径展开知识培训,以丰富理论知识,促使实践操作能力得到切实提升。如在进行种子收集和选择工作时,需应用到数字技术,在具体工作的落实中需结合环境与种子的实际需求,在播种前采用高锰酸钾进行消毒,促使种子发芽速度进一步加快,置入苗床后,适当实施盖草操作,并应用遮阳网,以规避阳光直射情况的发生。苗期管理工作也要加强,重视天气变化,并结合种苗实际生长情况,通过供水与施肥等措施,使幼苗根系生长具备有利条件。夏季要重视对苗木的防晒工作,落实好各项细节举措;冬季防寒工作至关重要,同时还要开展苗木病虫害防治工作[5]。如蝼蛄、地老虎等病虫害普遍存在的地方,需结合病虫害特点具体分析,据分析结果采取后续针对性预防处理。蝼蛄可应用毒饵诱杀法防治,取5 g 饼粉麦麸作为原料进行炒香,取40%甲基异柳磷与水混合,选择傍晚时分进行应用,药量以30~45 kg/hm2为宜,可达到90%以上的杀灭率。技术人员专业技术能力高低,与林木种苗质量攸关,需对其专业知识、技能予以不断提高和完善,以促进林木种苗旺盛生长,推进林业建设高效率进行。

3.3 建立健全管理模式

既往粗放型的管理模式,管理人员需要改变理念,以信息技术变化及实际的林木种苗情况为核心,完善管理制度。管理者要拥有丰富的管理经验,同时要加强专业技术知识获取力度,以更好地指明前进方向。此外,还要充分借鉴国内外先进技术,展开对国内林业发展状况的详实分析,以增强生存技术手段,使苗木更好的生长[6]。此外,企业积极运用林业管理方式检测方法、手段,以便对种苗信息进行传送。管理模式要因地制宜,以推动产业模式升级。

3.4 加强市场信息获取力度

林业种植企业在信息技术日趋发展的前提条件下,需加强相关信息的获取力度,加强种苗种植与培育工作,企业间信息交流需秉承正确认知,在此情况下实现自身观念转变。通过积极获取市场交流信息,提升生产技术,切实有效运用互联网技术,以实现生产技术交流,并联合生产信息、实际需求,使生存技术水平提升,更精准化地选择树苗品种,避免信息数据掌握不全面,造成资源投入进一步加剧,使资金浪费的情况发生。企业自身需对市场调研程度加以深化,对新型的管理手段进行运用,增加信息交流深度与广度,以确保林业种苗市场供需平衡。

3.5 加大资金、技术投入

林业发展意义重大,国家需对此加大资金投入,同时出台优惠政策,以促使税收进一步减少,使企业可将更多资金投入林业本身,加强相关基金制度的进一步构建,提供保障促成林业发展。同时政府可重视和加大调控力度,以促使林业进一步获得大幅发展,对于业绩较为突出的林业企业,要加以奖励,并建立奖罚分明的制度体系,以此调动单位积极性。此外,要科学合理市场秩序,重视先进技术手段的引入工作,积极邀请专业技术人员,定期组织教育培训活动,提高从业人员综合素质,以高素质人才梯度为林业发展提供充分动力源。同时,林业部门可积极应用社会力量,使资金投入得到进一步增加,切实发挥公众力量,使林业资金不足得到切实有效的解决。

3.6 完善信息交流平台建设

近年来科技不断发展,为各行各业的发展奠定了坚定基础,给林业种苗工作提供了极大便利,而且身处偏远地区的林业工作者,可以借此更为快捷和便利的沟通[7]。因此,相关部门需对现代计算机网络技术进行科学合理的应用,构建完善的信息交流环境、平台,于林业种苗工作区域内加强工作人员的及时沟通。通过对信息交流平台的建设,可以更加及时和准确地对林业种苗生产情况进行传递,直接了解市场需求,使林业建设、发展得以有效推动。

3.7 建立符合地区的产业模式

传统的林业种苗种植颇为粗犷,树苗产品结构处于较单一的状态,数量十分有限,运用方面的合理性存在不足,土壤是否与树苗成长相符合等系列因素均会使树苗死亡率增长。在很多地方林地种苗的种植与实际情况往往并不契合[8]。若不能使这种模式得到改变,市场占有率会相应降低,林业发展会因此受到局限。因此,在实践中需与地区特点结合,遵循因地制宜的原则开展种植工作,以切实提升市场占有率。

3.8 努力发展苗圃建设

为更深入、更全面地发展树苗种植工作,苗圃计划的推动情况要大力进行,完善自身管理体制,进行针对性人才调拨,通过全方位合作,促成苗圃规划科学合理的展开,更好地推动林业建设。

4 林业种苗生产技术的细节管理

4.1 种子及幼苗管理

种子采集工作的具体落实中,首先要进行脱粒,随后去除其表面细菌,对于净化工作切实实施,以规避种子腐败变质情况出现,对精选的种子要精心进行储存。

在种子的种植中,要先进行品质优良种子的挑选,并择取合适苗床,随后将草覆盖其上,使后续播种工作顺利完成[9]。

苗床选择中,要重视非常关键的播种环节和土壤湿度等指标,不同种子会有不同要求,故遴选技术工人,要重视其经验的丰富性。

已进入苗期阶段,呈现出发芽状态的种子,要精心呵护,当发芽率达70%以上,可将覆盖其上的草逐步揭掉,待到芽全部出来就可将所覆盖的草全部揭掉。

苗期需重视浇水工作,早晚均要浇水。夏季,考虑到阳光的照射强度及时间跨度较大,为避免直射所造成的幼苗烧伤,需遮盖挡光网。

夏季后幼苗已逐渐长成小树,入秋后慢慢停止生长,这时需要施磷肥,以加速根部生长。冬季要提早做好准备,苗床不能过于干旱,要及时观察,保持一定湿度,以降低幼苗死亡率。同时要采取一定的保温措施,避免因温度过低诱发的树苗死亡。

4.2 造林管理

首先,要针对造林地进行修缮,再次开垦所有林地,以便促使幼苗生长。开垦工作的落实中需严格遵行造林要求落实各项工作,树苗栽种中根部需保持舒展状态,更好地推动树苗生长。其次,造林开垦工作得以全面落实后,需重视善后工作,及时进行幼苗的松土,并落实除草工作。清除林地周边分布的杂草,保障幼苗可有充足的水分获取,同时可获得更充分的热量,以切实保障幼苗成长[10]。最后,放牧行为要严格禁止。幼苗处于十分脆弱的状态,故要委派专门的放牧人员,以落实林地保护,规避牲畜的频繁踏入,产生不可挽回的损失。

4.3 中、幼林管理

当幼苗长到一定高度时需要进行修剪,其好处是促进树苗生长,对冬季山火还可以起到有效防范作用。幼苗时期,要用心观察其生长密度,生长过密并不利于幼苗成长,需进行间伐,使幼苗获得更为充足的阳光,而且水分流失情况也可以得到缓解,利于树木成长。间伐最为关键的是要遵循砍密留疏、砍小留大、砍弯留直的原则。在林木成熟之后,落实间伐工作,一方面有利于资金回笼,另一方面有利于下一轮种植工作,而且余下未砍伐的树木可以在后续生长中继续产生效益[11]。林木全部得以长成后进行砍伐,落实整地、造林,更新植被产量的同时实现二次利用,再创收益。加入信息平台,有效解决供求关系。经由对林木的整批或分批售卖,更好满足不同类型企业需求,构建良性可持续循环。

5 结语

林业种苗管理与生产技术工作中存在一些问题,相关部门要制定有效且完善的管理制度,构建有效的信息系统,实现持续不断优化林业种苗工作的目标。林业种苗的管理模式、生产技术,与林业长远发展有着十分重要的关联。针对林业管理中的问题采用针对性措施,如加大资金投入、出台相关优惠政策,同时要加大专业技术人员培养力度,并使林业部门间信息沟通、交流工作得以强化,应用先进的管理措施、生产技术,使林业种苗质量获得最大程度提高,促进林业健康发展。

猜你喜欢

种苗树苗幼苗
青岛金海种苗有限公司
《园艺与种苗》征稿启事
移栽树苗
《园艺与种苗》征稿启事
种玉米要用“锌” 幼苗不得花白病
最优育苗基质配比促番茄幼苗生长
“农业数字大脑”保障种苗茁壮成长
希望
合影
三棵桃树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