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基于就业能力培养的高职院校计算机教学改革

2022-11-26

新教育时代电子杂志(学生版) 2022年19期
关键词:计算机专业校企计算机

苏 霞

(北海职业学院 广西北海 536000)

引言

2019年1月24日,国务院正式发布《国家职业教育改革实施方案》,其中明确指出应完善职业教育和培训体系,优化学校、专业布局,深化办学体制改革和育人机制改革,以促进就业和适应产业发展需求为导向,鼓励和支持社会各界,特别是企业积极支持职业教育,着力培养高素质劳动者和技术技能人才。高职院校计算机专业的教学也应该紧跟国家的步伐,深化育人机制的改革。近年来,职业院校计算机专业的毕业生的能力无法满足企业的需求,导致毕业生的就业率逐步下降。目前互联网、IT行业的人才需求现状是供大于求,只有提高学生专业实践能力,才能逐渐提升高职院校学生的就业率。基于就业能力培养方面,针对当前计算机专业的教学现状和教学模式改革进行深入的分析和探究,从而提升高职计算机专业的就业质量。

一、高职计算机教学现状

1.教学内容过时,缺乏创新性

部分高职院校的教师,更注重学生计算机专业知识与技能的掌握情况,没有了解过当前的企业所要求掌握的技能,导致学生对于就业相关的知识和技能一无所知。除此之外,高职院校的计算机专业选用的教材也过时了,计算机课程只学习简单的编程语言,互联网行业的发展瞬息万变,如果不能够与时俱进,会严重阻碍学生的专业能力的提升。随着科技的快速发展,在现代高职院校计算机教学改革的过程中,计算机专业的理论知识和专业技能也不断更新,教学内容不能与时俱进,不能与当前热门技术相结合,不能将当前就业所需技能融入到教学内容中,这使得计算机专业的学生在今后就业中的竞争力下降。所以,高职院校计算机教师,一定要注重教材内容的创新与完善,这对于拓宽计算机专业学生的应用领域有极其重要的作用和影响,同时也有助于提升学生未来的就业竞争力[1]。

2.专业教师的实践经验不足

目前,许多高职院校聘任的计算机教师大部分都是应届毕业生,而应届毕业生缺乏企业工作经验、实践技能,不了解当前企业发展动态,导致专业教师教学过程中出现理论知识丰富,而实践技能欠缺的现象。还有部分脱离企业多年的教师,也很难掌握不断更新的计算机技能。因此,近年来,国家提倡各类高职院校大力培养“双师型”教师,要求高职院校教师既要具有扎实的理论知识,又要求高职院校教师具备较强的实践技能,从而为学生提供完善的实践指导和就业指导。各大高职院校更是要不断优化实践型、技术型计算机专业教师师资队伍的配置,让具备高实践型、技术型专业教师与应用型、技术型的学生培养模式相匹配,促使学生培养模式能够更完善;其次,高职院校还要重视安排教师假期到企业中实践工作的推进,让没有企业工作经验的教师能够定期到企业中学习先进的专业技术,掌握当前社会的就业形势。这样能累积教师的实践教学经验,也对计算机产业项目有了深刻理解,这样才能够培养出更多的应用型、技术型计算机专业人才。

3.校企合作不够深入

近年来,高职院校纷纷与企业接洽开展校企合作,希望将企业中良好的实践平台和资源引入教学中,同时也能给学生提供实践的机会,帮助学生了解企业真正所需的技能,提升学生今后就业的几率。而事实上,有很多校企合作只停留在形式上,部分企业不愿意进行深入的校企合作,因为企业开办的目的是为了盈利,实现企业增值。在进行校企合作时,企业为学生提供实习岗位需要付出大量的人力物力和时间。这不仅不能促进企业的效率,同时对企业今后的发展也没有突出的促进作用。另一方面,高职院校在进行校企合作的过程中,只注重对学生实践技能的培养,而忽视了现有的优秀教师资源,企业资源与教师资源没有实现互补互助。导致学生在校企合作中只是企业中的廉价劳动力,并没有在实践中学习到扎实的就业技能,也没有机会将自己所学到的知识与技能运用到企业实际工作中,造成了企业资源与教师资源的浪费[2]。

二、基于就业能力培养的高职计算机教学改革策略

职业教育的目的是为国家培养应用型、技术型人才,学生的培养应基于就业能力培养来开展。要促进学生就业就应当结合企业对于计算机专业学生的素质和技能,需要高职院校将教学内容与就业技能相结合,让学生认识到就业的含义,也能让学生掌握更多的就业实践技能,提高学生的就业率和就业质量。因此,本文提出几点适合当前高职计算机教学改革的策略。

1.教材内容应基于就业进行筛选和开发

在进行计算机教学改革过程中,高职院校想要达到培养学生就业能力的目标,先要对教材内容进行有效的筛选,也可以结合学生的实际情况以及当前企业的需求开发出更适合学生学习的教材。教学内容应注重如何促进学生掌握就业所需技能,培养学生良好的职业素养,提高学生在未来就业中的竞争力。要做到基于就业能力培养为导向,首先,计算机教师在开展教学时,必定要将就业目标结合到教学内容中去,让学生能够清楚地知道自己掌握的技能如何应用,让学生所掌握的各项技能能够与企业的人才需求匹配。其次,教师一定要不断提升自身的教学能力,把握课堂教学中的实践教学机会,在实践教学中,帮助学生更好更快地掌握专业技能,同时也要重视自身的实践能力和专业操作能力的提升。最后,高职院校及教师还应加大对于行业中人才需求的了解,及时更新教学内容,去掉已经过时或已被淘汰的内容,这样才能确保学生掌握的知识、技能与企业的人才需求理念相一致,能够培养出帮助企业发展的专业技术人才[3]。

2.注重思政教育与就业指导相结合

职业教育不能仅是传授学生知识与技能,还要注重学生的思想道德品质的培养。企业在招聘时,除了要求学生掌握所需的技能以外,还会有对应的思想品德的要求,这是学生必须要具备的就业最基本的能力。当前,思政课的教育任重道远,除了思政课教师,专任教师也需要在教学内容中适当添加思政教育,帮助学生树立正确的人生观和价值观,培养学生艰苦奋斗的精神以及团结协作的观念,让学生有油然而生的社会责任感。将思政教育与就业指导相结合,能够引导学生正视自己的能力、认识所需从事的职业、了解当前的就业环境,帮助学生顺利完成从学生角色到社会人角色的过渡,形成吃苦耐劳、努力拼搏的良好品质,预防出现高不成低不就的现象。

3.注重实践型专业师资的培养和专业教师的实践考核

职业教育不仅仅是培养学生掌握某种知识与技能的教育,还要重视培养学生就业能力的培养,为学生今后就业铺路。对教师来说,也要不断强化自身在计算机领域的实践操作能力,要做到这点,学校更是要注重实践型、技能型计算机专业教师队伍的培养,让具备实践型的专业教师队伍与应用型、技术型人才培养模式相匹配,最终能够优化人才培养模式。首先,高职院校应多向计算机产业项目领域中的技术专家请教,条件允许的情况下可以邀请这些计算机领域中的专家,为计算机专业教师进行培训,同时也可以指导计算机专业课程的教学工作,这不仅仅有助于学校内部专任教师对于计算机产业领域的技能和发展有一个更加深刻的认识,更有利于学校在设计计算机专业校内实践课程过程中,能够认识到实践平台建设的应用价值在哪些方面,而不是毫无目的地、不达时宜地构建校内实践平台。其次,学校还应该注重对于学校内部计算机专业课程教师的挑选和考核工作,在招聘或选拔计算机专业课程教师的时候不仅要考查教师的专业知识能力,还要对教师的技能实践能力进行考核,在考核工作当中,还要包括对教师计算机专业知识项目实践的培训,让教师能够不断掌握新的实训技能,从而形成一个既能在实践培训中实现考核,又能在考核中完成实践培训的双向促进,这样能使计算机专业教师对计算机的产业项目有更深刻理解,同时也能积累更多的实践教学经验,这样组建起来的师资队伍才能达到高质量高水平,才能真正做到为国家培养应用型、技术型计算机高质量人才[4]。

4.教学过程项目化,教学方法案例化

采用项目化教学可以充分调动学生的积极性。项目教学是以学生为主体,将课程内容分成多个项目模块,项目中的知识需要结合企业对应岗位中的实践内容来设置,再将每个项目模块分成许多个小案例。在教学过程中让学生明确每节课的学习目标和实习任务,每个案例都围绕项目进行,学生要完成一个案例,就必须掌握案例中涉及到的理论知识与操作技能。当学生完成一个项目中的所有案例时,就相当于完成了一个项目,也掌握了整个项目中的理论知识和技能。这样能极大地活跃学生的创造性思维,让学生在实践过程中得到成功的满足感,提高学生参与实践项目的积极性。在实践过程中还可以采用分组学习的形式,通过小组划分充分挖掘学生的潜能,提升学生的自主学习能力,也体现了学生在实践教学中的主体地位,让学生从被动学习变成主动学习。在小组学习中,学生之间也会互相影响,互相制约,学会了互相沟通,互帮互助,懂得通过团结协作来达到学习目标。这样的学习方式不仅能形成浓厚的学习氛围,还培养了学生团队合作的精神以及团队沟通能力。这种教学模式相对于以前照本宣科的教学模式来说,不但让学生在实践教学中能够有效地掌握课堂中的计算机专业理论知识,也拥有能够将这些专业理论知识运用到实践当中的能力[5]。

5.以企业为核心,加强校企合作

高职学生就业大部分都是进入企业工作,企业欠缺什么样的技能人才,只有企业本身是最清楚的。但是企业无法做到自己培养自己所需技能型的人才,只能通过招聘的方式,将招进来的人员再进行培训,从而达到企业所需的人才要求。这样的方式无疑增加了企业人才培养的成本。由此可见,加强校企合作,让学校直接为企业提供培养好的人才是当前企业最好的选择。首先,企业需要增强与高职院校的合作,与高职院校直接签订人才培养合同,让学校实施定向人才培养。企业将所需的人才培养计划、人才培养方案、人才培养数量等信息提供给高职院校,高职院校根据企业提供的要求制定符合的教学计划,开设相应的课程。在培养过程中,企业可以定期对高职院校的教学成果进行考核,如果高职院校教学存在不足,企业可以提出改进意见。最终构建了符合企业人才培养的教学体系。其次,高职院校要充分利用企业提供的平台和资源,为学生提供了良好的实践平台,让学生能够学习到较先进的理论知识和实践技能。为了加强与企业合作,高职院校可以委派专业教师去企业中进行指导和学习,充分利用高职院校教师的优势,帮助企业解决技术难题,同时也能学习企业先进的知识和技能。只有加强校企合作,才能发挥高职院校和企业各自的优势,实现取长补短,互相促进。高职院校实行校企合作的模式,更加有助于学生更快适应今后的职场生活[6-7]。

结语

高职院校计算机教学应建立在培养学生就业能力的基础上,这不仅仅能提升学生的就业率,也能大幅度提高学生的就业质量,这才是职业教育的目标,才能真正做到为国家培养应用型、技术型人才。要到达这样的目标,高职院校就必须实行计算机教学改革,实现教学质量的全面提升。高职院校在教学中应不断完善基于就业能力培养的学生培养方案,教学内容紧贴学生就业技能,结合就业来开展教学;关注学生实践能力的培养,采用多种教学方法来提高学生的学习兴趣,同时培养学生的自主学习能力;深化校企合作,让学生能提前掌握就业技能,积累实践经验;注重教师技能的培养,建立“双师型”教师队伍。总而言之,加快职业教育的发展,是推动国家现代工业化的紧迫需求,发扬职业教育理念,使职业教育更好地为现代工业化发展服务。

猜你喜欢

计算机专业校企计算机
百万扩招下高职校企合作演化稳定性分析
新工科背景下计算机专业创新创业人才培养探究
高职计算机专业教学中融入课程思政的实践路径
中职计算机专业产教融合混合式教学研究与实践
立足“农”字做文章 校企合作风生水起
校企合作的电子商务课程教学模式
农学类专业校企协同育人的探索与实践
计算机专业中外合作办学中引进课程教学改革研究
中国计算机报202007、08合刊
中国计算机报2019年48、49期合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