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适应智慧课堂的高职新形态教材建设研究*

2022-11-26刘丽丽

新教育时代电子杂志(学生版) 2022年19期
关键词:新形态教材内容职业

刘丽丽

(湖南铁道职业技术学院 湖南株洲 412003)

2018年,教育部印发了《教育信息化2.0行动计划》,明确提出持续不断推动信息技术与教育深度融合,将信息技术和智能技术深度融合教育全过程,促进教育信息化从融合应用向创新发展的高阶演进,推动教学改革、优化管理、提升教学质量。信息化技术在教学中的应用,推动了智慧课堂的发展,学生和教师在基于数字化技术的教学活动中,教师由教授知识的传输者变为指导者,学生从知识的被动接受者变为知识的主动构建者[1]。教学活动依托教材,教学活动的信息化提升也改变了教材开发方式和出版技术的信息化,催生了新形态教材。新形态教材的出现又促使教学方式与学生学习方式随之转变。

2019年,国务院印发的《国家职业教育改革实施方案》针对职业教育教材提出,倡导开发活页式、工作手册式教材并配套开发信息化资源[2]。同年,教育部印发《职业院校教材管理办法》,再次倡导开发活页式、工作手册式新形态教材。这明确要求传统的职业教育教材要紧跟信息技术发展和产业升级及时更新,进一步适应“智慧课堂”发展需求。

一、高职教材形态改革的知识论

“形态”指事物外在的表现形式,“教材形态”指教材作为一种教学辅导材料的表现形式,即教材的内在形态和外在形态。教材的内在形态指教材内容表征形式,如教材选择什么内容、教材内容逻辑构建方式。教材的外在形态指教材外在存在方式,如传统纸质教材和新的信息化数字教材;以教材的本质特征为视角,教材形态改进的核心为内在形态,因为内在形态牵涉教材内容及其组织逻辑,反映了教材编写主体的知识观、学习观、教学观,对教材质量至关重要。故职业教育教材形态的改革应该聚焦到教材内容及其组织逻辑的改革。教材形态的变革同时受到多种因素的影响,但是最为重要的因素是教材应关注学习者的需求。以高职教育学习者为视角,学习需求主要包含以下三部分内容:一是学习与岗位(群)相关联的知识和技能,通过知识技能的学习掌握岗位工作任务的原理和流程规范,以适应不断变化的工作任务与内容;二是学习与岗位(群)相关联的技术实践知识,通过技术实践知识直接协助个体完成岗位工作任务;三是学习如何根据自己的需要获取、学习乃至生产知识,也就是“学会学习”,它能帮助学习者掌握可持续发展的内在机制。高职教育教材能不同程度服务这三类知识的学习。但是区别于普通教育教材中的知识相对稳定性,高职教育所面向的产业发展日新月异,新技术、新工艺与新规范的更新速度快,且这三类知识的属性各不相同,关系交错复杂。在这种情况下,我们应该选择哪些内容进入教材?知识技能素养应该在教材中如何呈现?知识和技能应该如何进行组织?如何启发学习者在课外进行拓展,培养较高的职业能力?当前高职教育教材改革应重点关注这些问题。从诸多关于高职院校教材建设的研究成果中发现:一是目前教材内容没有与在线网络平台资源进行有机结合,没有基于网络资源的项目化教学模式的立体教材;二是教材内容更新不及时,与实际工作岗位所需知识贴和不够紧密,教材内容与“1+X”证书内容缺乏衔接;教材没有很好地将素养教育融入其中,缺乏相关岗位职业素养。而导致这些问题的根本原因就在于没有深究教材的作用机制及其价值内核。所以,未来高职教育教材形态变革乃至教材建设的整体推进,必须要解决以下两个基本问题:一是定位教材在教学过程中的角色和功能,明确教材在知识学习和能力培养过程中的地位;二是明确教材选择的内容及其组织逻辑,确保教材的育人价值能够落地,以及教材拥有知识更新的内在运行机制。

二、高职教育信息化教材建设的原则

1.教材开发主体应体现多元性

在教材的编写和出版过程中,编写团队的组成与人员质量对教材质量具有决定性作用。但目前教材的编写主体主要是高职院校的专任教师,出版社负责出版事务,并未发挥对专业教材的统筹、协调与审核作用。另外,行业企业专家、教育学专家和学生也未积极参与其中。徐国庆教授认为,职业教育教材建设过程中要积极发挥行业企业专家的作用。企业专家能够为教材建设进行工作知识体系和职业能力的开发,并提供教材资源。中共中央办公厅、国务院办公厅印发的《关于推动现代职业教育高质量发展的意见》强调,要引导地方、行业和学校按规定建设“地方特色教材、行业适用教材、校本专业教材”三类教材体系。校企协同编写教材充分体现了职业院校与行业企业深度产教融合,深化了校企合作的形式与内容。教材编写出版需要多方协同完成,专任教师需要在学科领域专家的指导下,与行业技术人员、教科研人员和出版行业人员组成教材编写出版共同体,共同完成高质量教材的编写与出版。

2.教材应融合“1+X”证书的考证内容

“1+X”证书制度充分体现了职业教育作为一种类型教育的重要特征,是新时期推动职业教育改革的重要措施。职业技能等级证书的考核内容与标准是当前行业企业先进技术标准的反映,也体现了行业发展趋势。高职教育教材应融入职业技能等级证书内容及其考核标准,开发基于真实工作情境、适配工作岗位需求的教材体系。融入X证书教材的开发需要构建“1+1+1”产、教、社三方联合的编写模式,培养学生的社会能力、职业能力和创新能力,在活动与能力训练中提升学生的核心竞争力。教材内容应以任务(项目)—活动—实践为主线进行开发,细分任务进行情境设计,明确教学活动的要求与目的,把理论知识、实践技能融入活动过程中。

3.教材开发以学习者的情感需求为导向

教材形态的改革受到诸多因素的影响,新时期高职院校学生构成以及学生学习方式都发生很大变化,学生在学习能力、学习目标、学习需求方面都存在明显的异质性。新形态教材强调“一体化”,指的是纸质教材内容与数字资源一体化、教材编写与课程资源开发一体化、教与学过程一体化。学生是教材的使用者,是教材编写的服务对象,也是知识的建构者[3]。职业教育新形态一体化教材开发与编写的最终目的是根据具体岗位任务设计符合学生认知水平和认知心理需求的学习内容。

4.教材开发应提升使用者的再学习能力

高职院校学生的学习能力包括学习运用新技术、解决问题的能力、制订工作计划、确定工作思路、评估工作结果等能力。认知科学家西蒙认为,教育的目标应该放在如何帮助学生形成有效的学习策略,应教会学生发现问题、解决问题、培养实际操作能力。通过完成不同类型的教学任务学生掌握技能,并掌握任务中包含的知识点、技能点。高职教育传统教材以知识传授为主,没有关注学生的学习能力、方法和目的,难以达成学生社会能力、职业能力的培养目标。新形态教材不是简单地描述知识点,而是以典型工作任务为依据,培养学生自主学习能力,加强教师与学生的双向交流能力;同时,提供学生学习目标、学习指南、评估结果等材料,解决为什么学、学什么、怎么学的问题。

三、适应智慧课堂的高职教育新形态教材开发策略

“职教20条”的出台,明确了职业教育与普通教育属于不同的类型教育,具有同等重要地位,开启了职业教育改革发展的新征程,指明了深化职业教育改革的方向。职业教育作为一种类型教育,其教材在设计与编写上也应区别于普通教育教材,既要突出职业教育的职业属性,也要体现内容的科学性。

1.深度推进校企多元合作开发教材

面向职业岗位、培养高素质技术技能人才是高职教育区别于普通教育的重要特征。高职教育教材应紧跟社会发展需求,反映行业企业的新技术、新工艺、新规范和新流程。但行业产业呈现动态发展,要解决当前职业教材内容陈旧、更新不及时、与企业实际生产脱节、教材内容选用不规范等问题,职业院校应加强校际交流、校企合作,邀请多方共同参与开发教材。首先,在制定课程标准环节,高职院校应邀请行业企业专家共同参与,明确人才培养目标。其次,教材编写团队不但包括学校专任教师,还要包含企业专家。这样既能保证教材内容融入行业、企业的新技术、新工艺、新规范,又能很好地吸纳企业技术、规范、案例。同时,高职院校专任教师可以转化自身在教学方面的经验成果,使之变成可操作的教学内容,并重构教材内容,生成符合职业院校特征的特色教学资源,体现职业教材的职业性和实用性。最后,高职教育教材内容构建时应适当融入企业评价,并将 X证书融入考核内容。学生的职业技能最终需要企业的检验,X证书是由最具权威性、代表性的行业组织、企业和院校开发,反映着行业内的最新动态,能保证高职院校人才培养的可持续发展。

2.多元协同开发新型活页式教材

新型活页式教材是可以及时更新内容、灵活拼装书页,根据用户需求灵活变化教材,具有形式“活”、内容“活”、方法“活”的特征。普通教材的修订具有稳定性,但同时存在滞后性。活页式教材可以灵活补充新技术、新工艺、新方法,并淘汰陈旧内容,最大限度地推动教材及时更新,弥补技术发展的动态性与教材的稳定性之间的关系。学生在学习过程中的心得体会以及行业企业专家、一线技术人员的实践经验可以丰富活页式教材内容及形式,具有全员参与的开放式编写机制。首先,理清教材专业性与职业教育职业性的关系。专业性与职业性是职业教育教材建设的关键因素。传统的职教教材不能充分地体现职业教育的职业性,新型活页式教材应兼容理论知识与实践技能,坚持以职业能力培养为主线、理论知识为辅线的原则,形成“项目—任务—能力”的教材编写思路。其次,重构教材章节设计。高职教育教材建设的重要目标是教材内容更新及时且具有完整性。新型活页式教材应坚持“化整为零”原则,采用模块化设计,各模块是独立的整体,模块间又相互关联。最后,充分利用现代信息化技术,构建与线上课堂双向关联、“师-机-生”良性互动的高职新形态教材。信息化资源更新方便及时,弥补传统教材的滞后问题。采用虚拟仿真、VR技术等手段可以将抽象理论形象化、具体化,解决传统教材枯燥、难于理解的问题,体现教材“活”的特征,加强教材的实时性和功能性。

3.多元协同开发新型工作手册式教材

与活页式教材不同,新型工作手册式教材更加关注内在逻辑和组织编写,工作手册式教材有两个主要特征:一是工作任务导向。工作手册式教材内容编排以实际岗位项目为载体,以具体工作任务为导向,详细表述项目完成过程,并利用现代信息化技术全方位展示操作流程,引导学习者规范地完成具体项目。二是学生本位导向。工作手册式教材不能是传统知识体系和操作方法的集合,而是集典型岗位工作任务、案例分析、操作规范、课后小思、工作反思于一体的立体化教材,它是学生的“任务工单”,以“做中学”形式展开教学,学生通过实际操作直接获得知识和技能。工作手册式教材的开发可以采取以下路径:首先,具备动态生成性功能。新型工作手册式立体教材开发应具备动态生成功能,不仅包涵预设资源,还应具有开放性,及时跟踪学习者的感受和反馈,并能实施自我评价和教师评价。及时关注市场动态发展情况,将其转变为具有实时性的教学资源。其次,体现智能化功能。工作手册式立体教材应采用智能化信息技术的应用,及时体现项目或任务的操作流程、规范和结果,配套开发数字化教学资源,充分体现“做中学,做中教”的职业教育特色。最后,体现立体化导向功能。丰富教材形式,混合立体兼修,在资源建设过程中,根据教学的适用性选择合适的资源类型,包括微课、视频、动画、实验仿真等资源,把理论知识的学习引入到各种形式的多媒体素材中,各种形式的信息表达满足了学生对知识的个性化需求。建设成“纸质教材+二维码平台+课程云平台”,形成“一书一网站”、线上资源与线下教材密切结合的新形态一体化教材。以课程为核心,从教学实施的教、学、做各环节入手,对内容与呈现形式统筹考虑,采用不同的技术手段开发适合不同应用场景的数字化教学资源。通过立体化教材建设,学生学习兴趣提升,可以充分利用课余时间进行学习,最终提高学习效果。

猜你喜欢

新形态教材内容职业
生成逻辑、内涵特征、重大意义:人类文明新形态研究的多维视角
中英高中地理教材内容的比较及启示
守护的心,衍生新职业
用“世界尺度”规划航线——大学之大,重在探索中国特色世界一流大学新形态
职业写作
新形态西装
我爱的职业
运用创新理念整合与运用历史教材
学案教学的几种有效方法
西藏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教材内容向教学内容转换探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