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如何在小学语文教学中进行情感教育

2022-11-26帖学会

新教育时代电子杂志(教师版) 2022年16期
关键词:小学生情感语文

帖学会

(山东聊城东昌府区阳光小学 山东聊城 252000)

情感教育是指在课堂教学过程中,教师通过良好教学情境与氛围的创建加强学生的情感体验,充分发挥出情感因素的积极作用,实现情感教育和语文认知教育的有效衔接,引导学生建立起正确的思想情感价值理念,激发学生对语文知识的探究热情和积极性,在良好的情感教育氛围中逐渐形成独立和健全的个性与人格。新时期的小学语文教学和情感教育之间有着天然的契合基础,教师需要深入挖掘语文素材中的情感因素,开展多元化的语文情感教学活动,促进小学生身心健康成长。

一、情感教育的基本概述

不同于认知教育,情感教育作为完整教育体系中的重要一环,其实施需要教师在课堂教学中营造和谐融洽的教学环境,妥善处理好教学实践中情感与认知的关系,充分发挥出情感因素的积极引导作用,实现教学与学生之间的情感共鸣,为学生提供积极的情感体验,丰富学生的情感精神世界,激发学生对于知识的探究积极性,在情感教育中引导学生建立起独立健全的人格特征与个性特征。

随着素质教育理念的不断深入和落实,各个阶段的教学理念和教学方式都发生了巨大的转变,网络信息技术的应用提高了教学效率,但也使得教育实践中唯理性主义教育趋势愈发严重,为了保证学生身心健康成长,合理地实施情感教育,促进学生的均衡全面发展就成为当前教育实践的主要任务之一。情感教育和德育、智育、体育、美育与劳动教育之间是相互渗透的关系,尽管教育领域存在区别,但提高学生核心素养这一共同的目标是以上几种教育相互渗透的重要基础,情感教育注重对学生思想情感价值理念的培养,强化学生的心理素质,磨练学生的精神品格,充分发挥了教育中情感因素的积极作用[1]。对小学教育而言,情感教育的目的在于培养学生的自我接纳态度,给予学生鼓励和肯定性评价,在教育实践中引导学生的好奇心和求知欲,让学生感受到集体生活的情感体验,促进学生的健康成长。

二、小学语文教学中进行情感教育的必要性

语文是小学教育中的核心学科,其教学注重对小学生自主学习意识、创新思维能力以及良好思想品德素质的培养,新时期的小学语文教学愈发重视语文教学方法的创新,针对小学生的成长特点实施个性化教学方案,促进小学生身心健康成长。由于语文学科中素材的丰富性,在语文教学中实施情感教育有着深厚的素材基础,深入挖掘语文素材中的情感因素有助于更好地开展情感教育活动,同时情感教育的开展也提高了语文教学的有效性,创设了和谐的教学关系,激发了学生对语文知识的求知欲,促进了学生独立健全人格的形成。

(一)有益于促进学生认知能力的发展,形成健全的人格

小学生的个性化特征极为明显,极易受到外部环境的干扰和影响,对于社会和世界的认知水平并不高,人格并不健全,十分需要教师的正确引导,在小学语文教学中进行情感教育,可以通过丰富的语文教学素材对学生进行积极的情感教育,正确的对小学生进行思想情感价值的引导,摆脱各种不良网络信息文化的影响,强化学生独立自主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协调好理性与情感之间的关系,帮助学生形成独立健全的人格。语文知识涵盖了诸多领域,包括古典文学、自然科学、社会交往以及基础写作等知识,为学生认知能力的提升打牢基础,对学生正确地探索世界和认识世界有着重要的推动作用[2]。

(二)有益于促进学生良好人际关系的建立,推动学生社会化的发展

不同的个体构成了社会群体,社会的发展则依赖于所有个体的协调合作与互助,个体需要与其他个体之间进行信息交互与合作,才能够为社会的发展提供源源不断的动力支持。因此合作意识和能力是当代小学生应当具备的基础素养之一,在小学语文教学中进行情感教育,可以帮助学生认识到集体概念,感受到集体合作的价值与重要性,多元化的语文情感教学活动需要学生以团队合作的方式进行,学生需要进行人际交往与探究合作,在语文学习过程中会认识到越来越多的同学和朋友,形成一定的社交圈子,可以说班级与学校就是一个微型的社会,语文教学中的情感教育有利于学生建立起良好的人际关系,推动学生的社会化发展。

(三)有益于学生潜能的深层次开发,提高学生的思想品德素养

小学生的思维十分活跃,记忆力和创造力都处于直线上升的阶段,如何开发小学生的潜能就成为小学各个阶段的主要教学任务,由于小学生好玩好动的天性,使得小学生很难对学习保持专注学习状态,极易分散注意力,影响到了自身学习能力的提升和潜能的开发。在小学语文教学中进行情感教育,可以充分开发小学生的学习潜力,以情感元素为引导,集中学生的注意力,在学习中可以保持专注的学习状态,具备强烈的求知欲和独立探究的意识,学生可以切实感受到语文知识中所蕴含的情感理念,在长期的情感教育中可以提高学生的思想道德素养。

(四)有益于提高学生的审美能力,提高学生的文学艺术素养

语文学科的知识体系十分庞大,涉及的知识面十分宽广,从基础的汉字认读书写,到各种类型的文学作品阅读分析,情感教育的作用在于深入挖掘语文素材中的情感元素,创设良好的情感教育环境和氛围,加深学生对各种文学作品的探究兴趣和学习热情。在长期优秀文学作品的情感渗透和熏陶的大背景下,学生自身的文学素养和审美能力也会得到一定程度的提升,这体现在学生的日常用语和写作情感表达中,学生会在潜移默化中运用学到的各种文学表达技巧,在日常生活中模仿优秀的人物事迹,以自身积极乐观的人生态度面对各种问题和苦难,独立健全的人格保证成长的正确方向。可以说情感教育在小学语文教学中的实施,对于学生身心健康成长有着重要的推动作用。

三、小学语文教学中实施情感教育的创新途径

语文教学有着深厚的情感教育基础,在小学语文教学中实施情感教育,需要教师深入挖掘语文素材中的情感因素,注重情感教育环境的创设,激发学生对语文知识的求知欲,充分发挥情感因素的积极作用,引导学生树立起正确的情感价值理念,采用多元化的语文情感教育方式,创新情感教育实施途径。

(一)挖掘语文素材中的情感元素,实现语文教学和情感教育的结合

语文作为小学教育体系中最为基础的学科,其教学质量和效率对学生的情感表达能力、社交能力、创作能力的提升和发展都有着深远的影响作用,新时期的小学语文教学理念做出了调整,协调好了语文教学中认知与情感元素之间的关系,在提高小学生语文核心素养的同时,注重情感教育的实施,进而实现学生情感精神与文化素养的均衡提升。为高效的开展小学语文课堂情感教育活动,教师需要深入挖掘语文素材中的情感元素,充分利用好语文素材,实现语文教学与情感教育之间的有机衔接。语文知识体系庞大且知识涵盖面较广,各种优秀的教育素材中蕴含着作者的情感精神价值理念,教师则需要对其进行挖掘和整理,带领学生真切地感受作者的思想情感精神,并对学生进行正确的价值理念引导,发挥出情感元素的积极作用[3]。例如,在《小蝌蚪找妈妈》的实践教学活动中,教师就可以深入挖掘其中蕴含着的“母子情感”元素,通过小蝌蚪寻找妈妈这一主线,为学生普及自然界中的各种常识,同时引入现实生活中母亲与子女的关系,引导学生形成对母亲的感恩以及尊重的价值理念,发挥出语文教学的情感教育作用,构建高质量的语文教学课堂。

(二)注重语文情感教学情境的创设,合理的开展情感教育活动

小学阶段学生的思维十分活跃,很容易被各种各样的事物分散注意力,无法在课堂学习过程中保持高度集中的精神状态,情感教育是一个长期的过程并需要学生真切感受,为了保证小学语文教学中情感教育的顺利实施,教师需要合理的利用各种信息技术手段创设良好的语文教学情境,更加合理高效的开展语文情感教育活动。信息时代背景下的小学语文教学应当注重信息技术的合理运用,多元化的网络信息技术可以帮助教师更为便捷高效的开展语文课堂教学活动,增加语文知识的储备,丰富课堂教学内蕴,同时营造出良好的语文学习情境,让学生在良好的语文学习情境中感受语文知识中的情感精神,升华学生的精神情感境界,全面提高小学生的语文核心素养。

例如,在《九月九日忆山东兄弟》一诗中,“独在异乡为异客,每逢佳节倍思亲。遥知兄弟登高处,遍插茱萸少一人”表达了诗人对家人的深切怀念以及游子思乡之情,教师可以通过信息技术对诗歌内容进行详细的介绍,深入挖掘诗中所蕴含着的情感。以网络音乐视频的形式进行诗歌的朗读教学,更好地渲染这种思乡和怀念兄弟的气氛,这种思想情感也是新时期所有中华儿女应当具备的情感精神品质[4]。教师则需要对学生进行正确的引导和讲解,激发学生的乡土情怀以及对古典文学的探究热情,激发学生的民族文化自信心和自豪感。

(三)提高语文情感教学的生活化程度,丰富学生的情感体验

语文知识源于人们对生活的情感表达和艺术加工创作,而语文情感教育则是引导学生树立起正确的思想情感价值理念,可以正确的认知以及改造外部的世界,因此提高小学语文情感教学的生活化程度是十分有必要的,通过合理的情感教育手段,增加小学生的情感体验,丰富学生的精神境界,这对学生社会化的成长以及健全人格的建立有着积极的推动作用。这需要教师在小学语文教学实践中,合理的运用生活中的事例进行情感教育和语文教学,实现情感教育和语文教学的有机衔接,让学生真切感受到生活中丰富的情感事例,构建高质量的小学语文教学课堂。例如,在《父爱之舟》的教学实践中,教师就可以通过文中“父亲”的各种事例以及联系现实生活中父亲对我们的关心和照顾,强化学生的思想情感体验,引导学生养成对父亲感恩和尊重的情感理念,在日常生活中尊重父亲关心父亲,提高小学语文情感教育的质量。

(四)注重和谐师互动生关系的创建,实施积极鼓励的教学评价

教师与学生之间的互动关系构建也是提高小学语文教学效率的重要保障和支撑,受到传统教育理念的影响,小学生对于教师有着一定的畏惧心理,师生之间存在着一定的距离感,教师无法及时地了解小学生内心真实的想法,不利于高效语文教学活动的展开,而语文学习过程中遇到各种问题,使得部分小学生的语文水平一直得不到提升,班级内两极分化状况也会变得更加严重。而想要在小学语文教学中实施高效的情感教育活动,就需要教师加强和谐互动师生关系的创建,对学生实施积极鼓励的教学评价,挖掘学生的潜力,帮助学生树立起良好的学习自信心,了解学生的心理状况,对学生进行正确的情感教育活动[5]。例如,在《开国大典》的教学中,教师就可以为学生播放开国大典的影视资料,让学生感受到新中国成立时人们的自豪感与激动的心情,在字里行间体会那种庄严肃穆和热烈的氛围,教师需要鼓励学生积极发言,并为学生进行正确的讲解和情感引导,培养小学生的爱国热情和民族自信心与自豪感。

结语

在小学语文教学中实施情感教育是时代发展的必然,也是小学生健康成长的现实要求,高质量的情感教育可以帮助学生树立起正确的情感价值理念,养成独立健全的人格,客观理性地看待问题,以积极乐观的态度面对各种生活挑战和问题。为了更好地实施情感教育,教师需要注重语文教学的创新,深入挖掘语文素材中的情感元素,实现语文教学和情感教育的有机结合,创设良好的语文情感教育情境,提高情感教育的生活化程度,同时对学生进行积极的鼓励和评价,促进学生自信心的建立和形成,为学生今后的成长和发展打牢基础。

猜你喜欢

小学生情感语文
《快乐语文》2022年全新改版!
如何在情感中自我成长,保持独立
怎样培养小学生的自学能力
失落的情感
情感
如何在情感中自我成长,保持独立
我是小学生
语文知识连连看
语文妙脆角
语文知识连连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