蜂情诗意《荔枝蜜》
2022-11-26王继法周凤英
王继法,周凤英
(山东省济宁市任城区蜂业协会,山东 济宁 272100;山东省济宁市任城区李营街道办事处,山东 济宁 272100)
蜂情诗意《茘枝蜜》,
知识艺术集一体。
借物言志构思巧,
常读常新一甲子。
《荔枝蜜》 是作家杨朔写于20 世纪60年代的一篇散文(最初发表于1961 年7 月23 日的《人民日报》)。它代表了杨朔散文的典型特点:富含诗意与哲理,借物喻人,借物抒情。六十多年过去了,正如经过多年保存的成熟优质的荔枝蜜一样清甜甘美,甜香里带着股芬芳的清冽,很有鲜荔枝味儿,那味儿弥散着,沁人心脾,滋养精神。之所以说,读《荔枝蜜》 是常读常新,韵味犹长,是因为读了《荔枝蜜》,不仅使人们得到文学艺术的享受,而且使人得到蜜蜂知识的收获。
杨朔,原名杨毓瑨,山东蓬莱人,中共党员(1913 - 1968),现代著名作家。抗日战争时期写过不少通讯和中短篇小说。解放战争时期担任新华社特派记者,抗美援朝时期,写出优秀长篇小说《三千里江山》。新中国成立后曾任中国作家协会外国文学委员会主任,保卫世界和平大会组委会常委,同时写了大量散文。杨朔一生创作成就巨大,其散文尤为突出。他的散文,充满革命激情,结构严谨,语言精练,含蓄,极富诗意,成为新中国成立后被人们公认的第一流散文作品。他的作品基调是歌颂新时代、新生活和普通的劳动者。
因为我爱好文学,爱读散文,最早读的就是他的《荔枝蜜》,此后,又读了他的《蓬莱仙境》 《雪浪花》 《香山红叶》 《泰山极顶》《茶花赋》 《海市》等优美的散文。
如果问我最喜欢杨朔先生的哪篇散文,我会毫不犹豫地说是《荔枝蜜》,因为我是一个爱好文学的养蜂人,无论看任何文学作品,都十分关注其中有关蜜蜂的内容,而大部分读者是从文学作品中了解的蜜蜂知识。
《荔枝蜜》 巧妙地运用了先抑后扬和卒章显志的写作技巧。文章开头,写自己曾被蜜蜂蜇了一下,因而看到蜜蜂,心里就不舒服,继而,作者描写了荔枝蜜的甜香,不觉动了情,由蜂蜜想到酿蜜的蜜蜂,便到蜂场去参观。在这部分内容里,作者向读者普及了一些蜜蜂知识。他先引用小时候被蜜蜂蜇后,大人告诉他的话:蜜蜂轻易不蜇人,准是误以为你要伤害它,才蜇。一蜇,它自己耗尽生命,也活不久了。这作为养蜂人来说是常识,而作为其他人来讲,大部分则是从中才了解了蜜蜂十分可怜,不要轻易伤害它。然后,作者介绍了参观蜂场的过程。由满野的荔枝树,作者引用苏东坡的诗句又写了荔枝,由来的不是吃荔枝的时候,推出吃荔枝蜜的时候,随之是蜜蜂采荔枝蜜的描写:“从荔枝树多像汪洋大海,开花时节,满野嘤嘤嗡嗡,忙得那蜜蜂忘记早晚,有时趁着月色还采花酿蜜”这段描述十分逼真。接下来介绍的荔枝蜜也很到位:“荔枝蜜的特点是成色纯,养分大,住在温泉的人多半喜欢吃这种蜜,滋养精神。热心肠的同志为我也弄到两瓶。一开瓶子塞儿,就是那么一股甜香;调上半杯一喝,甜香里带着股清气,很有点鲜荔枝味儿。喝着这样的好蜜,你会觉得生活都是甜的呢。”而我们蜂业工作者大部分是这样介绍的:荔枝蜜有荔枝花特有的自然花香,味道甘甜适入口,并带有荔枝果特有的微酸味,荔枝蜜中维生素和铁元素的含量很丰富。相比之下,杨朔先生用文学语言科普的蜜蜂知识,比我们专业人员介绍的更有趣味,更易被读者接受。
作者接下来介绍了养蜂员老梁他写道“大概是老梁想叫我深入了解一下蜜蜂的生活,小小心心揭开一个木蜂箱,箱里隔着一排板,每块板上满是蜜蜂(专业术语叫巢脾或蜂脾),蠕蠕地爬着。蜂王是黑褐色的,身量特别细长,每只蜜蜂都愿意用采来的花精供养它。”
杨朔先生这里提到的花精,有的读者误认为是蜂蜜或蜂花粉,专业人员都清楚应是蜂王浆,蜂王浆又称蜂乳,是蜂王幼虫至成虫整个发育时期及工蜂和雄蜂幼虫前期的唯一食物,由工蜂头部的王浆腺产生的黏稠浆液,极像哺乳动物的乳汁,故又称蜂乳。适龄工蜂食了蜂蜜和蜂花粉后,分泌出了蜂乳。杨朔先生毕竟不是专业养蜂工作者,能写出如此富有诗意和哲理的叙事散文又蕴含着丰富的蜂学知识。
他了解了蜜蜂的生活习性,感慨地说:“蜜蜂是在酿蜜,又是在酿造生活。”看到这里,有的读者觉得作者是在歌颂蜜蜂,表现蜜蜂高贵品质,从歌颂蜜蜂转到歌颂勤劳勇敢的农民:“他们正用劳力建设自己的生活,实际也是在酿蜜——为自己,为别人,也为后世子孙酿造着生活的蜜。”
笔者读的散文也尝试着写散文,因此,在读散文时也十分注意其写作方法。对于优美的散文来说,开头是意境的展开,结尾是意境的拢合。在《荔枝蜜》 这篇散文中,杨朔以一种思想、一种情思、一件具体的事物作为艺术营构的引线,使意境开合照应、头尾融贯,溱结构之统一,尽意境之完美。开头看到蜜蜂感情上疙疙瘩瘩,不那么舒服,最后作者自己在梦中变作一只“小蜜蜂”。本文中的开头和结尾,发挥形象思维的美感作用,在画意中贮满哲理与诗意,使开头和结尾成为创造意境的有力手段,并使之成为诗的意境的一个组成部分。
细读《荔枝蜜》,深感蜂情诗意贯穿全文,借物抒情恰到好处。作品通过抒写“我”对小蜜蜂由厌恶到喜爱、最后连”我”也梦幻成小蜜蜂的感情变化,突出抒情的主题旋律,赞美普通劳动者为人类酿蜜的劳动情操。这种诗意融合在每一幅具体画面之中,使画面一一有机地联系起来,蜂情诗意在画面中荡漾,画面又完整地由抑到扬地凸现诗意发展的波澜。
杨朔先生写蜜蜂,爱蜜蜂,赞蜜蜂,学蜜蜂——他是小蜜蜂的保护人,也是小蜜蜂高尚精神的传播者。
我曾看过一篇介绍杨朔先生的文章《小蜜蜂的保护人》,文章的结尾这样写道:“杨朔所赞美的蜜蜂精神,可以说正是他自己高贵的写照。他就像蜜蜂一样,辛勤地劳动,努力地工作,不但为加强各国人民的团结东奔西走,不辞劳苦。而且,他也像蜜蜂采蜜一样,到处采访,把生活中的美好事物写进作品里,人们读着他写的散文,感到好像吃了蜜糖一样甜美。”。
这不正是《荔枝蜜》 这篇优美的散文为什么常读常新的最好答案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