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新时代我国劳动教育实践的主要特征

2022-11-26袁林张金凤

广西教育学院学报 2022年3期
关键词:劳动教育

袁林,张金凤

(浙江农林大学马克思主义学院,浙江 杭州 311300)

加快构建人才培养教育体系,培育全面发展的人始终是我国的教育目标。2018年9月,习近平总书记在全国教育大会上明确提出将劳动教育纳入培养社会主义建设者和接班人的总体要求,构建大中小学劳动教育体系[1]。为贯彻习近平关于劳动教育重要论述讲话精神,中共中央、国务院发布了《关于全面加强新时代大中小学劳动教育的意见》(以下简称《意见》),教育部印发了《大中小学劳动教育指导纲要(施行)》(以下简称《指导纲要》),重点回答了什么是劳动教育、为什么进行劳动教育以及怎么样进行劳动教育的重大时代课题,加快探索中国特色劳动教育方式步伐,有力推动劳动教育落实落地落细。从我国劳动教育实践中考察劳动教育的主要特征,能够更加深入把握劳动教育内在规律,紧跟时代发展和社会需要,加快构建德智体美劳全面发展的育人体系,培育勇担时代重任的社会主义建设者和接班人。

一、理论性与价值性相统一

新时代劳动教育以马克思主义劳动教育思想为理论基础,具有丰富的理论底蕴和价值内涵。我国劳动教育的实践过程既是马克思主义劳动教育思想在中国落地生根的过程,也是马克思主义劳动教育思想中国化的过程,为我国实施劳动教育提供了理论遵循和思想指导。

劳动教育作为教育与生产劳动相结合思想的践行方式,在我国具有深厚的理论土壤。马克思主义劳动教育思想主张的是每个人既要接受教育又要参与到生产活动中,实现“教—产”和“产—教”的双向互动。针对资本主义时代劳动和教育相脱离的现状,马克思以培养全面发展的人为目标,将体力劳动和智育、体育相结合[2]。列宁在继承马克思劳动教育思想的基础上首次付诸实践,提倡对儿童免费实行普遍教育和综合技术教育,为社会主义建设事业造就大批具有优良素质的合格人才。在马克思主义中国化过程中,以毛泽东为主要代表的中国共产党人在教育领域,以加强社会主义建设为目标,坚持教育与生产劳动相结合的教育方针,将劳动教育视为解决教育经费问题和理论与实际脱离问题的有效手段。毛泽东强调教育必须与生产劳动相结合,从而有效满足革命战争、经济事业和改造思想的需要,实现劳动分子知识化和知识分子劳动化[3]。改革开放以来,邓小平立足于解放和发展生产力,高举科学技术是第一生产力的旗帜,关注教育与经济、科技之间的关系,提出教育必须与国民经济相适应,把科学技术作为教劳结合的结合点[4]。以江泽民为核心的党中央注重社会实践,在党的十六大报告中明确指出教育应该坚持为社会主义建设和为人民服务的原则,提倡教育与生产劳动和社会实践相结合[5]。胡锦涛提倡“以热爱劳动为荣,以好逸恶劳为耻”的社会主义荣辱观,从最广大人民的立场出发,尊重和保障劳动者的合法权益,推动广大劳动群众实现体面劳动[6]。党的十八大以来,习近平高扬“劳动最光荣、劳动最崇高、劳动最伟大、劳动最美丽”的劳动精神[7],紧密结合改革发展的实际,在继承前人劳动教育思想的基础上,多次对劳动、劳动者和劳动精神等内容进行深刻阐释,在认识上将劳动教育提升至与德智体美四育一致的高度,在行动上对劳动教育的展开做出了系统且具体的部署[8],大力推动大中小学劳动教育一体化改革,培养和造就未来高素质劳动者。由此可见,马克思主义劳动教育思想内涵在我国的实践探索中不断发展,具有与时俱进的理论品质,其理论价值至今依然熠熠生辉。

然而,随着市场经济和科学技术的发展,我国社会化发展呈现的多元化趋势对马克思主义劳动观念造成一定的冲击,社会上一些人轻视或无视劳动,催生出贪图享乐、不劳而获等错误思想,不断消解人们对劳动创造历史伟大意义的认同感,引发劳动意识淡薄、劳动价值模糊、劳动习惯缺失和劳动能力不足等社会问题。新时代劳动教育在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的指导下,全面贯彻党的教育方针,针对一些青少年形成的错误劳动认知,通过劳动教育,转变他们的劳动观念,树立马克思主义劳动观。新时代的劳动教育既是对不良社会现象的现实警醒,也是对树立正确劳动观的价值感召:引导广大青年学生树立科学的劳动观,转变其劳动价值理念,矫正劳动态度,凸显尊重劳动价值、崇尚劳动的人文关怀。培育良好的劳动习惯和吃苦耐劳的劳动品质,掌握基本的劳动知识和技能[9],为青少年的终身发展和人生幸福奠定坚实基础。青少年一代的劳动精神面貌、劳动教育程度决定国家的未来。在劳动实践中,培育青少年深厚的劳动情怀,让广大青年深刻领会“中国梦·劳动美”的真理性意义,激发其饱满的劳动热情和昂扬的奋斗精神,汇聚起“劳动托起中国梦”的强大力量,为实现中国梦注入源源不断的精神力量,用双手成就美好未来[10]。

真理和价值统一于人类的实践活动之中,成功的实践必然是以真理和价值的统一为前提的。新时代劳动教育的理论性和价值性相互贯通,在马克思主义劳动教育思想的理论指导下,不仅具有发展马克思主义劳动教育思想的重要理论价值,而且还具有引导青少年树立正确的劳动观的重要现实价值。

二、统一性与多样性相协调

《纲要》中对劳动教育进行整体设计、系统规划,明确劳动教育目标内容、课时安排、主要劳动实践活动安排等。同时,基于新时代劳动工具、劳动技术、劳动形态的新变化,创新劳动教育的内容、途径和方式[11]。新时代劳动教育在统一课程要求下,结合时代发展和社会需要,推动劳动教育的多样化发展。

劳动教育要着重把握好教学目标、课程设置和教学管理等方面的统一。劳动不仅是一种教育手段,更是一个教育过程,在劳动实践中达到教育目的,在教育过程中增强劳动能力,以达到以劳动为载体、育人为目的的良好效果。劳动教育的核心目的是通过劳动和教育的有效结合,以劳动的形式达成育人的目的,对青少年学生进行热爱劳动和劳动人民的教育,充分发挥劳动的育人功能。严格按照劳动教育课程设置规范开展教学活动,有目的、有计划地组织学生参加劳动教育实践活动,让劳动实践活动聚焦教育目的,使劳动教育更加具有针对性和实效性,防止为劳动而劳动,为活动而活动。同时,强化对劳动教育的教学环节、教学方式方法、队伍建设和考核评价等方面体制机制的完善,不断提升教育教学质量。

在劳动教育的内涵和目标等的统一指导下,结合时代和社会发展需求,劳动教育的教学内容、教学方式和教学资源等方面呈现出多样化趋势。从马克思、恩格斯时代的“半工半读”到新中国成立后的“工读并行”“工读互助”“勤工俭学”,不能将某一时期劳动教育的特定形式误认为代表劳动教育本身而固定化。在教育内容上,不局限于具体课程内容,合理融合不同学科的内容,采取恰当的渗透方式,在不同课程的互动中为学生全面发展提供条件。在教育方式上,结合学生实际需求,采取多样且灵活的教学方式,比如采取课上教学、课下讨论、实践教学等相结合等,拓宽劳动教育的广度。在教育资源上,专任老师、家长、优秀同学、劳动模范等都是重要的劳动教育资源,加大舆论宣传力度,充分发挥先进人物的模范引领作用,提高劳动教育实效性。在教育渠道上,充分利用大数据和云计算服务的快速发展,为劳动教育的创新提供更多的载体、平台和形式,从而不断创新劳动教育的形式以适应和满足人们多样化的个性需求,增强劳动教育的针对性,达成教育目标。

新时代劳动教育坚持统一性和多样性相统一,在坚持劳动教育的统一要求下,深入认识新时代劳动形式的变化性与多样性,才能顺应时代发展要求,更好践行劳动教育思想。在统一性的基础上充分发挥多样性,改变劳动教育目标模糊、方式简单和人员不足等现状,着力解决针对性不够、实效性不强的问题,让多样性服务于统一性,提升劳动教育的思想性和可行性。

三、继承性与创新性相统一

中国共产党人在借鉴前人的基础上将劳动教育贯穿于学校的教育教学中,积累了诸多有益的经验,推动马克思主义劳动教育思想在实践中发展。继承马克思主义劳动教育思想,要正确处理好继承与创新的关系,既要善于总结以往劳动教育实践的成功经验,也要充分汲取教训,认知劳动发展的新变化,将弘扬传统和开拓创新结合起来,在继承的基础上开拓创新。

坚持劳动教育是中国共产党的优良传统,也是我国一贯的教育方针。在不同的历史时期,从我国教育方针中始终可以窥见“劳动”“劳动者”“社会实践”等概念词汇,也足见党对于劳动和劳动教育的重视。党坚持以人民为中心的理念,将劳动成果更多惠及劳动人民,尊重和保障劳动者的合法权益,高扬劳动者的主人翁地位。事实上,教育与经济、科技和政治的发展休戚相关,教育目的始终就是为社会主义建设事业培育大批高素质人才,以适应现代化建设的需要。因而我国注重对青少年进行劳动教育,引导其树立正确的劳动价值观念和深厚的劳动情怀,使青少年一代成长为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所需要的合格人才,为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积蓄力量。我国的劳动教育坚持服务于社会主义建设事业,在社会主义政治建设、经济建设和人才培育等各方面满足国家和社会的发展需要。在不同历史时期,党和国家领导人提出了一系列重要的劳动教育思想,独立自主地探索具有中国特色的劳动教育发展道路,不断充实马克思主义劳动教育思想的丰富内涵,推进我国教育事业的发展。

而当今世界,科学技术日益成为生产力发展中最活跃的因素,创新已成为时代的主旋律和劳动者必备的技能,新一轮科技革命和技术革命蓄势待发,在创新驱动发展战略的指导下,新时代迫切要求建设一支知识素养和创新能力并重的高素质劳动者大军。面临更加严峻的经济挑战和复杂的国际背景,劳动者不仅要爱劳动、会劳动,而且更加强调其在生产实践中具备扎实的专业技能和敢于开拓的创新精神。这内在要求新时代劳动教育更加积极主动适应时代变化和科技发展的大趋势,结合数字劳动、网络劳动和非物质劳动等劳动新形式和消费性劳动、创造性劳动、复合性劳动、情绪劳动等新劳动形态,在继承传统工艺的劳动同时,兼顾使用新知识、新技术、新工艺、新方法的劳动,不断创新人才培养模式,改革劳动教育内容,以切实提高青少年创新性劳动能力为目标,不断激发青年一代学习和劳动的积极性、主动性和创造性。

随着服务业等第三产业对国民经济贡献率的显著提升,社会对劳动者素质和能力提出新要求。党的十九届五中全会明确提出要贯彻尊重劳动、尊重知识、尊重人才、尊重创造的方针,深化人才发展体制机制改革,加强创新型、应用型和技能型人才培养[12]。在对优秀传统进行继承的同时,改进和创新劳动教育的内容和形式,丰富马克思劳动教育思想,全面提高学生创造性劳动能力,使其更具有鲜明的时代特征,实现继承性与创造性的辩证统一。

四、主导性与主体性相结合

以习近平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将劳动教育纳入人才培养全过程,与“四育”相结合,在发挥学校主导作用的同时,高度重视学生主体作用,逐步推动形成劳动教育的常态化、长效化机制。

在学生的不同学习阶段,注重劳动教育培育要求和实际内容的差异性,推动学生对劳动观念由浅显认识上升为价值理念,促进小学、中学到大学劳动教育的合理衔接,形成常态化、长效化机制,突出学校主导作用。学校教育是由教师的教授和学生的学习构成的,教师在学校发挥劳动教育主导作用中扮演重要角色。一方面,教师积极引导学生参与劳动实践活动,主动融入校园劳动文化建设之中,营造劳动光荣、创造伟大的校园文化。另一方面,教师协助参与有关劳动技能和劳动成果展示、劳动竞赛等劳动主题教育,充分展示劳动的魅力之处,激发青少年学生参与活动的热情。通过比赛奖励激励学生积极主动投入劳动实践活动中,让青少年真正体会收获劳动的喜悦,尊重和崇尚劳动。同时,加大各行各业先进劳动模范进校园宣讲力度,最好是身边的先进人物和事迹,特别是学校优秀教师、先进工作者等教育者,产生亲近感和认同感,充分发挥各行各业劳动精英先进事迹和高尚品格的感召力,对学生产生榜样示范效应,充分展示社会对劳动的尊重与崇仰,引导学生勤于刻苦学习和钻研,争做新时代的奋斗者。

青少年学生作为劳动教育的对象,也是劳动教育的主体,但是家长、教师或其他工作人员却往往忽略这个事实,取代其在劳动教育中的地位。在家庭教育中,许多父母只关注孩子的学习成绩而不让其分担家务,不注重劳动习惯的养成;在学校教育中,往往轻视劳育而重视智育,取消应有的劳动课,劳动教育名存实亡。重视青少年劳动教育主体地位,使青少年直面真实的生活世界,动手实践、亲身体验、出力流汗,真实感受劳动的辛苦和收获的快乐,增强获得感、成就感和荣誉感,在认识世界的基础上,激发自我改造世界的愿望和能力,不断提升创新能力。此外,激发青少年积极参加劳动的主动性,将学校劳动教育有机融入学生的日常生活、家庭生活和社会生活中,使劳动教育更加具有持久性和生活气息,形成以学校为主导、家庭为基础、社会为保障的共育合力。贴近学生日常生活、回归学生家庭生活、走向社会生活,使学生直面现实生活,提高青少年面对现实问题和应对未来生活的能力,深化对劳动的认识和理解,让学生有所收获而能够更加积极主动地投入劳动实践中。

教育开始于家庭,拓展于学校,延伸于社会,成就于自己。在劳动教育中,将学校的主导作用与学生的主体作用相结合,实现劳动教育形式多样化,使劳动教育更加具有持久性和生活气息,全方位、多领域形成共育合力。以培养德智体美劳全面发展的人为教育目的,造就时代新人。

五、专业性与综合性相协同

劳动教育课程具有专业性,然而在学校教育中,劳动教育曾一度被异化和边缘化,将“劳动”僵化为惩罚限制的规训手段,窄化为政治思想的改造工具,弱化为生产技能的训练方式,错误助长了劳动和教育的分离[13]。劳动相关学科散落于许多学科之中,学科地位低,对于专业化劳育师资力量的培养更是后劲不足,劳动教育课程作为专业课程迫切需要建设一支师德高尚、能力精湛的专业劳动教育教师队伍。同时既要加大教学投入,也要加强劳动教育学科建设和专业研究,将劳动教育作为一门学问来研究,科学论证劳动教育学科归属,提升劳动教育话语权。全国人文社会科学研究项目和地方教育行政部门等相关机构设立劳动教育研究项目,打造浓厚的学术氛围[11]。鼓励大中小学积极筹建劳动伦理学、劳动关系学、劳动法学等跨学科研究,实现劳动教育专业设置上的关键突破。

劳动教育具有综合育人功能,与德育、智育、体育和美育在各自发挥不同育人功能的同时,共同构成德智体美劳全面培养教育体系的有机整体,推动教育的多元化发展。劳育与“四育”一同以培养全面发展的人为目标,让学生在劳动教育载体上以德育塑造的正确劳动观念为指引,以智育培养的劳动知识和专业技能为基础,以体育造就的强健体魄和顽强毅力为基础,在美育的感染下收获劳动成果,充分发挥劳可立德、增智、强体、塑美作用,五育并举。德育、智育、体育和美育都有相应的课程,劳育作为一门课程要善于整合其他学科课程中与劳动教育相关的内容,将劳动教育与学生的学科学习和专业学习紧密结合,充分挖掘其他各学科中的劳动教育元素,在学生专业课程学习中有重点渗入劳动创造历史、劳动不分贵贱等马克思主义劳动观,强化该学科和专业劳动发展趋势教育,构建具有本专业特色的劳动教育体系,在课程教育中挖掘本专业体现工匠精神、劳模精神和奉献精神的特色资源,开展劳育特色专业课程。

劳动课程作为一门课程,具有专业性,但它并不是独立的,而是与其他课程一同构成人才培养体系,协同育人,实现专业性与综合性相协同。在尊重劳动教育课程独立的学科地位的同时,充分发挥“劳动+”学科集聚优势,深入挖掘专业课中的教育资源,推动劳动教育与相关学科协同发展、相互助力,推进劳动教育课程群建设。

六、结语

从培养德智体美等各方面全面发展的社会主义建设者到当今劳动教育纳入人才培养体系,提出“五育”并举的育人方针,马克思主义劳动教育思想既一脉相承又创新发展,为劳动教育后续开展奠定坚实的根基。纵观我国劳动教育实践并结合相关方针政策,劳动教育的主要特征为理论性与价值性相统一、统一性与多样性相协调、继承性与创新性相统一、主导性与主体性相结合、专业性与综合性相协同。深入学习习近平总书记关于劳动教育的重要论述和党的教育方针,精准把握我国劳动教育实践的主要特征,持续增强劳动教育的推进和落实力度,对推动我国教育事业的健康发展具有重要意义。

猜你喜欢

劳动教育
国外教育奇趣
让劳动实践真正发生
劳动创造美好生活
题解教育『三问』
软件工程教育与教学改革
快乐劳动 幸福成长
劳动使人快乐
什么是“好的教育”?
教育有道——关于闽派教育的一点思考
热爱劳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