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从读者意识视角谈古建筑翻译
——以广西著名古建筑为例

2022-11-26黄葵龙

广西教育学院学报 2022年3期
关键词:古建筑外国建筑

黄葵龙

(崇左幼儿师范高等专科学校,广西 崇左 532200)

中国古建筑一般是指中国古代采用传统建筑方式及传统建材建造的各种建筑,类型非常广泛,包括宫廷建筑、民居建筑等。“古建筑”的概念有广义和狭义之分,一方面涉及时间断代,另一方面关系建造材料和工艺。广义上的古建筑是相对于当代建筑而言,断代的时间更宽泛,可指新中国成立以前的具有历史意义的建筑。狭义上,由于我国通常将1840年以前称为古代,因此,狭义上的古建筑是指1840年以前采用传统建材和工艺建造的一切建筑。而“仿古建筑”是相对于“古建筑”而言,它通常指1949年之后,为还原历史风貌再造的建筑。本文讨论的古建筑是广义上的古建筑,即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以前用传统工艺、技术和材料、具有相应内容增量的建筑。

古建筑是历史文化的结晶,是精神文化的载体。古建筑具有浓郁的地方特点、民族特色和鲜明的时代烙印,文化内涵十分丰富,具有很大的对外宣传价值。一方面,对特色古建筑进行外宣翻译,有利于弘扬中国特色文化和古建筑精髓,使更多的人从古建筑视角解读中国,更加深入地了解中国各地、各民族的历史、文化和风土人情。另一方面,古建筑是重要的旅游资源,对古建筑文献材料进行对外宣传,有利于开发古建筑的旅游价值,对地区社会经济的发展有重要意义。

当今时代,中西文化交流加深,学术以及民间关于中国古建筑文化的交流也越来越广泛。然而在实际翻译工作中却出现了种种问题,如一些翻译仅译出了古建筑的字面意思,未能传达出古建筑蕴含的文化内涵;一些看似优良的翻译,外国读者却仍云里雾里不知所云;一些翻译尽管内容丰富,却不能够满足外国读者的期待。凡此种种,究其原因,主要就是译者在翻译的过程中,忽视了译文读者的理解能力、理解视角以及期待,也就是缺乏读者意识。

一、读者意识与古建筑的翻译

近年来,随着中国文化“走出去”的持续推进,“走出去”的质量也越来越受到重视,很多学者呼吁中国文化不仅仅要“走出去”,还要真正“走进去”。外国读者是翻译材料的接受者,译文能否达到翻译目的、取得预期效果,很大程度上取决于译文读者的认可和接受度,外国读者“听得进去、看得明白”才算得上实现了“走进去”。古建筑对外宣传材料要真正实现“走进去”,译者必须要有读者意识,要在了解读者的基础上选择翻译策略。

首先,要了解读者主要是哪些人。随着中国的繁荣发展,越来越多的人渴望了解中国的社会、经济、文化。加上中国改革开放的程度日益加深,中国和外国的经济、文化、旅游交流日益频繁,越来越多的外国人走进了中国的国门。这些人都是翻译的受众,而不仅仅是少数想了解中国古建筑的外国专家学者。这些外国读者大多数缺乏建筑专业知识,缺乏对中国基本历史文化的了解。

其次,外国读者的语言、文化、思维、审美等方面与中国有很大的差异。古建筑的特点表述极具民族性的独特语言结构形式,所表达的含义深深根植于民族文化中,在其他语言中很难找到相应的表达方式[1]。因此,汉语的很多表述直译成英语会让外国读者难以理解,甚至产生误解。为此,需要了解外国读者容易对中国文化产生疑问和误解的方方面面,从而采用外国读者容易接受的表述方式进行解释与传播。汉语的翻译不仅要使译文表达地道流畅,还要避免不当翻译带来的文化差异上的误解。

最后,要充分认识外国读者了解中国文化的重大意义。这个需求一方面来自外国。近年来,中国在各个领域取得的成就世界有目共睹,外国读者对异质文化和事物充满了好奇,从官方到民间都渴望学习中国经验、了解中国文化;另一方面,中国也有向世界讲好中国故事、传播中国声音的需求。古建筑的对外宣传要尊重文化传播的规律,要在了解外国读者需求和兴趣的基础上有的放矢地进行翻译,这样才能激发起外国读者对中国古建筑的兴趣,从而自觉主动地学习和了解中国古建筑文化。

二、读者意识在古建筑翻译中的应用

古建筑与民族源流、地域、历史、审美等息息相关,是民族、地域文化凝练而成的物化符号和无声表达。古建筑材料涉及面广、内容丰富且有一定的专业性,外国读者对中国文化和建筑专业知识的了解有限,加上语言、思维、文化、审美等方面的差异,因此翻译、介绍需要在以下三个方面做出努力:

(一)要介绍普及相关背景知识

在古建筑文献材料中,经常涉及建筑专业知识以及大量和中国传统文化相关的信息,如建筑形制、修建历史、建造工艺、命名艺术、风水文化等方面的信息。由于外国读者缺乏相关背景知识,如果译者照字面翻译,很少有人知道译文具体所指。例如寺院、塔、庙等宗教建筑,通过汉语表面文字是看不出性质和类别的,字面直译也就不可取。又例如提及“真武阁建筑修建于明万历年间”,如果外国读者对基本的背景知识、时间概念不了解,翻译效果就会大打折扣。因此,在翻译的过程中普及相关中国文化、建筑背景知识就显得尤为重要。

对外翻译的过程,首先是普及有关中国历史、文化基本知识的过程,是填补外国涉华知识空白的过程[2]。以“真武阁建于明万历年间,是一座全木结构的建筑,整个建筑不含一丁铁器,历经风雨雷电袭击,至今完好无损”为例。首先,广西容县经略台真武阁是道教建筑,从“阁”字无法得出建筑的形制信息,需要译出本质意义才能使外国读者一眼就能看出是哪一类宗教建筑,翻译时应增加“Taoist”。其次,原文意在宣传真武阁历史悠久、工艺精湛,而外国读者对中国的历史年代不了解,因此需要增补公历年份,使外国读者理解这个建筑是如何历史悠久、工艺精湛,历经桑仓仍然屹立不倒,从而达到预期对外宣传的效果。基于以上分析,可以译为“The Zhenwu Taoist Temple,a wooden structure building being constructed during the years of Emperor Wanli reign of the Ming Dynasty(1572-1620),is still in perfect condition by far after years'exposure to rain,wind,thunder,and lightning.”

梧州龙母庙供奉的是战国时期南方百越仓吾族的首领龙母。龙母因养育五条小龙而得名,大多数中国人都理解龙母是个传说,但缺乏中国背景文化知识的外国读者就未必能理解。Peter Newmark认为,对于具有信息传递功能(informative function)的文本,信息传递应当准确客观[3]。因此,在翻译、介绍龙母庙时,应该补充说明龙母庙是一个传说的神话故事,可翻译为The Longmu Temple is dedicated to the legendary head of an ancient Chinese nationality—Cangwu—in southern China during the Warring States Period。

(二)要善于“说文解字”、释疑解惑

由于中外思维、语言、文化的差异,翻译中很容易出现生搬硬套的翻译腔和不当翻译带来的误解。要实现文化的“走出去”“走进去”,就应该在保持和发扬中国的语言风格,使中华文化原汁原味地走向世界的同时,从读者的角度出发,充分考虑读者的阅读习惯、阅读兴趣、阅读偏好等,在此基础上对译文进行“二次加工”,增加汉语里没有的背景内容,删去可能引起误解的表述,使译文流畅地道,易于理解和接受。

见龙祠是贺州黄姚古镇景点之一。传说,远古时候曾有神龙降临黄姚,当地先民于清初修建了见龙祠,用以祭祀神龙,让神龙永驻,庇佑黄姚风调雨顺、四季平安。有学者将见龙祠翻译为Dragon-seeing Temple,实未能传达见龙祠之义。见龙祠的修建之意不在于见龙观龙,而是祭祀神龙以求福佑,原译中直译动词seeing会误导读者。龙自远古就是中国人的种族图腾和精神象征,龙的形象,代表着无上的权力和无可匹敌的能力。但在西方文化里,龙虽然有强大的力量和魔法,却是邪恶的化身。对于“龙”字的解说,为了避免文化差异造成的误解,可以加上“fairy”一词,意为神龙。“Temple”其实隐含有“worship(祭祀)”之意,根据分析可译为Jianlong Temple(Temple of the Fairy Dragon)。

桂林恭城县相对着建有文庙和武庙,合称文武庙。文庙即孔庙,是祭祀孔子的祠庙。武庙供奉的是武将,不同地方的武庙供奉者也不一样,有吕望、岳飞、关羽等。恭城武庙是供奉“三国时期”名将关羽的庙宇,也称关帝庙。在中国传统文化中,文庙居左,表示崇文,武庙居右,有威武肃杀之意。文庙一般译为Confucius Temple,但将武庙译为Martial Temple就不妥。Martial有尚武、好战之意,生搬硬套的直译会让外国读者产生误解,不利于塑造我国良好的国家形象。将文武庙直接音译为Wenwu Temple,就不能将武庙的文化内涵原汁原味地传递给外国读者。就整体性和统一性而言,文庙以孔子名译为Confucius Temple,那么武庙也应以关羽名译为Guan Yu Temple与之相对,这样就可以避免Martial Temple带来的误解。

(三)要了解外国读者的需求和期待

文化是永恒的,文化始终是外国人的关注点[4]。外国读者有对异质文化的好奇心,希望了解中国古建筑相关的背景文化,如建筑历史、建造理念、人文风情等,译者在翻译时要尽可能地弘扬中华文化,满足他们体验异质文化和事物的需求,促进中国文化的传播。除此之外,于古建筑而言,精湛的工艺、巧妙的构思、独特的外形等都是古建筑独特的魅力所在,在翻译过程中要适当突出其风采神韵,彰显其观赏、使用等方面的价值,提升对潜在读者的吸引力。

“三元及第”是指接连在乡试、会试、殿试中考了第一名,是科举制度下古代读书人渴望得到的最高荣誉,中国古代获得此称号者仅13人[5]。清嘉庆年间,广西临桂人陈继昌殿试夺魁,三元连中,当地便在桂林正阳门城楼上刻上“三元及第”四个大字。网络上有学者将“三元及第”译为the graduates of three governmental examinations(在三次政府考试中均通过的学生),弱化了三元及第的文化内涵,不能满足外国读者了解中国古代科举考试制度的文化期待。在涉及文化翻译方面,要提倡季羡林先生的“送去主义”,即不能等西方国家来发现,而是我们主动“送去”自己的文化[6]。“三元及第”宜采用音译的方式,并将其内涵加以注解,这样外国读者才能够了解其文化内涵。由此,“三元及第”可以翻译解释为:“Sanyuan”means under the former imperial examination system,academic titles conferred on the three candidates who came out first at examinations held at three levels,Jieyuan for the winners at the provincial level,Huiyuan for the winners at the provincial level,and the Zhuangyuan for the winners at the Imperial Palace level.“Sanyuanjidi”means(somebody)come out first at all the three levels of the imperial examinations held at the provincial capital,national capital,and the palace.

干栏式建筑在我国南方较为多见,是壮族、布依族、侗族、傣族等民族传统民居,这类建筑在其他国家也有出现。但是由于每个民族所处地域条件的差异和社会文化的不同,使得干栏民居呈现出各式各样的形态特征,呈现鲜明的地方特点、浓郁的民族特色和迥然不同的人文气息。笼统地将干栏式建筑译为silt house或pile-dwelling,不能体现其差异性、独特性,也不能激起外国读者深入了解干栏式建筑的兴趣。Bassnett的文化翻译观认为,翻译的目的不是消除差异,而是要突显差异,尽可能保留差异,以达到两种文化交流的目的[7]。要展现建筑物本身的特色,不妨根据实际情况来区分和体现古建筑的民族归属性,为这些不同的建筑贴上民族文化标签,如the Miao-style Silt House,the Zhuang-style Silt House,the Dong-style Silt House。

一些古建筑因形得名,如镬耳楼、燕窝楼,外形就是其魅力所在,有汉语背景知识的人很容易“闻其名而知其形,望其形而晓其名”。邹先道认为,对于属有意采用的修辞手段或命名方法,应尽量保留,直接译出,再在文后加上文字介绍,读者看完文字介绍就自然会明白其中之意[8]。镬耳楼、燕窝楼皆因形而得名,英译名称应当尽量保留其原有的命名方式,并且力求生动形象,可分别译为Huo'er Building(Building of Pan-ears Shape)以 及Yanwo Gateway(Gateway of Swallow-nest Shape)。但由于古建筑名称具有简洁凝练的特点,中西生活方式、文化信仰等差异,由名称联想建筑形态有时是比较困难的。功能翻译理论认为,翻译是基于源语文本的一种翻译行为,这种行为可能包括语言的或非语言的成分,非语言的成分包括插图、计划、图标等[9]。为了帮助读者更好地了解这些古建筑,满足其文化好奇,在译文之后有必要加上图片等非语言成分的翻译。

三、结语

中国古建筑是中华传统文化的精华,只有准确翻译出古建筑名称所蕴含的信息,才能激发国外友人对中国建筑文化的兴趣,促进中国文化的对外传播,提高对外文化交流的有效性,并增强民族的文化自信。翻译从来就不是简单地字对字、句对句的机械转换,译者只有充分了解古建筑,充分了解目的语读者,对译文字斟句酌、千锤百炼,才能更好地促进古建筑文化真正地“走出去”“走进去”。

猜你喜欢

古建筑外国建筑
古建筑木结构保护技术在现代园林工程中的应用探讨
传统文物古建筑的保护与恢复研究
现代建筑设计与古建筑设计的融合
关于建筑的非专业遐思
中国古建筑
外国公益广告
独特而伟大的建筑
外国父母看早恋,有喜有忧
外国幽默
想象虚无一反建筑的建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