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基于可持续城市再生项目废弃工业旧区的再设计研究

2022-11-26李露莎

城市建设理论研究(电子版) 2022年24期
关键词:厂房工厂工业

李露莎

四川传媒学院 四川 成都 611745

随着全球化的传播,由于文化特征的减少,不同国家的文化不同,保持不同的独特文化更加重要,可持续的城市再生是解决城市化下这一问题的合适途径。城市再生是城市中尚未适应现代城市社会生活的地区进行的一种必要的有计划的重建活动,在城市再生的过程中,需要公众考虑不同地方的民族文化特征。城市再生的目的是在城市中去除、改造、投资和建设一个衰落的区域,用新的城市功能取代功能衰落的物质空间,从而重新发展和繁荣。

1 背景介绍

随着城市化的发展,人口密度的增加以及工商业的发展结果则导致了环境的恶化,并由于多家老旧厂房跟随不上城市化进程而被淘汰生机勃勃形式各异的高楼大厦与现存的废弃厂房的遗存形成鲜明对比。这些老工业区长期受到污染,城市化之后,这些工厂不能留在城市,被要求搬迁。然后,人们需要考虑重新利用这些区域。不知不觉中,这些遗弃的废弃厂房的闲置严重影响了城市环境规划的步伐,成为城市建设的负担。自20世纪60年代以来,在人类思想(节能、环保意识、历史保护)的影响下,欧洲国家和美国向中国转移后工业社会开始重视对老的保护和改造工业历史建筑和地段,采取生态与可持续发展是循环利用废弃工业区的原则。在城市化的进程中,关注城市中大量的老工厂显得尤为重要。因为旧工厂和新高楼的巨大反差使得大部分旧工厂无法留在城市。他们需要搬迁到农村或不发达的地方,这可以增加这些地方的就业率,而不会影响城市化的进程。因此,在这种情况下,如何重新利用废弃的旧工厂成为一个巨大的问题。鉴于此,针对这些工业园区改造现状的国内外对比的探索与研究,秉承可持续生态发展原则进行生态修复以及人文再生是如今的重中之重。

2 “再设计”的涵义

2.1 由来

“再设计”来自于日本著名设计师原研哉回顾现代发展历程,并策划了“RESIGN——二十一世纪的日常用品再设计”展览,通过与许多设计师的互动一起来思考设计与日常生活的关系。在设计实践中,原研哉试图用一种信息建筑的思维方式,让平面设计不仅能作用于人的视觉,而且能够触动人的所有感官。

2.2 实质

其内在追求在于回到原点,重新审视我们周围的设计,以最为平易近人的方式,来探索设计的本质。从无到有,当然是创造;但将已知的事物陌生化,更是一种创造。

在旧工业区上大力发展新兴产业,开创服务业基地及高技术科研中心,发展“绿色经济”,重视环境保护和资源的可持续发展,形成了符合现代生存理念的“花园式工厂”。充分发掘和利用工业文化,保留并适当改造工业遗存建筑,赋予它们新功能,为工业文化注入新的活力。

3 国内外厂房改造利用现状

近年国内相关改造项目综合考虑工业文化遗产的保护和生态环境、功能定位、产业布局、经济发展、交通改善等方面的问题有了一定成效。如北京798艺术园区由北京华北无线电联合器材厂改建而成,被誉为中国最大的当代艺术聚集区;广东中山岐江船厂改造,岐江公园的场地原是闻名的广东中山粤中改造船厂,为了给尝试的人们留下一个记忆的符号,政府采用了保留、在利用和再生的设计来体现对原址历史价值的高度尊重,为国内城市成功保留历史工业一直遗存提供了典型范例。

西方国家对工厂旧址的改造注重多方位和多学科的研究,并延伸到了旧工业生产技术、流程等工业文化方面的展示,对已经逝去的旧工业发展历史同样重视。如德国杜伊斯堡公园的改造设计中针对破旧建筑及构筑物的构造特点进行崭新的定位,改造后强烈的工业产业氛围反映出原工厂旧址的历史,既满足了现代人群的需求,又能完整保留历史肌理;日本的红砖仓库,始建于1911年,改造保留其外表,对内部空间进行再分割,如今已成为人们休闲娱乐的文化商业场所。

关于废弃工业区的研究,公众更多地考虑古老历史工业工厂的保护是一种文化保护意识。然而,在某些情况下,保留旧工厂或工业建筑是不合适和安全的。因为它们可能足够古老,甚至风化了,可能会威胁生存环境。从不同的角度来考虑这个问题,说明在各种情况下,决定哪些废弃工厂需要保留,哪些不需要保留是非常必要的。除非公众合理地认识和关注旧工业建筑的生态改造,以判断哪些是遗留的,否则就无法对废弃的工业用地进行合理的再利用。在产业转型方面,应采取生态可持续的文化、环境保护战略进行改革。人类的生存和发展,需要以自然生态环境、资源为其绝对永恒的自然基础。城市人也不例外。保护城市自然生态环境、资源,使其能永续提供城市人世代生存和发展的物质基础,是当代城市人义不容辞的责任和义务,是城市规划、建设的首要任务和工作重点。只有将环境、生态保护意识融汇到城市规划建设全过程,并积极采取措施加以保证,付诸实施,才能为城市的经济、社会可持续发展奠定基础和创造条件。

4 旧厂房改造的意义

旧工厂搬迁后,这些废弃工业区由于缺乏管理而空置,污染严重,对公共健康和生活环境有害。这就是公众需要面对的问题——如何改造这些污染严重的工业空间,以满足中国庞大人口的生活需求。高楼林立的商务楼旁,低矮简陋的自建房参差如蚁聚,开阔优美的城市中心广场边,风格迥异的老旧小区与整体风格格格不入……城市更新通过对城市中的老旧小区、城中村、旧厂房等低效用地和老旧建筑进行拆除重建、功能完善、设施更新和环境优化,一方面为居民营造舒适的生活环境和美丽的市容,另一方面,也提升了土地利用效率。

4.1 经济效益

废旧厂房的改造不但能节约建设成本提升厂房的使用价值,而本身也能创造可见的经济效益。在大多数工业国家和新兴工业国家,建筑物的处置都是浪费和有问题的。在这些国家中,建筑物拆除产生的废弃物(部分拆除用于翻修,或全部拆除用于拆除建筑物)占总废弃物的30-50%。而可持续再生要求拆除或拆卸建筑物,并要求重新使用或回收这些部件。通过在建筑部门采用更好的材料回收做法,可以实现一些经济和社会效益,保留了被投入的材料的能量,从而减少了材料再加工或再制造过程中新能量的输入。对原有废弃厂房改造再利用较新建一个游乐、休闲或居住场地而言更为节约建造成本,并在此基础上,可以引进部分商业旅游,带动人群消费,促进经济效益增长。

4.2 生态效益

在工业遗址周边会产生严重的环境污染问题,钢铁工业生产过程中会产生废水、废气、废渣等大量“三废”污染物,如何治理和利用“三废”是长期困扰钢铁企业的难题。其中,废气指烧结、冶炼和钢材轧制过程中产生的烟尘、二氧化硫和其他有害气体等;煤、煤气等燃料在炉窑中产生的含尘和二氧化硫的烟气;粉尘为原料、燃料在运输、装卸和加工过程中产生的等一系列的环境污染问题会时刻困扰着该场地空间的使用情况。比较国内多家大型钢铁厂,分析得出,“三废”会产生大量污染物。因此,灵活运用现存大量资源,学会利用有限资源,坚持可持续发展战略,改善环境污染,进行生态修复,可以更好地为空间的合理再利用奠定良好的条件,改善周边居住环境,从而打造绿色生活。

4.3 文化效益

废旧工厂具有悠久历史文化,在新城市建设中具有重大意义,部分更是城市建设的地标,为城市创造巨大的社会文化效益。[7]一个极具吸引力的新城市的建设基础条件则为拥有现代技术并具备文化底蕴的历史遗迹,从而能促进差异化城市建设,推动资源节约型友好城市的发展步伐。废旧的厂房的改造和再利用,即再设计,很好地体现了地域文化的差异性,并形成一种新的发展理念,在此基础上增加新的不同层次文化活动空间及内容,保留与创造将会带来不一样的成效。

5 改造项目的应对策略

5.1 资源再生

工业遗址的搬迁或废弃都是在进行一次资源的浪费和遗留资源对于环境的更深层次的破坏,善于利用其资源弥补其缺陷是十分关键、重要的一步。现如今所存在的这些工业资源与素材都是可以反复利用,二次循环如烟囱、废弃轨道、传送道、等一系列的物品。在工业遗址场地中,会留下大量废旧资源,灵活利用大量的遗留资源,如钢板、钢条等材料或使用废弃的零部件等进行重新组合成特色景观小品,形成新型的资源再生。将遗址或原工业历史地段作为新的城市景观,进行合理地创新,不仅能协调现存问题,也能使拥有历史悠久的文化遗产成为现代生活的重要组成部分。这些都可在后期具体景观改造中循环利用,重新打造并赋予场地文化价值的景观效果,实现资源效益的最大化。

5.2 文化再生

公众可以更加关注这些历史悠久的工厂的保留,是一种重要的文化保护意识。工业遗存建筑的保护与再利用,对于促进工业文化的发展和城市历史的延续具有重要的积极作用。一些研究表明,一些历史悠久的老工厂拥有城市地标。它记录了城市工业发展的过程,是人类保存的重要财富。同样的,废弃工厂的再利用是新工业文化的象征,注重生态环境与历史语境的平衡是现代城市设计的主导趋势。在进行场地改造之前,可先梳理工业遗址的发展历程,并将其发展历程与景观相结合作为吸引游客或使用者的视觉节点,从而突出工业遗址的悠久历史价值和作用,结合景观设计手法,赋予工业旧址历史意义。

5.3 环境再生

工业遗址的周边环境由于工厂排放污染严重,导致周边空气、土壤、水质等收到大量污染。为了生态修复,能够更适宜人类居住,可以分析场地周边污染物以及污染程度,并结合生态保护,通过一些特殊的景观改造手法来改善环境,如景观内部的水循环处理或植被自身的处理系统净化水资源、低维护材料、雨水质量的控制等,最终改造为一个既富有实际生态修复意义,又极具观赏体验性的空间。[8]利用水循环原理,收集雨水再进行净化、沉淀以及加工等工序后,可作为场地的后续供水使用。在原土壤被严重污染的情况下,加上一层未被污染的净土,并使用能够吸收有害物质的绿植使场地形成自身净化系统。植物可吸收空气污染物质,对清楚有害气体有相当功效,同时叶部亦有拦截颗粒物之效果,而各类树种对防护空气污染的功效有所差异,因此若能针对地域性的特殊环境状况,选择适当地绿化树种,将能更有效地达到美化与净化空气的目的。公众可以考虑更仔细地改造旧工厂,恢复生态,使它们更适合人类居住。城市再生需要以全面的视角来考虑保护环境、有限的资源和历史文化。

6 总结

对于工业遗产保护再利用可对于城市形象塑造、区域经济发展、文化产业的提升、地方旅游业的促进和城市的历史延续等方面起着重要的积极作用。老工业区域的更新以及具体工业遗产的再利用应根据不同的受益群体、具体目标、侧重的潜在效益等来采用不同的规划设计策略。旧工业厂房的改造和再利用的意义重大,不仅能充分利用城市原有的资源,节约成本,而且延续城市文脉,丰富城市有机更新,促成新旧的对话。因此,在快速的城市建设下,旧区的改造则需多方面的关注,传承文化,更新文化,创造文化。针对可持续城市再生项目,需结合工业遗址的时代特色,对其历史人文资源进行重新整合、再生,充分挖掘其历史文化内涵,体现城市文脉的延续性。通过保护、修复以及创新等手法,充分利用有效资源,从而达到可持续发展的战略手段,对工业遗址的改造有着至关重要的影响。

猜你喜欢

厂房工厂工业
工业厂房大型钢结构屋面施工技术应用探讨
工业厂房通风管道设计需要注意的问题
让老厂房变文创新地标
报 答
为什么工厂的烟囱都很高?
奶酪工厂
掌握4大工业元素,一秒变工业风!
植物工厂
工业技术
上半年工业经济平稳运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