肉鸡管理技术要点
2022-11-26王金含
王金含
(广西壮族自治区百色市田东县动物疫病预防控制中心 531500)
1 科学饲喂
1.1 及早开食开水
育雏早期是肉鸡的消化系统、免疫系统、骨骼、呼吸系统等发育的关键时期,为了促使消化系统的充分发育,需要保证雏鸡入舍后就能采食到饲料和饮用到新鲜的饮水。所以说育雏早期首先要做到的工作之一是尽早的开水和开食,饲养人员应在雏鸡到达前0.5~1h,将饲料撒满料盆和垫纸,在饮水器和水线中添加好饮水。这样肉鸡入舍后就可以到达能采食容易消化的雏鸡饲料和获取充足的饮水,不仅能够刺激肉鸡产生良好的食欲,尽量提高肉鸡采食量,还有利于促进肉鸡消化系统的充分发育,尤其是小肠发育最为明显。实验证明:开食开水良好的肉鸡在生长到一周时,小肠绒毛的发育程度相当于刚出壳时的600%,由此可见及早开食和开水对肉鸡提高肉鸡料肉比有着至关重要的作用[1]。
1.2 制定合理的饲喂程序
育雏前2d可以在垫纸和料盘撒满饲料,帮助雏鸡尽快找到饲料,有利于培养良好的食欲。2d后就可以将垫纸撤换下来,只在料盘或料槽添加饲料,随着肉鸡日龄的增长,由最初的自由采食逐渐减少饲喂次数,一般4~22d每天饲喂4次,根据生长发育的需求逐渐增加饲喂量。切忌一次饲喂过多造成饲料浪费和降低料肉比,最重要的是还能够影响肉鸡的消化机能,引起消化不良和肠道菌群失去平衡,严重时还因肉鸡体质和抗病能力下降,诱发各种疾病发生[2]。
雏鸡采食量过多时往往表现食欲下降、采食量减少,嗉囊胀满饲料,闭眼打盹,随着时间的延长发生精神不振、并且从口角流出又酸又臭的液体。这样因为饲喂管理不善,就会将一批健壮的肉鸡养成弱雏了。建议从第2~3周适当进行限制饲喂,按照饲养管理指南上面的标准,每只肉鸡每天将正常饲喂量减少3~5g,这样不会影响肉鸡的消化功能,还可以适当减缓肉鸡生长速度,避免发生猝死、腿病和腹水症的现象。因为肉鸡生长速度较快,而骨骼和心肺功能的发育与肌肉的快速生长不匹配,致使腿部病变、猝死和腹水症的发生。
为了促使肉鸡尽快达到出栏体重和提高饲养效益,需要在3周末开始恢复正常饲喂量,生长到4周末以后到出栏,需要每天增加5g的饲喂量,这样不仅可以获取较高的料肉比,还能够保证肉鸡适时出栏[3]。
2 加强卫生防疫
2.1 定期清理鸡粪
随着肉鸡的生长发育采食的饲料量越来越多,从而产生大量的粪便,鸡只发病后可以将病菌通过粪便排出体外,这样鸡粪中不仅含有大量的病原微生物,遇到水分后还可以分解出大量的氨气、二氧化硫等有害气体,如果不能及时清理粪便,就会时刻危害鸡群的身体健康,诱发肉鸡感染各种疾病。尤其在夏季更需要粪便的及时清理,因为粪便在发酵过程中还会产生大量热量,再加上外界的高温情况,会增加鸡群热应激反应,甚至引发中暑症状,给养鸡场带来不可估量的损失。因此必须定期清理粪便,并运输到远离鸡群的区域进行发酵处理,有利于杀灭粪便中存活的病原微生物,防止病原体进一步扩散和蔓延,保证肉鸡群的健康状况[4]。
2.2 保持环境干净卫生
规模化肉鸡场应制定消毒程序,定时将舍内外饲养环境进行清扫和消毒。其中卫生管理中的重点就是带鸡消毒,需要选择高效、无刺激气味的消毒药物进行带鸡消毒,否则容易刺激肉鸡的呼吸道黏膜,继发感染支原体、大肠杆菌和新城疫等呼吸道疾病。冬季应选择在中午前后温度较高的时候进行,避免给鸡群带来冷应激。只有科学合理的消毒,才能有效杀灭环境中存活的病原微生物,减少肉鸡接触病菌的机会,还可以保护肉鸡免受各种应激,确保鸡群处于健康状况,从而获取最佳的养殖效益。
总而言之,在肉鸡饲养过程中从生长期到出栏时核心任务是在消耗相同的饲料数量情况下,生产出更多、更优的鸡肉。此阶段遇到的一个矛盾问题是,如果肉鸡生长速度太快,就会引起后期较高的死淘率,所以对于出栏体重较大的肉鸡,需要适当进行限制饲喂、控制体重增长速度,来达到预期的饲料利用率和生产性能[5]。所以在饲养肉鸡过程中,投入成本同等的情况下,成活率和饲料利用率越高,养殖效益就越大。而肉鸡成活率和饲料利用率往往会受到疾病的影响,发生较大变化。因此需要加强饲养管理,增强机体体质和抗病能力,保证鸡群健康状况和正常生长发育,从而获取理想的经济效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