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新时代人民美好生活需要与生态文明建设研究

2022-11-26许静波

理论探讨 2022年2期
关键词:文明群众生态

◎侯 坤,许静波

1.哈尔滨师范大学 马克思主义学院,哈尔滨150025;2.东北农业大学 马克思主义学院,哈尔滨150030

党的十八大提出“坚持经济建设、政治建设、文化建设、社会建设和生态文明建设五位一体,全面推进”的重要论述,并将加强生态文明建设、改善生态环境摆在了更加突出的位置。党的十九大报告进一步提出要“坚定走生产发展、生活富裕、生态良好的文明发展道路,建设美丽中国,为人民创造良好生产生活环境”。作为“五位一体”总体布局的重要组成部分,加强生态文明建设对进一步改善生态环境质量、满足人民群众对优美环境的要求乃至实现社会主义现代化和中华民族伟大复兴都具有重大的战略意义。

一、生态环境改善的价值诉求来源于人们对美好生活的新要求

马克思在《1844年经济学哲学手稿》中指出:“社会是人同自然界的完成了的本质的统一,是自然界的真正复活,是人的实现了的自然主义和自然界的实现了的人道主义。”[1]187这一论断表明自然生态环境既是人类社会产生的前提,也是人类社会发展演化的基本条件,人与自然本应和谐共生,对待自然资源、自然环境要做到取之有度、用之有节,但过去相当长的一段时期内,为了追求经济指标的片面高速增长,人们对自然掠夺性开发,导致自然环境急剧恶化,给人们的生产生活带来了诸多负面影响。迈进新时代,随着生产力的进步,人们在文化需求上探求精神文明,在生态文明上追求美丽中国,在满足基本物质生活的基础上,更期盼一个安全、稳定、和谐、绿色的生态环境。因此,深入践行以人民为中心的发展理念,持续改善生态环境质量,成为满足人民群众对美好生活需求的必然选择。

(一)满足人的生态需要

建设美丽中国既要满足人民群众在物质、精神方面的需求,也要提供更高质量的生态产品,只有这样,才能更好适应人们对优美环境的现实需要。从这一层面分析,能否实现人与自然的和谐平衡、和谐共生,已然成为我国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的关键性指标和满足人民群众美好生活需要的重要环节。人类诞生伊始,就开始与自然共生,在依赖自然环境的同时,还凭借自身的力量对自然界进行改造。以工业革命为界,前后两个时期的生产力发展水平截然不同,人类对自然环境的改造力度、范围、方式等也不可同日而语。在生产力高速发展的同时,人与自然之间和谐稳定的状态逐渐瓦解、失衡。随着人类足迹范围越来越广,对自然的利用程度越来越高,也越来越试图控制自然、改变自然,让自然为自身服务,但这种一味过度索取、无度开发的模式既违背了自然规律,也破坏了生态环境,导致环境严重污染、自然资源日益枯竭等各种生态问题,极大地降低了人们生活质量,暴露、激化了人与自然之间的矛盾。因此,生态环境改善迫在眉睫,只有进一步加强生态文明建设,才能构建人与自然和谐共生局面。

人的生态需要决定并反映着人的生命状态。换言之,人类在不断发展、壮大的过程中,体现并彰显了自身的生态需要,并循序渐进地促进了人与自然之间的和谐统一,而这一过程直接显示了个体自身的本质力量,这也符合康德的“无目的的合目的性”。人类从问世之初就与自然有着千丝万缕的联系,无论是对阳光、空气,还是矿产、水源等各种资源的获取都离不开自然界。马克思在《1844年经济学哲学手稿》中明确提出:“自然界,就它自身不是人的身体而言,是人的无机的身体。人靠自然界生活……因为人是自然界的一部分。”[1]161简言之,没有自然界也就不会有人类社会的产生及发展。同时,人类在尊重自然规律的前提下,也应因地制宜、因时制宜地对各种资源进行利用,并注重保护与开发同步进行[2]。人类的生命有机体无时无刻不与自然界进行着物质与能量的交换,生态需求直接伴随人的出现、发展全过程,并随着人类社会的发展进步呈现出从物质到精神、从低级到高级螺旋式上升的态势。现阶段,在打赢脱贫攻坚战、全面建成小康社会以后,人们对物质生活的基本需求已得到了相应的满足,随之而来的则是对精神生活等各类美好生活的进一步追寻。在新时代,广大人民群众对高品质生态条件的渴望愈加强烈,如干净的水源、清洁的空气、宜人的气候等,这不仅有助于身心健康,还使人清新畅快,能提升人们的生活质量,满足广大人民群众对美好生活的向往。因此,为了满足人民对生态需求的价值追求,就要持之以恒地实现环境改善与提升。

(二)确保人的生态安全

在党的十九大报告中,习近平总书记提出:“加大生态系统保护力度。实施重要生态系统保护和修复重大工程,优化生态安全屏障体系,构建生态廊道和生物多样性保护网络,提升生态系统质量和稳定性。”这一论断深刻指明,新时代生态文明建设既要重视对生态系统的维护,又要加强对生态安全的保护,为人民群众生产生活提供优质、完善的生态安全环境。所谓“生态安全”,主要是指人民群众对生态风险实践的意识,包括这一事件的严重程度、可能发生概率等各项指标[3]。生态质量的好坏、生态系统的优劣,与人民群众的生态安全感受息息相关,与人身安全直接关联。在片面追求经济高速发展时期,由于环境污染严重、对自然资源竭泽而渔等,致使生态风险事件时有发生,人民群众对安全优质的生态环境极度渴望。发达资本主义国家“高消耗、高投入、高污染”的生产模式导致严重的环境恶化,我国在工业化进程中也曾经陷入“先污染后治理”“先富裕后治污”的困境,导致生态治理过程中社会成本、经济成本高昂,付出沉重的代价,而且对环境造成了巨大伤害。生态安全直接关系到人民的生命健康,持续改善生态环境有助于提升人们对自然的爱护关心之情,加深人与自然和谐相处的情感,使人们树立正确的生态观;提升对自然生态系统保护与修护等的认知,增强广大人民群众的生态安全意识,能进一步减轻生态风险事件危害程度,降低生态风险事件发生概率,确保社会生态安全。

(三)实现人的生态获得

在新时代,生态环境改善应紧紧围绕以人民为中心的根本原则,尽最大努力、调动多方力量,在全社会营造尊重自然、顺应自然、保护自然的生态理念,致力于实现低碳发展、绿色发展,促进生态环境质量持续改善,打造天蓝、水碧、地净的美好家园。经济发展与生态持续改善、资源合理利用三者之间并非独立存在,而是你中有我、我中有你、彼此依存的辩证统一关系[4]。在过去的一段时期内,我国经济发展方式粗放,资源利用效率不高甚至存在大量浪费现象,导致各种环境污染问题十分突出。短视的发展方式打破了人与自然之间的和谐状态,也招致了大自然的报复,使人们清醒地认识到,这种以浪费资源、污染环境为巨大代价的发展是不可持续的,也是不可取的。基于此,新时代生态文明建设要从人与自然和谐共生的视角出发,果断抛弃过去片面注重经济发展而忽略甚至无视生态环境保护的错误做法,实现创新、协调、绿色、开放、共享发展。要实现这一目标,关键在于发展理念方面的转变,要深刻认识人从属于自然,是自然界的一部分,要尊重、维护自然,而不应凌驾于自然之上,要在充分尊重自然的前提下发挥主观能动性,既保证人民群众过上舒适、健康的生活,又实现其对生态环境获得感、幸福感、安全感的持续提升。

(四)提升人的生态幸福

幸福生活是奋斗出来的,一代又一代人持之以恒、接续奋斗的目的就是要让人民群众过上美好幸福的生活,这也是时代发展和社会进步的关键性动力因素。随着生产力的进一步提高,人民群众对美好幸福生活的渴望程度日益迫切。习近平总书记多次提到要提高新时代人民群众的“获得感、幸福感、安全感”,将人民群众对幸福的主观感受作为衡量人民美好生活的重要标准。在人类走向美好生活的过程中,生态幸福是其中极其重要的内容,但与各项经济指标的高速增长相比,生态环境改善的速度、力度、广度还存在较大差距,在个别地区还出现了停滞不前甚至一度倒退的倾向,这种发展的不均衡不仅制约了环境质量的提升,而且还在一定程度上疏离了人与自然的和谐关系。只有顺应自然、尊重自然,才能实现人的自由而全面的发展,并促进自然生态环境的持续改善。在现实生活中,由于人类片面注重向自然索取,忽略了彼此之间关系的动态平衡,导致环境问题频发,人与社会、自然、自身之间的矛盾持续激化,人类的正常生产生活受到影响,生态环境质量下降,人类的幸福感也骤然下降。因此,我们要将生态文明建设摆在更加突出的位置,持续推进“五位一体”总体布局,在促进人民群众物质生活水平、文化生活水平持续提升的同时,进一步促进人与自然之间的和谐共生,满足人民群众对美好生活的需要。

二、生态环境建设效果决定着美好生活的实现程度

促进生态环境持续改善、建设和谐美丽中国,是当前和今后一个时期的重要目标。总的来说,我国生态环境质量持续好转,出现了稳中向好的趋势,但成效并不稳固,推进生态环境建设是一项战略任务,需要长期不懈的努力。

(一)生态治理的曲折性与人的获得感的矛盾

加强生态文明建设,不间断地改善生态环境,既离不开未雨绸缪的源头性预防措施,也需要对现存问题持续发力、不断治理,确保生态问题不再扩大与恶化。任何事物的发展都不可能一蹴而就,生态治理亦是如此,必须遵循循序渐进的原则,充分弥合发展过程中面临的治理成效、治理时间、有效保护等多种举措与经济发展之间的矛盾。一段时期以来,人们对人与自然关系的认知存在片面性,在经济发展中忽略了对环境的保护,导致各种生态问题丛生、自然灾害频发,这都需要下硬手段加以治理。尽管面对当前形势已采取一系列措施,但仍不可放松,应持续发力、久久为功。进入新时代,面对新矛盾,生态环境的改善和环境污染的治理被提上重要议事日程,但也要清醒地看到问题的解决具有长期性、系统性、复杂性等困难。如果无法在短期内满足人民群众对良好生态环境的需求,也就无法在短期内让人民群众获得生态文明所带来的人与自然和谐共处的愉悦感、成就感[5]。同时,生态环境治理本身所固有的不平衡性、曲折性等特点,也会削弱人们的获得感。

(二)生态文明建设的不平衡性与人的幸福感的矛盾

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良好的生态环境与经济社会发展直接相关,前者是后者持续发展的前提和保障,后者则是前者得以改善的物质基础。经过一段时期的持续努力,我国生态文明建设取得长足进展,基本遏制住了生态环境的进一步恶化,但局面并不稳固,仍需进一步夯实生态文明建设的基础。此外,虽然我们抛弃了“唯GDP论”的片面发展思路,但个别地区仍存在“重发展轻保护”“先污染后治理”等滞后理念[6],导致生态环境改善与经济、社会、文化等诸多方面发展不同步、不均衡,在一定程度上阻碍了广大人民群众对美好生活的需求,降低了其幸福感。我国的生态环境改善与自然生态保护还存在较大的区域性差异[7],各地在经济基础、发展理念、环保意识等多方面的差异,使生态建设难以协同推进,无法实现东西联动,不能从根本上推动生态环境的持续稳定改善,难以发挥生态对经济社会发展的良性促动作用,这也成为阻碍人民群众生活幸福感提升的一项重要因素。

(三)生态环境问题的严峻性与人的安全感的矛盾

当前,社会物质产品和精神文化生活渐趋丰富,随之而来的是广大人民群众生活品质的全方位提升,除了满足最基本的生存需求之外,对生存环境尤其是生态环境的要求逐渐提升到了一个新高度。当前和今后一段时期,最重要的历史方位就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进入了新时代,在这个特定的历史时期,社会主要矛盾也发生改变,变为人民群众对美好生活的向往同不平衡不充分的发展之间的矛盾,而生态环境治理滞后正是发展不平衡不充分的一种重要表现形式。只有实现自然生态环境的健康美丽、绿色和谐,才能为优质生态产品的生产奠定扎实基础,进而才能实现人与自然的和谐共生。然而,由于人类欲望的无穷无尽、生活方式的过度奢侈、发展模式的单一粗放等原因,导致人们在利用自然、改造自然的同时仍存在破坏自然、违背自然规律、过度向自然索取等现象,这就导致气候变暖、突发性自然灾害、自然资源枯竭等环境问题竞相出现[8]。这些问题不但是环境问题,还在很大程度上对我们的生产生活造成了威胁。因此,为了确保生态系统的稳定,势必要采取强有力措施,维护人民群众生产生活安全。总之,现阶段存在的环境问题,仍是影响人民群众能否实现美好生活的重要因素。

三、美好生活的实现需要加快推进生态文明建设

要实现人民群众对美好生活的需要,生态文明建设势在必行。随着社会的发展进步,人们对高质量生态环境和生态产品的需求还将持续高涨。加快推进生态文明建设既是协同推进“五位一体”总体布局的关键一环,也是一项长期性、复杂性、艰巨性的任务,需要从长计议、持续发力、系统推进,最终为人民群众创建宁静、和谐、美丽的生态环境,提高人民群众的获得感、幸福感、安全感[9]。

(一)筑牢生态文明理念

实现生态环境持续改善、人与自然和谐共生,关键在于主体的自觉自为。要利用一切手段和形式,加强对人民群众的生态理念教育,在促进人们生态安全认知、生态道德情感提升的同时,积极引导人民群众主动践行生态文明理念。

首先,培养广大人民的生态道德情感。生态道德是生态文明的重要组成部分,加强生态道德教育也是促进人与自然和谐共生的必然要求。从生态道德情感培养入手,有助于全面提升人们的生态认知与生态认同。生态道德情感包括生态亲和感、责任感、正义感、荣辱感以及敬畏感等内容,是人们根据客观现实是否符合自身的生态道德需要而产生的一种内在体验。习近平总书记呼吁我们要“像保护眼睛一样保护生态环境”,这一论断生动指出了强化生态文明建设的重要性和必要性,也饱含人类对环境的关心、体贴、爱护。一是要以家庭为基础,利用家庭这一特殊教育平台对孩子进行生态道德情感培育,让每一个孩子都能亲近自然、敬畏自然,并且在日常行为中养成既尊重、敬畏自然又呵护、关心、热爱自然的情感共识。二是要以学校为载体,发挥好学校这一重要教育基地作用,注重在课堂教学、课外实习中与学生深入探究相关知识,培育学生的生态敬畏感、正义感、亲和感等,让学生在个人成长中塑造正确认知,逐渐形成以保护自然为荣、以破坏生态为耻的观念,使其以强烈的正义感坚决抵制破坏自然生态环境的行为,树立自然与人类共存的思想观念,消除自然与我无关的漠视态度。三是要以政府和社会宣传为主导,汇聚培养生态道德情感力量。政府和社会应通过电视、报纸、广播等多种渠道,加大对生态道德情感相关知识的宣传,建立公众监督并参与的环保网络平台,激发公民情感共鸣,引导公民树立正确的生态责任感。

其次,提升广大人民的生态安全认知。新冠肺炎疫情全球暴发以来,生态安全、生态责任的重要性更加凸显。能否全面、准确、科学地认知生态安全,不仅事关加快生态文明建设进度和提升生态环境改善程度,还关乎人与自然和谐发展的深度与广度。生态安全认知程度越高,就越迫切地想要通过问题的解决来确保生态安全,进而促进生态获得感的提升;反之,则难以理解生态文明建设的价值导向,甚至还会漠视人与自然的和谐发展。可采用“线上线下”相结合的方式强化教育力度,让人民群众对于当前自然生态环境恢复的艰巨性、曲折性、长期性与保护生态环境之间的重要关系有更为深刻的认知,认识到自然生态环境遭破坏最终会使人类付出沉重而惨痛的代价。要在充分发挥各种传统、现代教育宣传渠道功能的前提下,利用多种形式,因地制宜采取有效措施,鼓励广大人民群众采用适合自身的环保行动,如绿色出行、植树造林等多种实践活动,进一步投身生态环境保护的实际行动中,更加积极主动地践行生态文明建设。通过一系列举措,在促进生态文明理念深化、牢固的基础上,形成内在自省和外在自觉的统一,为营造良好生态环境共同努力。

(二)推动形成绿色生产生活方式

建设美丽中国既是我们当下的目标,也是未来的长远任务,为实现这一目标和任务,要着力推动绿色健康生产生活方式的养成。为满足广大人民群众对美好生活的向往,深入践行以人民为中心的发展理念,习近平总书记提出了“生态环境就是生产力”“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良好生态环境是最普惠的民生福祉”等重要论述,既为我国生态文明建设提供了根本遵循,也阐明了经济发展和环境保护之间的辩证统一关系。要以绿色发展模式为导向,不断转变经济增长方式,在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伟大实践中实现环境保护和经济发展的和谐统一,利用科学技术创新发展绿色产业、新兴产业、高新技术产业,摒弃粗放型经济增长模式,实现产业结构现代化转型。要注重发展循环经济,各行各业要结合自身实际制定切实可行的资源节约规划,提升资源利用效率。要注重发展绿色能源、节能产业,提升资源的可持续利用程度,拓展再利用空间。在此基础上,增强广大人民群众的责任感,促进其生态保护意识的养成和节约资源、绿色出行等良好行为习惯的建立。

(三)积极推进生态文化建设

党的十九大报告指出,要“提供更多优质生态产品以满足人民日益增长的优美生态环境需要”。良好的生态文化有着积极向上的感召力,对人们的生活起着潜移默化的正向牵引作用,对全社会范围内生态环境的持续改善发挥着极其重要的作用。良好的生态文化就是致力于实现人与自然协调发展、和谐共存的绿色文化,其既彰显了新的价值取向,也为如何应对危机提供了行之有效的方案。当下,为提升民众对生态文明建设的认知度、重视度,应着力赋予生态文化以丰富的大众化色彩和鲜明的文化内涵。为实现这一目标,一方面,要注重发挥传统文化的作用,实现其与生态文明建设、生态环境改善的结合和深度融合,最大限度发挥传统自然生态观的价值引导作用,并结合当前实际,形成具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生态文化价值观,在全社会形成共建和谐美好自然生态环境的良好生态文化氛围,达成生态环境保护的思想共识,为推进新时代生态文明建设提供理论指导与精神支撑[10];另一方面,在发挥好生态文化引领作用的前提下,进一步促进生态产品的丰富化、多元化、多层次化,为人民提供清新空气、洁净饮水、绿色食物等生态产品,满足人民群众的多元需求,从自然生态环境优化的美好现实中提升人民的生态安全感以及生态治理与建设的获得感、幸福感,满足人民对美丽中国和美好生活的强烈需求[11]。

(四)坚持推进生态法制建设

为进一步规范广大人民群众的生态行为,势必要加强生态环境保护法治建设。习近平总书记指出要“用最严格制度最严密法治保护生态环境”,这一重要论断为我们做好新时代生态法治建设指明了方向。首先,要紧紧围绕时代需求,完善生态环境保护制度,防止破坏生态环境行为的发生,从源头、根本上明确生态环境保护责任与规范,例如国土资源保护制度、自然资源资产产权制度等都契合了新时代对生态文明建设的新要求,切实做到了有法可依、有制度可循。其次,加大执法力度,严惩污染环境、浪费资源、破坏生态等行为。对政策政令置若罔闻、充耳不闻导致决策失误和严重后果的行为,要针对其制定切实可行的追责机制,并确保坚决执行到位。再次,扎实做好生态底线、生态红线等各项基本制度的落实和执行,以制度创新推动实践创新。最后,要加强生态文明建设的制度监督。在发挥原有各项监督方式的基础上,充分利用好传统媒体、新媒体等多种媒体的作用,以事实为依据,对因决策失误而导致的重大环境事件进行报道,形成舆论压力,推进主体问责。同时,还应积极发挥人民群众的广泛监督优势,加强对相关部门和相关责任主体的监督,确保生态环境保护政策的落实,促进生态环境保护制度的有效运行[12]。

猜你喜欢

文明群众生态
请文明演绎
多让群众咧嘴笑
秦药新生态之二 药好才是真的好
长抓政治生态
漫说文明
住进呆萌生态房
《营利》的生态批评解读
情牵群众美好生活新期待
“群众来求助”等十六则
为群众美好生活执着追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