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ALA主席国际创新奖”获奖案例分析及启示*

2022-11-26石钰冰

图书馆研究与工作 2022年10期
关键词:创新奖图书馆服务

石钰冰

(广州图书馆 广东广州 510623)

1 引言

随着中国图书馆事业的高速发展,越来越多的国内图书馆通过参评国际奖项来扩大国际影响力,向国际图书馆界展示中国图书馆事业发展的新面貌。“ALA主席国际创新奖”(ALA Presidential Citation for Innovative International Library Projects,以下简称“国际创新奖”)是美国图书馆协会(American Library Association,ALA)创立的奖项,被誉为“图书馆界的奥斯卡”[1]。近年来,广州图书馆等多所城市图书馆纷纷走出国门,与来自全世界的业界同行一起角逐“国际创新奖”。为深入调研“国际创新奖”的情况,笔者以“国际创新奖”为关键词,在中国知网数据库进行检索,发现目前针对“国际创新奖”展开的研究成果仅有一篇,系美国俄亥俄州立大学终身教授李国庆撰写的《国际创新奖:中美图书馆专业交流的里程碑》,文章回顾了该奖项设立的渊源[2],但未涉及评选机制、获奖案例等关键信息。因此,本文开展对“国际创新奖”的调研,不仅能够弥补学术界研究的不足,同时也将为国内图书馆未来参评“国际创新奖”提供参考。

2 “国际创新奖”介绍

2.1 历史沿革

ALA成立于1876年,是世界上规模最大、历史最悠久的图书馆专业组织,其使命是“引领图书馆、信息服务和图书馆员专业化的发展,以保障全民获取信息的权利及提高民众的学习能力”。ALA的总部设在芝加哥,会员人数约为5.79万,设有分会、部门、圆桌会议(Round Tables)、委员、联合委员会等机构,其中部门有11个,分别服务于不同类型的图书馆项目业务[2-3]。

ALA通过设置多种类型的奖项,来推动图书馆事业的发展。这些奖项不仅奖励覆盖面大,而且评奖过程公正、透明,因此被公认为国际图书馆界最有价值、最具权威性的奖励之一。“国际创新奖”是由时任2007—2008年的ALA主席Loriene Roy博士及一批“国际关系圆桌会议”(International Relations Round Table,IRRT)①的名誉会员共同倡议成立的奖项,旨在表彰个人/机构提供的服务或开展的项目,这些服务或项目须有一定的影响力,能让公民注意到图书馆服务在引领积极变革、重视可持续性、树立榜样方面的发展潜力。该奖项每年评选一次,由ALA主席亲自在“国际关系圆桌会议”上揭晓获奖名单并颁发奖项。

2.2 评选机制

“国际创新奖”的评选采取提名制。参评项目必须由一名ALA成员或IFLA(International Federation of Library Asscitations and Institutions,以下简称IFLA)会员提名。为了扩大参评项目的多元化,鼓励更多的个人或机构参加评选,每位提名人只能提交一个参评项目。提名人须填写《“ALA主席国际创新奖”提名表格》,并以电子邮件或邮寄的方式将表格提交至ALA国际关系办公室。一个机构或个人如欲同时送评多个项目,可分别邀请不同的提名人进行提名,但通常仅表彰同一个机构或个人的一个项目。提名截止时间为每年的1月10日,IRRT评奖咨询委员将在3月1日前发出提名结果通知。获奖者或机构将应邀出席ALA年会,并在年会的国际图书馆人欢迎大会上接受ALA主席的颁奖。所有参会费用均由获奖者或机构独立承担,该奖项不设现金奖励。

“国际创新奖”的评选遵循以下标准:第一,参评项目须系在美国境外图书馆持续实施3年的图书馆创新服务项目;第二,参评项目的创新服务必须独特、原创,并大大改善用户现有的图书馆服务;第三,参评项目须唤起公众关注图书馆服务创新的潜力;第四,参评项目须具备持续运作的可行性,并能成为其他图书馆学习的典范;第五,参评项目须系当前运作的项目,即该项目在参评的当年仍在运作[4]。

3 “国际创新奖”获奖案例内容分析

自2008年起,ALA每年组织一次“国际创新奖”的评选,从全球的图书馆创新项目中遴选出3至5个典型案例进行表彰。截至2020年②,共有52个案例获得嘉奖。“国际创新奖”的包容性很强,获奖机构遍布全球、不拘一格,从图书馆协会到公共图书馆再到民间公益组织均有机会入围获奖,其中来自公共图书馆的获奖项目有27个,占获奖案例总数的51.9%。我国公共图书馆界在“国际创新奖”创立的伊始便已积极参加评选,至今东莞图书馆、苏州图书馆、内蒙古图书馆及广州图书馆4所内地公共图书馆获此殊荣。

笔者根据ALA官网及ALA刊物American Libraries(《美国图书馆》)的相关信息,对获奖案例的基本情况进行调研,按照获奖案例的主题内容对其进行分类剖析,探索对我国公共图书馆进行服务创新的启示。

3.1 关注弱势群体

公共图书馆为弱势群体服务,是其履行社会责任和实现自身价值的内在需求。保障民众平等获取信息的权利,消除弱势群体获取信息和知识的屏障,是ALA一贯的使命。为此,ALA制定了残疾人政策、贫困人口政策等一系列弱势群体服务政策和标准。ALA对弱势群体的关注也体现在“国际创新奖”的遴选上,以“盒式图书馆扩建”项目、“小候鸟”项目、“长者手机培训”等项目为代表的弱势群体服务案例成为主要的嘉奖对象。

2010年获得“国际创新奖”的“盒式图书馆扩建”项目是喀布尔大学的阿富汗中心(Afghanistan Centre at Kabul University,ACKU)于1996年创立的公益项目,旨在为边远地区的居民提供阅读资料及图书馆服务,解决当地民众识字率低的问题,提高阿富汗人民的识字水平。在图书资料供应方面,该项目组建专门的图书编委会,通过与当地知名的年轻作家合作,用阿富汗人民的母语,即波斯语和普什图语,为儿童及识字水平低的成年人编写和出版通俗易懂的读物。图书的主题内容与阿富汗人民的生活息息相关,涉及职业技能、历史文化、健康卫生、经济教育等领域。在确定图书主题内容前,编委会成员会向目标群体以及学校、地方官员等合作伙伴进行调研,了解目标受众感兴趣的主题,同时也为受众提供一个发声的平台,如征集遭受家庭暴力女性的故事,唤起社会对家庭暴力问题的关注。随后,项目工作人员把这些图书资料投放到边远地区的学校或社区中心。除了图书之外,这些学校或社区中心还将获得一个能容纳361本图书的金属盒,这个金属盒发挥着移动图书馆的功能。项目实行规范化管理,ACKU与被选中的学校或社区中心签订合同,对场地、图书的分发数量等事项进行明确的规定;每年派工作人员奔赴全国的盒式图书馆运营点进行评估,对运作情况良好的运营点颁发嘉奖证书并授予继续运营项目的权限。“盒式图书馆扩建”项目得到了亚洲基金会、英国文化协会、英国伦敦大学、挪威皇家大使馆、美国驻喀布尔大使馆等机构的资助,每年约50万阿富汗人民从盒式图书馆借阅图书[5]。2018年获“国际创新奖”的“苏州图书馆针对外来务工人员子女创办‘小候鸟’”服务项目,在寒暑假期间开展形式多样的阅读推广活动,培养其良好的阅读习惯,帮助他们了解苏州文化,感受家在苏州的温暖。ALA认为“小候鸟”项目是公共图书馆为流动人口提供品牌文化服务的楷模,充分地彰显了公共图书馆的人文关怀[1]。每年的寒暑假都会有大批留守儿童从家乡来到苏州与父母短暂团聚,苏州图书馆从2010年起就联合社区等合作伙伴,专门为这些“小候鸟”策划一系列活动,如举办苏州传统文化故事会及手工制作活动,让“小候鸟”在快乐的阅读和游戏中走近苏州的民俗风情;以“学会感恩,与爱同行”为主题开展感恩阅读,指导孩子写信给父母,感谢父母的养育之恩;组织孩子们阅读励志小说,鼓励“小候鸟”热爱生命,在逆境中勇往直前[6]。2020年获奖的克罗地亚弗朗兹·加洛维奇公共图书馆于2018年启动面向长者的一对一智能手机培训课程,由高中生每周为老年人讲解智能手机的使用方法,让老年人掌握使用智能手机进行交流的技能,成功地帮助老年人解决了社交孤立和认知能力衰退的问题,是一个通过代际合作有效提升数字包容和社会凝聚力的典型案例。

3.2 促进阅读推广

阅读推广是现代图书馆的一种主流服务,是图书馆中最具活力、体现图书馆核心价值的自觉的图书馆服务[7]。ALA是美国全民阅读活动的重要推动者,认为阅读推广是一项关乎国民素质的重点工程。在“国际创新奖”的评选中,阅读推广的经典项目成为ALA重点关注的对象。

新加坡国家图书馆管理局的“Quest项目”是2011年“国际创新奖”的一个获奖案例。为了提升男孩的阅读兴趣,新加坡国家图书馆管理局于2009年6月启动“Quest项目”。Quest实质上是一套由新加坡国家图书馆管理局工作人员编写的冒险故事书,该故事讲述了男主角伊森从新加坡进入一个奇幻世界,克服重重困难后取回龙雕像的眼睛并解放被恶魔奴役的民众。这些充满冒险色彩的故事情节分布在60张色彩缤纷、设计精美的卡片上,孩子们可以通过借书兑换卡片。上述卡片也像普通的集换式卡片一样拥有点数和力量值,激发孩子收集卡片的热忱。同时,新加坡国家图书馆管理局还举办了系列配套活动——Quest创意写作比赛及绘画比赛,进一步丰富活动形式,激发孩子们的创造力。2010年,新加坡国家图书馆管理局与新加坡媒体发展局、PICO动画公司共同开发了一个动画创作软件,让孩子们将心中对Quest故事的奇思妙想转化为栩栩如生的动画。这种主动和沉浸式的阅读体验方式,成功地改善了新加坡青少年尤其是男孩的阅读状况。截至2010年3月,约133万张Quest卡片被借出,共计7万人参加了活动,其中75%是男孩,9至12岁群体的借阅量同比增长30%[8]。由此可见,Quest项目是一个针对特定群体进行阅读推广的成功案例。2020年获奖的“台湾阅读节”则是公共图书馆开展全民阅读的典范。“台湾阅读节”是台湾汉学研究中心2013年创办的台湾地区全民阅读节。阅读节于每年12月第一周举办,以嘉年华活动为主,运用跨界跨域的合作方式,联合台湾地区各级政府、学校、企业、书店、读书团体等机构,在生态公园等户外环境,以摆设摊位的方式,推出老少咸宜的创意阅读活动,如草地音乐会、亲子故事会、手语舞蹈表演、阅读游行、科普工作坊等。嘉年华活动还设置了兑奖环节,民众完成指定任务可获得奖章,集满3个奖章以上即可兑换文创商品、爆米花、饮料等奖品。阅读节成功地点燃了台湾民众对阅读的热情,掀起台湾地区的阅读风潮,活络了当地的出版市场。2013年阅读节举办的“阅读有购赞”带动逾6.6万人次买书[9]。

3.3 推动图书馆空间再造

法国哲学家米歇尔·福柯(Michel Foucault)认为,空间是一切公共生活形式的基础[10]。图书馆是现代城市的“第三空间”,是社会公众进行阅读学习、休闲交流的文化场所。建筑空间是公共图书馆事业发展和服务扩展的基石,是图书馆基础性和延伸性服务资源之一。空间再造是现代化公共图书馆服务创新的重要手段[11]。

芬兰赫尔辛基颂歌中央图书馆(Helsinki Central Library Oodi)新馆是第三代图书馆建筑的典范,其先进的建设理念与规划布局获得了ALA的青睐,成为2012年“国际创新奖”的获奖案例。基于建设一个以市民为核心的新型包容性空间的愿景,赫尔辛基颂歌中央图书馆管理者注重开辟多种渠道,让民众以“主人翁”的角色,广泛地参与新馆的规划与设计,如启动“梦想树”计划,收集市民对新馆的展望。另外,其开放、包容、共享的空间功能设计更是被国际图书馆界誉为新时代公共图书馆空间再造的榜样。赫尔辛基颂歌中央图书馆新馆首层为“城市客厅”,是一个以休闲功能为主的大众空间,拥有多功能报告厅、咖啡厅等区域,还提供文体用品的借还服务;第二层是“小社会”,是一个功能丰富的小众空间,配备创客空间、联合办公场所、厨房等;顶层为“书的天堂”,是传统的藏书与阅读空间,这是新馆内唯一能找到藏书的地方,仅存放10万册最新、最热门的书籍。该楼层还设置了“市民观景台”,读者可以在这里饱览城市风光[12-13]。这种打破陈旧的布尔乔亚式观念的新型空间设计,实现了从“书的图书馆”到“人的图书馆”的转型,对新时代公共图书馆的发展起到了引领和示范作用[14]。2019年,赫尔辛基颂歌中央图书馆新馆再次获得国际图书馆界的认可,荣获“IFLA最佳公共图书馆奖”。“设计思维”是一个以用户为中心的创新思维方式,在深入理解用户需求的基础上,结合实验和原型设计,为解决具体问题提供实用而创新的思路和方案。斯坦福大学设计学院将设计思维归纳为一套科学的、可复制的工作流程,具体包括五个步骤:构建同理心、定义问题、构思创意、制作原型和实际测试[15-16]。近年来,国际图书馆界兴起一股运用设计思维进行图书馆空间再造的热潮,2016年获奖的新加坡乌节图书馆便是其中的一个例子。乌节图书馆坐落在繁华的商业区,其主题是“生活方式、设计和应用艺术”,拥有新加坡最丰富的设计类杂志馆藏。筹建期间,新加坡国家图书馆管理局和新加坡理工学院组成设计团队,开展为期两个月的深度访谈,了解民众对图书馆的设想。基于前期的调研和设计思维的工作流程,设计团队把初步设计构想制作成范本模型,放置在中央图书馆展出,广泛地征求民众的意见与反馈。设计方案经过反复的迭代后,形成了契合读者需求且富有奇思妙想的创意设计,如图书馆内设有单人阅读空间——“茧”(The Cocoon)。“茧”是一个椭圆形隔间,读者可根据个人喜好调节空间里的灯光和背景音乐。图书馆顶层还摆放了四个“书树”(Book Tree)架子,是读者进行阅读交流的媒介,读者可以把自己在阅读过程中发现的好书放在“书树”里,推荐给志趣相投的“爱书人”[16-17]。

3.4 倡导多元文化服务

随着经济全球化的深入发展,国际移民率不断攀升,不同国家、地区以及民族之间的交流日趋频繁,由此而产生的各国、各民族之间的多元文化的碰撞与交流,较之以往显得尤为突出。在此背景下,多元文化成为近几十年内在国际上流行的文化概念,并日益成为许多国家的一种民族文化政策。不少国家、地区及社会团体还为此专门制定了与之相关的法律、政策及措施。各地公共图书馆也顺应多元化的时代发展趋势,因地制宜地推出多元文化服务的新举措。

作为世界图书馆界最具权威的专业性国际组织,IFLA迅速把握时代发展的脉络,率先起草了《联合国教科文组织/国际图联多元文化图书馆宣言》(以下简称《宣言》),成为2008年首批“国际创新奖”的获奖机构之一。《宣言》是全球图书馆界开展多元文化服务的纲领性文件,包括多元文化图书馆服务的原则、使命、管理和运营、核心行动、人员、资金立法与网络、宣言的落实共七个部分内容[18],对全世界各类图书馆提供多元文化服务具有广泛的指导意义,也让国际社会关注到图书馆在服务不同社区方面的积极贡献。

在《宣言》的指引下,世界各地的图书馆纷纷开展形式丰富的多元文化服务,其中广州图书馆的“多元文化馆·环球之旅”品牌活动和温哥华岛地区图书馆的“土著之声”项目是当中的优秀范例,两者均获得2020年“国际创新奖”。“多元文化馆·环球之旅”是广州图书馆2013年9月创办的品牌活动项目,旨在发挥公共图书馆的“公共外交”功能,促进国际多元文化交流,并将对外交流与合作的丰富成果惠及民众。项目围绕各个国家的文化、社会、历史等主题,举办一系列形式丰富的子活动,具体包括:第一,国家主题文化展览,吸纳优质展览资源,以图片、实物等方式,多方位展示各个国家、地区或城市的文化及社会特色;第二,多元文化系列讲座,邀请专家学者,介绍各国的历史、文化、经济及社会状况等内容;第三,广图真人书,以人为书,邀请多元文化背景人士分享自己的思想观点、生活经验,展示其独特的才能和作品;第四,悦读分享会,邀请作家及爱书人士,结合各国文化主题,分享所著或所读图书。“多元文化馆·环球之旅”系列活动为本地居民了解外国的文化信息、社会情状提供了渠道,促进了公众对多元文化的理解。另一方面,满足了外来群体,特别是外籍人士的文化诉求,以活动主持嘉宾或观众的形式带动外籍人士参与图书馆活动[19],帮助他们适应当地文化、融入社区。加拿大的温哥华岛地区图书馆则与当地原住民长者合作,共同创建“土著之声”项目,通过举办关于原住民文化的课程或活动,如手鼓制作课程、“草药发现之旅”活动等,增进民众对原住民文化的了解,提升社区的凝聚力。

3.5 推进图书馆数字资源建设

数字资源是数字图书馆建设的核心,是信息化时代图书馆服务的基础。数字资源建设有助于消弭馆藏资源获取的障碍,使文献资源以数字化的形式在更大的范围内传播,对于保存和传播人类文化遗产具有重要的意义。

美国国会图书馆在数字资源建设方面开展了许多意义深远的探索,其主导开发的“世界数字图书馆”(The World Digital Library)项目获得了2010年“国际创新奖”。2009年4月21日,“世界数字图书馆”网站在联合国教科文组织总部巴黎正式启用。“世界数字图书馆”收录了全球图书馆及档案馆中独有的文化宝藏和历史文献。该项目将多种文化的重要原始材料数字化,并在互联网上以多语种格式免费提供。美国国会图书馆通过与全球合作伙伴签署《世界数字图书馆合作协议》,并成立一个由一流学者和馆长组成的咨询委员会,为项目提供丰富的馆藏资料。这些材料包括手稿、地图、乐谱、录音、胶片、印刷品、照片等。“世界数字图书馆”提供7种语言检索,每个条目都配有由合作伙伴和美国国会图书馆研究人员撰写的说明,特定条目还有专家级馆长的解说视频[20]。2013年获奖的“古籍数字化”项目是欧盟将境内古籍资源面向公众开放的重要举措。该项目于2006年10月启动,用户在项目网页上提出阅读申请,该古籍所在的图书馆就会把相关的资料数字化并发送给用户。自2009年起,用户还能以相同的方式订购古籍的影印版[21]。

3.6 重视信息素养教育

信息素养是个体获取和整合信息的能力,是数字时代个体终身学习的主体内容。公共图书馆是助力公民终身学习的公共文化设施,是开展信息素养教育的主要阵地。

保护数字隐私是新生代“数字原住民”特别关注的议题。2019年获奖的多伦多公共图书馆从2016年起开始实施“数字隐私计划”,让市民了解网络环境的复杂性,指导市民保护个人在线隐私,并帮助市民获得在数字世界取得成功所必需的信息素养技能。提供Tor浏览器是“数字隐私计划”的重要内容。Tor是一款先进的开源网络浏览器,可以实现匿名浏览,从而轻松地保护用户的在线安全。作为知识自由与隐私的捍卫者,多伦多公共图书馆率先在其学习中心的计算机上安装Tor浏览器,使读者免受在线跟踪与监视。这一创新举措也让多伦多公共图书馆成为加拿大第一所提供Tor浏览器服务的公共图书馆。同时,多伦多公共图书馆还和加拿大公民自由协会、安大略省政府信息与隐私办公厅、互联网公司等机构共同开发了一系列数字素养公共教育课程——“锁定您的隐私”。课程内容丰富多彩,包括互联网的技术架构、用户隐私、数字不平等、播客、编程等。此外,为了向公众普及数字隐私的理念及知识,多伦多公共图书馆与Tor浏览器运营商、多伦多大学、多伦多数字司法实验室合作举办“数字隐私博览会”,介绍《加拿大隐私法》及各种常见的间谍软件、恶意软件等互联网安全知识[22-23]。加拿大埃德蒙顿公共图书馆将数字素养作为图书馆的核心服务,获得了2015年“国际创新奖”的嘉奖。埃德蒙顿公共图书馆于2011年成立了一个由三名员工组成的数字素养部门,为员工提供数字培训和支持,提升其数字素养服务的能力;提供“数字沙盒”等信息安全机制和数字创客设备,开发和支持创建数字扫盲服务[24]。

3.7 优化用户体验

读者决策采购,是欧美大学图书馆兴起的一种文献资源采购建设模式,指图书馆根据读者的实际需求购入图书,使读者从文献资源建设的接受者转变为发起者和决策者[25],被业界视为提升图书馆用户体验的有效举措。2014年,内蒙古图书馆推出“彩云服务”,荣获2016年的“国际创新奖”。“彩云服务”本质上是读者决策采购的一种创新模式:持有内蒙古图书馆读者证的读者,可以在任一与“彩云服务”数据交互云管理平台联网的实体书店借阅图书。所借图书费用由内蒙古图书馆定期向书店结算,读者只需自所借之日起30天内把书还到图书馆就算完成了借阅手续,轻松地实现了借阅零等待、零拒借。项目实施以来,内蒙古图书馆新增持证读者5万余人,持证读者的数量增加了一倍多,新书流通率达到100%,读者满意度大幅度提升。在取得良好服务效益的基础上,内蒙古图书馆进一步升级了项目的线上服务功能,研发并推出“彩云服务”手机APP及“社会大藏书”共享平台。读者可通过手机APP在线下单借阅图书,办理图书转借手续等。“社会大藏书”共享平台则是一个依托社会力量建设的藏书流通体系,利用“彩云服务”平台,将散落在社会各行各业及读者家中的图书盘活,让社会大众将闲置的图书发布到平台上,捐赠给需要的人,同时读者也可以利用这一平台找寻自己需要的书[26]。

4 “国际创新奖”获奖案例特点与启示

4.1 以读者需求为驱动,持续创新图书馆服务路径与内容

美国图书馆学家戈尔曼提出“图书馆事业是根据服务而定义的职业”[27]。优质服务就要精准定位服务对象和服务目标,善待读者,探知和明晰读者需求,这是图书馆界实现创新服务的“瞄准镜”[28]。服务创新本质上是读者需求与图书馆服务不断动态交互的渐进性熵变,读者需求是服务创新的根本动力,满足读者需求的程度是检验图书馆创新活动成功与否的最终标准。“国际创新奖”的获奖案例以读者需求为驱动,在细分图书馆用户、关注特殊群体需求的基础上,识别不同用户及社区需求,特别是在信息时代读者的阅读需求和学习需求发生巨大变化的前提下,运用前沿科学技术,精细设计新型服务主题、服务内容、服务路径等,让读者切实地从图书馆资源与服务中获益。如加拿大多伦多公共图书馆敏锐地捕捉到用户在保护个人数字隐私方面的需求后,推出“数字隐私计划”;昆士兰州立图书馆关注到读者对创客活动的热忱,建立Edge数字文化中心,为读者提供一个激发创造力的多媒体共享创客空间。随着社会和信息环境的变迁,读者的需求呈现出多元化、个性化的特征。图书馆在进行服务创新的过程中应当建立科学的读者需求反馈机制,积极搭建图书馆服务供给与读者需求之间双向互动的信息交流平台,通过多种渠道挖掘读者在文献信息、环境、情感及教育等方面的需求,对读者的需求进行科学的分析及引导,以此作为图书馆变革创新的源动力,勇于打破传统的桎梏,运用高新科技巧妙地开辟新的服务路径,对服务内容进行持续改进和升级,提供符合读者需求的个性化产品,助益读者在个人发展方面取得更大成功。

4.2 进行品牌营销,为创新项目营造品牌效应

IFLA在《公共图书馆服务指南》(IFLA Public Library Service Guidelines)中明确指出图书馆应有交流、营销、推广政策[29]。树立图书馆品牌,将品牌形象融入促销,可以带动图书馆行业在社会公众当中的认知度、美誉度,从而扩大图书馆用户群体,是图书馆主动彰显自身价值的有效举措。在现代图书馆营销的实践中,图书馆的品牌形象是一种独特的文化资源,是一种社会公认的管理、服务形象,是读者心中对图书馆的一种期待与想象,是图书馆对自身优势进行的一种建设塑造,它具有特定的名称、术语、标志或其他形式的组合。“国际创新奖”的获奖机构大多具备品牌意识,在项目设立伊始,便通过朗朗上口的品牌名称、引人入胜的品牌故事或精心策划的事件营销,将项目品牌形象植入营销,增强创新项目的辐射力和竞争力。如内蒙古图书馆“彩云服务”项目的命名既借鉴了中文谐音中的“众采”,又以“云”字指代“祥云”,寓意草原吉祥,富有深意;新加坡国家图书馆管理局的“Quest项目”用孩子们喜闻乐见的奇幻小说来构建品牌故事,一下子拉近了图书馆与小读者的距离;芬兰赫尔辛基中央图书馆则通过举办新馆建设方案国际比赛以及在国际图书馆界的各大专业媒体和社交媒体进行密集式的事件营销,形成强大的品牌效应。图书馆在开展创新服务时,应该明确自身优势特色与定位,制定系统的营销策略,有意识地进行品牌营销,增强营销活动的针对性,注重品牌营销的内涵,优化品牌营销行为,根据用户偏好塑造个性化且有辨识度的品牌形象,讲好图书馆故事,提升图书馆的影响力和引领力,让用户真正记住图书馆、使用图书馆。

4.3 开展社会合作,为创新项目注入能量

吴慰慈先生认为,图书馆事业是一项社会事业,办好这项事业不是单靠哪个部门就能办得到的,必须依靠全社会才能使图书馆事业兴旺发达起来[30]。开展社会合作是公共图书馆事业发展的必然选择,不仅可以解决图书馆发展过程中的资金匮乏、资本来源过于单一问题,还能够充分调动社会多方力量,形成政府、企事业单位、民间组织和公共图书馆的多方合作,实现多方推动、互利共赢的局面[31]。目前,公共图书馆主要采取两种方式吸纳社会力量参与图书馆建设:一种是引入专业机构人员,合作开展服务;一种是邀请专业机构为图书馆员提供培训或认证,以利于馆员提供相关专业服务[32]。获得“国际创新奖”的图书馆,通过多种方式与社会力量开展合作,为用户提供丰富且专业的服务。如在“多元文化馆·环球之旅”品牌活动中,广州图书馆与意大利驻广州总领事馆联合举办“拉斐尔的艺术——不可能的相遇”展览,经过意大利现代艺术学者安东尼·奥保卢奇教授的精心策划,37幅拉斐尔代表作的电子高清复原画栩栩如生地展现在读者面前。此外,广州图书馆还邀请了广州美术学院的师生为读者提供专业的导赏服务。墨西哥墨西卡利市中心图书馆在“可持续图书馆”项目中,与环保专家合作举办讲座,向公众宣传环保理念。因此,图书馆在推行服务创新中,应树立多元合作理念,建立吸引社会力量参与图书馆建设的激励机制,广开“合作之路”,支持合作对象、合作目标的多样化,实现跨界合作,突破公共图书馆的传统运营模式,拓宽服务渠道及服务范围[33],同时也要建立科学的监管评价机制,对合作进行跟踪管理与绩效考核,保障不同参与主体的权益,避免不同参与者之间的利益冲突,从而保障社会合作的持续有效性。

5 结语

“图书馆是一个生长着的有机体”,创新是公共图书馆发展亘古不变的主题。“国际创新奖”是全球图书馆分享创新经验的优秀平台,其获奖案例展示了不同类别的机构在提供图书馆服务方面的最佳创新案例,对我国公共图书馆开展创新服务具有一定的借鉴意义。

注释:

① “国际关系圆桌会议”,系美国图书馆协会(ALA)的成员单位,由ALA理事会于1949年设立,其使命是提升图书馆员参与国际图书馆事务的兴趣。

② 受新冠疫情等因素的影响,2021年获奖名单暂未公布。

猜你喜欢

创新奖图书馆服务
聚焦“五个一” 打通为侨服务渠道
2018年陕西组织工作改革创新奖
图书馆
采掘服务个股表现
去图书馆
读者反馈 订阅服务
2009中国资本市场最佳创富创新奖
服务与咨询
六款车获奖理由
技术创新奖 长城精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