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外部机制影响下传统聚落体系特征研究*
——以清朝时期喀喇沁王府地区为例

2022-11-26宋兴荣

城市建筑空间 2022年1期
关键词:王府体系

宋兴荣

(1.内蒙古工业大学建筑学院,内蒙古 呼和浩特 010051;2.内蒙古自治区绿色建筑重点实验室,内蒙古 呼和浩特 010051)

0 引言

区域内聚落群体在社会生产过程中有机地联系在一起,当发展到一定水平即形成聚落体系[1]。聚落体系既是地理环境的适应产物,又是特定历史的物化形式。根据其演化方式的不同,聚落体系的形成可分为自发式和干预式2种[2]。自发式演化在长期社会发展中,与区域自然环境紧密结合,形成具有明显地域特色的空间特征,如黄土高原地区的窑洞聚落群,与当地自然环境的逻辑关系非常强烈。干预式演化发生在特定历史时期,空间特征是区域历史事件的物化投影,空间特色有着强烈的“事件色彩”,随着事件的消失,“色彩”逐渐淡化,如明朝军事制度影响下形成的大量军事防御聚落体系,随着军事制度消失,聚落空间特色逐渐隐去。干预式聚落体系因作用机制的不同,聚落内部关系复杂程度和发展状况也有所不同。一部分具有较高历史文化价值的传统聚落体系成为研究重点,而另一部分传统聚落体系虽然历史文化信息丰富,但由于长期的新增建设活动干扰,导致聚落历史环境现状破碎,在聚落体系研究中不被重视[3]。清代喀喇沁右旗王府地区聚落体系的形成就是受到对蒙政策这一外部机制的影响,聚落体系具有“历史事件”色彩,历史信息丰富,但是由于历史环境现状的缺失,在上述研究中常常遭到舍弃。

本文以清代喀喇沁右旗王府地区为例,通过研究影响王府区域聚落空间特征形成的外部机制,明确王府聚落体系空间要素之间的逻辑关系,将历史信息模糊化的物质空间现状在时空上与过去连接,挖掘喀喇沁右旗王府传统聚落的特征,构建完整的聚落体系,为其保护研究提供新思路。

1 历史背景与区域环境

今天的喀喇沁旗即历史上的喀喇沁右旗所在位置位于内蒙古赤峰市南部,地处七老图山脉东北麓。地理坐标为东经118°08′~119°02′、北纬41°53′~42°14′。喀喇沁旗北与赤峰市松山区、红山区接壤,南与赤峰市宁城县毗邻,西与河北省隆化县、围场县交界,东与辽宁省建平县相连。崇德元年(1636年)固鲁思奇布受封固山贝子,赐多罗杜棱爵位,这标志着喀喇沁右旗建立。喀喇沁右旗既是关内通向关外的重要交通要道之一,又是满蒙交界的军政要地,清政府对其非常重视,采取满蒙联姻的手段来获得与喀喇沁蒙古领主牢固的隶属关系,公主下嫁为喀喇沁右旗王府地区带来了大量的人口和先进的技术,服侍公主的侍从、工匠在此定居,形成与王府生活密切关联的移民聚落。

喀喇沁右旗是内蒙古东部离长城最近的地区,与内地连为一片,历史上很早就有各民族在此地出没活动[4]。喀喇沁属于辽西丘陵地带,山岳叠嶂,丘陵起伏,大小河流穿绕其间,在沿河谷地带形成了河谷平原。其土质肥沃,易于耕作,气候也较适于农作物生长,重要的地理位置和优越的土地资源为移民活动的兴起奠定了基础。清政府推行的借地养民政策经历了招垦、禁垦、放垦三个阶段后,喀喇沁农业顺势发展起来,并逐渐取代畜牧业,王府和寺庙的土地租给移民耕种,在喀喇沁右旗地区形成了大量的农业聚落。

2 喀喇沁右旗传统聚落特色的外部机制

清朝统治者采取的对蒙政策对安抚同化蒙古民族颇为有效,满蒙联姻以及信奉黄教的推行在内蒙古地域留下了数量可观并且与周围游牧文化原有的物质形态“格格不入”的满汉物质文化遗产,即蒙古王府、喇嘛寺庙、城池衙署等,在这些当时主流建筑影响下形成了清代内蒙古传统建筑[5]。在这种特定的地理环境和社会背景下,传统聚落点的演化更多地受到外部机制的影响,而非完全基于内生性的有机生长。探明影响喀喇沁右旗王府地区聚落体系形成的外部机制,能够清晰地识别其传统聚落特色。

2.1 羁縻政策

清朝统治者为了笼络蒙古封建主、巩固自身统治,实行“满蒙联姻”“备指额驸”等一系列怀柔、羁縻政策,其目的在于以满蒙联姻促进满蒙联盟,用“姻好”巩固“盟好”,通过血缘关系使蒙古封建王公成为清朝统治者忠诚的支持力量。满蒙联姻规定,皇室公主、格格嫁入蒙古时,需要陪送一定数量的奴仆人户及人口,以保证其在异乡仍能够过上与在京城时同样的贵族生活。大量的陪送人员在草原安家落户,带来了内地比较先进的生活方式和生产技术,推广手工业和农耕技术,促进了当地工商业和农业的发展。例如十家满族乡的十家村,康熙五十一年(1712年)有十姓满族(白、王、汪、董、候、肖、潘、李、孙、胡)搬迁至此,起初只有这十姓满族为和硕端静公主守陵,后来十姓满族守陵户子孙不断繁衍扩散,形成头道营子、郎家营子等村落[6]。

清廷还提倡鼓励发展藏传佛教,采取“以黄教柔顺蒙古”的策略[7],出现了固定的宗教场所——寺庙,喇嘛这种新的社会身份第一次出现在草原上,与萨满巫师散居、生计自理且人数有限不同,出家的喇嘛集中居住,不参与任何日常生产活动且人数众多,这种宗教变革所带来的社会组织方式的转变,让蒙古族神职人员的居住方式走向了定居化,对游牧民族的定居生活起了领头作用。

2.2 移民政策

清初,旗扎萨克从内地聘请银匠、木匠、医生、教书先生等,帮助王府地区发展手工业、建筑业、医疗卫生和教育事业等。康熙年间,清政府推行“借地养民”政策,由户部每年发票800张,准内地饥民持票来蒙地垦殖谋生,春来秋还,不准滞留。至嘉庆年间,汉民日渐增多,清廷允许汉民学习蒙古语,但禁止蒙民学习汉语,这些汉民经常冒充喀喇沁人,深入蒙地开展农商活动。道光年间,越来越多的汉民进入喀喇沁,上述垦耕者多以“窝铺”命名自己简陋的住所,如“李家窝铺”“张家窝铺”。咸丰末年到光绪初年,晋、鲁、冀等地连年灾荒,民不聊生,清廷为安置饥民,实行“移民实边”制度,允许内地汉民出边租佃蒙地。当时塞外蒙地肥沃,租粮较低,内地汉民遂大量出口垦殖,形成喀喇沁汉族移民高潮。光绪末年以后,“蒙禁”逐渐开放,汉民来蒙地者日益增多[8]。丰富多样的移民形式为王府地区带来了大量的社会劳动力,该地区的农业、商业、手工业日渐兴盛起来。

3 王爷府聚落体系特征分析

3.1 聚落体系核心

清政府实施对蒙政策的物化表现形式为王府和寺庙建筑,大量民居建筑围绕喀喇沁王府和福会寺布局,王府成为聚落的核心建筑。喀喇沁王府整体呈前照后靠、中间环水的山水格局,整个建筑布局有序、构图严谨、讲究对称。王府由主院、东西跨院以及后花园4部分组成。主院前后共五进院落,主体建筑贯穿在南北中轴线上;东西跨院里建有若干小四合院,所有房舍均为磨砖对缝、筒瓦盖顶、砖木结构的原殿式建筑[9]。福会寺是王府的家庙,位于王府西1km处,也是喀喇沁右旗最大的一处藏传佛教寺庙,最兴盛时期喇嘛人数多达500余人。寺庙共有两进院落,院落为中轴对称布局。

3.2 传统聚落体系空间分布

通过对传统聚落坐标定位发现,喀喇沁王府与周围的喇嘛庙宇、住宅村落连在一起,东西一字排布在连绵12km的锡伯河畔,形成狭长的王府聚落体系。在喀喇沁王府西面,有以福会寺为中心的5座喇嘛庙(福会寺、极善生乐寺、咸应寺、广慧寺、延庆寺)。这里曾经以寺庙群为中心,向两旁各伸展一里,是三趟前后街的喇嘛住宅。从福会寺向西,经上瓦房、银匠营子到旺业甸一带,曾是王府官员和富人的住宅区,当时的住宅建筑样式均为前出廊檐后出厦、四梁八柱的青砖瓦房。从王府东行,依次是下瓦房、杀虎营子、四十家子,过去也都是王府官员和富人的住宅区。上瓦房和下瓦房各距亲王府八里,是当时的2个商贸中心,商人、店铺聚集到这2处地方,供应当地居民的生产生活物品。

3.3 传统聚落职能类型

不同的外部机制为当地带来了多种多样的人口类型,依据居住人口从事职业的特点来划分传统聚落职能类型,具体可以分为王府、福会寺的职权人员居住的权力型聚落,为方便王爷往返于北京的途中食宿而发展形成的商业型聚落,以及在王府地界各种形式移民居住的混合型聚落。

权力型聚落指王府和寺庙的职权人员围绕其居住区而形成的聚落类型。以喀喇沁王府为中心的王府村和以福会寺为中心的大庙村都是权力型聚落。在清朝时期,权力型聚落居民都是王府的侍从和寺庙的喇嘛,他们不从事生产活动。村落平面肌理受到王府和寺庙影响呈棋盘式格局,“井”字形街巷将空间划分成规整划一的矩形地块。民居建筑均为围合式院落,其中多为一进院落,院门入口为南向,正房居北。与汉族传统四合院不同之处是,院落布局多符合蒙古族的生活习惯,少数院落配有东西厢房,牛羊圈是基本配置。权力型聚落民居建筑均围绕王府和寺庙布局,村界北抵山麓、南至大道,分布在道路一侧,整体沿山体走势呈东西向带状发展。

商业型聚落指聚落承担商业和居住双重功能,即商住混合的聚落类型。康熙十八年(1679年),喀喇沁王在王府东西两侧盖了很多瓦房做买卖,形成了商业文化延续至今的2个商贸中心,即上瓦房村和下瓦房村。商业型聚落道路结构呈现以商道为主、巷道为辅的鱼骨状形态,聚落布局沿商道展开,各类商铺旅店、小摊小贩集中分布于东西向主街两侧,即为王府一带的居民销售日常所需,又为王爷述职北京、沿途商贾停驻提供住宿和餐饮服务。住户则分布在商铺的后面,从垂直于主街的巷子进入,院落多为围合式一进院落,正房坐北朝南,院门开在临近巷子的一侧。商业型聚落整体顺山势东西向发展,商道穿村而过,民居建筑分布在道路两侧。

混合型聚落指喀喇沁右旗自清初以来,不同形式的移民来王府地界定居形成的聚落类型。例如清康熙二十六年(1687年),为王府承做金银首饰的银匠在距王府西南2km处定居,形成如今的银匠营子。清康熙十八年(1679年),喀喇沁王选拔40名虎枪手,令其移居下瓦房东听其调用,谓其杀虎营子。其原来是虎枪手住户的居住地,后来山东、河北逃荒的人来到此地,以为蒙古王公贵族耪青为生,逐渐定居下来。混合型聚落形态没有一定的秩序,道路结构为自由的树状,民居建筑分布在巷道两侧,住宅之间布局松散,多为围合的一进院落,院内正房右侧有粮仓,用来存储粮食。混合型聚落临近山脚,耕地分布在河流两侧。

4 结语

清朝时期喀喇沁右旗王府地区在满蒙联姻、藏传佛教以及移民放垦等一系列外部机制影响下,形成了以王府为核心、锡伯河为轴带的多种职能类型聚落并置的聚落体系。本文初步探讨了清朝时期喀喇沁右旗王府地区聚落体系特征,指出王府对聚落体系空间分布和职能起到了最直接的影响。在聚落体系分布上,王府聚落体系以王府为中心,各种职能类型聚落在王府东西两侧沿着锡伯河展开布局,聚落之间彼此分工协作,共同为王公贵族服务。在民居建筑形态上,住宅参考王府建筑,模仿王府的院落模式和空间格局。随着清朝灭亡,针对蒙古地区的政策也消失,王府地区空间特色逐渐破碎、淡去并被人们忽视,各个聚落之间的联系不如以前密切。虽然随着时间推移,喀喇沁王府地区传统聚落体系网络未能进一步深化,但上述研究足以证明,从特定时段、特定事件的角度切入研究传统聚落体系,可将隐藏在现状下破碎的信息进行系统整合,从而挖掘非名录型传统聚落体系的价值,构建完整的传统聚落体系,为王府地区聚落特色发展与区域保护提供一定的思路。

猜你喜欢

王府体系
织牢社保网底要不惜“细针密线”——论全球最大社保体系的建立、构成与延展
“三个体系”助力交通安全百日攻坚战
草原上的清代官式王府
构建互联互通“四大体系” 推动人大“两个机关”建设
推进产业结构调整 构建现代产业体系
北魏宗王官佐系统考述
“红楼”与王府四合院
打开王府大门,“不能再拖了”
“曲线运动”知识体系和方法指导
王府井是谁家的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