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文化认同”理念下江苏省东亚文化之都发展机制研究
——以扬州为例

2022-11-26杨婷婷

科学咨询 2022年16期
关键词:文化认同东亚文旅

杨婷婷

(南京旅游职业学院,江苏南京 210000)

当前,世界经济逆全球化思潮抬头,世界政治格局呈现多极化趋势,各国各民族间文化融合与冲突日益加剧。在此背景下,“人类命运共同体”的理念也在党的十八大报告中被首次提出,主张一种兼容并包的未来发展意识。2013年,本着“东亚意识、文化交融、彼此欣赏”,中日韩三国首次以共建“东亚文化之都”形式发起跨国家共同文化战略项目。

在此背景下,笔者以“文化认同”成熟理论体系为依托,架构东亚共同精神文化谱系,探索东亚文化之都建设机制,同时以扬州市为典型案例地,开展对于我省具有普适性意义的东亚文化之都城市发展机制研究,力图促进东亚文化之都建设与东亚共同文化的融合发展。

一、研究现状

(一)文化认同

认同的概念始于心理学,是指人的直觉观念,而后广泛运用于多个学科领域。文化认同是指个体或群体对自己所遵循的文化符号、文化理念和价值观念等所进行的一种文化确认,是以特定文化为基础的人类社会的集体认同,对于人的思维和行为方式具有根源性影响。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的文化认同,有益于织就人类命运共同体的精神纽带,筑牢人类命运共同体的价值基础。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的文化认同,是文化共生的历史与现实的时代回应,需要以文化发展为原则进行整体性、前瞻性的战略设计与把握,采取丰富、深入、细致的文化交流方式,让人类生活更幸福、世界发展更繁荣、未来前景更美好。

在知网全文数据库,以“文化认同”为主题查询,自1937年至今,有20 000多篇相关文章发表,早期以国外研究为主,国内研究自20世纪80年代才起步。其中郑晓云(2008)提出文化认同支配人的文化行为,人们只有认同文化的意义时,文化才会传承和发展;(美)本尼迪克特·安德森认为共同体成员通过共享的符号、神话、记忆形成文化认同进而融合成为文化共同体。张振鹏、侯萱(2020)提出推动人类命运共同体的文化共生、文化发展、文化交流,是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文化认同的现实路径。

(二)东亚共同文化

东亚文化之都发展目标中包含了“增强东亚文化共识和包容性,不断培育与发展东亚共同文化,夯实东亚命运共同体建设的人文基础和社会基础”。东亚文化之都设立的宗旨也要求“东亚意识、文化交融”,它强调的也是发展中日韩三个国家之间的共同文化与相似文化,这些文化是历史发展和三国长期交流与合作的结果,也是东亚凝聚力形成的文化基础。

“共同文化”的思想有着悠久的历史,它的萌芽产生于“文化”概念从物质活动向精神实体的延伸,在出现“共同体”的概念和文化大众化趋势之后,它有了急速的发展。西方关于“共同文化”的研究集中于雷蒙德·威廉斯、特里·伊格尔顿 、T.S.艾略特三位理论家。艾略特从意识层次引入“共同文化”的概念;威廉斯从文化的本质角度出发,提出了平等、民主的“共同文化”思想;之后,伊格尔顿加以进一步说明,解释了“共同文化”的内在动力和归宿。在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中,以“共同文化”为主题查询,国内相关研究主要以研究三位理论家的成果为主,并没有形成新的理论体系。张宏喜(2020)提出营造一个“国之交、民相亲、心相通、情相融”的亚洲命运共同体建设的新平台,并强调共同文化认知是东亚文旅共同体的内在基础和纽带。李劲松(2020)提出文化人类学“地方性知识理论”,要在主位的立场上去理解不同的外来文化,同时更要认识到本土地方性文化的独特价值,以之为根基和特色,积极吸收借鉴外来的多元文化,实现从多元到一体。

(三)文旅融合发展路径

为提高我国文化自信,提高我国国际形象及影响力,文化和旅游部提出了文化和旅游“宜融则融,能融尽融,以文促旅,以旅彰文”的文旅融合工作思路。从文旅融合的内在逻辑看,“宜融则融”的前提是尊重文化和旅游行业各自的“主体性”,文化和旅游的融合是旅游主体与文化客体之间新型互动关系的建构,融合的关键触点则是文化和旅游行业共通的文化认同情感。2019年初,文化和旅游部又提出了具体的融合路径是“理念融合、职能融合、产业融合、市场融合、服务融合、交流融合”。从多重维度为本课题探索东亚文化之都文旅融合发展路径提供了思路。

本文在前人研究成果基础上,以文化认同理论体系为支撑,以江苏省东亚文化之都典型城市扬州为案例地,系统分析东亚共同精神文化谱系、东亚文化之都文旅融合发展的路径、东亚文化之都交流平台等,以促进东亚文旅共同体文旅融合发展、提升东亚共同文化的亚洲凝聚力、提升中国在亚欧及全球的文化影响力。

二、探索东亚文化之都发展机制架构研究

(一)构建文化认同理念下东亚文化之都城市建设体制

文化认同理念是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的精神纽带,和价值基础。建设东亚文化之都的过程中,也应遵循文化认同理念,强调文化认同在东亚文化之都路径中的核心作用,再从城市品牌建设与城市规划、对外文化交流、公共文化服务、非遗传承与保护、文物保护利用等领域入手,在尊重本土国家文化的主体地位的前提下,找寻东亚文化之都成员国共同文化并融入城市建设机制,这样才能加深文化认同程度,实现东亚文化共同体之间的互促。

(二)研究文化认同理念下东亚文化之都的文化共生

文化共生是指世界文化维持原生态的生长状态,形成多元文化体系。从语言生态学角度看,构建东亚文化之都的前提是共同体成员之间价值、观念、情感等多方面的同频共振,形成共享的价值、规范和意义,对历史和身份的认同,以及情感关系的交织。例如,对于东亚文化之都的共同文化筛选机制建设过程,就可以依据“文化认同”理念,架构东亚共同精神文化谱系,促使东亚文化之都共同体成员实现精神、文化溯源,找到共同的精神家园,形成共同体成员之间的多元“生态圈”。

在文化认同理念下研究东亚文化之都的文化共生,需要在提高东亚文化共同体凝聚力的前提下,研究共同体成员共同文化的多元化发展状态,实现共同体成员国文化兼收并蓄的目的。这个过程就是在全球化和地域化的双重维度中探寻多元文化的互通点。中日韩作为东亚文化圈的核心国家,各国文化重叠部分很多,或有相似的文化,例如,共同的礼仪文化、书法文化、儒家文化、节日文化等,这是三国历史演变、长期交流与合作的结果,也是东亚共同体成员国之间形成文化认同的文化基础。

(三)研究文化认同理念下东亚文化之都的文化发展

构建东亚文化之都,是以立足现实、放眼未来,实现东亚文化发展为目的。文化发展是东亚文化交融的必经阶段,也是当前很多东亚国家获取世界认可、强大文化自信、提高国际地位的重要文化战略。例如,日韩选择的动漫文化战略、偶像文化战略,将各自的生活方式和价值观念逐渐渗透到全球各个领域。

因此促进我国东亚文化之都的文化发展,可以在秉持文化认同理念的基础上从职能融合、产业融合、市场融合、服务融合四方面总体分析中韩两国东亚文化之都文旅融合发展的现况。再从拓宽大众参与路径、搭建发展平台与渠道、创新文旅科技手段、优化专业人才队伍入手,探索东亚共同文化之都在这四个方面的融合现况及优化提升路径。

(四)研究文化认同理念下东亚文化之都的文化交流

文化认同中的文化交流是增进共同体各国人民互信的纽带,是推动共同体成员国共同进步的动力。构建东亚文化共同体的文化认同,是建立在各成员国文化多元化共生、多层次发展的基础上的,通过东亚共同体成员国之间的文化交流,才能形成普遍认同的价值观念、精神谱系,进而促进东亚文化包容发展和东亚文明进步。

目前东亚各国的文化交流主要集中在政府机构、社会组织之间,还没能深入渗透到民间群众,由此可以结合中韩两国在共同文化交流平台与手段上的现况分析,通过构建文化认同理念下东亚文化之都的政府机构、社会组织、民间群众间的共同文化交流路径,探析全方位“政社民”的交流方式。

三、文化认同理念下江苏省东亚文化制度建设综合实证研究——以扬州为例

扬州市自古就是中国南北地理的交汇地带,也是海上丝绸之路与陆上丝绸之路的交汇点,孕育了扬州南北兼容的文化特质。扬州历来与韩国、日本交往密切,是东亚交往的热点城市,缔造了两汉、隋唐、清康乾年间三次辉煌,在儒学、医学、工艺学等方面都是东亚文化交相辉映的典型案例地,在构建东亚共同精神文化谱系、探索东亚文化之都文旅融合发展路径中均可以被当作典型来研究。

(一)建构文化认同理念下扬州市东亚共同精神文化谱系

共同文化是区域凝聚力和区域共同体形成的文化基础,建设东亚文化共同体,首先应该对中韩两国的东亚共同精神文化进行筛选重组,形成谱系。

自古以来,扬州与日本、韩国就有着割不断的联系,尤其是在佛教、儒学、医学、文学四个方面,扬州与日韩的交集密切,分别出了鉴真、崔致远、马世安、郑梦周等中韩名人,为浇灌中日韩友谊之花,贡献了自己的力量。

建构扬州市东亚共同精神文化谱系,可以集中在佛教、儒学、医学、文学这四个方面,过程中要从主体的立场上去理解不同的日韩外来文化,同时更要认识到本土地方性文化的独特价值,以之为根基和特色,积极吸收借鉴外来的多元文化,实现从多元到一体的基准。

(二)探索文化认同理念下扬州市东亚文化之都文旅融合发展路径

文旅融合的首要条件就是文化和旅游行业共通的文化认同情感,东亚文化之都建设所要求的文旅融合路径探索则必须按照“多元到一体”的融合思路,遵守“理念融合、职能融合、产业融合、市场融合、服务融合、交流融合”融合原则。

以扬州为例,首先从理念融合入手,深入发展民间文化交流,将“东亚意识、文化交融、彼此欣赏”的理念深植于广大民众的脑海中。第二,进行职能融合,借鉴日韩两国的宝贵经验,完善和优化东亚文化之都成员国之间交流合作机制。第三,互植成员国的优良文化,高度释放东亚共同文化潜能,优势互补,实现文化产业领域的多元化,达成产业需求互补、供需平衡。第四,培育优良客源市场,整合旅游产品,更新旅游基础设施,提高管理水平和服务水平,实现成员国之间市场互相融合。第五,拓宽成员国之间的文旅服务领域,力图提高东亚文化共同体整体服务水平。第六,创新交流手段,拓展交流平台,实现成员国之间文化交流的形式、内容、模式上的创新与突破,提升成员国务实合作的内涵和水平。

四、结束语

本研究遵循文化认同理念,探索东亚文化之都城市建设机制,一方面可以提升东亚文化认同度,提高区域竞争力,促进我省东亚文化之都的建设;另一方面,也可以通过东亚文化之都文旅融合发展路径的探索,助力东亚共同文化的融合发展与传承,共同构筑东亚命运共同体之基,擘画东亚文化之都发展蓝图。

猜你喜欢

文化认同东亚文旅
以泉会友,共享东亚文化盛世
齐鲁大地上的文旅盛宴
乘风破浪的日照文旅
文旅融合,从无到无限大
安东:东方的幽静文旅之乡
感受东亚风情 共享品质生活——2018东亚博览会暨第六届韩国商品博览会成功举办
学霸“三小只”
《外婆的日用家当》中的文化身份认同问题
美国黑人影片中的文化认同焦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