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略论高职分类考试对“职教高考”制度建设的启示及借鉴

2022-11-26□柳

考试与招生 2022年9期
关键词:职教考查分类

□柳 靖 刘 超

高等职业教育分类考试招生是新一轮高考综合改革的重要内容。分类考试弥补了普通高考主要针对普通教育路径学生的设定,用同一张试卷兼选学术型和技能型人才在选拔分流功能上的不足,专门选拔分流技能型人才,在评价内容、标准、方式上对职教路径考生实行多元、差异考查,引导不同类型的生源在普职两条路径合理分流、协调发展。分类考试为职教类考生提供专有的升学路径,为高等职业院校选拔分流人才提供专有渠道,使高等职业院校能够根据办学方向、培养目标和专业特点对人才类型、层次和水平做出更加准确的选择,从而有力推动职业教育体系发展。分类考试为“职教高考”制度的建设奠定良好基础的同时带来了深刻启示:建构与职业教育匹配的考试目标体系,重置考试结构和内容,改变评价方式与方法,在考试招生中注重对学生职业倾向和职业技能的考核,为高等职业教育完成培养多样化人才、传承技术技能、促进就业创业的重要任务而服务。

一、高职分类考试为职教考生设立合理的选拔分流路径

作为与普通教育并行的教育体系,职业教育培养技术技能型人才,有着自己的发展轨道。高等职业教育分类考试之前,高等职业院校主要以普通高考成绩作为选拔分流职教考生的依据,但普通高考以选拔分流学术型人才为主要目的,其考试内容和结果虽然对职教考生的考查评价有一定的意义,但两者培养目标任务方式不同,采用同种方法对职教考生考查评价有失偏颇。分类考试对考试的结构框架、基本要素加以调整和变革,带来诸多有益变化。第一,分类考试为高职院校与普通高校招生相对分开奠定基础,分类考试重置考试结构,运用职业教育的评价准则、考查方法对学生学业水平、能力水平和发展水平做出全面综合评价,有利于高职院校按照职业教育的规律培养技能型人才。第二,考试遵循职业教育规律,遵循职业教育人才选拔和培养规律,建立职业教育考试评价标准,有利于职教路径学生尽早明确定位、合理选择适合自己的职业教育专业发展方向。第三,分类考试基于技能人才培养发展所需要的知识、技能和综合素质三个评价维度,可为技能型人才提供特定、专有空间,为学生的学习层级递升及层级内流动提供专有发展通道和平台。

二、高职分类考试体现考试制度服务理念的更新

普通教育与职业教育教育目的、方法不同。普通高考基本以智力水平作为评判考生可接受高等教育层次及决定就读学校的主要依据,主体是针对普通教育路径考生的考查与评价,考试结果不理想者接受职业教育,虽然考试标准与内容对职教考生水平有一定的考查和评价意义,但其分化学生到高校专业,以及选择、培养并引导学生到未来职业的理念过程方法均以普通教育路径考生为重,体现的是精英主义的教育理念。分类考试主要以职业技能作为评判考生可接受教育层次及水平的依据,为职业教育考生提供适合自身发展的教育类型。它首先针对职教考生类型不同、程度不同的智能状况,对考试内容结构、难易度进行合理设计,为学生提供独立、平等、公正的竞争平台,进而提供符合个性发展、多向成长需求的环境和机会。其次通过改革考试评价模式,扭转人们传统的人才观、价值观,承认并尊重不同类型考生的潜能——智能只有类型差异而无优劣高低,每种智能都有各自的价值并应受到同等重视。综合来看,分类考试体现的是让每个人都能实现人生目标,人人成才的平等主义内涵。

三、“职教高考”建设的原则

在分类考试的启示下,建设“职教高考”应遵循下列原则:其一,创新考试模式,根据高等职业院校类型与层级差别细化考试结构、内容、标准和方式等要素,设置对技能人才的专项考试制度,为学生拓宽专业与职业发展空间,为其拓展学习层级进阶道路,以满足个体发展需求。其二,立足考试招生功能,配合职业院校做好培养工作,协同职业教育贯通高等职业教育专科、本科学制,完善体系结构,建立完整的从初级到高级的学制体系,服务高等职业教育和国家职业教育体系。其三,深入研究职业教育的属性及特征,遵循职业教育发展和技能人才培养规律。既根据一定社会分工的需求,又尊重人的个性或特长是“职教高考”制度的价值所在。一方面满足不同类型、学制层级的职业院校对学生的职业倾向、技能水平的差异性要求;另一方面满足人人成才、多样成才的个体升学发展需求。以考试制度建设服务高等职业院校选拔分流学生的需要,服务社会流动,推动社会有序运转。

四、建设“职教高考”的基本路径

(一)建构与职业教育发展要求相匹配的考试目标体系

建立“职教高考”制度意味着高等职业教育选拔分流过程标准化程度的提高,关系到学校办学特色的实现以及学制层级之间的沟通与衔接,由此影响职业教育系统内部的契合与匹配程度。而建立标准化的考试,关键在于考试目标体系的设定。鉴于职业教育基本要素构成的复杂性,“职教高考”目标体系的建构达成与价值功效,要以社会经济发展对人才素质提出的新要求为依据,立足考试所服务的教育体系与培养对象、发展定位与标准要求、专业规划与课程设置等各种要素。此外,“职教高考”的考试目标体系建设还要与普通教育路径选拔学术型人才的考试目标相区别,职业教育的逻辑起点来自职业与就业,教育对象是有倾向、兴趣、能力从事职业教育的人员。因此,考试目标体系的设置,须从培养人才的目标出发,建立以专业技术标准、职业素养、综合能力为基础的考试目标体系,明确人才培养规格层次、专业体系、课程内容、培养方式和质量标准。注意根据不同类型、层级的职业院校发展方向和定位,准确反映高等职业院校的差异性和对生源不同的要求,以满足职业院校对生源数量与质量的需要,为学生与院校相互选择,互相适配提供科学服务。

(二)完善考试结构内容

经济社会发展和产业结构现状是制定技能人才培养类型结构与结构的牵动因素。在各类型、层次的高等职业院校根据国家发展规划确立目标定位、专业设置、人才规格诸要素的同时,其对人才类型与人才状况的实际需求则是“职教高考”确定考试内容、考试模式、评价方法的基础。“职教高考”必须全新建构考试结构内容,在分类考试的基础上,深入调整以知识考查为主的一元考试结构,深化以职业技能为核心,以“文化素质+职业技能”为框架,以综合素质评价作补充的多元考试结构。其中文化素质测试是考试结构的基础内容,主要考查学生学业水平状况,完成阶段教育文化课学习以及学习高等职业教育应达到的基本要求和学习效果;职业技能测试是考试结构的核心内容,主要考查技术技能基础、职业兴趣倾向和职业潜能;综合素质评价是考试结构的补充内容,主要考查知识与技能之外难以用分值呈现的综合内容,如品德修养、学习思维能力、实践与创新能力、兴趣特长等。

在明确考试内容构成的基础上,还要对考试内容做出分类分层设计。考试分类分层设计基于三点考虑:一是社会经济发展对人才类型、人才结构的需求状况;二是生源类型水平状况;三是学校办学特色及类型学制状况。考试内容分类分层有利于考生结合自身实际参加相应考试,选择不同的职业院校;同时满足不同的职业院校对不同人才做出的选拔分流要求,使职教类考生选拔分流更具科学性和指导性。比如对不同类型生源在考试内容、考试标准上进行分类设计:中职毕业生侧重文化基础与职业技能测试;普通高中毕业生侧重职业适应性测试、学业水平测试和综合素质考查等等。

(三)转变评价方式与方法

需要“职教高考”深入改革的不仅是考试内容,还有考试方式。以纸笔考试作为评价工具,以分数是否达标为唯一标准的一元单向评价模式,很难适应职业教育的选才要求。职业教育的属性特征和教育目的,决定了“职教高考”应有利于个体职业能力的提高,有利于个体多向发展、多样成才。为此,把握教育目标,尊重个体智能特质、个体差异和发展诉求,按照职业教育规律,建立基于知识、能力、素质三个维度的多元评价制度,是“职教高考”评价模式的重要选择。就职业教育生源特点而言,可采取以下措施:

一是评价维度多元。对学生的考查,除了按照测试标准对考试科目、项目加以组合分类,合理把握考试范围、效度、信度、难易度和区分度以外,还应从多维视角对学业成绩、实操技能、职业能力(职业资格证书)、综合素质(品德与行为、认知与实践、创新与发展等)各方面进行多元评价。

二是评价方式多元。采取过程性评价、发展性评价等多元评价方式推动考生进入高等职业院校。过程性评价与终结性评价相对应,终结性评价是传统的考试招生方式,以考试结果作为考生选拔分流的依据。过程性评价是对学习各阶段环节连续综合的评价,获得的是个人全程、整体的学习成果,反映考生真实可靠全面的学习状况,可用于中职学校综合考评学生情况后向高等职业院校推荐优秀毕业学生。发展性评价与静态性评价相对应。相对于静态评价只关注分数的高低,发展性评价更注重学生的学习潜质、情感态度、个性品质、创新思维等学习活动和综合素质,是一种重人不重分的评价。它关注的是人自身的发展和个体差异,尊重人的个性、兴趣、特长,评价过程,依托学生学习生活的真实环境,而不仅仅是分数。发展性评价可具体应用于开放入学的措施之中,对于考生需求面广且高等职业院校能满足教学需求的专业,允许考生根据兴趣爱好、擅长技能、凭借技能证书或学习经历等过往经历免试入学,满足考生对高等职业教育的广泛需求。

猜你喜欢

职教考查分类
创新视角下高考中关于统计的考查
依法推进河南职教工作再上新台阶
中英越洋握手 职教领跑未来
按需分类
例谈氯及其化合物的学习与考查
教你一招:数的分类
国际输出是职教自信的具体体现
例析近年高考中焓变的考查要点
说说分类那些事
钒及其化合物在高考中的考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