上了年纪,警惕5种致盲性眼病
2022-11-26林枫
●林枫
随着年龄的增长,眼睛的调节能力会越来越差,视力会逐渐模糊。这时,很多人会选择配一副老花镜完事。殊不知,视力模糊的背后可能不只是“老花”这么简单!可能是身体出现了疾病,有很多眼部疾病会导致视力模糊甚至失明,其危害比“老花”要大得多!需及早发现,及早治疗。相关数据显示,超过60%的老年人失明源于下列5 种眼疾。
1.白内障
白内障是老年人群致盲的首因,属于“可治愈盲”,是由于晶状体浑浊所致。晶状体浑浊让外界的光线无法通过,不能在视网膜上形成清晰的图像,导致患者视功能下降,看东西模糊,甚至失明。
白内障的发生是多种因素综合作用的结果,最主要的是年龄相关性白内障(即老年性白内障)。另外,紫外线辐射强度、代谢性疾病与之关系密切。白内障摘除术,目前是唯一的治疗方法,术后视力明显提高。
2.青光眼
青光眼是继白内障后的第二位致盲性眼病,是首位不可逆致盲眼病,视神经萎缩和视野缺损是其主要特征。
青光眼的病因很复杂,眼压升高是重要危险因素。继发性青光眼继发于各种因素,如视网膜缺血、眼外伤、眼部炎症等,相对其他类型容易被人察觉;先天性青光眼常见于儿童,胚胎期发育异常是主因,可通过新生儿筛查发现;原发性青光眼是成年人最常见的类型,有时几乎没有症状,最难发现。
药物、激光、手术是青光眼治疗的主要方式。闭角型青光眼高危人群如果早发现,并通过虹膜激光治疗或白内障手术等措施,可避免青光眼的发生。开角型青光眼目前还无有效治疗手段,但早发现早治疗能延缓视神经萎缩的发展进程,降低致盲率。
3.高度近视眼底病变
高度近视指超过600 度的近视,一类是单纯性高度近视,近视度数高,但成年后可趋于稳定,且不伴有导致不可逆视觉损害的眼底病变;另一类是病理性近视,近视度数终生进展,并伴有眼轴持续过度增长。
病理性近视是常见的致盲原因之一,其危害不仅为视力下降,还可导致多种严重致盲性并发症,如黄斑多种病变、视网膜脱离、白内障、青光眼、视网膜萎缩变性等。
高度近视患者要定期眼科检查,一般每年1~2 次,监控近视度数发展,检查眼底,并早发现与处理并发症。高度近视患者如果突然出现视野缺损、视力下降、眼前有黑影飘动或是有闪光感等症状,需高度警惕,尽快到医院检查治疗。
4.糖尿病视网膜病变
这是糖尿病的一种严重并发症,现已成为成人重要的致盲及视力损伤原因。系因眼底血管损伤引发视网膜缺血,为弥补缺血症状,视网膜会逐渐长出新生血管,这些新生血管容易出血,形成增殖膜,从而产生视网膜病变。
患者初期通常症状不明显,病变发展到一定程度后才会有所察觉,此时视力已受到严重损伤,且无法恢复。
控制血糖水平是预防糖尿病性视网膜病变的最佳手段。早期筛查、定期随访是预防糖尿病视网膜病变的关键也是减少致盲的方法。
5.老年性黄斑变性
视网膜黄斑部是对光最敏感的位置,负责视野、辨别颜色及亮度。当黄斑部病变时,患者会出现视物扭曲变形,就像给眼睛戴上了一副“哈哈镜”;另外还会出现中心视力下降,眼前有固定黑影遮挡,视线中间出现暗点,阅读或近距离工作时需更亮的光线等。随病情发展,这些症状逐渐加重,最终导致失去视力和色觉,甚至失明。
黄斑变性发病与年龄因素相关,目前,老年性黄斑变性已成为又一致盲的主要原因,统计显示75 岁以上老人患病率达40%以上。抽烟、肥胖、光损伤、高度近视、营养失衡等均可诱发黄斑变性。
目前,黄斑变性尚无特殊的治疗方法,不过激光治疗及药物治疗不断取得了可喜效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