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GNSS多模多频大规模实时高精度定位关键技术研究

2022-11-26徐龙威

测绘学报 2022年9期
关键词:站间历元流动站

徐龙威

航天工程大学航天信息学院,北京 101416

多模GNSS发展及其应用领域的拓展使卫星导航产业迎来巨大发展机遇的同时,也带来了一些亟须解决的问题。各GNSS系统由不同的国家或地区设计、建设和维护,其时空基准、信号频率和编码调制方式都存在差异,多模GNSS组合解算必须顾及系统间和系统内的多种偏差;受大气延迟等误差的影响,中长基线模糊度快速固定困难;大范围参考站网络,大气延迟建模精度低,流动站定位精度差且经常出现无法获取固定解的现象;另外,受限于当前网络RTK系统的服务机制,实时在线用户数量过大易导致服务中断甚至系统崩溃等问题。

针对上述问题,论文分别对GLONASS频间偏差、多模GNSS中长距离参考站模糊度固定和适用于大范围大数量用户在线的网络RTK高精度服务模式3个方面开展了研究工作,内容如下。

(1) 提出了一种GLONASS站间IFCB估计方法。基于2016年全年观测数据,证明了IFCB具有长期稳定的特性;异质基线站间IFCB的量级可达数米,同质基线也存在一定量级的IFCB。利用本文提出的算法,零基线站间IFCB单天解稳定性优于6 cm。受多路径效应的影响,非零基线的站间IFCB稳定性略差,单天解稳定性小于10 cm,而轨道周期单天解稳定性约5~6 cm。

(2) 实现了不受接收机类型限制的GLONASS中长基线实时宽巷模糊度固定。IFCB导致HMW组合无法用于GLONASS宽巷模糊度固定。利用基于历史观测数据计算的站间IFCB改正HMW组合观测值,可以恢复其在宽巷模糊度固定中的整数特性。试验表明,改正后的HMW组合能够用于GLONASS宽巷模糊度固定,固定率比GPS稍差,正确率在98%以上。

(3) 提出了一种多模多频GNSS中长距离参考站实时模糊度分步固定方法,解决大规模基准站网解模型计算压力大的问题。首先,采用大气延迟加权增强的单基线非组合模型优先固定宽巷模糊度。宽巷模糊度固定后,构建电离层延迟参数化的网解模型,充分利用整网观测量,进行窄巷模糊度解算。试验表明,80%的测试能够在10个历元内完成初始化,99%的测试能够在40个历元内完成初始化。三频观测值可以明显加快宽巷和窄巷模糊度固定。

(4) 使用基于网解的反向RTK模型为距离参考站过远的流动站用户提供高精度位置服务。将流动站数据回传到数据中心,在服务端整网解算,避免常规网络RTK技术的大气延迟内插误差,且定位解算可用信息更加丰富。试验表明,基于网解的反向RTK的定位精度和固定率都明显优于VRS,其单GNSS解算也能实现4~5个历元内流动站固定率达到95%以上。利用三频数据,网解反向RTK算法优势更明显。

(5) 将用户回传数据进行反向RTK解算后,作为“流动参考站”参与整个参考站网络的区域误差建模,实现参考站网加密,提高大气延迟内插的精度和可靠性。试验中,流动参考站虽未明显提升大气延迟建模精度,但播发给用户的增强信息中可用卫星数明显增多,定位可靠性提高。

(6) 提出虚拟参考站格网的服务模式。VRS模式的实时在线用户数过多时,数据中心计算压力大。在参考站网络覆盖区域内划分虚拟格网,每个格网点作为一个虚拟参考站,数据中心只需生成格网点处的虚拟观测值。然后基于用户概略坐标,向用户播发相应格网点的虚拟观测值。在同一台设备上分别对两种服务模式进行压力测试试验表明,VRS平台在接入5000个用户时,软件CPU占用率已经高达78%;而虚拟参考站格网技术在接入8000个用户时,软件CPU占用率仅48%。

猜你喜欢

站间历元流动站
GNSS 移动基站技术在水运工程中的应用
山西师大获批数学博士后科研流动站
历元间载波相位差分的GPS/BDS精密单点测速算法
站间未设通过信号机的区间红灯转移问题探讨
Recent advances of TCM treatment of childhood atopic dermatitis
单线自动站间联系电路的改进
ZPW-2000A站间联系电路的改进
Clinical observation of Huatan Huoxue Formula in treating coronary heart disease with hyperlipidemia
Mechanism of sex hormone level in biological clock disorder induced acne and analysis of TCM Pathogenesis
基于AFC数据的城轨站间客流量分布预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