校企协同的IT人才工程实践能力培养体系
2022-11-26张文竹吴锦华冷自永
戴 平,张文竹,吴锦华,冷自永
(安徽信息工程学院, 安徽 芜湖 241000)
近年来,随着以物联网、大数据、人工智能等相关领域为特征的新经济步入了高速发展阶段,然而依靠传统教育模式培养出来的计算机类人才却无法从数量和质量上满足其发展的需求。本着以社会发展的需求、市场经济的需求、产业发展的需求以及学生未来发展的需求为先导,来决定教育教学的理念、目标、体制、运作过程和质量评估标准的理念。
为提高应用型本科院校学生工程实践能力,安徽信息工程学院以计算机与软件工程学院为试点,进行工程教育改革。在安徽省“卓越工程师教育培养计划”“大学生综合素质与能力培养教学体系的构建与实践”等质量工程项目的培育下,通过近五年的探索与实践,以产业、行业、企业、职业(简称“四业”)能力需求为目标,探索校企协同实践育人机制,将“四业”的需要同专业教育联系起来,把企业资源有效地利用到教学过程中,联合开展人才需求调研、共构培养模式、共制人才培养方案、共建课程资源与师资队伍、共评人才培养效果,构建了以需求为导向,校企协同的IT人才工程能力培养体系。
一、校企协同的IT人才工程实践能力培养体系
(一)培养体系的改革思路
通过引入产业需求、行业标准、企业技术以及职业对岗位的知识、能力和素养的要求,全面提升人才培养与社会需求的契合度,促进教育和产业的有效链接。同时,充分利用并融合企业在人才、技术和资源方面的优势,通过优化培养模式、重构人才培养方案、改革课程教学模式与方法、构建工程能力创新体系、完善工程能力教学机制及建立工程能力培养评价机制等多方面来构建校企协同的IT人才工程实践能力培养体系。
(二)培养体系的主要内容
1.优化人才培养模式。为了培养符合企业需求的应用型人才,有效提高学生的分析问题、解决问题与实践动手的工程能力,在充分研究及借鉴欧美应用科技大学办学理念和培养模式的基础上,优化人才培养模式,采用“2+1+1” 的三段式进行培养。第一阶段为数理基础及专业核心课程培养,该阶段核心目标是强化数理和专业理论基础,为学生后期专业学习打好扎实的基础;第二阶段为专业方向课程学习及实训项目开发能力培养,该阶段学生能力从基本技能锻炼进阶到项目开发,最后到岗位能力素养培养,逐步从基本知识能力过渡到软件应用能力最后到岗位职业能力。第三阶段为企业实习与毕业设计,在该阶段每个学生至少完成6个月以上对口企业实习的经历,通过企业实习使学生尽早地融入到社会企业文化当中,真实体验企业的职业要求,尽早建立职业发展规划,为就业做好准备工作。
2.重构人才培养方案。通过对产业需求、行业标准和岗位要求进行科学系统的调研,将产业对人才要求标准与专业人才的毕业标准在知识、能力和素质等方面实现统一。成立以高校教师与企业工程师为主的专项团队,参照软件工程知识体系,对50余家优质实习基地,校企联合调研计算机相关岗位群知识、能力和素养需求,系统梳理并构建形成人才能力模型,最终形成人才需求调研报告,据此重构专业所需的知识、能力和素质体系,构建了“1个培养基础+N个方向类型”的专业人才培养方案。
3.改革课程教学模式与方法。课程教学采用基础理论与主流技术相结合,构成工程能力培养的“点”。为了保障学生基础理论的学习不与最新行业主流技术脱节,定期让专职教师进入企业挂职,参与到真实项目,有助于了解企业的真实需求和当前行业主流技术,这样教师能够把当前主流技术应用到日常课程理论的教学与课程实验教学设计中,进而真正地培养学生具备扎实的理论知识和丰富的实践技能。
课程设计、专业核心课程、方向课程采用与项目结合,构成工程能力培养的“线”。优化基于项目的实践教学体系,按照能力递进培养,开发涵盖“课程项目、虚拟项目、真实项目、工作项目”等4个阶段挑战项目,有效弥补学生理论基础、职业能力、职业认同感等个体性差异方面的不足和实践教学项目层次单一的短板。通过项目化教学方式开展课程设计、专业核心课程、方向课程的教学,并自主研发了项目式教学支撑平台,有较为完善的项目和关键技术资源库及项目评价标准,学生按照项目流程规范完成过程产物及项目开发、测试与发布。
实习及毕业设计采用与行业、产业及职业能力相结合,构成工程能力培养的“面”。针对实习,要求每个学生至少完成6个月以上的对口企业实习,毕业设计要求学生的选题来源于企业实际课题。一方面提升了学生的企业实习效果和质量,另一方面由于毕业设计多数来源于企业的真实项目,不仅能够有助于培养学生在行业、产业与职业方面的能力,还有助于培养学生通过在校专业知识的学习解决“复杂工程问题”。
4.构建工程能力创新体系。基于主动实践,构建“学科竞赛、创新、创业”三位一体的工程能力的创新体系。在工程能力的培养过程中,通过让学生作为真正的主体,参与实践活动的各个环节,在充分尊重学生主体地位的基础上,通过学生和学生之间、教师和学生之间的交流,以学生自己动手为主,确定实验的对象、实验的方法、程序的设计及问题的分析等,进而达到激发和提高学生主体性、培养学生工程创新能力的目标。
一是培养创新的基础能力即专业技术能力与理论基础。将最新技术发展趋势、行业动态通过教学楼多媒体公布给学生,拓宽行业视野,同时将企业情景导入课程教学。二是构建第二课堂,通过学生参与竞赛、横向、纵向项目,引导学生进行积极创新思维的养成,激发创新意识,并通过培养工程实践能力,将创意转化为成果。三是组织教师与学生积极申报国家、省级大学生创新创业项目,培养学生创新精神。四是组织学生进行创业项目的孵化与培育,培养学生创业能力与企业家的素质。
为了鼓励学生参加学科竞赛、创新创业及科研项目等实践活动,建立了相应的学分置换体系,满足学生创新创业等个性化多样化的需求。
5.完善工程能力教学机制。基于校企协同,构建“平台、企业、学校”三位一体的工程能力教学机制。通过加强企业实习渠道建设,与科大讯飞、上海汉德等多家IT公司建立了工程能力协同培养机制,要求学生在校期间必须完成至少6个月的企业实习,使学生通过企业对口实习,进行实际工作能力与职业素养的锻炼培养。
6.建立工程能力评价机制。基于个性化教育,建立实习与工程能力培养质量的评价机制,建立包含实习率、专业对口率、岗位适合率、实习转就业率4个维度考评指标的实习质量评价机制。
一是通过实习率评价在校工程能力培养效果。第三学年秋季学期结束后,根据专业课程掌握程度与实践能力的强弱,建立分批次实习机制,确保学生在专业能力方面达到了实习岗位的条件,为专业对口率、岗位适合率、实习转就业率奠定了基础。 二是保证百分百的专业对口率。不管统招还是自联,实习内容必须要求与专业相关,否则不认可企业实习的周期。三是实时关注岗位适合率。结合学生实习周报反馈和辅导员企业走访双向渠道,实时获取学生实习最新状态,针对岗位不合适的学生,与企业联系实行换岗甚至更换实习单位。四是将实习转就业率作为评价实习基地及实习效果的重要标准。针对用人单位在进入学院组织招聘实习前,签订实习三方协议,保证实习转就业率。
二、成效
安徽信息工程学院计算机与软件工程学院构建的校企协同的IT人才工程实践能力培养体系,很大程度上提高了教育服务产品质量和服务水平,满足了人才市场及学生发展多样性的需求,在学生就业、竞赛获奖、专利及考研等方面都取得了较好的成绩。同时,其成果已推广至本校其他专业及其他院校同专业,形成了良好的示范效果。同时,直接推动了学院实践教学的组织体系、运行机制、落实载体、工作模式建设,为学院应用型人才培养模式的改革与培养方案的修订提供了实践依据,使学院创新人才的培养获得了理论上与方法论上的支持。该实践能力培养体系推动了毕业生就业工作,并取得了突出成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