塞上风光无限好 鲲鹏击浪展翅飞
2022-11-25王睿佳国网宁夏电力有限公司郭文英
■本刊记者 王睿佳 国网宁夏电力有限公司 郭文英
电网建设 敢教日月换新天
十年,一场绿色革命席卷塞北大地;十年,一卷青绿画轴铺展宁夏电力。
党的十八大以来,国网宁夏电力有限公司(以下简称“宁夏电力”)肩负央企责任担当,扛起时代历史使命,深入贯彻落实中央决策部署,立足宁夏实际,秉承着“人民电业为人民”的宗旨,为“建设美丽新宁夏、共圆伟大中国梦”贡献着新时代的磅礴力量,书写着电力传奇。
电网建设 敢教日月换新天
鸿鹄之志带起阵阵涟漪、满腔热血卷起电力大潮。
2013年,宁夏电力以全新的视野提出了“三年再造一个宁夏电网”发展战略,旨在通过前所未有的建设规模和大跨度的电网建设提速,全面提升电网技术装备水平、促进电网健康安全发展,打造坚强电网。规划显示,至2015 年,宁夏电网建设规划投资达193 亿元,较2010 年—2012 年电网投资增长270%。一时间,“建设更加‘强健’的电网‘骨骼’、引入更加‘智慧’的电网之‘心’”在万余名宁夏电力员工心中激起阵阵涟漪,奏响了宁夏电力发展的最强音。
2013 年,该公司圆满完成主网架和配电网滚动规划,沙湖等4 个750 千伏项目均获核准,新开工110 千伏及以上线路和变电容量“双双过千”,实现了历史性突破,展现了敢为人先、勇于创新的精神风貌。
2015 年,沙湖750 千伏变电站工程竣工投运;太阳山、黄河—贺兰山二回、太阳山—六盘山—平凉等750 千伏输变电工程项目、永丰等13 个330千伏输变电工程也在如火如荼地稳步推进,宁夏电网建设驶入了“跨越”发展的快车道。
到2018 年,宁夏电网“A”字型输电网络基本形成,一张以750 千伏双环网为骨干、各电压等级协调发展、覆盖全区的交直流混联坚强智能电网,在塞上江南的热土上徐徐铺开。
2021 年,宁夏电力建成投运750 千伏妙岭变等事关能源转型的重点工程,宁夏电网750 千伏“品字型”骨干网架初具规模。新能源装机规模突破2800万千瓦,年发电量超过450亿千瓦时,新能源利用率位居全国前列,在全国率先实现新能源全流程一站式并网服务。
同时,该公司加强新能源电网技术攻关,超前开展宁夏“风光储输一体化”及“源网荷储一体化”关键技术等新领域、新技术的重大前沿性课题研究。宁夏电力在攀登“建设中国特色国内领先的能源互联网企业”这一宏伟目标的高峰中,发挥“小省区、强电网、大送端”的优势和特色,走在前、作表率,多年受自治区发文表彰,荣获全国五一劳动奖状、全国模范劳动关系和谐企业、全国“安康杯”竞赛优胜企业等荣誉,并获评“宁夏杰出企业”。
今年8月5日,宁夏电网建设史上的又一重要里程碑——青山750 千伏输变电工程建成并顺利投运。青山750 千伏输变电工程是宁夏第10 座750千伏输变电工程。
根根银线编织的宁夏电网,犹如一颗颗璀璨的明珠,承载着收获与期望。十年前,宁夏境内有3 座750 千伏变电站,750 千伏交流输电线路7 条,总长320.517 千米。目前,宁夏750 千伏变电站已达10座,750千伏交流输电线路已达42条,长度达到3714.115千米。宁夏在全国率先形成覆盖全区的750 千伏双环网主网架结构,正在加快向“清洁低碳、安全高效、智慧共享、坚强送端”的现代一流电网迈进。
宁电外送 绘就美丽新画卷
宁夏煤炭储量居全国第六,同时蕴含着丰富的风能、太阳能等资源。作为煤炭大省,宁夏既要当好全国经济的“压舱石”,又要争当能源革命、电力外送的排头兵。
近年来,宁夏新能源呈现出“发展快、消纳好、外送强、云服务”的特点,吸引了国内外众多上下游产业落户于此。宁夏电力结合宁夏地域实际,借助直流外送通道实现新能源大范围优化配置,在提升新能源有效消纳的同时,大幅提升了直流外送通道利用水平。作为“西电东送”战略的重要送端,宁夏电力外送连续六年实现了百亿级阶梯式增长,位于全国前列。
2016 年8 月24 日,±800 千伏灵绍特高压直流输电工程正式投运。源源不断的电能通过1722千米长的线路,输送至浙江绍兴。灵绍直流是加快推进大气污染防治行动计划12 条重点输电通道建设项目之一。作为“西电东送”重要项目,灵绍直流每年可向浙江输送电量达500 亿千瓦时,可满足浙江全省近9%的用电需求。去年,灵绍直流利用小时数达到6229 小时,居全国特高压直流工程首位;全年外送电500 亿千瓦时,其中新能源电量占比达29.9%。到2021 年,宁夏“西电东送”十年来的外送电量突破5000 亿千瓦时,为宁夏GDP 及各类经济效益增长贡献超1100 亿元,增加社会就业岗位5万余个。
今年,宁夏电力始终从政治上考量,自觉在大局下行动,坚持内供外送“双线作战”,在确保自治区稳经济保增长促发展的同时,为服务全国保供大局积极贡献电网力量;认真做好电网运行维护和跨区域电力保障供应工作,所辖±800 千伏灵绍直流、±660 千伏银东直流两条特超高压外送工程“火力全开”、持续发力,全力保障向浙江、山东的电力供应,积极支持华东、华北地区工农业生产和居民用电。
不仅如此,在多番研究论证后,宁夏电力向自治区提出了“十四五”规划建设宁夏至华中(湖南)±800 千伏特高压直流输电工程的建议。工程将推动宁夏电网外送能力从1400 万千瓦提升到2200 万千瓦,“宁电入湘”工程输送新能源电量占比将超过50%,从根本上解决宁夏新能源并网消纳难题。2021 年12 月,“宁电入湘”直流工程最终列进国家“十四五”电力规划,居国家“十四五”开工建设9条直流工程前列。
2022 年1 月,党中央明确了建设以大型风光电基地为基础、以其周边清洁高效先进节能的煤电为支撑,以稳定安全可靠的特高压输变电线路为载体的新能源供给消纳体系。“宁电入湘”工程是宁夏电力贯彻落实党中央指示精神、推动自治区能源转型发展的最好体现。
勇担使命 共圆乡村振兴梦
党的十八大以来,宁夏实施精准脱贫,激发群众潜能,做实“两不愁、三保障”,培育壮大“造血”产业,贫困人口大幅减少,贫困县区陆续“摘帽”……从六盘山到黄河岸边,宁夏电力见证着中国减贫奋进的奇迹。
党的十八大以来,习近平总书记两赴宁夏考察,擘画“建设美丽新宁夏、共圆伟大中国梦”的蓝图,赋予宁夏建设“黄河流域生态保护和高质量发展先行区”的重大使命。
牢记总书记嘱托,宁夏电力全力服务乡村全面振兴样板区,助推科技创新高地和现代产业基地快速发展,当好宁夏能源转型发展的引领者,为美丽新宁夏焕发新的勃勃生机注入了强劲的发展动能。
宁夏西海固地区素有“苦瘠甲天下”。1997年4月,时任福建省委副书记的习近平同志到宁夏调研东西协作对口帮扶工作,被西海固的贫困所震撼,作出了影响深远的战略决策——将西海固的贫困群众吊庄搬迁到银川河套平原待开发的地区,建设新家园,并亲自命名为“闽宁村”。
如今,闽宁村发展成了闽宁镇,曾经“天上无飞鸟,地里不长草,十里无人烟,风吹沙粒跑”的“干沙滩”,已成为令人羡慕的“金沙滩”。“我是第一批从西海固山区搬迁到闽宁村的移民户之一。这里的变化我太了解了。从最开始的十几户到现在的6 万多人,闽宁镇如今的精气神可真是不一样了!”走在原隆村的生态移民区,电视剧《山海情》中马德福的人物原型福宁村原党支部书记谢兴昌告诉笔者。
宁夏银川供电公司带电作业人员以不停电作业完成业扩工程。 (李泽赓 摄)
原隆村村头巷尾,一排排蓝色的光伏板闪耀着。“10亩葡萄、5亩蔬菜,我家一年收入超过10万元,比刚刚搬来时收入增加了20 倍,日子越过越好呢。”马志梅掰着手指细数家里的收入账。原隆村在贺兰山脚下,村里多家葡萄酒企业不断发展壮大,吸纳着更多像刘莉一样的移民户就近务工就业。这些企业不仅是村里的风景线,也是“摇钱树”,“供电企业是闽宁镇快速发展的幕后英雄。”谢兴昌说,“20 多年来,供电企业一直是无条件支持,让咱这里的村民、企业在第一时间用上电、用好电。他们都是好样的!”
一个个移民新村相继出现,成为宁夏脱贫攻坚成效的缩影,公路、自来水、动力电、互联网……深山大岭不再是阻隔,视听闭塞在消弭,发展差别的沟壑在拉平,产品和资金快速流动,市场拓展开来,年轻人回归、留下……现代化基础设施带来技术和投资,也带来广阔的眼界、开放的思维方式,打通发展的路径——乡村便有活力,便有未来。
无论是移民的生活、种植、养殖,还是落户的扶贫企业,样样都离不开电。在各个村移民搬来之前,供电公司已经为他们的新家通上了电。为了最大限度地安置移民,宁夏启动红寺堡扶贫扬黄灌溉工程。宁夏电力相继为各级扬黄泵站建起了1 座330 千伏变电站、2 座220 千伏变电站、7 座110千伏变电站,架通了输电线路。有了可靠的电力供应,黄河水通过4 级泵站上扬了300 多米,流入这片希望的土地。
2021 年,宁夏电力贯彻脱贫攻坚与乡村振兴工作部署,持续加大农网建设投入力度,推动农村电网巩固提升工程和智慧农业试点,着力提升农村地区电力普遍服务水平和乡村用能电气化水平。
据悉,2012 年—2020 年,宁夏电力累计投资农网升级改造工程达57.36 亿元,助力闽宁镇获“全国脱贫攻坚楷模”称号,宁夏电力固原供电公司扶贫工作专班获“全国脱贫攻坚先进集体”称号。进入2021 年,宁夏电力大力推进农村电网现代化,农业生产、乡村产业和农村生活电气化,实施“闽宁山海情”乡村电气化振兴工程,全面服务乡村振兴战略。
乘着新时代的东风,宁夏电力人正以坚如磐石的信心、只争朝夕的劲头、坚韧不拔的毅力,逐梦新征程、奋斗创未来。在推进“两个一流”征途上,踔厉奋发、笃行不怠,担当作为、勇毅前行,以更加非凡的胆略和气魄谱写新的壮丽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