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全自动奶温监测器在新生儿病房喂养中的应用

2022-11-25胡青霞雷倩涂慧琴梁小丽刘桂兰李欣

医疗装备 2022年21期
关键词:监测器全自动母乳

胡青霞,雷倩,涂慧琴,梁小丽,刘桂兰,李欣

新余钢铁集团有限公司中心医院 (江西新余 338001)

新生儿病房中的新生儿生长发育不完善,全 身各系统并发症的发生风险高,合理的营养支持是增加其生存率的重要条件,关乎近期生长和疾病转归[1-2]。奶粉或母乳是新生儿营养摄入的重要来源,过低的奶温会对新生儿的胃肠道蠕动造成影响,导致腹泻、消化不良等情况的发生;同时新生儿的口腔黏膜嫩薄,过高的奶温会损伤黏膜,影响其食欲[3-4]。护理工作中多将奶瓶放于脸部或将奶液滴到手背,通过感觉进行奶温的测试和判断,但护理人员的体温不尽相同,即便是同一个人在不同季节的温感也会有所差别,因此凭借感觉测温的方法科学性不足且容易出错。为解决上述问题,我院在新生儿病房中使用全自动奶温监测器,旨在提高新生儿饮食安全性,现报道如下。

1 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

选择2020年4月至2021年3月于我院新生儿病房住院的新生儿120例,采用随机数字表法分为两组,每组60例。观察组男34例,女26例;胎龄30~35周,平均(31.37±1.82)周;23例出生体重<2 kg,37 例出生体重≥2 kg;早产儿31 例,高胆红素血症15 例,呼吸窘迫综合征12 例,其他2 例。对照组男36 例,女24 例;胎龄30~35 周,平均(31.41±1.78)周;25 例出生体重<2 kg,35 例出生体重≥2 kg;早产儿28 例,高胆红素血症14 例,呼吸窘迫综合征11 例,其他7 例。两组一般资料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具有可比性。本研究经医院医学伦理委员会批准。

纳入标准:在新生儿病房住院,需经口喂养;新生儿生命体征平稳且时间>24 h;家长签署知情同意书。排除标准:孕妇存在严重妊娠期合并症;父母存在语言交流障碍或严重社会问题;需接受外科手术、有创呼吸机治疗;出生体重<400 g;接受安慰性治疗。

1.2 方法

两组均接受常规护理:每天的8:00~22:00送母乳至无陪护病房,要求家长依照取乳顺序将母乳做好便于护士辨识的标记,吸奶器中残存的初乳用蒸馏水冲洗;3~4 ℃保存条件下,母乳应于24 h 内食用,室温下保存,母乳应在4~6 h 内食用;按照取乳先后顺序喂养,在37~40 ℃温水中加热母乳,每个新生儿使用单独奶瓶,严格手卫生,避免交叉感染。对照组采用常规手腕测温、水温计测奶温等方法,护理人员感觉奶温适宜后用注射器抽取,喂养给新生儿。观察组使用Piccono 牌全自动奶温监测器(中国台湾),测定母乳温度为40 ℃后用注射器抽取并喂养。

1.3 观察指标

(1)口腔烫伤率、奶液污染率:统计喂养期间患儿口腔烫伤与奶液污染发生情况。(2)并发症发生率:记录两组喂养不耐受、胃肠道反应、院内感染及败血症的发生情况。(3)家长喂养满意度:指导两组家长填写我院自制新生儿喂养满意度量表,该量表Cronbach's α 系数为0.875,重测信度为0.891,包含喂养方法、喂养时效、人性化服务、喂养后护理4 个方面共25 道单选题,采用1~4 分四级评分法,总分100分,≥90分为非常满意,75~89分为满意,61~74 分为基本满意,25~60 分为不满意,总满意度=(非常满意例数+满意例数+基本满意例数)/总例数×100%。(4)生长发育情况:于干预前、干预1 个月后,记录两组身高、体重、头围。

1.4 统计学处理

2 结果

2.1 口腔烫伤率、奶液污染率

观察组口腔烫伤率、奶液污染率均低于对照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见表1。

表1 两组口腔烫伤率、奶液污染率比较[例(%)]

2.2 并发症发生率

观察组并发症总发生率均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见表2。

表2 两组并发症发生率比较[例(%)]

2.3 家长喂养满意度

观察组家长喂养满意度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见表3。

表3 两组家长喂养满意度比较

2.4 生长发育情况

干预前、干预1个月后,两组身高、体重、头围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干预1个月后的身高、体重、头围均高于干预前,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见表4。

表4 两组生长发育情况比较(±s)

表4 两组生长发育情况比较(±s)

组别 例数 身高(cm)干预前 干预1 个月后 t P对照组 60 45.32±3.14 49.86±3.26 7.769 0.000观察组 60 46.01±2.98 50.41±3.71 7.162 0.000 t 1.235 0.863 P 0.219 0.390组别 例数 体重(g)干预前 干预1 个月后 t P对照组 60 1 952.25±125.34 2 506.95±130.25 23.770 0.000观察组 60 1 958.65±126.33 2 546.25±132.04 24.907 0.000 t 0.279 1.641 P 0.781 0.03组别 例数 头围(cm)干预前 干预1 个月后 t P对照组 60 29.26±2.11 32.01±2.14 7.088 0.000观察组 60 29.65±2.06 32.60±2.25 7.491 0.000 t 1.024 1.472 P 0.308 0.144

3 讨论

新生儿对营养的数量和种类均有着较高的需求,母乳中胰岛素样因子、表皮生长因子等营养性因子可为新生儿提供充足的营养供给;同时,母乳中含有分泌型免疫球蛋白A、溶菌酶等抗感染因子,可为发育尚未完全的新生儿提供抗感染能力,降低新生儿患病风险;此外,母乳中特有的牛磺酸,可促进新生儿的视网膜发育,卵磷脂、鞘磷脂等物质可降低代谢综合征风险[5-6]。

为了促进母乳喂养率的提高,我院在新生儿无陪护病房设立了哺乳室,购入了可模拟新生儿吮吸的电动吸奶器,但因储存、加热温度等问题的存在,使得哺乳室并未完全发挥作用。本研究中观察组采用全自动奶温监测器测量奶温,对照组依据护理人员主观感受测温,结果显示,观察组新生儿口腔烫伤率、奶液污染率、并发症总发生率低于对照组,家长喂养满意度高于对照组,表明全自动奶温监测器在新生儿病房喂养中具有着积极的应用价值。传统测温方法多是使用温度计、手背感受等方式,但不同护理人员的温度感受有着一定差异,加之季节和环境温度的变化会造成主观感受的偏差,可能会使得奶温过高,烫伤新生儿口腔,奶温过低时则会引发新生儿便秘、腹泻等胃肠道反应;同时,人工测温过程中奶液会与温度计或护理人员发生接触,增加了奶液污染风险。全自动奶温监测器无需人工干预,可准确、快速测定奶温,且测温过程中奶液无需与环境接触,从而有效降低了口腔烫伤、奶液污染的发生风险[7-8];全自动奶温监测器能够即时、准确监测奶温,便于护理人员调整奶液温度,可最大限度保留母乳中的有效成分,避免温度不适宜造成的营养成分流失,从而使新生儿获得充足的营养支持,改善整体生理机能,减少并发症的发生[9-10]。科学、合理、便捷的测温和喂养方式,能够使家长感受到新生儿被关注和重视,从而有效提高喂养满意度,对后续护理工作的开展起到积极作用。本研究结果显示,干预后,两组新生儿身高、体重、头围均高于干预前,但组间无明显差异,提示新生儿病房喂养中无论使用何种方法测奶温均可促进新生儿生长发育。其原因在于,无论是使用采用常规手腕测温、水温计测奶温方法,还是使用全自动奶温监测器测奶温均不会影响乳液中营养物质,因此在新生儿饮用奶液后不会影响营养摄入,利于促进其生长发育;此外,采用全自动奶温监测器测奶温不仅可避免奶温过高损伤新生儿口腔黏膜,还可避免奶温过低导致新生儿发生腹泻,同时可避免污染奶液,降低并发症发生风险,可确保新生儿喂养安全性,一定程度上可缓解新生儿母亲的焦虑、抑郁情绪。

综上所述,新生儿病房喂养中使用全自动奶温监测器具有明确的积极价值,能够减少口腔烫伤与奶液污染的发生,有助于减少并发症的发生,并可提高家长喂养满意度,有效促进新生儿生长发育。

猜你喜欢

监测器全自动母乳
洛阳市住院产妇母乳捐献知信行的调查
咔吱兔的全自动生活
一种适用于柔直换流站阀厅避雷器在线监测表计的研制
一种全自动鞋底清洁机的设计
全自动洗衣机
3300/20双通道轴向位置监测器探头的安装与调试
英国共享母乳引争议
全自动快换装置精准对接技术
健身监测器
纽约首设“母乳捐赠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