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原运动员上肢损伤心理致因及心理干预思考
2022-11-25周东滢
曹 钧,周东滢
(西藏民族大学体育学院 陕西咸阳 712082)
引言
近年来,高原运动在全世界范围内受到重视,越来越多的运动队将运动员送到高原地区进行训练。但正是因为高原地区特有的环境因素,高原训练过程中的不合理性导致运动员更易发生运动损伤,上肢损伤作为运动损伤中较常见的一种,严重影响了运动员的身体健康,进而有损心理的健康发展。
上肢运动损伤阻碍了运动员创造优异成绩,也决定了运动员能否继续完成运动生涯。致使运动员出现运动损伤除了器材、场地、气候等环境因素,以及热身活动不足、训练过度、训练方法错误等训练因素,学者们意识到心理因素在运动员的运动损伤中同样发挥着重要作用,出现了越来越多的将心理干预融入于物理治疗的方案。对于运动员来说,自身价值与竞技场上的表现紧密地联系在一起。运动员出现损伤后,应积极探索心理致伤关键性因素。其中不正确的运动动机、严重的应激反应、运动焦虑的激化、人格特征与心理准备活动不充分等都是能够导致运动员加速运动损伤的心理致伤因素。现有的研究成果表明,现代医学的快速发展大大缩短了运动损伤的康复时间,同时合理的心理干预手段有助于减少运动员的负面情绪与损伤焦虑,提高应对能力,更快缩短损伤恢复时间,达到全面康复。针对以上心理致伤因素,采取提高自我认知水平、树立正确的运动动机、加强对心理技能的训练、设置可实施的康复目标与增加相关的社会支持系统等手段对高原运动员的上肢损伤进行心理康复干预,成为预防或者加速损伤康复的重要手段。
一、相关研究分析及原理概述
(一)高原运动训练原理及心理意义
高原地区平均海拔2300-3000m,氧分压仅为海平面的75%左右,海拔高度每升高100-150m,气温降低约1℃,VO2max将下降1%。低压缺氧环境结合运动训练达到双重刺激,有计划地进行运动员系统性阶段训练,促使运动员应激反应强烈产生,调动机体潜在机能,产生一系列生理适应性反应[1]。使得血红蛋白与肌红蛋白、线粒体的数量增多,增强体内氧化酶活性,提高血液及肌肉中的运输氧能力,组织细胞在缺氧情况下的分解、供能能力增加,有助于提高运动员身体的抗缺氧抗乳酸能力,提高机体耐力及体力素质。此外,高原训练有助于加强运动员的心理韧性,增长运动员的自信心、拼搏精神以及耐受耐挫能力,加速人体大脑分泌内啡肽及脑源性神经营养因子(简称BDNF),调节人体感受,有助于训练后压力释放,痛苦得以缓解,并愉悦身心。
(二)高原运动损伤及上肢损伤原理
高原地区特有的环境会导致运动员体重减轻,骨骼肌组织部分丢失,肌肉萎缩;缺氧环境降低了运动员肌肉血流量以及蛋白质合成能力,血液中红细胞和血红蛋白的增加会导致血液黏性上升,体循环与肺循环从而发生改变,阻力增加,血流速减缓,甚至形成血栓[1]。此外,运动员在高原训练时,运动强度降低,绝对运动量减少,使得运动员的肌肉神经应激性较平原训练有所减退甚至消失。而且在高原地区容易出现机体疲劳,且不宜恢复,更易发生肠胃功能紊乱、发烧感冒,甚至心电图出现紊乱、尿血等现象。
人类为适应复杂灵活的现代工作而进化机体,上肢肌肉组织丰富,骨骼关节结构精密,包括手部、腕、小臂(前臂)、肘、大臂(上臂)和肩。运动员进行的每一项训练都离不开上肢的参与,因此上肢对于运动员至关重要[2]。运动员的上肢根据不同运动项目会出现不同损伤类型。体操、投掷、游泳及举重等项目的运动员肩袖部位容易出现损伤,包括肩活动受限及关节疼痛;标枪、吊环、单杠及举重运动员易出现肱二头肌肌腱腱鞘炎,急性发作时期运动员的肩前部甚至整个肩部都会剧烈疼痛;登山运动员容易因损伤到胸长神经而引发翼状肩胛症;古典摔跤运动员因摔跤时出现前臂外旋或肘关节僵硬,则会出现肘关节损伤或手臂韧带撕裂;射箭运动员因长期保持固定动作、反复机械训练,会导致肩部肌肉拉伤及三角肌损伤。高原环境下人体肌肉的萎缩与敏感性较差,更容易造成运动员的上肢损伤。
(三)高原运动损伤与上肢损伤研究情况及分析
通过西安交通大学第二附属医院的相关专家对部分西藏专业运动员进行问诊,对他们的年龄、运动等级、训练年限及运动类型进行咨询、整理,了解他们曾经或近期出现的运动损伤情况,对损伤进行诊断、性质界定,总结出现损伤的时间段及原因,以及对今后训练是否产生影响、是否因为运动损伤出现焦虑及抑郁现象进行归纳整理。
表1:访谈对象样本基本情况(N=110)
表1数据显示,本次问诊对象包括西藏高原从事专业训练的运动员男性40人,女性70人,年龄位于17-22岁之间,训练年限均为6-10年,其中共有58人曾出现或近期出现过运动损伤,男性共24人,占比60%,女性共34人,所占比例48.57%,说明男性相比女生更易出现运动损伤。
表2:运动损伤发生时间段(N=58)
表2数据显示,这58名运动员运动损伤所发生的时间段有所不同,其中共20名运动员在业余活动中发生损伤,占比34.5%;16名运动员于课外训练时出现运动损伤,占比27.6%;14名运动员则在比赛竞技期间发生了运动损伤,占比为24.1%;还有8名运动员在专业术科中发生运动损伤,占比13.8%。说明相比拥有专业设备且伴随着教练指导的专业课,运动员更容易在没有这些条件的业余活动中发生损伤。
表3:运动损伤的项目分布特征(N=58)
表3数据显示,接受问诊的专业运动员所长期训练的运动项目存在着很大的不同,而导致运动员发生损伤的项目比例也有较大差异,其中古典摔跤运动员共有11人发生运动损伤;射箭与中长跑运动员中均有9人发生运动损伤;标枪与足球运动员均有5人发生运动损伤;竞走与登山项目各有4名运动员发生运动损伤;篮球项目有3名运动员发生运动损伤;滑雪、马术与自行车项目损伤人数较少,均只有2名。
表4:运动损伤的部位分布(N=58)
表4数据显示,在对西藏高原专业运动员出现损伤的部位进行询问与概括后,发现主要集中于下肢部分中的膝关节、足踝部,躯干部分的腰腹部,以及上肢部分中的肘关节、肩关节、手腕及手臂。其中躯干部分损伤共3人,占比5.2%,下肢部分损伤共有25人,占比43.1%,上肢部分损伤共30人,占比51.7%,这些数据说明西藏高原运动员的运动损伤相对更多出现在上肢部位与下肢部位中。
表5:造成高原运动员运动损伤发生的因素(N=58)
表5数据显示,造成高原运动员发生运动损伤的因素多样,其中各有12名运动员在准备活动不充分、注意力分散这两个因素影响下出现损伤;有11名运动员称自己因为训练过度造成了运动疲劳,从而导致损伤出现;10名运动员则因为情绪紧张导致受伤;另有8名运动员的身体状况出现不适,导致了运动损伤的发生;此外,包括天气、场地、器材等外界因素造成运动员损伤的共有5人。说明运动员自身训练时的不规范,是导致发生运动损伤的主要因素,但心理因素也深刻影响着损伤的发生,同时,外界环境因素也必不可少,均不可忽视。
表6:运动损伤的影响程度以及对心理影响程度(N=58)
表6数据显示,发生运动损伤的58人中,有9人认为这些损伤可能严重影响自己的体育生涯,其中7人出现过焦虑及抑郁症状,表示曾对体育生涯充满绝望,认为命运不公平等消极想法;共有35名运动员认为现有的损伤对今后的训练存在影响,其中29人出现过焦虑及抑郁症状;仅有14人认为损伤较轻,暂时不会影响今后训练,但仍有2人出现过焦虑抑郁症状,他们担心自己会再次受伤;剩余20名运动员无焦虑抑郁情况出现,他们认为损伤并没有那么不幸运,可以借此机会进行休养调整。
针对以上问诊研究结果,关注高原专业运动员运动损伤原因,并对最容易出现损伤的运动项目加以留意,多加保护,并予以运动员相适应的心理干预,保证运动员的身心健康。
二、高原运动员上肢损伤相关心理致伤因素及分析
(一)不正确的运动成就动机
动机是指形成于人的头脑中,能够引起并维持、激发或抑制一个人的某一活动的心理动因或者内部动力。作为运动员完成目标的动力源泉,动机成为一项必要前提。相关研究表明,不正确的运动动机会导致运动员的情绪不稳定,心理状态发生变化,不能完全发挥自身水平[3]。
部分运动员为了自己的成功欲望得到满足,或得到肯定与尊重,会忽视自身接受能力与身体素质,在训练、比赛时忍受各种伤痛,强行完成,急于求成,尤其高原环境中忍受上肢肌肉的不适、氧供给不足,极易出现过度疲劳,导致中枢神经系统的调节功能出现紊乱,运动员的本体感受器技能下降,最终导致损伤。同时,在高原地区的训练会因为身体素质的不适应,无法做到与平原同等水平,高水平运动员抱负远大,对待自我要求有着完美主义倾向,所以会对自己过度苛刻,高强度、高标准与强制训练会造成过犹不及的结果,使得机体更容易出现运动损伤,甚至过早结束运动生涯。此外,在对抗性比赛中存在为了取得胜利而贴身紧逼、故意冲撞的运动员,会造成其他运动员不同程度的上肢损伤甚至更严重的损伤。
(二)严重的应激反应
应激是一种复杂的心理过程。某环境之所以会诱发应激反应,是因为人们觉察到此环境可能会造成伤害。而体育比赛的本质就是一个应激环境,运动员对体育比赛进行认识与评估,成为他们发生运动损伤与否的重要因素[4]。
2000年Astrid Junge归纳与总结了前人研究成果,提出“交互理论模型”(图1)。此模型指出,运动员对所处的环境做出的应激反应,包括针对生活事件的心理社会应激、情绪状态等,这些因素交互作用,共同决定了运动员是否发生运动损伤。在实际情况与自身能力之间出现不平衡,运动员的应激反应发生,这种情况通常可反映运动损伤发生的几率。相同的比赛环境下,部分运动员会将这一比赛与自己的前途紧密联系,因此过分担忧,容易肌肉紧张,视野缩小或注意力分散,导致运动损伤,另一部分运动员则会将比赛看成是学习和锻炼的绝佳途径,因此可以放松情绪,较少出现损伤。此外,运动员生活中的一些应激事件,如恋爱与婚姻问题,亲友的病亡,人际关系出现危机等,使运动员情感冲动、自控能力变差,严重影响情绪状态,进而影响神经系统,导致大脑功能紊乱,同时带来的生理变化会使得运动员大大降低动作的协调性与灵活性,注意力涣散、精神疲惫,导致运动损伤发生。
(三)运动焦虑的激化
运动焦虑是一般在日常训练和比赛中运动员表现出的一种担忧,主要针对当前已经存在或预估即将出现的一些潜在威胁情景。运动员的心理状态与焦虑息息相关,也与运动员情绪变化与调节相关[5]。过度的焦虑会激化运动员的情绪障碍,注意力难以集中,增加对抗肌群与协同肌群协同运动的难度,容易出现上肢肌肉紧张,最终运动失调,反应变迟钝,灵活性与准确性明显降低,对运动员的正常心理活动及主观感觉造成了阻碍,最终导致受伤。安德森的实验研究数据表明,一个人的反应速度在危险情况下较慢,这种犹豫与延误,也容易导致运动损伤。长期在高原地区训练,会导致机体体重下降、肌肉萎缩,造成过度疲劳,发生感冒、肠胃不适等症状,高原地区运动员在训练途中面对身体变化,焦虑更为激化,注意力无法集中于训练及比赛上,更易发生运动损伤。
(四)人格特征的影响
人格心理学中赋予“人格”的概念是:一种较为显著的倾向性,由个体内在行为表现,主要表现在个人在不断变化之间的综合,具有一致性以及持久自我的连续性,是个体在社会化过程中形成的独具特色的身心组织[6]。运动心理学家Williams和Andersen于1988年提出了“应激损伤模型”(图2),并于1998年对此模型进行了修订。该模型认为人格特征影响着运动员出现损伤的情况。研究者发现,具有攻击性、外向型人格的运动员更容易受伤,胆汁质气质类型的运动员缺乏自制,多血质气质类型的运动员虽然思维灵敏但注意力低下,相比安静且不好动的粘液质气质类型运动员,更易受伤;心境状态消极,稳定性较差,意志脆弱,敏感多疑的运动员更容易受伤。具有这些人格特征的运动员因为容易受到周围环境、动作难度、生理状态的影响,表现出烦躁、不满的情绪,导致应激反应强烈,影响动作反应速度,动作协调能力下降,导致错误率提高,心理状态与机体无法达到匹配,当出现意外事件时,无法启动有效的自我保护机制,从而受伤。
三、高原运动员上肢损伤的心理干预措施
运动员在出现损伤后的心理反应一般分为五个阶段,高原运动员出现上肢损伤后的反应与之相同[7](P123)。第一阶段是否认,“不是我”。此时运动员会拒绝承认自己受伤。第二阶段是愤怒,“为何是我”。因为需要暂停训练,运动员会出现恐慌、自怜,尤其需要他人的支持。第三阶段是许愿,“God save me”。运动员会自我允诺一些无法实现的愿望,如肩部疼痛立刻消失等,但如果一段时间过后,损伤情况并未好转,运动员必将退回至第二阶段——愤怒,由此造成更严重的心理压力。第四阶段是抑郁,“自我怜悯”。运动员容易出现逃避教练、回避队友等现状。第五阶段是承认,“接受现实”。积极状态下的运动员会计划如何进行康复训练,并早日回归训练场,但会存在相应的心理冲突。针对这一系列心理反应,进行机体康复训练的同时进行心理干预便显得至关重要。
(一)进行积极自我谈话并提高自我认知
自我谈话指运动员表达自己的情感、信念及看法,在任何地方选择公开或非公开的方式,指导、强化自我。自我谈话内容可以是与技术相关的具体任务陈述,也可以是对自己的激励。自我谈话的原因是为了构筑与发展自我效能、获得技能、创造并改变心境、保持注意力集中及努力[8]。积极的自我谈话可以直接影响运动员在恢复期的感知方式,培养自信心,积极投入康复治疗。
引导运动员对所处运动环境进行正确的认知与评价,是有效预防运动损伤的重要方法。通过正确的指导,降低运动员在赛场上的紧张,对赛场环境具有一个明确的认识,同时明确自己专项运动的特点,熟练技术要领,做好充分的热身准备,舒展肩部肌肉,活动手腕、肩关节、肘关节,避免损伤的发生,同时也能在不幸发生损伤时进行正确应对。
(二)树立正确的运动动机
满足运动员的需求,是有效树立正确动机的关键。根据马斯洛需求层次理论,运动员的第一需求包括了接受刺激并追求乐趣。教学安排不可过分枯燥,训练方式多样化,制定合适的难度,允许运动员有更多的自主权,以此激发运动动机。其次,运动员具有归属于一个集体的需求。运动员需要在团体中帮助与被帮助、关心与被关心,需要被集体认可与包容,在日常生活中通过实现集体的目标与荣誉来激发运动员的运动动机。最后,实现自我价值并展示自我才能的需求位于最高层次。在日常训练中鼓励受挫的运动员,激励他们提高自我价值,可通过积极强化,如奖状、奖杯等,也可通过消极强化,撤销消极的结果鼓励特定行为,以这两种方式对运动员进行激励,同时加强运动员的职业道德与精神文明,牢记健康第一的正确动机。
(三)加强相关心理技能训练
心理技能训练是指一种运动员的心理以及个性心理特征被加以目的性、计划性影响的过程,是运动员对自己的行为习惯学会控制、调节的一种特殊手段,对运动员的身体素质进行控制、影响,对战术水平、技术技巧进行改善和体现[9]。运动员达到最佳状态、取得优异成绩、减少损伤的前提就是运动员的心理健康状态必须适应比赛要求。
1、加强放松训练强度
有效地进行训练前后的身心放松,可以预防并减轻高原训练时运动员出现上肢损伤。训练前后运动员进行科学拉伸,预热性拉伸与恢复性拉伸若在暗示语或引导语的作用下进行,使运动员的精神状态率先得到放松,同时,利用言语进行自我催眠,使机体释放更多潜能,身体协调能力不断提升,舒缓肌肉与软组织,避免因过量运动机体出现僵化从而出现上肢运动损伤。
早期德国精神病学家舒尔茨提出了自我放松训练法。高原环境下运动员机体始终处于相对紧张状态,上肢肌肉也相对紧绷,所以受伤运动员应选择最舒适的放松姿势,如仰卧,采取积极、振奋精神的言语进行引导,如“我休息得非常好,上肢的肌肉在慢慢放松”“我认为自己非常积极,有信心恢复好并参加比赛”等,调节呼吸,放松肌肉,改善植物性神经系统的功能,身体中枢神经系统的兴奋性得以降低,或者将注意力集中于自我暗示及他人暗示上,降低由于紧张而引起的能量消耗,使身心得以休息,运动损伤得以减少,运动损伤康复加快。
2、加强注意力集中训练并进行系统脱敏训练
注意力集中是不为其他内外刺激的干扰而分心,能够将一个目标全神贯注完成的能力,包括意志强度、注意力集中强度、意志延长以及注意力集中延长[10]。注意力对于运动员十分重要,除了取得优异成绩,更重要的是可减少运动损伤。
系统脱敏训练作为最常用的心理治疗法之一,一般适用于特殊领域的焦虑或恐惧症。系统脱敏时首先要求被试完全放松肌肉,随后制定相关的焦虑刺激等级,待机体完全放松后,运动员开始主动想象自己焦虑等级表中能够引起焦虑的事件,例如如果肩关节受伤我会产生何种焦虑状况?应该怎么调节?我的上臂韧带撕裂应该如何恢复?一旦真实情境出现时就不会发生过分的焦虑反应了。
3、进行表象训练与念动训练
表象训练(想象训练)是美国心理学家马腾斯等人提出的心理训练的一种常见方法,通常凭借言语的暗示、播放录音进行引导或观看录像视频等,唤起运动员的运动表象。出现上肢运动损伤的运动员通过表象训练,想象自己正处于训练场,将全部注意力集中于动作上,想象完成动作时的感受。这种“视觉形象化技术”在运动员面对损伤后的不良情绪,起到了有效的帮助,加速痊愈。针对强制要求停训的受伤运动员,表象训练将机体肌肉力量的降低以及情绪的消极爆发控制在较低水平,加速运动损伤的康复。
念动训练(意向训练)是一种运用头脑中已存在的准确的动作表象,结合日常机体形成的动作概念来想象如何顺利完成技术动作过程的心理训练方法,不局限于脑内的回忆,还包括视觉化及情绪状态,配合着简单明了的语言文字,进行自我暗示,由此引起肌肉、神经系统的变化,促进日常运动技能的形成及巩固。
(四)设置可实施的康复目标
受伤运动员在面对比赛时,思绪混乱,导致焦虑水平显著提高,训练动机降低。实施可行的康复目标,有助于良性诱导运动员心理,将运动员注意力转移至当前活动,增强自信心,降低认知焦虑,形成期望,最终达到最佳心理状态[11]。在进行康复的过程中,实事求是,积极向医生、教练反映真实身体情况。
首先,要明确具体实施目标。应该明确自己在达到某一期望结果前应做些什么,在明确实施目标后运动员便有了完成康复训练的动力。同时需要注意,进行训练前首先应该热身,提高上肢部位神经系统的兴奋,增大人体吸氧量、心输出量以及肺通气量,为正式康复训练做好充分准备。
其次,目标设置应该具有挑战性。康复目标在设置时,太容易且枯燥,运动员易出现厌倦情绪,若太难完成,短时间内无任何进展,伴随复健过程中机体的疼痛,运动员则容易感到挫败,这就要求医生与教练能够根据运动员的实际情况与本人承受能力,为运动员提供合理、有效的建议。
同时,恢复目标的设置应具有现实性。高原训练环境远不及平原,运动员如果不了解自己的身体状况及伤情,极有可能在训练时过度消耗,造成更严重的伤害。所以医生与教练应该熟悉运动员伤情,制定现实的康复目标。最后,目标应当能够被强化,当运动员实现目标或无限接近目标时,给予奖励。
(五)增加相关的社会支持体系
社会支持[12]指在完成一项任务时得到的支持,其中包括实物支持,用以解决特定环境中的问题,如工具、金钱和建议等,还包括心理层面的支持。能够为运动员提供社会支持的包括教练、队友、心理医生、医生、亲友等。
1、提供高水平情感支持
根据马斯洛需要层次理论,人类的基本需求包含爱与归属,运动员最需要教练、队友及家人的认同与支持。他们在为运动员提供支持时,要足够有耐心,学会倾听,营造一种能够让运动员大胆说出自己想法与感觉的环境;通过“逃避因应”(转移注意力),降低受伤运动员的紧张感,研究证明,在教练、队友或医生那里能够获得高水平情感支持的运动员在运动损伤之后可以获得极大的慰藉,得到更好的恢复。
2、提供具有专业知识的信息支持
运动损伤情况较为严重的运动员面临着选择复健或是选择放弃运动生涯,所以提供支持者应该是值得信赖且见多识广的,能为运动员提出建设性建议,而且不要超过自己的支持范畴。在对运动员进行支持时,应做到坦率、诚恳,可以先对其现状进行分析,对已有的恢复进行肯定,对运动员恢复期间的困惑及时进行指导,同时注意提醒运动员不要过分注重恢复结果。在提供信息支持的时候,可以采取多种形式,包括选择让同样遭受运动损伤且恢复健康,重返赛场的运动员分享自身经验,表示同理心,提供情感安慰。
结语
高原地区环境特殊,伴随着诸多心理致伤因素,运动员更容易发生上肢损伤,极大程度影响正常训练与生活,带来了极大的身心困扰。针对高原运动员出现的上肢损伤,秉持“身心一体化”原则,注重身体训练的同时,采取适当的心理干预手段,针对不同人群的身心状态制定相应的干预策略。从小处着手,在短期内助力运动员学习并掌握相关心理调节技能,保持良好的状态,在训练及比赛中取得优异成绩,同时要从大处着眼,维护运动员的长期利益,培养良好的行为习惯与积极向上的人生态度,不断完善自我,促进运动员的个性心理与体育运动技能的全面发展。在我国,目前体医界对于运动损伤心理干预的理论已经有了很多的研究成果,对于高原地区运动损伤的相关研究还有待更深度挖掘、研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