初中道德与法治融入优秀传统文化的教学
2022-11-25杨丽
杨 丽
(山东省济南党家中学,山东 济南)
初中阶段是学生自身性格以及品性养成的一个非常重要的阶段,因此初中道德与法治教学越来越受到人们的关注。教师保障教学质量和效果,有助于学生形成正确的“三观”以及良好的道德品质。为此,广大教师应重新审视传统教学思想和教学模式,借助优秀传统文化来加强道德与法治教学的水平和质量,帮助学生加深理解与认识,进而取得更加理想的教学效果。
一、融入优秀传统文化的重要性分析
(一)有助于学生的健康成长
优秀传统文化内容丰富、包罗万象,不仅包含着优秀的民间文化以及传统的节日民俗,而且还包含着寓言故事、古诗词以及中华谚语等,将这些内容与初中道德与法治教学相结合,可以将教学打造成为优秀传统文化传承的桥梁,同时也极大地丰富了教学内容,并且能够借助完整的优秀传统文化脉络对学生产生积极影响,塑造学生优秀的品德,并加强学生对民族文化的自信和认同。比如,借助“季布一诺千金”的典故来教育学生做人要讲究诚信;借助“天下兴亡,匹夫有责”来培养学生的社会责任感;借助中国的文学典籍来培育学生的文化自信,使其了解和主动践行优秀传统文化中蕴含的美德,帮助学生明白为人处世的道理,进而为学生的健康成长奠定基础。现代社会中的文化元素更加多元,会对学生产生多方面影响,但是有的学校对传统文化的重视程度不足,导致传统文化教育缺失。这不仅是对传统文化这一教育资源的浪费,而且也不利于道德与法治教学质量的提升。因此,学校以及教师应充分认识到传统文化的作用,将其更多地融入教学之中,促进学生健康成长。
(二)有助于丰富教学内容
2016 年,初中思想品德教材更名为“道德与法治”,这不仅仅是名称上的转变,同时也意味着课程内涵的变化,相较于以往的课程,道德与法治课程的内涵无论是在深度方面还是在丰富性方面均有所提升。结合“道德与法治”的字面含义进行分析,不难看出课程旨在强调培养学生良好的品德与法律意识,是国家对道德与法治教育高度重视的重要体现。优秀传统文化蕴含着丰富的传统美德,并且彰显着法治理念,借助这方面内容,能够对学生产生积极引导,不仅可以帮助学生学会做人处世的道理,而且有助于强化学生的文化自信。在教学中融入优秀传统文化,可以将其作为教学资源,能够使教学内容更加丰富,并且有助于提升教学质量。
(三)有助于培养优秀人才
借助礼仪进行规范,借助道德进行引导,可以促使人们主动自觉地修身自勉。目前,我国正处在社会转型期,在强调法治的同时还要注重发挥德育的作用,既要做到依法治国,又要强调以德治国。在初中道德与法治教学中,融入优秀传统文化,能够打造“德法并行”的教学模式,以德为经,以法为纬,可以培养出更加优秀的人才。对于现代初中生而言,其法律意识不强,因此加强法治教育,帮助学生知法、守法则显得尤为重要。在教学中,教师要帮助学生认识到什么是非法的、什么是合法的,强化其法律意识,这样才能使其自觉践行法律规范,做到依法行事。在法治教育的同时,还要注重德育,引导学生自觉践行道德规范,这样才能培养出德才兼备、遵纪守法的优秀人才。优秀传统文化的融入,可以将那些学生喜闻乐见的内容以视频、文字等形式呈现给学生,这既能够使学生感受到优秀传统文化的魅力,又能促进初中道德与法治教学成效的提升。
二、初中道德与法治融入优秀传统文化的策略
(一)提升教师的优秀传统文化素养
教学中融入优秀传统文化,首先要注重提升教师的优秀传统文化素养,在此基础上还要不断增强教师对优秀传统文化的认同感。初中道德与法治教材是由优秀教育工作者所编制的,其中蕴含着十分丰富的优秀传统文化素材,教师要深入研读教材,加深对教材中蕴含的优秀传统文化的理解和认知。另外,教师还可以借助阅读和抄写典籍的方式来提升自身的优秀传统文化素养,如可以利用寒暑假时间来阅读与抄写《论语》《中庸》等经典,并在此过程中加深理解与感悟。除此之外,为了教师提升优秀传统文化素养,学校还应结合教学需求,加强各类优秀传统文化教育培训,教师还可以借助电视、网络等媒体加强学习,如观看《中国诗词大会》《人在草木间》等科教类节目进行学习。以《人在草木间》为例,在该节目中,有一期蒙曼教授作为嘉宾参与到节目中,讲述了我国的茶文化,包括茶的来源以及不同民族的饮茶风俗等。在讲解过程中,引用了大量的中华古诗词,不仅详细介绍了我国的茶文化,同时也充分展现了蒙曼教授自身的文学积淀以及传统文化素养。教师通过观看此类节目,既能加深对茶文化的了解,也能学习蒙曼教授融合优秀传统文化的教学方式,因此观看此类节目不仅能够促进教师相关素养的提升,而且还可以对教师的教学产生积极的帮助,使教师掌握优秀传统文化的融入方式。总之,教师应善于抓住一切机遇,不断加强学习,同时强化对优秀传统文化的认同感。
(二)精选优秀传统文化融入教学
优秀传统文化博大精深、内容丰富、包罗万象,因此优秀传统文化是十分重要的教学资源宝库,能够为道德与法治教学提供有力的支持。即便如此,教师也不能随意融入优秀传统文化内容,而是需要对其进行精选。比如,在道德与法治教材之中也存在大量的优秀传统文化内容,对于这些内容,教师需要结合教学需求对这些内容进行适当的重组,使其更好地为教学服务。其次,教师要结合教学需求以及学生的理解能力,精选那些既适合教学,也符合学生兴趣的内容融入教学。如果选择的优秀传统文化内容与学生的兴趣不符,必然会给教学效果带来不利影响,只有精选相关内容才能取得理想的效果。以“尊重他人”为例,在教学中教师可以将“敬人者,人恒敬之”融入课堂之中,帮助学生认识到尊重他人的重要性,只有认识到这点,才能使学生自觉尊重他人,更好地维系人际关系。与此同时,教师还可以借助“己所不欲,勿施于人”来开展教学,促使学生既要尊重他人,也要做到将心比心。这种方式既能提升初中道德与法治的教学效果,又能塑造学生良好的道德修养。
(三)创新教学方法
在初中道德与法治融入优秀传统文化,这本身便是一种创新,因此沿用传统的教学方法必然会对教学效果产生不利影响,这便需要教师注重创新教学方法,这样才能保证优秀传统文化的融入效果。创新教学方法首先应注重开展探究性活动。结合初中道德与法治教材不难看出,教材的编制旨在突出学生的主体性,并且与学生的生活经验联系得更加紧密,这些都使学生在学习过程中的主动权有所提升,并且学生参与课堂的机会也随之增多。在教学中,教师应结合教材,创造性地设计探究性活动,通过创新的形式来提升优秀传统文化的融入效果,使其更好地发挥作用,促进教学水平和成效的提升。创造性的探究活动可以使学生的参与度更强,参与积极性更高。受年龄因素的影响,初中生在生活与学习过程中会表现出非常鲜明的特点,对于学习而言,兴趣是最重要的影响因素,初中生对某一学科的学习效果与其对这门学科的兴趣度有着较强的关联性。因此,教师应充分认识到兴趣的重要性,结合不同的教学内容,借助创造性探究活动,为初中生构建趣味性的教学活动环节。以“诚实守信”这一内容的教学为例,在教学中,教师首先可以引导学生朗诵“言必信,行必果”以及“与朋友交,言而有信”等名言,借助这些名言来引出本节课的教学内容。在此基础上,教师运用多媒体播放《一诺千金》这一成语故事的视频,并引导学生讲一讲从这一故事中能够得到怎样的启发。然后再向学生讲解《烽火戏诸侯》的故事,借助《烽火戏诸侯》的故事来与《一诺千金》形成鲜明对比,帮助学生进一步加深印象。这种方式既能使教学更加生动,又能更好地吸引学生的关注,并且通过前后两个故事的鲜明对比,能够帮助学生加深印象,进一步强化教学效果。在教学完成后,教师还可以向学生布置以“诚信”为主题的写作任务,让学生将发生在身边的诚信故事写出来,使学生在实践中加深对本节课内容的感知,同时也强化了学生对优秀传统文化的领悟。这样的方式可以极大地提升道德与法治教学理论与实践之间的关联性,帮助学生进一步加深感悟与体会,使学生取得更加理想的学习效果。
(四)端正学生的学习态度
在初中道德与法治教学中融入优秀传统文化教学,需要端正学生的学习态度,帮助学生明确学习优秀传统文化的意义,这样才能提升学生的学习积极性。在教学中,教师可以结合传统节日,向学生介绍与节日相关的知识,在潜移默化中对学生产生积极影响,促使其端正学习态度,使学生认识到传统文化并不是遥远的古代陈设,而是与现代生活息息相关。学生只有认识到这一点,才能积极主动地学习传统文化。除此之外,教师还要帮助学生强化文化认同,增强学生的文化自信。优秀传统文化是中华民族的瑰宝,是历史的积淀,同时也是古人智慧的结晶,作为初中生,既要注重学习传统文化,汲取优秀传统文化的营养,又要肩负起弘扬传统文化的重任。
三、结语
初中阶段是学生自身性格以及正确思想品性养成的一个非常重要的阶段,这使得初中道德与法治教学的重要性更加凸显。为此,教师应积极探索课程融入优秀传统文化教学的途径,借助优秀传统文化提升道德与法治教学的水平和成效,帮助学生形成正确的“三观”以及良好的道德品质,为社会培养出更加优秀的人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