老年人的家庭护理
2022-11-25李晓梦
李晓梦
我国已步入老龄社会,如何护理好老年人,是社会和家庭的现实问题。对象主要可以分为两类,一类是意识基本清醒,但生活不能自理的老年人,另一类则是完全不清醒的老人。
首先来介绍一下前者,这类人占需要护理的老年人大多数。其特点是必须以老年人的“同意”为护理的切入点。生理器官自然老化,特别是脑血管硬化和小脑萎缩,会使许多老人性格同往常发生较大变化,如表现为孤僻、固执、易怒、自私等,致使家人很难理解和接受。殊不知,这正是老化的病态,有的人愈老愈严重。还有一部分老年人,尽管意识清醒,但大小便失禁,护理中洗涤换垫需要特别精心,不然极易淹渍感染。洗换中预防感冒也不能疏忽。
这类老人意识虽清,但精神状态差别很大。大致有四种情况。
正视病老,泰然度日
这类老年人,生活上虽失去自然能力,但精神不老,正视人生自然规律,愿与家人密切配合。这是较容易护理的老年人,需认真观察其细微变化,提供足够的物质保障,应尽量创造较丰富的精神生活。一旦有病变信号,应及时检查治疗。
病老自悲,无谓地消耗精力
这类老年人,多是谦恭让人,性格内向,总为生活不能自理长期被人伺候而内心不安,多克制自己减轻家人负担。护理这类老年人,除特别精心周到、体贴入微外,要千方百计让老年人理直气壮地树立“我应占一定位置”的观念。主动扶助老人大小便,及时清洗,没条件洗澡的应经常擦洗和烫脚,特别是下半身更应按时清洁,既除异味又舒身心。
病老无奈,心事未了
这部分老年人多是因子女未婚或子女有残疾等。有的是老伴尚在,且与家人关系紧张或有其他未了事宜。表现是精神沉重,萎靡不振,唉声叹气,内心焦虑。护理这部分老年人重点是让其心理上解脱“包袱”,逐渐使其正视他所牵挂的事情。
病老“自居”,要求超常
这也就是人们常说的“老小孩”。原因是人体老化到一定程度,生理病态在精神上的显现,其表现为任性、放纵、执拗、易怒,甚至与家人“豁命”。
面对较难的护理对象,家人首先要理解老人是病态反应,要耐心摸索护理规律,“对症下药”,实践磨合,适应变化,逐渐默契。
首先要知彼,这些老年人性格有共同点:①喜欢孙辈超过儿女辈,孙辈伺候失误欠妥也谅解满意;②愿听别人提他过去的“过五关斩六将”;③满足兴趣能暂时抵消身体不适或轻微疾病;④信得过从前谈得拢的人;⑤对儿媳、女婿总愿维持个“面子”。在护理这些老年人过程中,充分掌握以上特点,能收到事半功倍的效果。
再者就是如何在家庭里呵护好意识不清醒的老年人。为了护理好意识不清醒的老人,就要求家庭成员具有较多的医疗知识。护理的科学性强,不能盲目护理,否则,不但不能护理好老人,还有可能给老人身体带来严重后果。所以要精心耐心地科学护理,方能让老人安度晚年。
意识不清的老人,又分有进食吞咽能力和无进食吞咽能力两类。凡无进食吞咽能力的老人,需在医院里特护下胃管配膳进食。护理这类病人要注意老人的微弱动作,如唇动多是渴或饿,唇起泡多是缺水或发热等。特别要注意尿闭和便秘,及时采取通尿通便措施。同时,要定时地变换躺卧姿势,按时翻身、按摩、拍打、擦洗,在翻身擦洗过程中,还要注意室温和通风情况,忽略这些,容易使老人感冒。着褥部位应涂些药物,一旦发生褥疮淹渍,应及时治疗,防止扩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