历史文化保护传承促进安徽省宜居城市建设对策研究
2022-11-25刘雷胡小兰苏娟安徽省城乡规划院安徽合肥230091
刘雷,胡小兰,苏娟 (安徽省城乡规划院,安徽 合肥 230091)
1 引言
“城市建设必须把让人民宜居安居放在首位,把最好的资源留给人民”,习近平总书记多次就宜居城市作出重要指示批示,在国家“十四五”规划明确提出实施城市更新行动的大背景下,强化历史文化保护传承,塑造城市特色风貌,推动城市高质量发展是宜居城市建设的重要方向。
以人为核心的新型城镇化追求品质优先,优美的自然环境、多样的公共活动、完善的公共设施、绿色的出行方式、深厚的历史文化底蕴等是城市品质组成要素,也是城市宜居的重要体现。安徽省具有悠久灿烂的历史,是中华文明的重要发祥地之一。具有融汇南北文化的包容性,中原文化、楚文化等多元文化在这里碰撞、激荡、融合,滋养了夏文化、楚汉文化、隋唐文化、大明文化、孝道文化、红色文化等异彩纷呈的文化特色。本研究按照国家城乡历史文化保护传承有关要求,立足安徽省宜居城市建设,提出完善保护对象机制、塑造城市特色风貌、融入城市更新行动等发展策略,为安徽省宜居城市建设提供理论和技术支撑。
2 安徽省宜居城市建设中加强历史文化保护传承的重要性
2.1 安徽省丰富的历史文化资源是城镇化提质增效的重要保障
安徽省城镇常住人口2010 年(2559 万人)至2020 年(3559 万人)增加1000 万人,年均新增城镇常住人口约100 万人,城镇化率由43.01%增加到58.33%,年均提高1.53 个百分点,超过同期全国平均速度,全省已进入城镇化提质增效的关键阶段,迫切需要增加城市人文底蕴,涵养城市文脉,提高城市品质,让生活更宜居。安徽地处沿海与中原地区的过渡地带,为长江、黄河两大文化摇篮的交汇区域[1],有着博大精深的徽文化、皖江文化、淮河文化、庐州文化等,所孕育的历史文化资源品类齐全、内涵丰富、特色鲜明,这些文化遗存是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也为宜居城市建设提供了坚实的基础。
2.2 以历史文化保护传承提升宜居品质是“以人为本”理念的重要体现
保护传承历史文化与塑造城市特色结合,提升城市宜居程度,是城市发展的内在需求,也是人民的期盼。当前,一些城市在保护历史文化、守护城市记忆、传承城市人文精神、塑造地域特色方面,与宜居城市的愿景仍有差距。城市建设中未能形成具有明显地域特色和历史人文气息的城市风貌,存在“千城一面”等现象,无法满足人民日益强烈的对城市品牌、城市文化和城市内涵的认同感。具体来看,城市历史文化保护传承体系有待健全,城市特色风貌塑造有待提升,历史文化保护对象的整体观、覆盖面、完整性有待完善,历史文化资源活化利用有待加强。
3 历史文化保护传承是宜居城市建设的重要抓手
3.1 强化文化自信的必由之路
党的十九大作出了“坚定文化自信”的重大部署。安徽省“十四五”规划提出传承弘扬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要求。中国共产党安徽省第十一次代表大会提出坚定不移推动文化事业和文化产业高质量发展,讲好中国故事安徽篇。中办、国办《关于在城乡建设中加强历史文化保护传承的意见》指出加强历史文化保护传承是时代赋予的重大任务。因此,在宜居城市建设中加强历史文化保护传承是强化文化自信的必由之路。
3.2 以人民为中心的发展需求
亚里士多德曾说过:“人们居住在城市,是为了生活得更好。”进入新时代,宜居城市建设要满足人民对美好生活的向往。“十四五”时期我国社会主要矛盾已转化为人民日益增长的美好生活需求和不平衡不充分发展之间的矛盾。随着人民生活水平的不断提高,原有传统的城市建设思路已不能满足人民对城市文化的需求。建设宜居城市应坚持以人民为中心,保护好、传承好城市历史文化特色,从而适应人民不断增长的文化需求。
3.3 实施城市更新行动的重要举措
实施城市更新行动,是推动解决宜居城市建设中突出问题和短板的重大举措。实施城市更新行动的重要目标任务包括建立城市历史文化保护与传承体系。在实施城市更新行动中加大历史文化资源保护力度,构建山、水、城、文格局,保护具有历史文化价值的名城镇村、街区、地段、历史建筑等传统格局和风貌,保护传承好城市文脉,推进历史文化资源活化利用,塑造城市时代特色风貌,推动宜居城市高品质建设。
4 历史文化保护传承推动宜居城市发展策略
4.1 完善保护对象机制
历史文化遗存常常空间分布碎片化、时代多样化,看似没有空间关联性和文化联系性。有的城市认为拆一个、改一个问题不大,正是这种认识,使得历史文脉一点一点地消失。因此,完善保护对象机制是推动城市历史文化保护传承、促进宜居城市建设的基础。
目前学术界对历史文化保护对象并没有权威定义。本研究认为历史文化保护对象一般包括与人类历史文化相关度较高的物质系统、非物质系统。物质系统又分为文化系统、自然系统、自然文化系统,其中:文化系统包括文化遗产、国家文化公园、文物遗产、城乡文化遗产、工业遗产、农业文化遗产、灌溉工程遗产、红色遗产等;自然系统包括自然遗产、自然保护地体系等。非物质系统包括非物质文化遗产、地名文化遗产、国家级文化生态保护区等。安徽省内城市大多历史比较悠久,历史文化保护对象涵盖种类比较全面、数量比较丰富,为建设具有厚重的文化底蕴、鲜明时代特色和独特人文魅力的宜居城市奠定了坚实基础。
具体来看,在城市更新中要根据城市特色,深入挖掘历史文化资源,扩充保护对象名录,推动历史文化保护传承与城市品质提升相融合。例如,淮北市是全国闻名的资源型城市、老工业城市,淮北市在城市更新中,立足于淮北市实际,推动老工业城市工业遗产保护利用,结合宜居城市建设打造“生活秀带”,将口子窖窖池群及酿酒作坊申报为国家工业遗产,计划将老电厂改造提升为文化艺术区,将可移动的产品等工业遗产加快收入博物馆、城市展示馆,使得城市文化底蕴更加厚重。
4.2 塑造城市特色风貌
城市以文化论输赢,文化是城市的核心竞争力,是推动社会进步的根本动力之一[2]。城市是文化传承的重要物质载体,独特的城市文化能塑造城市内在的精神特质,吸引更多的人和产业,不断注入城市发展的活力,提升城市经济活力。因此,营造具有地域特色、文化特征的城市风貌对于提升城市品质、彰显城市魅力的宜居城市建设至关重要。
安徽省历史悠久,地貌多样。各城市因地域环境、气候条件、风俗习惯、演进历史、发展阶段的不同,形成了多姿多彩的空间肌理、建筑风格、人文精神、历史文脉和城市个性[3]。因此在宜居城市建设中,保护好传统文化基因,注重因地制宜、继承创新,立足地方文化,拓展城市文化战略层面研究,强化城市文化功能,打造城市文化品牌,促进城市功能提升与历史文化遗存保护相结合,注重融入传统文化和民俗文化元素,塑造城市风貌特色和个性气场[4]。强化城市设计引导,加强对城市空间形态、天际线、风貌色彩等要素的管控,提升城市品质,彰显城市特色风貌。
近年来,省内各城市结合实际、大胆探索,在塑造城市特色风貌实践中创造和形成了一批好的经验做法。如滁州市注重老城整体格局与空间肌理保护,形成以醉翁亭为代表的“亭城”风貌特色,以琅琊山、环城水系以及城西湖为代表的“山水”格局得以传承与延续。黄山市注重规划引领,编制了《黄山市中心城区城市空间特色规划(2015-2030)》,明确风貌分区和管控要求,引导城市合理有序建设。合肥市紧抓全国首批城市设计试点城市契机,围绕城市设计和城市“双修”开展精品城市工程,提升城市人居环境品质,塑造城市特色风貌。
4.3 融入城市更新行动
实施城市更新行动的目标是建设宜居、绿色、韧性、智慧、人文城市,目的是让人民共享发展成果,使城市变得更宜居。住建部《关于在实施城市更新行动中防止大拆大建问题的通知》中提出强化底线思维,坚持应留尽留,全力保留城市记忆的总体要求,尽可能留住人民的乡愁。
一是改变以往城市建设“拆改留”的思维。把历史文化资源普查作为城市更新的重要前置条件,首先把具有历史价值的物质资源和文化符号留下来,并在城市更新中发扬光大,带动城市文化振兴。二是不走大拆大建的老路,采用“绣花织补”等微改造方式进行,以小规模、渐进式的精细化节奏,持续发力,久久为功,保护好、凝练好、传承好城市的历史文化记忆。三是促进城市文化和经济发展相结合,历史文化保护传承也是发展工程,在城市更新中,结合历史文化街区、历史地段和历史建筑等,建设传统文化展示、特色商业街区、休闲观光体验、科普文化教育等特定功能区,既完善城市功能,提升城市活力,又为市民提供更多的就业岗位,带来致富创业的渠道,释放更多的投资空间、消费空间、就业空间。
当前,省内各城市实施城市更新行动中也取得了一些好的经验做法。如黄山市在实施城市更新行动中不走高强度、大尺度的城市建设老路,转而走“小而美”的建设思路,做足绣花功夫,严格控制开发强度和建筑尺度,保留山水格局、城市肌理和文脉,为城市留下底色,妆点新色,彰显特色。亳州市在实施城市更新行动中以保护为主,拆除为辅,对历史城区、历史文化街区、历史地段、历史建筑等进行全要素保护,并依托城市文化特色,科学确定历史资源活化利用方向,发展新功能、新场景、新业态,推动文旅融合发展,提升城市经济活力。
5 结论
城市是政治、经济、社会、文化等方面活动的中心,在党和国家工作全局中具有举足轻重的地位[5]。宜居城市建设既是贯彻落实新发展理念的重要载体,又是构建新发展格局的重要支点[6]。实施城市更新行动也是不断满足人民群众日益增长的美好生活需要,推动宜居城市建设的重要行动[7]。本研究基于安徽省丰富的历史文化资源禀赋,提出在实施城市更新行动大背景下,以历史文化保护传承为抓手,推动安徽省宜居城市建设对策研究。提出三大发展策略:一是推动全域保护,完善保护对象机制;二是围绕城市特色风貌塑造,全面彰显城市文化魅力;三是以实施城市更新行动为契机,推动历史文化保护传承落地生根。通过以上策略,寻城市之根,铸城市之魂,不断提升城市人居环境品质,满足人民对美好生活的向往,让城市变得更宜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