鱼类雌雄抗病毒免疫差异机制研究取得进展
2022-11-25
水产科技情报 2022年5期
性别是真核生物的普遍特征,雌性和雄性通常在形态、生理或行为上表现出一些明显的性别差异,免疫系统也不例外。目前研究表明,造成免疫反应性别差异的主要有两个因素——性激素和性染色体编码基因。但除了上述两个因素之外,是否还有其他原因尚不清楚。
近日,中国科学院水生生物研究所以斑马鱼和异育银鲫为模型,发现鱼类在抗病毒方面呈现出明显的雌雄差异,雌鱼相比雄鱼抗病毒能力更脆弱。筛选发现,性腺芳香化酶基因cyp19a1a很可能在其中扮演重要角色。cyp19a1a位于常染色体上,其编码产物能够催化雄激素向雌激素转化,是调节体内雌激素合成以及调控性别分化的重要分子。研究发现,cyp19a1a在雌鱼中高表达,且作为一个IFN负调控分子,能够通过自噬途径降解MITA来抑制IFN产生,导致雌鱼抗病毒能力更弱。
该研究以鱼类cyp19a1a负调控IFN表达为切入点,进而与其雌雄差异表达相联系,揭示除性激素和性染色体编码基因这两大机制以外,常染色体编码的雌雄差异表达基因是造成雌雄抗病差异的又一因素。
相关成果以Fish female-biased genecyp19a1aleads to female antiviral response attenuation between sexes by autophagic degradation of MITA为题,发表在PLoSPathogens上。